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摘要】当今世界需要创造性的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个性,这样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

语文教学正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加强他们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个性
当今世界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

作为基础的基础,语文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声。

语文教学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创造性人才。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而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最终取决于培养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注意开发智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打破思维定势,激励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评判者,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驾驭。

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压制下,学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毫无创造力可言。

柳斌同志在“五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说:“我们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学生的智慧火花一闪现,就要加以保护。

”有一个教师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
什么?有的说变成水,有的说变成冰,而有一个学生却说变成了春天,这个孩子的回答不是明显地充满智慧吗?他的回答很有哲学的诗意。

但是,他不符合常规,根据标准答案他应得零分,但他的回答具有创新的意识。

我们老师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唯一的标准答案捆住学生。

我们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羁绊。

在评估学生非基础知识方面的答案时,要把有无创造性摆在首位。

只有这样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在头脑中闪现创造的火花。

其次,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多角度思考问题。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去多角度思考问题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在作文教学中,针对某一作文题目,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由冰雪融化想到的》,围绕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其过程如下:从雪的自然形态美→雪的变化→展开联想。

联想一,洁白无瑕,晶莹可爱,象征美好,瑞雪兆丰年。

联想二,白雪茫茫,冷酷无情,掩盖了世间的丑恶。

太阳出来无法生存,象征丑恶。

联想三,冰雪消融,变成雾,升腾为彩虹,联想到人的变化,为社会作出贡献,或变成水,流入阴沟,想到人的堕落。

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增加了思维的多维性,减少了思维的单向性,发展了思维的流畅性,通过长期的训练,必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第三,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课
堂辩论、智力竞赛、即席讲演、口头作文、即兴咏物、编辑班报等活动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创造能力。

二、加强学生个性的培养
青少年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不仅跟一个人的知识、智力有关,而且和一个人的个性品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勇敢、勤奋、谦虚、韧性等均有利于创造性的发展,值得我们去培养。

例如韧性,这是创造能力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任何进取创造的必备素质。

伟大的创造都是在崎岖的道路上无数次攀登的结果,没有足够的韧性,必将一事无成,何谈创造?语文教学有着韧性培养的最佳素材,为了报国文天祥九死一生,矢志不渝;为了求真,布鲁诺锲而不舍;为了求学,宋濂迎难而上,苦学终成,我们解析这些范例,训练学生阅读的同时,应不断引导他们努力把模范人物的坚韧精神移植到自己身上,克服脆弱,勇敢地迎战挫折,拼搏进取。

只有具有良好的创造个性,我们创造能力的提高才有了可能。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会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未来社会需要会独立学习、有创造才能的人才,一个学生如果自己学习也不会,就更不可能单独去创造。

因此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便成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迫切需要。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此,首先要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①对语言好的文章要
熟读成诵,形成规范的语感。

②善摘取书中精彩之笔,为已所用。

③经常看书读报,重要的材料要自己概括中心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④要勤于观察,善于动笔。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是民族振兴的希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这样就能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量具有创造能力的新世纪英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