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概论之岳麓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
麓
书
院
的
建
筑
与
保
护
景观一班
谭逸嘉
20110808107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在茫茫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发展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建筑体系和造型样式,在华夏文明中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无论历史价值、科研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非常高,尤其是它复杂的结构,更是显示了中国人的智慧的丰富。
在经济和科技发展如此快的今天,对于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更是应该被重视,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深入研究古建筑的技术是重中之重。
本文以岳麓书院为例介绍了古建筑的一些结构以及技术,讨论了如何保护古建筑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木框架抬梁式斗拱古建筑保护
岳麓书院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所古代高等学府,其内在的研究价值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与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岳麓书院古建筑群分为教学、藏书、祭祀、园林、纪念五大建筑格局。
主体建筑有大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各部分互相连接,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本文以岳麓书院为例,结合另外一些实例探讨一下古建筑的构造与保护。
岳麓书院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木结构是整个建筑群的支撑,不管是承重梁还是屋顶,都是以木头为主要材质。
纵观中国古代建筑,用料最广泛的就是木材,木架结构长期广泛
的应用,有其内在的优势。
1、取材方便
2、适应性强
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4、施工速度快
5、便于修缮,搬迁
中国古建筑的木质结构,由立柱、横梁及顺檩等主要构件组成。
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
木结构件筑以木材作为承重结构,墙壁起到的只是围护作用,不起承重作用。
这种古代木结构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即:抬梁式、穿斗式与密梁平顶式。
穿斗式结构是用穿
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
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
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用斗
枋将柱子串联起来形成整
体框架。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用料少且整体性强,便于施工,且抗震能力强,缺点是柱子排列密,内部空间不大。
柱梁(抬梁)式结构是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
其特点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
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但是缺
点就是用料较多。
这两种是用于坡屋顶房
屋的构架,其中抬梁式使用得
最广,历代官式建筑均是此
式,华中、华北、西北、东北
也都用此式来建屋;穿逗式流
行于华东、华南、西南,但这
些地区的重要建筑仍多用抬梁式。
岳麓书院多用的结构是抬
梁式结构。
因为书院是古代的学
堂,要求建筑内部的空间比较
大,但是也有穿斗式的结构,主
要是位于过门处。
抬梁式结构里面包括很多
内容,文章下面主要分析一下几
个重要的构件。
下面来说说框架中的柱子,柱子主要是起到支撑作用,柱子是怎么起到支撑作用的,那么这里就要说到一个在中国古建筑里不得不提的一个构件——斗拱。
斗拱是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
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
合称斗拱。
也作枓拱、枓栱。
由斗、栱、翘、昂、升组成。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
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装饰性的特征往往被皇帝攫为己有,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
其功用在於承受上都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
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
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四、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
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
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
遇
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了抗震的作用。
斗拱工艺复杂,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有的斗拱甚至有差不多十层,层层堆积,误差极小,这在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的条件下尚且很难,更何况在当时技术条件那么落后的条件下。
除了斗拱之外,还有一
个传力构件,就是梁枋。
枋、额即为梁,是水平
传力构件,与柱用榫卯连
接、构成房屋的主要承重体系柱架的如额枋或阑额,相当于现代建筑的框架梁。
图为雀替
但是岳麓书院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的全是几百年前建造的,有的建筑已经在战争中损毁,是经过现代技术拿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一些主要建筑构造都已经不是原来的作用了,像斗拱一样,原来是一个主要的承重结构,现在经过重新建造已经变成了一个装饰作用,但是总的样貌还是维持了原样。
下面就以御书楼为例子说明一下。
现在我们看到的御书楼是经过近代重建的,由于岳麓山长年
潮湿,多蚂蚁,多层木构很难维护,并且不利于防火,因此在结构上,主楼建筑的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外露部分力求达到木结构效果修复后的御书楼仍藏古籍,供研究交流之用。
由于御书楼的重建设计由于缺乏确切的史料图样可供复原,故采取以史志所载的有关特点,并结合现存建筑群的整体布局和风格综合规划。
在布局上,主楼采用传统重檐楼阁和组成廊院的形制,保持书楼自成一院,利于保存碑刻文物,方便参观。
在风格上,装饰、装修、门窗处理、油漆彩绘,力求清雅朴实,以求得书院建筑群的协调统一,并突出了湖南的地方持色。
这一做法正体现了《威尼斯宪章》中所强调的“古迹的保护意味着对一定范围环境的保护。
凡现存的传统环境必须予以保持”这一原则。
对于古建筑的加固也有明确规定,《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规定:
一、古建筑的维护与加固,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原状系指古建筑个体或群体中一切有历史意义的遗存现状。
若确需恢复到创建时的原状或恢复到一定历史时期特点原状时,必须根据需要与可能,并具备可靠的历史考证和充分的技术论证。
二、在维修古建筑时应保存一下内容:
1、原来的建筑形制,包括原来建筑的平面布局、造型、法式特征和艺术风格等;
2、原来的建筑结构;
3、原来的建筑材料;
4、原来的工艺技术。
三、古建筑的维护与加固工程,可按下列规定分成五类:
1、经常性的保养工程;
2、重点维修工程,是指以结构加固处理为主的大型维修工程;
3、局部复原工程;
4、迁建工程;
5、抢险性工程;
四、当采用现代材料和现代技术确能更好地保存建筑时,可在古建筑的维护与加固工程中予以引用,但是应遵守下列规定:
1、仅用于原结构或原用材料的修补、加固,不得用现代材料去替换原有材料;
2、现在小范围内使用,再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
千年的历史沉淀,赋予了中国古建筑不一样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不管对于不论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延续还是出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我们都需要更多的更深入的了解中国古建筑,从而更好地保护他们,让中国古建筑一直保留下去。
参考文献:
1、《中国古建筑结构及其抗震——试验、理论及加固方法》科学出版社2012版
2、《中外建筑》 2011年12期张甜甜《岳麓书院的建筑保护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