试论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的几种有效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的几种有效途径

摘要:校本培训是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校本培训的现状,农村学校的校本培训应探索自己的一条路子。名师“请进来”、骨干引领、同事间的共同学习与研讨、自我反思是比较有效的几种形式。

关键词:校本培训农村教师素质

“校本培训”这一名称是个“舶来品”,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和英国,是针对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师培训方式提出来的。对于校本培训的定义,从其出发点、培训主体、目标、地点出发可界定为:源于学校的发展需要,由学校发起和规划的,旨在满足学校与教师发展需要,主要是在校内进行的学习与培训活动。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要义: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通过学校)、基于学校”。(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走向校本》)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与办学理念的落实;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降低学校的建设成本。

但结合我们农村中小学的工作实际,在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了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如下:(1)教师们普遍认为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这是影响校本培训实效性的最突出的原因。

(2)个别学校还未把校本培训工作放到应有位置,存在“四无”学校(即无分管领导、无培训计划、无培训目标、无专项经费)。

(3)教师“充电”意识不强,校内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欠缺。

(4)学校规模相对较小,同一学科教师数量较少,不利于相互交流、探讨。

(5)认识不到位。许多中小学校校长包括教师校本培训的认识并不很清楚,认为就是请专家开讲座,教师听报告。

(6)校本培训方式单调。主要是讲授法,重理论灌输,教师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积极性。

针对以上现状,我们学校积极探索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的路子。在近两年的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一、名师“请进来”

一般意义上的“请进来”,是指学校邀请市内甚至全国名师名家到校亲自指导,提升广大青年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能力。能做到这样固然是好,但农村学校由于地处偏远,资金缺乏等客观原因,要做到这一步实在比较困难。而且对于农村教师来说,真要走出去听一节名师的现场观摩课,是需要付出昂贵代价的。一是,农村学校教师少,代课比较困难。如果教师要外出听课,自己的那一班,一时半会就会出现无人管理的情况;二是,外出听课一去一回几百里,无形中加大了农村学校的经济负担。三是,农村学校真派出去学习的人,每次不过三五个,只有少数人得已学习,可还有更多的人没有得到学习机会。学校虽要求外出学习的人将经验带回来,可真去学习的人,又有几个能将名师的先进经验带回来?

而名师也可以这样“请进来”——观看名师的课堂实录,倒是既

可以让全体教师亲身感受名师的风采,又能解决农村学校资短缺的问题。而且以现在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也是行得通的。买回一些名师的实录和讲座学习,通过看他们的课堂实录,让众教师与名师走近,是一个价廉物美且很有收效的好法子。但在实际培训过程中还得注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不能急于求成。名师的课为何成功,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听一位历史教师上了一堂“年青苏维埃人的道德理想”的观摩课后,很感动,问他什么时候备的课。那位老师却说:“我上课用了半小时,备课用了一辈子。”——大意是这样的。同样,学习名师的教学技艺,并非一朝就能成,我们不能因为名师请进来,就要求立竿见影,甚至让教师们产生相反的心理压力。我们只有变压力为动力,时时刻刻向名师学,这样的培训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二要以教师为本。“名师请进来”,探讨教师们存在的问题是可行的,但不能变成抓辫子。农村教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能力整体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这是一个实实在在、不可回避的问题。“将名师请进来”的同时,应呵护好自己的教师,不能埋怨教师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二、骨干引领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个高水平的教师群体,就必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我们通过开展系列的主题教研,让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先进模范充分发挥作用,帮助教师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问题。为了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校

提出上好“四课”的做法,即高级教师上好示范课,优秀教师上好优质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课题研究上好研讨课。每次活动,参加上课的教师都将骨干教师引领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展示。每一次公开课,从思路、理解到课件制作,从教学方法到材料选择,老教师毫无保留地指导、示范,这种实地培训、现场培训使年轻教师终身受益,他们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了一种协作精神的培训,保证他们健康成长。而每一次活动,每位参评教师都要在课前写出说课稿和教案,课后写出“教后反思”、“教学案例”,在这个过程中,骨干教师又要指点青年教师如何写作案例、论文、反思,这有力地推动了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他们教科研水平快速提高。可以说骨干教师对其他教师的辐射作用以及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带头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三、同事间的共同学习与研讨

正如上面所述,教师在工作中学习是校本培训的显著特征。与此相关,教师在校本培训中保留了与同事共同参与的情形。鉴于工作关系的联系,在校本培训的学习过程中,理应开展共同的学习与研讨,这对于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建设学校团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同事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是每个教师成长最直接的实践资源之一。同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相互间的扬长避短和共同提高。

学校中的所有教师都处在一个相同的教育环境下,面对着同样的受教育者,需要完成相同的教育任务,为实现相同的教育目标而工作。因此,尽管教师个体间存在差异,但这些教师必然都会遇到相似的问

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群体中的共同学习与研讨就具有了更大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学习与研讨对于每个教师而言所产生的作用,不仅只是学习到书本的或者理论的知识,更在于学习到其他教师的实践经验,这是个别学习所无法实现的。任何经验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而同事间的相互了解,为实践经验的有效使用提供了基础。此外,共同学习与研讨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之间的合作。

(2)共同学习与研讨既可以由教师个体提出问题出发,也可以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总体需要而设定主题内容。

校本培训是有计划和有系统的,其目标在于促进教师个体的发展、教师群体的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发展。因此,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形式,共同学习与研讨的主题及其内容既要适合教师个体需要的,也要适合学校整体需要。实际的共同学习与研讨,不仅要有原则性和规范性,也必须有灵活性和可变化性,这包括主题的选择、学习与研讨的时间等。我们学校每周三下午3:40——4:40为集中业务学习培训时间。培训分两个层面:一是学校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两次集中培训;二是每个年级段以年级组为单位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学习主题。主要包括集体备课、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难题、新课程理论学习等等。在第二个层面的操作中,要充分发挥好年级组长的作用。首先要挑选有责任心的年级组骨干来担任年级组长,第二要求年级组长制定好学习培训计划(当然允许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以利于学校有计划地督促检查。第三学校领导也应共同参与年级组的学习培训活动。这样,不但能及时掌握情况,可以灵活地作出相应调整,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