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的一般治疗原则和新技术应用
创伤骨科新技术
8/1/2021
学习文档
锁定加压接骨板
骨折外科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为了重建 解剖和恢复功能。根据AO原则,骨折内 固定是建立于精确的骨折复位、稳定的固 定、尽可能保留骨的血运、早期的功能性 活动基础上的一种综合治疗。
锁定加压接骨板在总结大量的标准接 骨板和螺钉及内固定支架的临床效果的基 础上发展而来的全新内固定系统,通过 MIPO技术的应用,而把骨折的处理方式 带入了崭新的领域,引发了骨科技术革命。
8/1/2021
学习文档
导航辅助下的微创技术
2008年,罗从风等
利用导航技术进行了髋臼、骶髂关节、胫 骨平台、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2007年, 周东生等
在手术导航- 术中三维影像系统监测下 应用骶骨钉内固定技术治疗15例骶髂关节脱位患 者,所有患者都恢复良好。
8/1/2021
学习文档
微创脊柱外科研究进展
8/1/2021
学习文档
挤压综合征
肢体、臀部等肌肉丰富部位,受到压砸或 长时间重力压迫,致肌肉坏死并引起高血 钾症、肌红蛋白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综 合征。
挤压综合征和筋膜间隙综合征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筋膜间隙综合征进一步恶化可 引起挤压综合征。
8/1/2021
学习文档
治疗原则
1. 保全病人的生命 尽量缩短受伤与抢救治疗之间 的时间(FIRST AID)
2. 先处理紧急的损伤 3. 给下一步创造好条件 4. 现场急救的处理和转运 5. 转运到医院后的处理
全身治疗 局部治疗
8/1/2021
学习文档
骨、关节损伤
伤情特点: 伤情危重,死亡率高。 并发症多:休克、截瘫、感染、血管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ARDS、缺血肌挛缩、创伤 性关节炎。
创新举措在创伤骨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创新举措在创伤骨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近年来,创新举措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了它在各行各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医疗领域中,创新举措也被广泛应用,为医疗服务提供了更高效、更智能、更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在创伤骨科方面,创新举措尤为重要,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水平。
本文就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为大家探究创新举措在创伤骨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一、智能化应用在现代医疗中,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在创伤骨科中,智能化应用同样不可或缺。
首先,智能化应用可以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例如,在智能协助系统的帮助下,患者可以更快地找到预约门诊、挂号、取药等服务。
此外,智能化应用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方案,使得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而对于医护人员而言,智能化应用也有着诸多好处。
他们可以通过基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算法,更快地分析患者的具体症状和治疗历程,减轻了他们的工作压力。
总之,智能化应用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创伤骨科的护理服务水平。
二、数字化管理系统创伤骨科许多工作都需要在繁琐的记录本、表格中完成,这样难免会造成一些不便和不准确的情况,甚至会遗漏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数字化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更有效地记录患者的信息,并及时进行数据的更新和管理。
不仅如此,数字化管理系统还能够将这些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潜在的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护理服务。
此外,数字化管理系统还可以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让他们更加专注于诊疗工作,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因此,数字化管理系统也是创伤骨科优质护理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三、便携式设备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出现了便于携带的特点。
在创伤骨科中,这些便携式设备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水平。
例如,便携式超声仪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超声检查,迅速发现病情,对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保障。
又如,一些便携式骨密度仪可以在出诊时进行骨密度测量,为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
创伤科诊疗技术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诊疗技术规范与医疗操作规程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根据《诊疗技术规范与医疗操作规程》及相关文献,对创伤科诊疗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二、创伤科诊疗技术操作规程1. 一般诊疗技术操作注意事项(1)诊疗操作规则:一切诊疗操作,都要从有利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出发,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
对有创性检查,应慎重考虑,由主治医师决定后方可进行。
新开展的诊疗操作,应经过必要的试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报请上级批准后方可进行。
(2)操作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除急症及特殊情况外,操作应安排在适当时间进行,医师应事先开出医嘱,以便准备必要的用物及配备助手(医师或护士)。
操作者及助手,必须熟悉患者的具体情况,明确操作目的,掌握操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对该项操作生疏或初次进行者,应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3)操作前必须认真核对医嘱与患者床位、姓名、操作种类、部位。
(4)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意义,以消除思想顾虑。
有明显危险或新开展的操作,应事先向家属或单位负责人说明,以取得合作。
精神紧张患者或儿童患者,必要时,可给予小剂量镇静药。
(5)某些操作应预先选择适当部位(如胸腔穿刺术等),必要时可用1%甲紫做标记,并做好发生意外时的抢救准备工作。
2. 创伤科常见诊疗技术操作规程(1)伤口处理1)清洗伤口:用无菌生理盐水或0.9%氯化钠溶液清洗伤口,清除污物和细菌。
2)消毒伤口:用75%乙醇或碘酊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3)包扎伤口: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如无菌纱布、无菌棉球等,进行包扎。
(2)骨折固定1)了解骨折部位、类型和程度。
2)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如石膏固定、夹板固定等。
3)固定时注意调整固定物,确保骨折部位复位良好。
4)定期检查固定物,防止固定物松动或过紧。
(3)清创术1)了解伤口情况,判断是否适合清创。
2)进行局部麻醉。
创伤骨科微创手术 技术理念与临床实践
创伤骨科微创手术技术理念与临床实践创伤骨科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逐渐成为其发展的主流方向。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创伤骨科微创手术的技术理念与临床实践,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在骨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微创手术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还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成本,因此备受医患双方的青睐。
二、创伤骨科微创手术的技术理念(一)精准化治疗创伤骨科微创手术强调精准化治疗,即在手术前通过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CT、MRI等,对病灶进行精确定位。
在手术中,医生借助高清内窥镜和精密的手术器械,对病变组织进行精确切除、修复或重建,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组织,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二)个体化治疗每位患者的创伤情况、身体状况和恢复能力都不尽相同。
因此,创伤骨科微创手术注重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手术方案。
通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和讨论,医生能够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康复计划。
(三)快速康复快速康复是创伤骨科微创手术的核心目标之一。
通过优化手术流程、减少手术创伤、合理使用镇痛药物等措施,医生能够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
此外,早期的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也是实现快速康复的重要手段。
三、创伤骨科微创手术的临床实践(一)关节镜手术关节镜手术是创伤骨科微创手术中的一种常见方式。
通过在关节周围做几个小切口,医生可以插入关节镜和手术器械,对关节内部的病变进行检查和治疗。
关节镜手术适用于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多个关节部位,可用于治疗关节炎、韧带损伤、关节内骨折等多种疾病。
(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一种治疗脊柱骨折的微创手术方式。
通过在皮肤上做几个小切口,医生可以插入椎弓根螺钉和连接棒,对脊柱进行稳定固定。
这种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老年患者和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
骨科创伤治疗原则---下肢篇
骨科创伤治疗原则---下肢篇荐读:骨科创伤治疗原则---下肢篇下肢创伤篇今中外骨盆骨折一、髂骨、髂骨翼、耻坐骨支、骶骨、尾骨等位置好的骨折酌情卧床休息2~6周。
分离甚远及波及关节面的髂骨骨折等,考虑手术治疗。
二、髂前上、下棘撕脱骨折:1、分离较少者:屈髋屈膝卧床3~4周。
2、分离较远者:切复,用交叉克氏针或螺钉或钢丝或张力带或可吸收缝线内固定处理。
三、坐骨结节撕脱骨折:1、分离较少者:伸髋伸膝卧床3~4周。
2、分离甚远者:手术切复,用松质骨螺钉或可吸收缝线或钢丝捆扎内固定。
四、耻骨联合左右分离:1、酌情行手法复位后,腰围捆扎或骨盆夹板固定或骨盆悬吊牵引4~8周。
2、手术治疗:用钢丝捆扎或螺钉钢丝或钢板螺钉或记忆骑缝钉或可吸收缝线缝合等内固定。
五、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同侧骶髂关节脱位:1.股骨髁上骨牵引,逐步整复,位好后持续牵引达6~8周。
2.早期麻醉下,打好骨牵引,快速手法整复,妥后同上处理。
3.麻醉下,手法整复,内固定(闭合或开放进行)。
4.陈旧性者:骶髂关节酸痛时,行关节融合。
如下肢短缩时,待后考虑行骨盆、股骨、胫骨的延长术。
六、髋臼骨折:须行CT检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行手术治疗:1、骨折碎片进入髋关节腔内。
2、骨折块移位,髋关节臼头关系失常,影响稳定。
3、髋臼负重区关节面不平整——有3mm及以上裂隙或塌陷时。
手术处理原则:选择最佳切口入路,直视下清除关节腔内碎骨片,移位骨块复位固定,拼平髋臼关节面,恢复正常臼头关系。
内固定选用:克氏针或骨圆针;可吸收棒或螺钉;松质骨螺钉;骨盆钢板;生物胶(粘合脱落的关节软骨);骨针钢丝张力带;记忆骑缝钉固定等。
骨今中外髋关节脱位一、后脱位:1.单纯性:麻醉下复位,皮牵引(使下肢轻度外展位)3周,之后双拐助行,患肢不负重,3个月后拍片无股骨头坏死时,才能逐步弃拐负重。
2.合并髋臼骨折:按髋臼骨折原则处理。
无论是否手术均要行牵引,酌情推迟负重时间。
骨科创伤治疗原则
骨科创伤治疗原则上肢创伤锁骨骨折:一、非手术治疗:l、骨折位置佳,单纯外固定。
骨折位置差,手法整复妥后固定。
2、12岁以下,“8”字绷带或双圈同定2~3周,成人“8”字石膏固定4~5周。
二、手术治疗:合并神经、血管压迫;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骨不连;要求解剖复位者。
1、微创治疗:(1)经皮克氏针同定。
适应症:闭合复位较满意的横或短斜骨折12~18岁青少年;锁骨周经较细的成年人,经皮克氏针固定,针尾拆弯胶布固定。
禁忌症:(1)粉碎性骨折严重移位(2)复位不满意(3)锁骨周经较人(2)外固定支架治疗。
2、切复内固定手术方式:(1)锁骨钢板、重建钢板塑型后置于上侧,必要时用一枚或加一枚螺钉行拉力式固定。
(2)重建钢板塑型后固定+钢丝捆扎骨片(必要时骨片钻孔后捆扎)(3)长斜形骨折者,用两道拉开间距的钢丝经钻孔捆扎。
(4)喙锁韧带及以远粉碎骨折伴近端上突时,可行松质骨螺钉贯穿固定锁骨——喙突,远端行肩峰(或锁骨远端一当该处骨质完好,能钻孔时)一近侧锁骨“8”字钢丝张力带骨孔式固定。
(5)记忆固定器固定(应选用合适形态、周径的,并使该器平分断端固定)。
(6)“8”字钢丝钻孔张力带固定,适用于横行骨折者。
(7)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使用于非稳定性骨折。
(8)克氏针(针尾折弯于锁骨近侧端)+钢丝捆扎。
(9)改良式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吲定。
(10)锁骨钩钢板固定,适用于锁骨外1/3骨折伴肩锁关节脱位者。
(11)小“T”型钢板固定。
(12)弹簧钢板固定。
(13)动力加压钢板固定。
胸锁关节脱位:一、前脱位:1、非手术治疗:整复后,前“8”字石膏局部加压垫固定4周,仍有半脱位后遗,虽影响不著,但须与患者言明。
2、手术治疗:(1)克氏针内固定,针尾必须折弯(如闭合穿针,须把握方向与深度)。
(2)松质骨螺钉固定;可吸收螺钉或棒同定,并仔细修复胸锁韧带。
二、后脱位:整复后,后“8”字石膏固定4~6周。
手术治疗时,应肩胛区垫高,以利肩关节:悬空,便于过伸复位。
创伤外科、骨科专业诊疗指南
创伤外科、骨科专业诊疗指南目录一、锁骨骨折 (2)二、肱骨骨折 (5)三、尺桡骨骨折 (11)四、股骨颈骨折 (14)五、股骨骨折 (17)六、胫腓骨干骨折 (21)七、踝部骨折 (24)八、跟骨骨折 (26)九、肩关节脱位 (29)十、髋关节脱位 (31)十一、颈椎病 (33)十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36)十三、骨性关节炎 (40)十四、骨软骨瘤 (42)十五、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44)十六、小儿股骨干骨折 (46)十七、小儿胫腓骨骨折 (48)一、锁骨骨折【病史采集】1. 及时完成病史的采集,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内容应包括受伤的时间、机制、部位及伤后处理的经过。
【检查】1. 接诊后必须及时完成体格检查。
2. 尤其注意是否合并血气胸;锐利伤还应注意臂丛神经损伤及锁骨下血管的损伤。
3. 应摄锁骨X线片,如果体检怀疑胸腔损伤,应摄胸部X线片以利确诊。
必要时行CT、MRI检查。
4.入院行三大常规、血型RH血型、凝血四项、生化全系、心电图、B超等,拟手术的病人有必要时行风湿三项、有高血压、心脏病史者行心脏彩超和心肌酶谱检查等。
【诊断】1. 有明确的外伤史。
2. 伤处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有时局部隆起,伤侧肩及上臂拒动;局部压痛,有的可能触及到骨折端,可能触及骨擦感。
由伤侧肩向锁骨方向纵向叩击痛阳性。
3. 锁骨X线片可显示锁骨骨折及其移位情况。
【治疗原则】1. 手法复位:锁骨固定带或横“8”字石膏固定4周。
无移位或青枝骨折可直接用上法固定3周后拍摄X线片,骨折愈合可去除外固定。
2. 手术治疗:对锁骨骨折移位严重,骨折片刺破锁骨下血管或臂丛神经或胸膜顶,则在手术检查的同时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牢固内固定。
也可根据患者的要求施行手术,常规使用锁骨重建钢板。
3.围手术期:麻醉前1小时用一次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4.术后预防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其中一种3至5天(如头孢拉啶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医院创伤外科处理新技术
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感谢观看
THANKS
总结词
通过3D生物打印技术,可以个性化地打印出与患者损伤部位精确匹配的植入物或修复材料,有效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在创伤外科中,常常会遇到复杂损伤需要精确的修复。传统的修复方法往往难以满足这种需求,而3D生物打印技术的出现为个性化修复提供了可能。通过获取患者的医学影像数据,可以精确地复制出损伤部位的形态,然后使用生物相容性材料进行打印,制作出与患者情况完全匹配的植入物或修复材料。这种个性化打印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生长因子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生长因子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医学技术。在创伤外科中,生长因子修复技术可用于促进损伤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生长因子修复技术的主要步骤包括生长因子的选择、生长因子的制备和注射等。其中,生长因子的选择应根据损伤组织和器官的类型和程度进行,而注射方法则应根据损伤部位和程度进行选择。
快速修复技术的具体应用
组织工程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材料、细胞和生长因子等构建组织或器官的医学技术。在创伤外科中,组织工程修复技术可用于修复损伤的组织和器官,如皮肤、骨骼、肌肉等。
组织工程修复技术的主要步骤包括获取细胞、构建组织、植入体内等。其中,获取细胞的方法包括自体细胞移植和异体细胞移植,而构建组织的方法则包括使用生物材料支架和细胞培养技术等。
总结词
3D生物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临时性的组织器官,为患者提供移植前的替代或辅助治疗。
详细描述
对于某些严重受损或功能丧失的组织器官,直接进行移植是必要的。然而,在等待合适的供体器官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接受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和护理,这不仅增加了医疗成本,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3D生物打印技术,可以快速地打印出与患者生理结构相似的临时组织器官,为患者提供移植前的替代或辅助治疗。这种临时组织器官可以模拟真实器官的部分功能,帮助患者度过移植前的等待期,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骨科创伤急救处理及原则
创伤骨科急救处理及原则创伤患者的现场及急诊检查呼吸状况——恢复通气道血压及脉搏——心肺复苏及休克处理神志及瞳孔状况——颅脑损伤的处理颈部活动及胸腰部状况——截瘫与四瘫骨盆状况——失血性休克神经系统检查——瘫痪与神经损伤肢体血运状况——血运障碍创伤骨科的现场急救原则包扎——可利用包扎材料止血——严格止血原则固定——非治疗性固定转运——保证病情平稳一、多发伤临床特征1、伤情重多系统、多器官;早期低氧血症>90%;呼吸困难型隐蔽型2、休克多:>50%严重创伤刺激;急性大出血;心泵效率;胸、腹→ 67% ;休克后1h内救治——死亡率0%;>8h内救治——死亡率>75%3、易漏诊损伤部位多;明显、隐蔽同在;开放、闭合并存;伤员不能如实诉述伤情;检查者思维定势,检查不细4、处理顺序矛盾多发伤动态过程、多科损伤、约50%需手术;局部整体、轻重缓急、主次先后矛盾;抓住危及生命要害;先急后缓,先重后轻;胸→腹→颅→四肢二、四肢骨折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病因。
1、直接暴力2、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旋转和肌收缩使肢体远处发生骨折;3、积累性劳损骨折X线检查: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骨折急救。
1、抢救休克;2、包扎伤口;3、妥善固定;4、迅速转运;5、院内诊治急救处置。
抢救生命、保护患肢、防止组织再损伤和再污染。
首先应抢救伤员的生命,对疑有骨折的伤员均应按骨折急救处置,一切动作要求谨慎、稳妥和轻柔。
骨折伤员的伤情判断根据:伤员的外伤史、生命体征变化、受伤部位,简单而迅速地做出伤情判断初步复苏措施根据伤员的重要体征变化采取相应的复苏措施。
伤员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就地实施心肺复苏术。
伤员休克,抗休克进行液体复苏。
注意伤员的保暖合并颅脑伤而处于昏迷状态的伤员要采取积极措施,以保证其呼吸道的通畅。
避免过多搬动伤员,以免加重病情或增加伤员的痛苦。
若伤肢肿胀明显,应及时剪开衣袖或裤管。
闭合性骨折移位显著,骨折端有刺破皮肤或周围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应手法牵引消除显著的移位畸形,并用长条木板妥善固定伤肢。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分析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分析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创伤骨科是指治疗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等骨骼系统的损伤。
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需要进行切开手术,存在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
而微创技术则可以通过最小化手术切口、减少组织损伤的方式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微创技术可以减少手术切口和组织损伤,从而降低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传统的创伤骨科手术需要较大的切口,导致患者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时间长。
而微创技术采用最小切口进行手术,可以有效减少组织损伤,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加快恢复。
微创技术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
由于微创技术对骨骼系统的损伤较小,患者术后病情稳定,通常可以尽早康复出院。
相比之下,传统的治疗方法需要进行较大的手术切口和组织损伤,患者术后需要较长的康复时间,住院时间也会延长。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并发症风险较低。
传统的创伤骨科手术有一定的手术并发症风险,如切口感染、出血等。
而微创技术减少了手术切口和组织损伤,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美观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由于微创技术切口小,术后的疤痕明显减少,患者的外观效果更佳。
尽管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局限性。
对于复杂性创伤和骨折,必须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
某些情况下,仍然需要传统的开放手术来更好地处理骨折和损伤。
微创技术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操作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于一些操作难度较大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进行操作。
微创技术所需的器械和设备较为特殊且昂贵,对医疗资源有一定要求。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是显著的。
它拥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美观效果好等优势。
应用中仍需根据病情和医生水平进行选择,并考虑到相关的限制和局限性。
医生在骨科工作中的专业技术与治疗方案
医生在骨科工作中的专业技术与治疗方案骨科是医学中涉及骨骼和其相关疾病治疗的学科,骨科医生是负责诊断、治疗和管理骨骼系统疾病和损伤的专业人员。
他们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各种专业技术和治疗方案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本文将介绍医生在骨科工作中所用的专业技术和常见治疗方案。
一、专业技术1. 临床评估技术在骨科工作中,骨科医生首先要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以确定患者骨骼系统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他们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症状和行动障碍,并进行身体检查。
此外,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CT扫描和MRI等也是骨科医生日常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2. 手术技术在一些重大的损伤或疾病情况下,骨科医生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他们拥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和高超的技术,可以进行各种骨科手术,如骨折固定、关节置换、脊柱手术等。
他们需要准确地诊断问题、做出合适的手术计划,并在手术过程中精准地操作。
3. 牵引和康复技术牵引是骨科医生常用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技术,通过施加外力来拉长或保持骨骼正确的位置。
这可以用于骨折和关节脱位等患者的治疗。
同时,骨科医生也会推荐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帮助患者在手术后恢复活动能力,并预防后续问题。
二、常见治疗方案1. 骨折治疗骨折是骨科医生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
对于单纯的骨折,骨科医生通常会使用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如骨折固定和石膏固定。
对于复杂的骨折,手术治疗可能是必需的,包括使用金属板、螺钉或钢针等材料固定骨折部位。
2. 关节置换关节疾病如关节炎或创伤可以导致关节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对于无法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的患者,骨科医生可能会考虑关节置换手术。
这种手术通过替换损坏的关节表面,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
3. 脊柱手术脊柱疾病如脊柱畸形、椎间盘突出或脊椎骨折等可以导致严重的疼痛和功能丧失。
骨科医生可以通过脊柱手术来纠正这些问题,如椎弓根螺钉、椎管扩大术或人工椎间盘置换等。
4. 牵引和康复对于骨折和关节问题,牵引和康复技术常常是非手术治疗的首选。
创伤骨科下肢损伤疾病的诊疗
创伤骨科下肢损伤疾病的诊疗一、股骨颈骨折(一)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髋部疼痛,活动髋关节时明显加重。
髋关节主、被动活动受限。
患肢外旋、短缩,髋关节屈曲、内收。
髋部前方压痛。
股骨大粗隆上移,叩痛阳性。
下肢轴向叩击痛阳性。
(2)X线表现股骨颈部分或全部连续性中断,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常发生股骨头后倾。
当X线片未发现明显骨折而患者症状、体征均为阳性时,嘱患者卧床2周,2~3周后再次摄片以明确诊断。
另外股骨颈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有一定的漏诊率,应予注意。
放射性核素扫描或磁共振成像对无移位骨折或隐性骨折的诊断有帮助。
(二)治疗原则(1)新鲜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①解剖复位;②牢固内固定。
(2)无移位型(GardenI、Ⅱ型)骨折:对于无移位或嵌插型骨折可采取保守牵引治疗或手术治疗。
由于无移位骨折虽然对位关系正常,但稳定性较差,而嵌插型骨折骨折端松质骨内其稳定性也不可靠,牵引治疗中有8%~20%的患者发生再移位。
因此,目前主张如无手术禁忌证,对于无移位股骨颈骨折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3)移位型(GardenⅢ、IV型)骨折:无手术禁忌证者均应采取手术治疗。
二、股骨粗隆间骨折(一)诊断标准1.症状同股骨颈骨折。
2.体征患肢外旋及短缩更为显著,常伴皮下淤血。
3.X线表现正侧位X线片即可明确诊断。
伤侧的髋关节内旋位片有助于骨折的进一步分型。
(二)治疗原则1.转子间骨折治疗的目的在于牢固固定,尽早活动患肢,防止骨折并发症发生。
2.稳定型骨折可考虑保守牵引治疗。
由于保守治疗过程较长,牵引下需卧床8~12周,故骨折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因此,如无手术禁忌证则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三、股骨粗隆下骨折(一)诊断标准(1)患肢疼痛,明显短缩,外旋畸形。
(2)X线可明确诊断及分型。
严重粉碎性骨折,应行对侧股骨全长X线片,有助于确定股骨的长度。
(二)治疗原则(1)股骨粗隆下骨折发生后,在肌肉牵拉下,股骨干发生短缩、外旋,骨折近端向前、外展外旋方向移位。
骨科新技术实施方案
骨科新技术实施方案一、前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骨科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骨科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就骨科新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广大骨科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骨科新技术概述。
1. 骨科新技术的意义。
骨科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骨科新技术的实施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2. 骨科新技术的分类。
骨科新技术主要包括,微创技术、三维打印技术、生物材料应用技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等。
这些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更加精准、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三、骨科新技术实施方案。
1. 临床前准备。
在实施骨科新技术前,首先需要进行临床前准备工作。
这包括患者的详细病史了解、影像学检查、术前评估等。
只有对患者的病情有充分了解,才能选择合适的新技术进行手术治疗。
2. 术前团队沟通。
在确定实施骨科新技术的手术方案后,需要进行术前团队沟通。
包括骨科医生、麻醉医生、护士等多学科专家的共同讨论,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和术中协作流程。
3. 术中精准操作。
在手术中,骨科医生需要精准操作新技术,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比如在微创技术下,需要熟练掌握微创手术器械的使用;在三维打印技术下,需要准确测量患者的骨骼数据,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4. 术后康复指导。
术后康复指导是骨科新技术实施的重要环节。
骨科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指导,包括饮食调理、功能锻炼、定期复查等,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四、结语。
骨科新技术的实施方案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有一个高效的多学科团队协作。
只有在严谨的操作和全面的康复指导下,骨科新技术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大骨科医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促进骨科新技术的更加广泛应用和推广。
创伤骨科的新技术
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
1 骨盆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2 锚钉在关节内骨折的应用 3 PFNA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 4 肋骨骨折内固定治疗 5 腰椎骨折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 术+椎板切开减压术 6 肩胛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7 胫骨平台抬高术 8 全髋关节置换术 9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 10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术 11钛制弹性髓内钉应用 12皮瓣移植术 13VSD在骨科的应用
肋骨骨折手术治疗
骨盆骨折
PFNA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
锚钉在关节内骨折的应用
胫骨平台骨折
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外固 定术
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介绍
பைடு நூலகம்
太和医院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骨科是林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现 设病床65张,抢救室一间,烧伤病房一间,多功能骨科牵引床5张, 拥有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中央空调、闭路电视、病房内设卫生 间的现代化病房,配有C形臂电视X光机,手术牵引床,以及上下 肢关节功能锻炼仪,微波治疗仪等医疗设备。对创伤外科病及各 种疾病均能作出正确诊治。近年来通过进修学成开展了颅内血肿 开颅清除术、胸腰椎骨折椎板切除减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髋 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四肢骨折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术。骨科能完 成1. 采用交锁髓内钉、重建钢板、外固定架等多种方法治疗四肢 骨折;2.肌腱、韧带断裂的修复、重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各种皮瓣)。3. 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4.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5. 骨盆骨折、 髋臼骨折的治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交叉韧带重建
取自体髌韧带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示意
人工肱骨头置换: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
腕关节重建:
腕关节严重受损
行自体带血管蒂腓骨移植重建腕关节
六、创伤畸形的矫正
由于创伤自身的复杂性、治疗不当或术后过早负重等原因, 创伤愈合后可能会形成各种畸形; 在骨干主要表现为骨折畸形愈合(如旋转、成角、短缩等 畸形); 在关节可由于稳定结构受损导致关节失稳(如屈曲、过伸 或内外翻等畸形)。
二、骨缺损的治疗
1、自体骨移植
取髂骨移植,最常用,可用 以治疗较小的骨缺损
取腓骨移植,目前多用以 治疗胫骨缺损及坏死的股 骨头
2、异体脱钙骨移植
冻干骨粉
松质骨条
注射用异体骨
来源广泛,仅用以修复较小的缺损
3、同种异体骨移植
来源广泛,可用以修复较大的缺损,但存在一定的免疫反应
4、组织工程骨移植
2.骨折的稳定固定; 3.保护骨及软组织的血 液供应; 4.患者及患肢早期、安
定的固定;
3.尽可能保护软组织和血供; 4.患者及患肢早期、安全的活 动。
全的活动。
现代AO理念的核心内容:
1. 关节内骨折和骨干骨折的生物学需求不同,治
疗也不同; 2. 何时、如何进行手术干预,必须由骨折周围软 组织损伤程度和患者的肢体功能要求来决定。
动力加压技术示意图
一般骨干骨折,必须纠正短缩/分离、成角和旋转移位,但完全 的解剖复位不是必需的,一般采用相对稳定固定技术(髓内钉、 桥接钢板等),通过骨痂愈合。
关节内骨折、部分骨干骨折(如前臂骨折),精确的解剖复 位对于避免关节不连续和不稳定最为重要,因此应绝对稳定 固定,骨折端直接愈合。
一般来说,年轻患者;清洁、锐利的断离;极局限 的挤压断离;近远侧血管损伤较轻的撕脱性断离;在离
断后6h内再植具有良好的预后功能。
再植修复的一般顺序:
断肢再植: 1.缩短骨骼,进行内固定 2.吻合静脉 3.吻合动脉 4.再清创 5.修复肌肉、肌腱 6.修复神经 7.关闭或覆盖创面 断指再植: 1.缩短骨骼,进行内固定 2.吻合屈肌腱 3.吻合伸肌腱 4.吻合指背静脉 5.修复指神经 6.吻合指动脉 7.关闭或覆盖创面
神经和血管
2、治疗方案:
旋转 肌瓣 带蒂 肌瓣 带蒂 皮瓣
植皮
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目前治疗方法很多,即使同一情 况的缺损,也可能有多种适合的治疗方案。
如何选择?
软组织修复是一个由最简单手 术到最复杂手术的重建阶梯,根
据缺损区的面积大小、深度、裸
露的结构和局部血管和供区皮瓣 的情况,个体化治疗。
3、软组织修复的推荐梯度顺序
创伤骨科的一般治疗原则 和新技术应用
创伤骨科:
研究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创伤性骨与关节
损伤,以及附着肌腱、神经、血管等软组织的 损伤修复与功能重建。
常见创伤:
一、骨折治疗的一般原则:
演变与发展:“BO”
1.恢复解剖结构; 2.根据骨折的“个性”和创伤 程度,选择绝对稳定或相对稳
早期的AO原则:
1.解剖复位;
人工血管移植
无论是自体或人工血管移植,首要任务都是尽快恢复组织血供的再通
5、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
自体神经移植:手术创伤大, 对供区影响较大
自体皮神经移植手术切口
同种异体神经近年发展迅速,卢 世璧院士等人研究的“化学去细 胞神经”已逐步应用于临床,并 达到了70.2%的优良率,但在修复 速率方面仍需改进。
来源广泛,可任意塑型,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前 大多处于临床前实验阶段。
4、组织工程骨移植
研究进展:
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
我们的研究:
左旋聚乳酸/纳米壳聚糖/纳米
海藻酸钙胶原材料
壳聚糖-磷酸三钙支架材料 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支架材料 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材料 新型双相钙磷陶瓷 明胶-磷灰石仿生纳米复合材料 ……
1、绝对稳定 or 相对稳定?
绝对与相对的区别在于在生理负荷下,骨折端是
否存在微小移位;
• 相对稳定存在可控的微小移位,可刺激骨痂生成,使 骨折间接愈合。
•
绝对稳定不存在移位,无骨痂生成,骨折端直接愈合,
但较骨痂愈合要延迟。
1、绝对稳定 or 相对稳定?
在固定技术方面,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应用加压 技术。
矫形一般原则:
1. 早发现,早治疗;
2. 长期外固定引起的畸形多伴有关节活动障碍,
应先练习关节活动,恢复关节功能后再行矫形 手术; 3. 下肢矫形的目的在于恢复负重力线; 4. 上肢矫形的目的在于改善或重建肢体功能
反屈畸形:
创伤后右膝关节反屈畸形(负重下反屈30°)
予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反屈畸形完全矫正
1. 自然愈合或负压辅助闭合
2. 局部成形术(菱形皮瓣)
3. 皮肤移植 4. 局部随意皮瓣(旋转、平移,或推进皮瓣)
5. 局部旋转轴向皮瓣(半岛状皮瓣)
6. 旋转肌瓣 7. 局部带蒂皮瓣或肌瓣
8. 远距离带蒂皮瓣(腹股沟皮瓣或交腿皮瓣)
9. 原位血管吻合的游离皮瓣或肌瓣 10.通过血管移植重建血运的游离皮瓣或肌瓣
羟基磷灰石复合仿生支架
国家“863”课题研究成果 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 具有类似细胞外基质的纳米仿 生结构 进一步开发,有望成为修复大 块骨缺损的修复材料
我们的研究进展:
PLLA/CSNF/nHA复合支架
复合BMSCs植入体内可修复羊大段骨缺损
三、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软组织涵盖范围广泛,各类损伤迥然不同,很难
骨端血供影响因素:
• 软组织损伤程度
避免方法:
• 尽量减少对软组织的剥离;
• 手术入路
• 内固定方式 • 内固定-骨接触面积 • 内固定类型
• 尽量避免对骨折块的直接
操作; • 微创手术; • 采用外固定架或内固定架
3、早期活动
全身及局部的早期的、安全的活动以及康复训练,
能有效刺激骨痂生成,促进骨折的愈合,并减少术后 并发症。
制定统一、标准的治疗方案; 每个缺损都各有特点,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不同软组织裸露的治疗原则
裸露软组织
皮下组织 筋 肌 肌 膜 肉 腱 膜或肌肉上
处 理 原 则
切除脂肪层,将刃厚皮片移植于血供良好的筋
血运好者可很好的形成肉芽组织,差者应切除
未受损伤的肌腹血运良好,最适宜生长肉芽组 织,为植皮提供良好的基床 裸露肌腱应覆盖以皮瓣,防止瘢痕粘连 长期暴露易受损并影响血供,应立即采用皮瓣 或肌瓣覆盖
化学去细胞神经移植4cm
四、断肢(指)再植
断肢(指)再植的首要考虑问题是预期的再植后的 肢体功能,必须优于假肢或截肢。
再植
义肢
再植一般考虑的因素:
• 年龄
• 损伤严重程度 • 断离平面
• 断离部分
• 断离和再植的时间间隔(尤其是热缺血时间) • 多发或双侧断肢
• 断离部分的节段性损伤
• 患者一般情况 • 患者康复的可能性(职业和智力)
屈曲挛缩畸形:
术前双膝关节屈曲95°畸形
一期软组织松解后行胫骨结节牵引
二期双侧髁上截骨
二期术后髋膝关节畸形完全矫正
骨折畸形愈合:
胫骨斜形截骨术治疗胫骨畸形愈合
尺桡骨畸形愈合:
前臂旋转活动障碍 旋前约15-25度,旋后约10-15度,生活不能自理
予以“右前臂上尺桡关节分离、人工桡骨小头置换术”, 术后右前臂旋前约70°,旋后约55°,生活自理能力大幅提高
并不是所有的畸形都需要矫正; 畸形矫正的适应症: 疼痛 导致周围组织病变 • 肘外翻---尺神经麻痹 • 股骨干后成角---膝反屈 代偿部位晚期病变 • 下肢短缩---代偿性脊柱侧弯 影响功能 • 屈伸受限 • 旋转障碍 • 内外翻畸形 • 短缩畸形
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致肘外翻 并尺神经麻痹
断肢(指)再植
如离段肢体毁损严重,还可移植自体邻近肢体或相近肢体,
重建重要肢体的功能。
第2趾移植重建拇指五、Fra bibliotek节功能重建: 近关节的创伤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如关节稳定装置受
损,甚至关节完全毁损。
单纯稳定装置受损(如交叉韧带断裂),可通过自体或 人工韧带置换,重建功能; 近关节骨折,由于内固定中远期并发症多,目前多倾向 人工置换重建关节功能; 完全毁损的关节,亦可通过自体带血管蒂骨移植,重建 关节。
2、软组织损伤程度
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程度的正确评估是决定何时、 如何手术的基础。
软组织挫伤严重、肿胀明 显,应待其消肿后,方可手术;
如软组织广泛损伤,可仔细清
创后,予外固定支架固定,以 便为软组织恢复提供足够的稳
定性。
2、软组织损伤程度
骨痂的大部分血供源自周围的软组织,因此,术中应尽 可能减少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植皮
几乎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缺损,前提是植皮区有良好的基床。
VSD负压吸引
通过减少组织液积聚和水肿形成来促进伤口愈合,并有利于减 少伤口内菌落,使毛细血管在负压环境中扩张而促进肉芽组织生成。
皮瓣移植
用于有肌腱、骨、关节面、血管、神经等组织裸露的创面修复
4、主要血管缺损的修复
自体静脉移植(大隐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