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间音乐论文范文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民间音乐论文范文2篇
关于民间音乐论文范文一:民间音乐的情感与处理研究
一、歌曲的情感分析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与创新远不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

民族民间音乐表现形式上的单一与落后,致使一些青少年和儿童失去兴趣。

让学生学习中国民族音乐,目的是让传统音乐有进一步发展而不是继续退化。

笔者简单解释一下民间乡土音乐(也叫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是由广大的基层群众集体创作的,多为口头传授,能真实反映广大劳动群众的生活情景,表达他们感情生活的音乐作品。

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直贯穿着爱国主义教育,一个真正的爱国者首先应爱自己的祖国,爱家乡,爱自己地方的民族音乐。

笔者以一首民间音乐为起点,通过对这首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让学生改变之前对于民族音乐的漠视,以实践、探究和发展的眼光主动学习,这会大幅度增加热爱民族民间乡土气息音乐的人员数量。

二、《燕子》的情感处理
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演唱者要做到表达的情感和乐谱的基本情感相一致。

首先,不仅要有高超的演唱技巧,还要能够揭示作品的深层内涵,笔者称之为“二度创作”,或者说是再创作。

演唱者不能任意无限制地发挥,演唱时要有一定的原则和范围。

演唱者应秉着一度创作的主旨和方向,再二度创作主体音乐,这样可
以使作品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但不是改变创作的主题。

其次,二度创作应遵循一度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本民族的区域风格,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本土音乐理念。

最后,其方案一定要在演唱者能力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比如说演唱者在一个高音上,想要表演弱音的效果,可是还没能成熟地掌握这种演唱技能,可能演唱时就会出现破音、虚弱的情况。

笔者认为可以试从以下几方面对《燕子》进行调整。

(一)歌曲的速度处理每一首歌曲都有自己特定的音符标记,而每一种强与弱、快与慢都有一个灵活巧用的幅度。

如largo(广板)每分钟46拍,这就是其中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

当然最后的处理是根据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可以轻微自由浮动的。

《燕子》的很多气与声是用情感带动的,表达出的情感是自由且深刻的。

“你的性情愉快亲切又活泼,你的微笑好像星星在闪烁”这句就要深情且缓慢,接下来“啊……眉毛弯弯眼睛亮,脖子匀匀头发长”就可以展现得稍活泼些。

(二)歌曲的音色处理
音色的调节与状态、气息力度强弱、各个发声腔体的使用都息息相关。

例如《燕子》这种极富情感状态的民间歌曲,演唱者要有身临其境的心态才能控制好各个腔体,一一完成字句。

如“燕子啊”这几个字音可以用哭泣抽咽的音色来唱,这样不仅不违背作者的初始意义,同时也能表达女主人公想念情人、思念家乡的悲痛心情。

(三)歌曲的音量处理
演唱者在对歌曲的二度创作中,选择及变更演唱音量是最常
用的一种方法。

从一些规律来看,无论是平静叙述还是激昂演唱都需要音量的适可为止。

(四)歌曲的语气处理
演唱是乐曲与文学相结合的艺术语言,其活力性在其中具有典型意义。

在演唱中对语言的生动处理也是二度创作中重要的手法。

《燕子》里中间副歌开始“啊”字,一个看似简单的字,却不能简单地唱出来,我们要用自己能掌握的深情程度去控制音乐的语气,要让整个歌曲为这一个字添加华丽感。

(五)歌曲的润腔处理
润腔这个词来源于传统的戏曲声腔,主要指表演者对优美旋律的追求。

在不破坏全曲总体风格的前提下,在歌曲的恰当位置为音符增加旋律装饰音,从而达到美化全曲的效果。

不同的演唱者不仅在二度创作的方法意图上有所不同,而且创作出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这关键取决于表演者自身的素质。

演唱者要从作品的内在需要出发,配合自己的演唱能力,不能有半点勉强和做作,要用真实情感打动聆听者。

《燕子》整曲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如果演绎出色,一定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情感篇章。

关于民间音乐论文范文二:关于西方民间音乐发展状态的思考
巴托克认为,真正民间的农民音乐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多样性且朴实自然,创作中应当将这些音乐语汇充分消化,渗透进一个民族的文化气息。

巴托克在对民间音乐的创作上也显示出独创性,如只对民间曲调稍作改动配上伴奏填充和声,以表明并不是简单的和声才和民间音乐曲调相配合;也可在原有曲调基础上创
造自己的“新产品”,或是仅仅找出受民间影响的踪影,这也就是巴托克所指的“完全消化了民间音乐的语汇,使之成为自己的音乐土语”,另外他吸收了具有印象派音乐特征的大二度、小七度音程的灵活用法以及四五度叠置和声的运用,此外创立了具有匈牙利新音乐特征的多调式半音体系。

诸此独创性手法及鲜明风格成为近现代音乐中不可轻视的重要构成。

作为杰出的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柯达伊的成就及对匈牙利音乐发展之贡献亦不可小觑,它与巴托克一同对建立和发展匈牙利民族学派开辟了道路。

柯达伊的创作尽可能保持了民间音乐的简朴与抒情,作品讲求旋律优美、结构严谨,创作体裁亦很丰富,并深入了解研究匈牙利语言的发声规律,在歌曲创作中很好地表现了唱腔与歌词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创立的世界四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的柯达伊体系,强调在音乐教育中对民族音乐的学习。

可以说其一生都在热忱地投身抢救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遗产。

西方音乐的形成与初步完善经过漫长历程后,音乐技术与形式的各个要素逐步确立,并形成较为系统的音乐理论体系,这为从巴洛克再到古典时期音乐的繁荣创造充分条件并奠定坚实基础,也成为中国及其他非欧国家音乐创作的主要理论依据。

二十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顺势带来了新的观念及艺术审美趣味,也影响到作曲家的音乐观和创作思维,更多出现了较强的个人意识及对传统的颠覆。

如同勋伯格说过“十九世纪的音乐语言已近枯竭[1]”后创立了十二音的无调性音乐,到二十世纪乃至如今的二十一世纪,无调性、多调性、泛调性是否也会几近枯竭呢?本世纪的作曲家对于音乐的创造与创新应该有什么样的追求呢?新的创作
观念、创作技法层出不穷是利还是弊呢?
现代音乐的很多创作观念、风格及具体实践与之前有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对和声的扩展及对传统调式概念的背离。

现代音乐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也有一大批新颖优秀的作品问世。

新技法对于转变音乐思维观念、突破音乐表现方式上有重要作用。

不可否认,这些体现了音乐创新上不竭的生命力,也体现了人类在艺术上的不断探索。

在极端强调个性化的时代,几乎每一位作曲家都希望在现代思潮影响下,创作出标新立异的作品来。

但相反我们听到的有不少立志于“革新求变”音乐反而丢失了个性。

也许是“求新”的同时也造成了音乐另一层面上的共同特征,即失去调性、旋律,失去良好的平衡与美感,而作品彼此之间又有很多模仿的痕迹,这就导致很多现代专业音乐创作上出现雷同,原本所希望的“多元化”的丰富又演变成“国际化”的单一。

在此笔者认同叶松荣教授所说的“这种个性化只是相比较于十九世纪而言[2]”,而处在二十世纪或二十一世纪,这种个性化就失去了相应的价值。

在拙文上述论述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匈牙利音乐不仅在延承古典的同时运用现代思维、现代技法,更重要的是它依托于对本民族音乐语言特征的挖掘,使得作品兼具浓郁民族风情和世界语言符号而表现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气质,与二十世纪后以欧为范的现代音乐中很多千篇一律的音响形成鲜明对照。

因此,隔断与传统之间的联系,势必削弱了作品的民族特性,也鲜能体现民族情感与文化信息而使作品丧失独特性。

音乐创作在追求时代性创新性的同时,不能以牺牲民族文化特性为代价,它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保持个性化创作的
重要根源,若只是盲目玩弄新技法势必使得作品降低了生存能力和文化支撑。

我们应该在匈牙利音乐发展的启发下,在当今西方音乐发展存在的盲点中做些反省,思考今后音乐创作的宏观趋向和微观技法。

而若想如以往那样以西欧专业音乐作为效仿、学习与借鉴的标杆,这样的反思更是必不可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