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去小学化课题研究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去小学化课题研究方案
《幼儿教育中“去小学化”探究》研究方案
一、研究课题
幼儿教育中“去小学化”探究。
二、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幼儿教育阶段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基础教育,是中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将为中国的中小学校教育和高等教育夯实基础,奠定根基。
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在第二部分发展任务中,将幼儿教育列为专章,突出强调了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新《纲要》中提出,幼儿园教育教学更应当充分体现出"生活即是教育"的教育思想。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中国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幼儿园办学质量在不断的提高。在此背景下,改革也在不断的加大,人们开始对孩子的健康和全面发展给予了更大的重视。
近年来,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很多幼儿园按照小学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实施教育,幼儿教育呈现小学化倾向,而且越来越严重。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影
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针对于此种情况,需要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进行研究,而且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教学符合幼儿发展规律,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有助于教学顺应幼儿天性,更好地让幼儿在玩中学习、探索和创造。
3.有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4.有助于幼儿智力全面发展,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以“体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维平衡发展”理论为核心,关注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展,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2.小学化:指幼儿教育的管理、教学模式及内容偏重于小学阶段,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幼儿园课程、管理、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倾向于小学模式的现象。
3.去小学化:指能够有效地、更好地杜绝小学化现象的发生,让幼儿教育回归到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路程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四、课题研究价值分析
幼儿教育小学化,在一定程度和较大范围上,使得幼儿园变成为小学,幼儿成了小学生,幼儿保教变成了小学教学,幼儿教育变成小学教育。这一错误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是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而幼儿期也是游戏期,幼儿爱游戏!游戏不但能够给幼儿带来愉悦,而且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有力教育手段。因此,在幼儿园中,让孩子们开展游戏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模仿,而游戏一般都有具体情节动作,模仿性强,符合她们的年龄特点,能够满足她们的兴趣和愿望。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皮亚杰也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机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因此,游戏是小儿智力发展的动力,它能激发小儿的求知欲与创造力,而且可使小儿掌握一些知识技能,形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促进小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尊
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五、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课题研究内容
1.幼儿教育小学化表现形式;
2.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3.教师如何改变教育理念,以游戏教学为主,从教学模式上去小学化;
4.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策略研究。
(二)创新之处
1.本课题遵从小课题研究的特性,即“属己”性、真实性、微观性、即时性。面对“专业困境”、最真实的难题,从小处着眼,立足教育实践之中,层层深入,不断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2.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所需信息量较大,活动环节多,主要由研究者和指导者共同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较重;
3.本课题研究结果实用性强。本课题旨在转变家长传统教育观念,给幼儿创造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