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类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探究2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类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探究2

学术类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探究

——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沈勇水佳佳

摘要:学术类学生社团是课堂教学的有利延伸,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场所,也是志趣相投的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的团体。它的特点是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背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术科研能力。该类社团在浙江师大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但也面临着资金供应不足,活动少,感兴趣的参与人数逐渐减少等问题。本文试通过对该类社团分块、有序地分析,综合社团发展的常规,探求出适合该类社团发展的新路子。

关键词:学术类社团;建设;发展;浙江师大

学术类社团是学生社团中的一支为数不多但又不可或缺的力量,是使大学生求学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探求型”转变的重要载体,其目的是通过直接感性的科研实践活动全过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掌握从事科研创新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促进科研创新能力的发展。作为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学术类学生社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学术类学生社团发展现状

以浙江师大为例,目前,浙江师大共有学术类校级学生社团14个: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法律协会、反邪教协会、现代教育技术协会、心理学会、红楼梦研究学会、儿童文学社、影评学会、读书协会、数学建模研究会、电子协会、ACM协会、计算机协会、高等数学协会。这些学术类社团的建立,对于活跃校园学术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弥补课堂教学不足,提高学生素质;增进师生思想交流,促进教师教研水平;提升社团文化,乃至校园文化的内涵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高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也出现了一些令人

忧虑的现象,一些实用热门或娱乐型社团备受青睐,报名者趋之若鹜,而充满浓厚学术气息的学术类社团却是“门庭冷落鞍马稀”。我们不得不开始正视学术类社团面临的问题,从中寻求解决方案,以求改变许多学术性社团举步维艰的现状。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学术类社团的数量仍然过少。尽管浙江师大已有14个学术类校级社团,但院级的学术类社团较少,从学科体系和学生需求上来看,学术类社团的数量仍然太少。

2.有些学术社团内部管理不规范不完善,许多规章制度成了“一纸空文”,社团会员的权利和义务没能有效实现。

3.有些学术类社团活动,仅限于搞一些讲座、征文等活动,并且许多活动达不到预期目的,收效低,形不成浓厚的学术氛围,社团会员在社团里收获不大,以致社团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有些社团会员抱怨参加这些学术类社团没意思、没作用,退社团的人数增加。

4.有些学术类社团开局良好,但不是坚持发展,而是有兴致了就搞一搞,不耐烦了就扔开一边,轰轰烈烈搞上一阵子后,就冷冷清清了,以致夭折;这种情况在浙江师大的学术类社团里还没有出现过,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社团存在虎头蛇尾的现象。

5.有些学术类社团只图外在形式,重表面热闹,而无实质活动,挂虚名,流于形式;如反邪教协会,会员反映,社团活动开展太少,参加这个社团没有很大收获。

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学术类学生社团建设乏力,难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也制约了学术类学生社团功能的发挥。

二、造成当前学术类学生社团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当前学术类学生社团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教师层面的,也有社团本身、学生层面的,其中后者是主要原因,具体如下:

1.学术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创新性和超前性,没能反映学术类社团文化本质内涵的要求和满足社团会员的本质需要。

社团的形成是以会员的兴趣和爱好为基础纽带的,因而积极拓展社团会员的兴趣爱好便成了社团会员的共同心理需求。我们知道:兴

趣爱好只是人的一种初级的浅层次的需要,而知识和能力才是人最本质的高层次的需要,兴趣爱好的发展结果必然是对知识和能力的追求。那么学术类学生社团文化本质内涵的要求就是:增长学生知识和能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和成才。目前有些学术类学生社团的活动只停留在搞一些讲座、征文等表面性活动上,没有针对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更谈不上创新性和超前性,明显缺乏创意和吸引力,没有顾及到会员有没有实际的收获。这就往往出现会员“满怀希望入会,失望退会”的尴尬局面。如反邪教协会、红楼梦研究学会有会员反映,社团实践活动较少,缺乏创新性。

2.学术类学生社团活动缺乏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制度保障,在工作上缺乏相应的指导性。

从社团的本身来说,许多学术类学生社团成立时,仅是少数几个人的兴趣爱好发展起来的,缺乏必要的章程、规则和制度,缺乏对社团宗旨、发展方向和活动目的的综合研究,对会员缺少必要的严格的管理措施。从社团的内部机构来看,许多学术类社团存在着明显的身份地位制,带有官本位的色彩,不利于学术类学生社团的发展。从社团的管理指挥系来看,社团一般由会长、团支书、副会长等社团干部管理,这些社团干部都由学生担任,由于知识、能力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缺乏对学术性社团文化的系统研究及认识,对学术类社团没有足够的了解,从而忽视了学术类社团文化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术社团文化的特色。

3.领导及师生的思想认识偏差,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力度不够。

一些领导及师生认为:学术及学术活动只局限于教师、研究生、博士生的范围,对于大学生从事学术活动持怀疑态度,因而在行动上对学术类学生社团缺少了应有的重视和扶持。领导及师生对学术类学生社团不予引导、鼓励、指导和规范,对其活动的支持、帮助不够,活动场所及经费得不到落实解决,致使学术类学生社团的工作陷入困境。这就影响了学生从事学术类团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社团的健康发展,甚至最终走向消亡。而校级学术类学生社团容纳了校园中各个专业的成员,是脱离了特定专业、特定组织的学生组织,更

加没有院级社团所能得到的相关院系的专项支持,更多地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

社团指导教师指导不力也是一个原因。一些社团的指导教师由于教学科研任务较重或对社团指导不够重视,造成一些学术类社团盲目发展或者停滞不前。

三、加强和改进学术类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

我们应本着“分类指导,梯度发展”的基本原则,结合各学术类社团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各方面工作。

根据专业背景和挂靠单位,浙江师大的14个校级学术类社团可分为三类:理论学习型(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法律协会、反邪教协会),专业学术型(红楼梦研究学会、儿童文学社、影评学会、读书协会、现代教育技术协会、心理学会),学科竞赛型(数学建模研究会、电子协会、ACM协会、计算机协会、高等数学协会)。理论学习型社团挂靠在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多开展政治学习型活动,政治倾向比较明显;专业学术型社团分别挂靠在校党委宣传部、校图文信息中心、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都与相关专业结合较为紧密;学科竞赛型社团挂靠在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重点活动是组织开展相关的学科竞赛,竞赛成绩的优劣对这类社团的生命力直接有影响。

对于理论学习型社团,应加强其政治理论导向作用,鼓励此类社团,紧随时代步伐,以灵活多样的社团活动为依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结合,给其它各类社团提供正确指导,配合学校搞好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对于专业学术型社团,应本着“专业、特色”的发展宗旨,“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

务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各院部相关专业为依托,积极接受专业老师的指导,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该类社团活动要突出“实践、创新”,把专业课学习同社团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其出品牌、出特色。建立实践基地,使学校同社会联动。在此基础上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接触此类社团,同时又能不断提高其自身专业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