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_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如在这学期,学习“他、休、体、伙、伴、住、位、伍、付、你、伏”这些带有“亻”旁的生字时,我就做了一个纸转盘,把“亻”
旁写在小转盘上,把“也、木、本、火、半、主、立、五、寸、尔、犬”写在大转盘上。转盘一转动,同学们就抢着认字,学生在课堂
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二、因材施教
三、运用趣味识字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教给学生丰富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识字。只有营造出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不断激发学
生体验识字的乐趣,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2.编儿歌:
我发现把学习过的某些字编成形义相应、顺口易记的儿歌,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一些比较难的生字,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加深
记忆。比如:“鸟”——“鸟少一点成了乌,乌鸦好像没眼珠;只因
全身羽毛黑,所以远看不清楚。”“七”——十字尾巴弯弯,算算
比十少三。“匹”——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婴儿在当中。
4、加减法识字
在教学识字中,我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门+口=?”(问)、“早+艹=?”(早)。“草—艹=?”(早)以此同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
如“坐—土=?”(从)、“立+日=?”(音)等。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
高涨,都想尝试,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
五、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大舞台
识字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又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对于刚刚接手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我,无疑是一个挑战,就此我请教
多位有多年低年级语文教学经验的的老师,并不断的钻研教材,把
课标、教参与课本有机结合,在教中不断摸索让我得出的结论是:
解读教材,把握识字要求、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创新识字教
学的方式、探究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一、解读教材
日本学者石井勋的实验研究证明:一年级孩子的识字能力最强,也最爱识字,以后逐年下降。这个结论已被世界人类开发会议认为
是为全人类做出贡献的一个研究成果。一年级是儿童认字最佳期,
因此,人教版教材安排一年级上册认400个字,下册认550个字。
二、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语文新课程标准》一年级下册指出“注重引导发现,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乐学、会学,使学生不断产生成
就感。”教学实践表明,只要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识字教学就会事半功倍。那么怎样让一年级学生树立主动识字的愿
望呢?
1、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平
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发生与
否取决于教师的教授,学习的过程是骄傲是呈现、组织和传递知识
的过程,学生的任务就是像“海绵”一样地、尽可能多地吸收教师
传授的知识。当前的教育理念,侧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让学生感
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充满成人关爱的环境,并创造建立良好
关系的机会。同时,教师还需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找到值得认同的榜
样角色,并在一种相互支持和关爱的氛围中,来体验良师益友的关系。实践证明,在这种气氛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新识字教学的方式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会影响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我们广大教
师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在这一年的语文识字教学当中我深有感触,其实教师要努力创新教学方式是势在必行的。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
特点,我运用多种活动式教学识字。
(1)游戏活动识字。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
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七、八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新教材的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学中采用生
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享受“玩”的快乐,
在有意识的“玩”中调动记忆的热情,从而使识字教学既充满趣味,又效果良好。
(2)运用汉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在识字教学中,如何使字的音、形、义统一起来,字形教学就成为难点。引导学生在识字中逐渐了解、体会和总结汉字本身的规律,对于解决字形的难点是十分有利的。汉字字形虽然复杂但仍有规律可循。在汉字中,独体字占小部分,绝大部分是合体字。而合体字中形声字占了80%—85%。形声字
的特点一般是形旁标意,声旁标音。如教学“问”、“闻”、“闷”、“闪”一组形声字时,学生在对基本字“门”的字音、字
形掌握的情况下,我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偏旁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会说出口字与嘴巴有关,里面有耳的是要用耳朵听的与耳朵有
关是“闻”;里面是心的与人的心情有关是“闷”;人躲到门后面是“闪”。用“换一换”的方法就可以区别识记。利用换一换的识字
方法还可以识记很多生字,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
利用“换一换”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和巩固生字的。
四、探究方法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
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
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
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动作表演--"演"中学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表达动作的生字时,让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面部表情,在表演中识字就是一种
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学习"摇、推、摆、挂、找"等字时,引导学
生创造合适的动作表情进行表演,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记住了
这些字。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但记得牢,而且加深了对汉字的
含义的理解。
三.变换形式--"玩"中学
三.教给方法--学会学
总之,巧妙的教学方式,解决了识字教学的"枯燥无味"的问题。通过转换学习角度,降低了识字难度,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在丰富
多彩的识字方法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学生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会越来越喜欢汉字,并能逐渐养成
自主识字的习惯,进而提高了独特识字的能力,为以后的语言文字
知识、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责任编辑:殷朴夫)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