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基复合材料综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现代工艺
2.2.1 液态浸渍法 优点:
☺ 基体陶瓷用一步简单工艺即可成型; ☺ 所得到的基体均匀性好。
缺点: 由于陶瓷材料熔点很高,因此就意味着陶瓷熔体与增强相
之间较强的化学反应倾向。 由于陶瓷熔体的高粘度,浸渍预制体较困难。 由于陶瓷基体与增强相之间热膨胀系数的差别可能导致基
体的裂纹。解决的办法是选用热膨胀系数相近的基体与增 强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 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材料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人类进 步的里程碑。
当前材料、能源、信息和生物技术是现代科技 的四大支柱,它会将人类物质文明推向新的阶段。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新材料时代。
复合材料的提出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更紧密地依赖于新材料的发展; 同时也对材料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
2.1 传统普通工艺
2.1.2 热压工艺 (Hot pressing) 热压工艺:压力与温度同时作用于粉体,加快了粉体的致
密化速度,使得产品的致密度更高,同时晶粒尺寸也更小。
浆体浸渍热压工艺: 制备增强纤维均匀排列在基体中的混合料 混合料的热压
2.1 传统普通工艺
2.1.2 热压工艺 (Hot pressing)
2.2.3 化学气相浸渍法 (Chemical Vapor Impregnation, CVI)
简单地说CVI工艺需要:
进气系统; 一个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器,其中能够加热基底与导
入反应 气体; 尾气处理系统。
2.2 现代工艺
2.2.3 化学气相浸渍法 (Chemical Vapor Impregnation, CVI)
烧结
(温度, 时间)
后处理
(二次 加工)
成品
2.1 传统普通工艺
2.1.1 粉末冶金工艺 (冷压与烧结工艺)
粉末制备
表 3-1 颗粒形状和粉末生产方式
粉体: 粉体是介于致密体与 胶体之间的颗粒集合物,其 颗粒当量直径在 0.1 微米和 1 毫米之间。
颗粒形状
球状 液滴状 板片状 碟状 角状 树枝状 多孔海绵状 不规则形状
气相法多用于制备超细、高纯的非氧化物陶瓷材料。
2.1 传统普通工艺
2.1.1 粉末冶金工艺 (冷压与烧结工艺) 压制工艺 单向或双向的模压 等静压制、振动压制、粉末轧制及粉浆浇注
压制过程中粉末行为 颗粒间位移,密度增加,压力不变 颗粒间产生磨擦位移,密度继续增加,压力升高 颗粒产生弹性变形,压制过程的本质变化,密度不再 提高,压力增加很快 颗粒发生塑性变形和脆性断裂
Al2O3(s) + 3CO(g) + 6HCl(g)
2.2 现代工艺
2.2.3 化学气相浸渍法 (Chemical Vapor Impregnation, CVI) CVI 工艺的优点:
☺ 制备的复合材料在高温下仍有好的机械性能; ☺ 可以制备大尺寸、复杂形状和近净形的部件; ☺ 适用于很多种类的陶瓷基体与增强纤维。
③ 在1350 - 1450 ℃氮化 18 - 36 小时,此时有
3 Si (s) + 2 N2 ( g) 3 Si (g) + 2 N2 ( g)
Si3N4(g) Si3N4(g)
2.1 传统普通工艺
2.1.3 热压-反应烧结工艺 (Hot pressing-reaction bonding method)
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 著 不同于各组元的性
材料。
能; 3)通过各种方法混合
而成。
复合材料的基本结构
复合材料由基体和增强剂两个组分构成:
基体:构成复合材料的连续相; 增强剂(增强相、增强体):复合材料中独立的
形态分布在整个基体中的分散相,这种分散相的 性能优越, 会使材料的性能显著改善和增强。 增强剂(相)一般较基体硬,强度、模量较基体 大,或具有其它特性。可以是纤维状、颗粒状或 弥散状。
2.1.3 热压-反应烧结工艺 (Hot pressing-reaction bonding method)
这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发展 的混合了热压法与反应烧结法来制备碳化硅增强氮化硅陶瓷基体 复合材料的工艺。
反应烧结工艺:
① Si 粉 + Si3N4 混合后成型。
② 95%N2 + 5 H2%气氛、1180 - 1210 ℃预氮化 1-1.5小时,必要 时可进行机械加工,达到精确尺寸。
An isothermal chemical vapor impregnationg(ICVI)reactor in its simplest form.
2.2 现代工艺
2.2.3 化学气相浸渍法 (Chemical Vapor Impregnation, CVI)
实际上这是一种与制备陶瓷材料相似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 在1200 - 1400 K的温度下:
缺点: 速度慢、成本高
2.2 现代工艺
2.2.4 溶胶 - 凝胶法 (Sol - Gel)
工艺步骤: 制备陶瓷基体组元溶胶; 加入增强相(颗粒、晶须、纤维等)并使其均匀分布于溶
胶中; 得到稳定均匀分布有增强相的陶瓷基体组元凝胶; 干燥,压制,烧结后即可形成复合材料。
2.2 现代工艺
2.2.2 直接氧化法 是通过熔融金属与气体反应直接形成陶瓷基体。
熔化金属的生长
2.2 现代工艺
2.2.2 直接氧化法
此种工艺中控制反应动力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化学反应 的速率决定了陶瓷生长的速度,一般陶瓷生长速率为 1 mm/hr。
所生产的部件尺寸可达 20 cm.
2.2 现代工艺
4.2~4.5
4. 5
9~12
6~9
6.5~15
裂纹尺寸 大小, m
1.3~36
41~7 4
36~41
41 165~ 292 74~165 86~459
不同金属、陶瓷基体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比较
材料
晶须增韧
断裂韧性 MPa/mP1/2
P
SiC/Al2O3 8 ~10
纤维增韧
SiC/硼硅玻 璃
高温下基体与纤维的反应都有可能损坏纤维。 浆料中陶瓷粉的含量、颗粒尺寸分布、粘结剂含量以及溶剂
的种类等是很重要的参数,实际上复合材料中纤维与基体的 相对比例就是由这些参数决定的。 复合材料产品内基体中的孔隙越少越好,因此浆料中的挥发 性粘结剂应彻底去除,并且陶瓷颗粒的尺寸应小于纤维的直 径。
2.1 传统普通工艺
美国F-22猛禽战机
1997年服役,目前世界性 能最佳的制空战机之一 55%机身采用高強度、低重量 的复合材料,估计单价超过 2 亿美元
复合材料的定义和特点:
复合材料的定义 复合材料应满足下面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 三个条件 1)组元含量大于 5 %;
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 2)复合材料的性能显
2.1 传统普通工艺
2.1.2 热压工艺 (Hot pressing) 压力与加热温度是最重要的参数。
氧化铝/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热压工艺中的压力杯温度变化
2.1 传统普通工艺
2.1.2 热压工艺 (Hot pressing)
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纤维要特别小心对待,以防损坏纤维表面。 纤维张力影响到浸渍效果,但过高的张力可能导致纤维的断裂。 很高的压制压力、晶体状的基体陶瓷在与纤维机械接触以及
化学稳定性
热相容性
与环境的相容性:内部的和外部的,外部的相容性 是指氧 化和蒸发性能
2.1 传统普通工艺
2.1.1 粉末冶金工艺 (冷压与烧结工艺)
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工艺。适用于连续纤维、长纤维、短 纤维、颗粒或晶须增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
粉末制备
(增强相+基体 +粘结剂)
压制
(单向、双向 等静压 )
CH3Cl3Si(g)
SiC(s) + 3HCl(g)
有的时候还可以用原料气,如氧化铝基体复合材料的制备,
在 950 - 1000 ℃和 2-3 kPa 的压力下:
ຫໍສະໝຸດ Baidu
H2(g) + CO2(g)
H2O(g) + CO (g)
2AlCl3(g) + H2O (g)
Al2O3(s) + 6 HCl(g)
2AlCl3(g) + 3H2(g) + 3CO2(g)
SiC/锂铝硅玻璃
铝
钢
15~25
15~25
33~44 44~66
裂纹尺寸 大小, m
131~204
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陶瓷材料的特点决定了工艺的设计与选择
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1、熔点
5、热膨胀系数
2、挥发性
6、蠕变特性
3、密度
7、强度
4、弹性模量
8、断裂韧性
9、基体与增强相之间的相容性
Si(s) + SiO2
2 SiO(g)
④ 所有的硅都反应变成氮化硅,得到尺寸精密的制品。
值得指出的是,硅与氮发生反应,使其体积增加 22%,从而 使得其制品尺寸。
反应烧结工艺的优点: ☺ 纤维或晶须的体积分量可以相当大; ☺ 可用于多种连续纤维预制体; ☺ 大多数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反应烧结温度低于陶瓷的烧结温度,
陶瓷基复合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
水泥基复合材料
一、陶瓷基复合材料概述
特种陶瓷具有优秀的力学 性能、耐磨性好、硬度高 及耐腐蚀性好等特点,但 其脆性大,耐热震性能差, 而且陶瓷材料对裂纹、气 孔和夹杂等细微的缺陷很 敏感。
陶瓷基复合材料使材料的 韧性大大改善,同时其强 度、模量有了提高。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 – 位移曲线
不同金属、陶瓷基体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比较
整体陶瓷
颗粒增韧
相变增韧
材
料
AlB2BO B3B
SiC
AlB2BOB 3B/Ti C
SiB3BNB4B /TiC
ZrOB2B/ MgO
ZrOB2B/Y B2BOB3
B
ZrOB2B/ AlB2B O3B
断裂韧性
MPa/mP1/2 2.7~4.2
P
4.5~ 6.0
2.1 传统普通工艺
2.1.1 粉末冶金工艺 (冷压与烧结工艺) 影响压制过程的因素
粉体的物理特性,硬度、纯度、形状、松装密度 成形剂(润滑剂) 加压方式与压力的大小 加压速度
2.1 传统普通工艺
2.1.1 粉末冶金(冷压烧结) 烧结过程
烧结过程:是指粉末压坯的适当的温度和气氛条件下, 加热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变化现象和过程。
很明显,传统的单一材料无法满足以上综合要 求,当前作为单一的金属、陶瓷、聚合物等材料虽 然仍在不断日新月异地发展,但是以上这些材料由 于其各自固有的局限性而不能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 展的需要。
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
6000年前人类就已经会用稻草加粘土作为建筑复 合材料。
水泥复合材料已广泛地应用于高楼大厦和河堤大坝 等的建筑,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0世纪40年代,美 国用碎布酚醛树脂制备枪托、代替木材,发展成为玻璃 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这种种广泛应用的较现代化复 合材料。
所以可避免增强纤维的损坏。 ☺ 高气孔率难以避免
2.2 现代工艺
所谓的新型工艺都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主要应用于航 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的生产先进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工艺。 2.2.1 液态浸渍法
关键是控制液态 基体的流动性。
A schematic of the melt infiltration process
粉末生产方式
气相沉积、液相沉淀 气体雾化、置换沉淀
机械研磨 旋涡研磨 机械粉碎
电解 氧化物还原 液体雾化
2.1 传统普通工艺
2.1.1 粉末冶金工艺 (冷压与烧结工艺) 陶瓷粉末制备方法
粉体的性能直接影响陶瓷的性能,制备高纯、超细、组分 均匀分布、无团聚的粉体是获得优良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关键的 第一步。
增强剂(相)与基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界面。
复合材料分类
复合材料按用途可分为:
结构复合材料
功能复合材料
(基本上由增强体和基体组成) 按增强体分类: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晶须增强复合材料 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三向编织复合材料
聚合物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按基体材料分类:
制粉的方法: 机械法:工艺简单、产量大。
化学法:可获得性能优良的高纯、超细、组分均匀的 粉料。
2.1 传统普通工艺
2.1.1 粉末冶金工艺 (冷压与烧结工艺) 陶瓷粉末制备方法
➢ 机械法最常用的是球磨和搅拌震动磨。 ➢ 化学法可分为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三种。
液相法是目前工业上和实验室中广泛采用的方法,主 要用于氧化物系列超细粉末的合成。
颗粒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 的弹性模量和强度均较整 体陶瓷材料提高,但力 – 位移曲线形状不发生变化;
而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不 仅使其弹性模量和强度大 大提高,而且还改变了力 – 位移曲线的形状。纤维 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断裂前 吸收了大量的断裂能量, 使韧性得以大幅度提高。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 – 位移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