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前教育史(一)(精选)
学前教育发展史案例(2篇)
第1篇一、引言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儿童提供早期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
自20世纪初以来,我国学前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本文将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为线索,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学前教育发展历程1.萌芽阶段(20世纪初至1949年)20世纪初,我国学前教育开始萌芽。
在这一时期,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是:(1)民间自办幼儿园兴起。
以陶行知、陈鹤琴等为代表的教育家,倡导创办幼儿园,为儿童提供早期教育。
(2)幼儿园教育理念逐渐形成。
以“生活教育”、“自然教育”等为代表的教育理念,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案例:陶行知创办的南京燕子矶幼稚园1927年,陶行知创办了南京燕子矶幼稚园,这是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
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念,强调幼儿园教育应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相连,注重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
2.初创阶段(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前教育进入初创阶段。
这一时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是:(1)国家重视学前教育。
1951年,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提出学前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前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以幼儿园为主体,托儿所、家庭等教育形式相互补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前教育体系。
案例:北京市实验幼儿园1952年,北京市实验幼儿园成立,成为我国第一所实验性幼儿园。
该园以“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美育等方面的能力。
3.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是:(1)学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2)学前教育体系日益完善。
国家加大投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免费化。
案例:上海市实验幼儿园1980年,上海市实验幼儿园成立,成为我国第一所实验性幼儿园。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
古代儿童生活常规的教育,要求严格、内容繁多,处处 带有向儿童灌输封建礼教的色彩。其中,剔除封建礼教对 儿童的束缚,也有一些规矩是对儿童成长有益的。(两个 表现)
(四)初步的道德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主体,儿童教育也不例外。幼儿 期道德教育只能是初步的,重点是树立必要的、儿童可以接受 的道德观念和养成一些良好的道德习惯。
6、有教有爱:父母爱子女乃人之常情,但对孩子 既要爱又要教,既要慈又要严,爱与教结合,慈 与严相济,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1、游戏
游戏始终是儿童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中国传统 儿童教育中,游戏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儿童游戏 的种类繁多,常有骑竹马、斗草、荡秋千、捉迷藏等 。
3、这个教育计划反映的是西周王公贵族子弟的教育 状况,包括20年的教育计划。这里引用的是学龄前教 育计划,主要包括生活常规教育、文化知识教育、道 德教育。
4、这个西周时期的教育计划反映了当时我国学前教 育发展的状况,它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有很大 影响。
4、我国古代的中医学者,也很注重对婴幼儿养育的 研究,他们善于将保健与教育结合,形成保教统一的 教养计划。
三、宫廷儿童教育制度
宫廷中的儿童教育与一般家庭的儿童教育的主要区别 之一就是有制度作为保证。即:
保傅制度: 宫廷专门选出贵族和官僚大臣中的出类拔 萃的男子,负责对太子、王子们的道德、知识、身体 训练,即为保傅制度。这些人员称师、保、傅,又分 太师、太保、太傅和少师、少保、少傅,统称"三公" 和"三少"。"三少"是"三公"的副职和辅助人员。
注意:乳母较其他三母更有特殊的意义。身体健康、品 德。
中国学前教育史全文知识点及各章练习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考核知识点(一)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二)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三)古代宫廷的儿童教育(四)古代的胎教(五)古代儿童教材考核要求(一)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1.识记: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内容2.领会: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儿童公育(二)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1.识记:(1)家庭教育的内容(2)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2.领会: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3.应用:分析总结我国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经验和局限(三)古代宫廷的儿童教育1.识记:保傅制度与三母制度2.领会:宫廷儿童教育的意义(四)古代的胎教1.识记:胎教的内容和方法2.领会:中国古代胎教的作用与目的3.应用:对中国古代胎教学说的评价(五)古代儿童教材1.识记:古代幼儿诗歌的类型和特点2领会:古代幼儿故事、歌舞和游戏教材的内容及特点主要知识点汇总:第一节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一、远古时期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1、在原始社会,对儿童的教育也是由整个群落承担的,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成为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
2、在原始社会,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其教育内容均与儿童今后将要参加的集团内共同的生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除生活教育、劳动教育和美育外,原始社会对儿童的公育内容还包括思想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
二、原始社会后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1、在原始社会会后期,确切的说大约在五帝时期,我国原始社会进入了部落联盟与军事民主制阶段,历史即将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这是产生了名为“庠”的教育机构。
据史料记载,“庠”是虞舜时代的学校名称,从严格意义上讲,“庠”还只能说是学校的雏型,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寓的机构或场所。
2、在原始社会,教养新生一代的任务通常主要是由老年人承担,因此,庠后来又具有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养的功能。
并且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这种功能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使它成为学校的萌芽,或成为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的专门机构。
中外学前教育史大一上
胎教始于西周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学前教育:最早的教育机构“痒.”----学校的雏形,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育的机构或场所中国史上最早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礼记。
内则》保傅教育制度:殷商已有,“三公..”少师少傅少保..”:太保太傅太公,“三少乳保教育制度: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事务的制度。
三.母.:子师、慈母、保母原始社会特点(启示):1、对儿童实施社会共育2、原始群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3、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密切结合4、言传身教和模仿是教育的主要手段奴隶社会特点(启示):1、开始呈现一定的计划性2、家庭承担教育儿童的任务3、学前教育的阶级性明显4、奴隶主贵族重视学前教育,建立了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提出实施胎教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目的:1、培养统治人才2、把学前家庭教育作为齐家治国的基础3、光耀门楣封建社会学前教育内容:1、初步的道德教育(①懂得自幼行孝悌长幼之道②自由培养正确的志向③自小积善行德④自由养成诚实无欺的品德⑤自幼学会礼让和勤俭)2、儿童生活常规的教育与培养3、文化知识教育(主要教材:三百千)4、幼儿身体保健教育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特征:1、打破了过去奴隶主贵族垄断幼儿教育的局面,使幼儿教育成为普通平民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幼儿教育的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诸方面,并出现了许多握幼儿编写的勇用于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教材3、对幼儿的潜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挖掘,幼儿教育内容的难度与广度均有较大的增加4、幼儿教育的实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在家实施过程中,总体上是重教轻养5、儒家思想规范指导着幼儿教育的实施。
有关胎教的著作: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外象内感)胎教的经验与局限:1、注重本正(①避免近亲结婚②注重婚姻另一方的家庭及家教③注重婚姻对象,要求双方性情温顺,品行端正)慎始2、要求合理的营养3、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4、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5、注重孕妇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6、注重胎教和母教的结合育婴堂:专门收养弃婴的慈善机构。
(精品) 中外学前教育史
• 第四节 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生平和学前教育实践 • 二、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注意幼儿园课程研究,创立幼儿园行为课程 • (二)论幼儿教育的对象和目的 • (三)论幼稚师范教育
• 第五节 张宗麟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生平和学前教育实践 • 二、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论幼稚教育应采取的方法和遵循的原则 • (二)论我国幼稚教育之症结及其补救方法 • (三)重视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研究 • (四)论幼稚园之课程
• 第四节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 一、王守仁的生平及“致良知”的教育思想 • 二、王守仁论儿童教育 • (一)教育应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志趣 • (二)开展“歌诗”“习礼”“读书”的教育 • (三)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 三、评价与启示
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的学前教育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学前教育 • 一、晚清时期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近代大工业的发展使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有
• 第二节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生平和幼教实践 • 二、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根本 • (二)幼儿普及化、平民化、大众化 • (三)主张素质教育,提倡动手 • (四)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
• 第三节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生平和学前教育实践 • 二、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早期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 •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原则 • (三)活教育思想 • (四)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
中外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 一、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 • 二、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 • 三、原始社会末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 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 一、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订 • 二、奴隶社会的宫廷学前教育 • (一)宫廷学前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 (二)保傅之教与乳保之教 • 三、奴隶社会胎教的实施
学前教育史1
三、名词解释:1、民国时期的《幼稚园课程标准》:1932 年由教育部正式公布,是根据1929 年《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修订而成的,1936 年再次作了少许修正。
它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它分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育方法要点三部分;它既体现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洋为中用的精神,具有中国化、科学化特点。
2、乡镇中心幼儿园:我国按不同规格划分的三类幼儿园中的一种,一般由乡镇政府为主举办。
其任务是对本乡镇各村幼儿园起示范带头、辅导促进作用。
乡镇中心幼儿园是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和提高的核心,房舍、师资、设备等条件一般比较好,教育质量也高于本乡镇各村的幼儿园。
3、预成论:一种沿自古代的儿童观,在中世纪与性恶论儿童观相并存,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
这种观点认为,新生婴儿是作为一个已经制造好了的小型成年人降生到世界上来的,从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年化了,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
这种观点否认儿童与成人在身心(特别是后者)特点上的差异,也否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和阶段性。
受这种观点的影响,教育忽视儿童的身心特点、爱好和需要,对儿童的要求整齐划一,方法简单粗暴。
4、"白板说" :英国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洛克提出的观点,反对天赋观念,极为重视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人的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观念出现之前,人心只是一块"白板"。
只有当儿童在自己生长的环境中不断地从外界吸收经验而成长时,他的精神世界中才充满了各种观念,父母和教师就是使儿童的精神得以成长的决定者。
儿童观念的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
因此,教育在形成人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名词解释5、"行为课程" :我国现代著名幼教专家张雪门提出的一套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他认为行为课程自然地融合在儿童的生活中;应注意实际行为,并把生活和行动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
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第二章
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
《礼记·内则》记载的是西周王宫贵族在家庭中对儿童实施的学前教育计划,是我 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是当时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标志,对封 建社会的学前教育实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礼记·内则》中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六年,教之数 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 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
2.乳保教育制度:是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姆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 子、世子事务的制度。
三母:子师、慈母、保姆与宫廷外的三公对应合称三母。 《礼记·内则》中记载:“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 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于室 ,他人无事不往。”
三种主要的教育起源论观点: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
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由生物进化而来的,教育产生的基础是生存竞争。
2.心理起源论:从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角度出发,认为教育产生的基础是儿童 对成人的模仿。
3.劳动起源论: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 人类身心发展的需要。
除三母外,当时的宫廷内还设有乳母。
三、胎教的实施
(一)胎教的实施
中国胎教始于距今三千六百多年前的周文王的母亲太任。
《列女传·周室三母》中记载:“太任者,文王之母……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 ,耳不听邪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溲于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圣, 太任教之一而识百。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
文王的孙子成王的母亲在怀成王时也实施过胎教,贾谊在《新书·胎教》中曾说 :“周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喧,独处不倨,虽怒不骂,胎教之 谓也。”由此也可以看出实施胎教是西周王室的传统。
学前教育史复习练习(中国1)
《学前教育史》自学考试复习(中国部分)第一编中国古代学前教育一、填空1.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的时期。
P62.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
p63.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p74.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儿童教育中,将放在首位。
P235.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
这两个比喻符合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P266.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有:、、。
p31-32 7.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
P348.我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的制度主要有和。
P369.朱熹把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和“”。
10.在我国,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
p4011.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是在。
p5112.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所撰的。
P51 13.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类和类。
P5214.南朝梁时周兴嗣所著的古代识字类儿童教材是。
p5215.古代诗歌类的历史知识性蒙书中,《》最为流传,由唐人所撰。
P55 16.贾谊将太子整个教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
p6217.提出“太子之善,在于与选左右”,强调要行胎教,要施学前教育。
P63 18.颜之推的教育目的是:。
19.集中反映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是他编著的和。
P72 20.司马光写的,阐述家庭教育问题,对历代家庭教育有很大影响。
P3221.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这种培养儿童读书习惯的主张出自。
p7422.提出要严格、不间断地对儿童进行各种行为习惯的训练,使之“积久成熟”的是。
p74 23..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是。
P7724.我国古代奠定了胎教学说初步的营养学基础的著作是。
p4125.在中国古代各种故事性的童蒙读物中,《》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为元朝所编。
26.朱熹主张对儿童应该早施教,将儿童教育比喻为。
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第三章
三、教以正,守以常
(一)坚持正面教育;重视教育者的 言传身教 (二)在教育内容上“教之以义方” (三)教以正须守以常 (四)父母教育子女时应要求一致
四、信而勿诳
在坚持正面教育过程中,家长
应守信用,不欺骗儿童。否则 儿童会效仿家长而养成不诚实 的、欺诈的坏毛病,同时也会 降低家长的威信。
欧美学前教育机构在19世 纪二三十年代以后不断出现 , 19世纪末已有相当发展,正适应 了欧美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需 要。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
就其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外国资本主义在
中国非法开设的工厂; 清政府洋务派官僚兴
办的工业企业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适
应这三种近代工业的需要,教育上也出现
湖北幼稚园已经附设女子学堂,招收15—35岁 的女子专门学习幼儿师范课程,这是我国幼儿 师范最初的萌芽。 张之洞开办敬节学堂和育婴学堂,培养乳媪和 家庭教师,主要为官宦之家服务。 1902年,严修创办严氏女塾。 1902年,吴馨在上海创办务本女塾。 1907年,清政府颁发《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 章程》,明确规定了师资问题。 1909年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发行《保姆传习所讲 义初集》,为我国最早的幼儿师范教科书之一, 1907年,由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印行、顾倬编辑 的《幼儿保育法》也是参考了日本、德国的幼 教书籍,选择最重要的内容编辑而成。
五量资循序与培养兴趣?一量资循序既要儿童的年龄特点又要教育内容本身的特点一量资循序既要儿童的年龄特点又要教育内容本身的特点?二采用儿童喜闻乐见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来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二采用儿童喜闻乐见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来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三及时调整活动内容来维持儿童的学习兴趣三及时调整活动内容来维持儿童的学习兴趣第三节论婴幼儿保育的原则和方法?一正本优生观?二抑爱节欲的保健观?一戒饱暖?二节嗜食?三任啼哭?四绝惊扰?五避险物第二篇中国近代的学前教育第三章清末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与制度的实施第一节章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社会基础一经济基础大工业生产的需要经济基础大工业生产的需要经济基础决定了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制度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汇总一、“最”、“初”、“始”、“第一”、“首”(一)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计划记载于《礼记.内则》。
(教材第10页)(二)中国古代记有胎教的书籍,最早成书于春秋之季的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
(教材第40页)(三)刘向的《列女传》记载了中国最早的宫廷胎教的经验。
(教材第40页)(四)西周是中国胎教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初始阶段。
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
(教材第40页)(五)《三字经》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古代童蒙读物。
(教材第52页)(六)在各种故事性的童蒙读物中,《日记故事》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
(教材第56页)(七)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教材第83页)(八)1903年秋,湖北省立幼稚园在武昌成立,为中国设立幼儿教育机构之始。
(教材第88页)武昌蒙养院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
(教材第89页)(九)户野美知惠是日本来华来华最早的幼教工作者。
(教材第89页)(十)大约19世纪80年代,西方教会在中国沿海福州、宁波开始兴办学前教育机构。
(教材第100页)(十一)传教士在中国最初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叫小孩察物学堂。
(教材第100页)(十二)怀德幼稚师范学校是教会在中国最早设立的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
(教材第104页)(十三)1927年在陶行知领导下先后在南京郊区创办了中国第一批乡村幼稚园。
(教材第114页)(十四)创刊于1901年的《教育世界》,是中国近代最早刊行的教育杂志。
(教材第115页)(十五)在中国最早介绍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的是志厚。
(教材第118页)(十六)中国最先实行设计教学法的地区是南京、苏州、南通一带,而且以南京高师附小的教师俞子夷提倡最力。
(教材第120页)(十七)《幼稚园课程标准》是中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教材第126页)(十八)南京燕子矶幼稚园是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
(教材第135页)(十九)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
中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教学目标:(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了解我国原始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内容及特点。
2.掌握我国奴隶社会学前家庭教育、宫廷教育及胎教的内容及特点。
3.掌握我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及特点。
4.熟悉本课程有关内容,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奴隶社会胎教的实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方法教学难点:古代学前教育的经验教学课型:理论课教学课时:4教材处理:通过讲解、对比,使学生明确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儿童公育,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是家庭学前教育。
教学方式:讲解、讨论教学过程:导言:《中外学前教育史》学科概述(一)学习目的《中外学前教育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基础课程。
开设目的在于通过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提高学生教育理论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审视、评价当前的学前教育问题提供思路,为学前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值得借鉴经验。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对学前教育史的基本概念、基本的思想理论和基本的知识要有准确、系统、完整的认识,理清学科内容之间的基本脉络,把握学前教育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能指导、运用于学前教育的实际工作。
(二)学习内容横向:(按历史发展阶段分为4大部分)古代学前教育史(原始氏族公社_清朝中叶)近代学前教育史(1840年_1919年五四运动)现代学前教育史(1919年_新中国成立)当代学前教育史(新中国成立_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纵向(按研究对象分为两部分)教育制度史、教育思想史(三)学习方法1.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作指导。
2.要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3.还要有一定的古文基础来阅读史料。
4.还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联系现实的能力。
(四)作业与考核1.开展教育讲古活动2.读史笔记、观后感3.开卷考试:重视运用第一节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一、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内容原始人群: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教育内容:制造石器“教民以鱼”用火农业生产特点:公养公教二、氏族公社时期教育内容(一)生产劳动教育(二)生活习俗教育(三)原始的宗教教育(四)原始的艺术教育(五)体格和军事训练三、儿童公育机构最早的儿童学校(虞舜时期)——庠四、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的主要特征(一)公养公育“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二)内容简单、多样(三)没有专门场所和教师(四)言传身教第二节奴隶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一、家庭教育是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一)家庭教育替代社会儿童公育是历史的必然夏代以后家庭的出现,教养子女责任落到父母身上。
《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章古代慈幼观念及实施
命名
一、尊古 二、述志 三、祈福 四、消灾 五、添寿
张氏宗谱
忠良胜金玉 逢时耀盛名 华国振家声
二、婴幼儿身体的养护
(一)“正本”优生观
1.同姓不婚 2.门当户对 3.反对早婚,主张优生、少育 4.重视胎教
(二)抑爱节欲的保健观
一、慈幼观念的发展、慈幼政令与机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
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 关系的小孩。 主要是出于政治统治与发展的需要。 作用:慈幼之政客观上保护婴幼儿健康
二、慈幼观念的发展与家庭教育
7
第一编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远古社会至鸦片战争前)
8
第一章 古代慈幼观念及实施
慈幼是中国古代婴幼儿教育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
第一节 慈幼观念的产生及原始氏族社会 的儿童公育制度
一、慈幼观念的产生
保护抚养儿童是一种天然的观念及共同责任——“本能”
二、慈幼与最古老的教育机构
“庠”
1、古代的学校 2、场所——赡养、教育 3、“公堂”——集会娱乐场所
机构。
法令:
《清朝通典﹒蠲juan赈下》 《长芦育婴堂实行简章》
15
第三节 慈幼礼俗与婴儿养护
一、慈幼礼俗
定义:P9 内容:生子;试儿(试晬);命名;满月······· 意义:虽有一定迷信成分,但是寄托了父母对于儿女的
慈爱情感和期待,期望儿童健康成长,也是古代儿童教 育和规范人生正确发展方向的重要起点。
1 .戒饱暖 2 .节嗜食 3 .任啼哭 4 .绝惊扰 5 .避险物
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二章 ppt课件
◆元明清时期,随着医学的分化,使得我 国胎教学说又有了一定的充实与提高。
第二节胎教的作用
良好的胎教能孕育出健康、少疾、长寿、 形貌端正的后代。(P16)
第三节 古代胎教的内容 ◆精神 (一)“目不观恶色” (二)“耳不听恶声” (三)“口不出恶言”
2、概念:指母亲在怀孕期间所采取的一系 列自成的和外部的措施,用以对胎儿发生作用, 使胎儿得到良好的发展。(P13)
3、西周在宫廷中已施行胎教。
第一节 胎教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国是胎教的策源地之一
最早在西周时期(王室)。
“目不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 教。” ——《烈女传》
“周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諠, 独处不倨,虽怒不骂,胎教之谓也。” ——《新书·胎教》
二、慈幼观念的发展与家庭教育
发展方向:1、强国、治国;2、家庭教育私有制产生, “公养公育”→→→“个亲其子”
三、慈幼与禁溺女婴
重男轻女观念,政令保护女婴 措施:受罚;奖励收养 溺婴原因:1.计产育子,直接发硬了人口增长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害怕多子分家 3.人丁税荷重,不堪承受。由于福建历史上多数朝代都有重税现 象,所以,负担不起税收一直是产生溺婴的重要原因。 4.害怕厚嫁破产,中国历史上有句谚语,“盗不过五女之门”, 是说女儿养多了家要穷,连盗贼都不愿意光顾。
◆饮食 ◆环境 (一)“居处简静” (二)“行坐端严” (三)“避寒暑” (四)“劳逸结合” ◆起居与生活习惯
三、评价 ◆古代胎教的经验: 第一,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第二,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第三,重视母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第四,注重胎教和母教的结合
《学前教育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
《学前教育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总分:130分题量:44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
A.百家姓B.千字文C.幼学琼林D.三字经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_____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相应地,应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制度。
()A.梁启超B.康有为C.孙中山D.蔡元培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蒙台梭利强调以______作为课程,希望以此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和思想力。
()A.教具B.恩物C.游戏D.作业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1922年11月我国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______学制'或'新学制'。
()A.壬子B.癸丑C.壬子癸丑D.壬戌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蔡元培的'实利主义教育'即______。
()A.实用主义教育B.智育C.实业教育D.商业教育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我国首次______,使幼教工作有了全国统一的领导。
()A.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幼儿教育处B.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学前教育处C.设立学前教育司D.设立幼儿教育司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古代______学前教育形式之多样、内容之广泛在当时来说是盖世无双的。
A.巴比伦B.埃及C.印度D.中国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根据我国《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院长和教师的合格学历为毕业___。
()A.初等师范学校B.中等师范学校C.职高幼师班D.高等师范学校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古代______人家庭教育注意培养孩子们勇敢、坚韧、顺从和爱国的思想品德。
()A.雅典B.印度C.斯巴达D.巴比伦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亚里士多德强调'教育应由______规定',这是西方教育史上'教育立法'思想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