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研究模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研究

1.张宝英/滕松梅/张宝玉《关于”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思考》, 烟台大学学报( 哲社版) 第2期

2.于光远《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来看时代》, 开放时代第6期

3.胡仪元《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互动机制看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第1期

4.王孝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 天府新论第2期

5.刘明合、祁刚利《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中介》生产力研究第9期

6.吴涌汶《重新解读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探索第4期

7.齐希让《怎样把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 天津师大学报第3期

8.段忠桥《对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概念的再考察》, 马克思主义研究1995年第3期

9.高连克《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2期

10.巨乃岐、刘冠军《生产力新论》, 东方论坛第1期

11.秦裕华《生产力概念新内涵再思考》,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第5期

12.蔡捷、王银清《生产力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十五大报告的体会》, 财金贸易1998年第4期

13.姜正冬《生产力概念新解》, 山东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6期

14.林娅《关于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问题的几点思考》, 自然辩证法研究第5期

15.黄楠森《哲学三题》, 江海学第1期

16.徐怀东\刘世文《论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历史化展开》, 文史哲1999年第5期

17.周宝玺《生产力标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观》, 文史哲第2期

18.谭培文《人类的利益是发展生产力》, 北京社会科学院1999年第3期

19.宋养琰《生产关系面面观》, 河池学院学报: 哲社版, 第3期。

20.苏亮干《论江泽民社会发展的动力观》,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期

21.张澎军、郭凤志《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历史逻辑基础》, 求是14期

22.吴云《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 学术交流第4期

23.杨小群《生产力及其发展的决定作用探析》, 求索1999年第2期

24.胡义成《”生产力标准”是邓小平经济哲学的逻辑起点》, 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25.郭建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考》, 北京大学学( 报哲社版) , 1996年第5期

26.曹招根《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的合理理解》,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 1995年第4期

27.王晓林《生产力观点的主体性诠释——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人本”底蕴探析》, 《现代财经》第1期

28.王玲《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一脉相承》, 学术交流, 1999年第2期

29.陈炳辉《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2期

30.姚挺《应从<资本论>范畴的逻辑体系理解生产方式》, 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

31.董德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第3期

32.项盛发《邓小平的生产力标准论与毛泽东的实践标准论》, 社会主义研究第1期

33.侯少文《解读先进生产力》, 理论前沿, 第9期

有关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研究

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 一) 生产力的定义

生产力是由人(劳动者)和物(生产工具)两个因素构成的。人和物在生产过程中结合就构成了生产力,它表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能力。

……齐希让怎样把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

天津师大学报第3期

所谓生产无非是按照人的意志和目的,改变一种物质的状态,物质状态的改变需要与能量转化同步,而能量转化过程中可能做有用功,也可能做无用功,有用功与总功即总的能量耗费之比,就是能量转换的效率;这也就是说,能量耗费与效率的乘积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按照人的目的实现物质状态变化所做的有用功。由此,我们能够给生产力下一个简短的然而包含了决定其水平的各种因素的定义:生产力是输入生产系统的能量发生转化而做的有用功。

……吴涌汶重新解读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

探索第4期

生产力作为人按实践方式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一种能力, 本身就是一个范畴的系列。首先是个人的劳动力, 即所谓”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③其次是生产工具和劳动资料。它是生产力中最具客观象征意义的要素, 但生产工具、劳动资料本质上是人的劳动物化形态, 它要成为生产力的现实要素, 须经过现实的个人的劳动去唤醒和运用。这种唤醒和运用意味着对过去的、客体化了的劳动的主导和支配。第三, 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 即个人进行劳动所必须采取的劳动方式。

……张远超论生产力与所有制形式,

学术月刊1999年第5期

生产力是指人类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和力量。生

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实体性的要素,另外还包括渗透于实体性要素之中的科学技术、管理艺术等智力性要素。

……王孝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

天府新论第2期

( 二) 生产关系的定义

生产关系乃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三个方面的具体关系。

……王孝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

天府新论第2期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生产关系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这里包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她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互相交换其活动”;(三)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受苏联的影响,中国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也大多采取类似的定义。这是与马克思的思想相悖,而且在逻辑上不严密的。马克思在1846年致巴•瓦•安年柯夫的信中说:”分工和蒲鲁东先生的所有其它范畴是总合起来构成现在称之为所有制的社会关系;在这些关系之外,资产阶级所有制不过是形而上学的或法学的幻想。”[15]在1847年所写的《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又说:”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要想把所有权作为一种独立的关系、一种特殊的范畴、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