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

1经济形势

改革开放前,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经济部门占90%以上,除公私合营企业的资本家拿定息、居民储蓄存款有很少利息外,工矿企业一律按八级工资制拿工资,农村则根据出工情况拿工分,收入差距不大,“铁饭碗”、“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

2经济增长波动:

经济增长波动状况:1956~1978年。这个阶段经济在决策失误和政治动乱中大起大落。

波动之激烈在世界经济史上稀罕。这个阶段包括1956~1958、1958~1966、1966~1970、1970~1973、1973~1975、1975~1978年等6个周期。22年中6个周期,平衡每个周期年。

在这6个周期中,有3个属于经济增长绝对下降的古典周期,即1958~1966年周期,1966~1970年周期,1975~1978年周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济增长最高的年份,最低的年份,负增长的年份,都出现在这个时期。1960、1961、1962、1967、1968、1976年等6年均属负增长。各个周期的波幅很大,分别达到个百分点,个百分点,个百分点,个百分点,个百分点,个百分点。各周期内平衡增长率,即波位分别

是%,%,%,%,%,%,各个周期的波位相差较大。这从侧面反映了经济波动的激烈。

这一时期经济波动的状况是:波动周期短,波动幅度大,波位低。波动类型属大起大落型。

3经济增长质量:

1957~1978年,由于片面追求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实行粗放式扩大再生产,忽略了对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质量很差。

这首先表现为经济增长的效率低下。1952年~1978年,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为—%,对总产出增长贡献的份额为—%。(注:郭庆、胡鞍钢:《中国工业经济问题初探》,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版,第30页。)。1958~1965年、1966~1977年,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978年以前,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仅为%。

而1953~1957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注: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经济研究》1991年第4期。)

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门——工业,按净产值计算的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57年~1978年平衡增长%。其中独立核算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仅增长%。

1966~1978年间,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仅增长%

国民经济的另一严重部门——农业,由于人口的膨胀,土地资源的匮乏和以粮为纲的农业政策,导致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递减。按净产值计算的农业劳动生产率,1978年仅为1957年的94. 8%,年均每年下降%。由于增长效率低,到1978年,全社会每个就业人口所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为632美元,仅为世界平衡水平的10%,发展中国家平衡水平的34%。

这个阶段经济增长质量差还表现为经济效益低下。每100元积累增加的国民收入,1957~1978年为19元。几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实际情况是:“一五”时期(1953~1957)为32元,“二五”时期(1958~1962)只有元,“三五”时期(1966~1970)22. 4元,“四五”时期(1971~1975)为元。平衡每增加100元的国民收入所需积累额,“一五”时期为312元,1957~1978年则为526元。从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益看,资金使用效果也不大相同。

如每吨标准煤所生产的国民收入,“一五”时期为1 086元,“二五”、1963~1965年、“三五”、“四五”、“五五”、“六五”各个时期分别为504元、695元、737元、579元、547元、767元。它们在504元至767元之间,远远低于1957年以前的时期,也低于1978年以后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动荡对经济建设的冲击,固定资产形成率、交付使用率、投资回收期受到很大影响。大量的产品积压,不少产品质量低微。1957~197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约为%(以

1956年为基期,则为%。按国民收入计算为%),并不低,若将增长速度与增长质量结合起来看,这22年中国经济基本上处于徘徊、停滞状态。

4人民生活水平

在第二个阶段(1957~1978年),由于从1953年起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了给重工业建设筹集资金,国家实行以牺牲当前消费为手段的高积累政策。再加上“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人民生活提高缓慢。1957~1978年22年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名义工资由637元增加到644元,仅增加7元。就实际工资而言,1978年仅为1957年的%,22年间减少了%。若就实际消费量而言,全国平衡每人每年消费的主要消费品,1978年与1957年相比,除猪肉与食糖略有增加外,粮食由公斤降到公斤,食用植物油由公斤降到公斤,牛羊肉由公斤降到公斤,家禽由0. 50公斤降到公斤,水产品由公斤降到公斤。

总体而言,农民家庭平衡每年纯收入由元增加到元,年均仅增加%。而居民的消费水平共提高%,平衡每年仅增长%。

居住条件恶化。1978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仅为平方米,低于1952年的平方米。

农村居民平衡每人使用房屋面积,1978年为平方米,比1957年少平方米。

在生活服务条件上,每万人拥有的零售商业、饮食、服务网点及其从业人员,1957年分别为个,人,到1978年则减少到个,人。这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文化、教育、卫生状况有所改善。1978年与1957年相比,各级各类学校及其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各类文化事业单位及其人员数都有增加,但实际文化教育水平下降。报刊杂志拥有量虽有所增加,但品种急剧减少,内容单一、刻板。文艺团体表演的内容更是单调。

从总体上说,1957~1978年,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处于徘徊、停滞状态,经济增长给社会带来的福利水平很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