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
在读此书之前,一直认为导致人类失去自由的是外来的压迫和奴役,但读完此书后,我发现人类的自由更有可能迷失在人类对娱乐的无止境追求中。

正如书中所说:那些随时准备反抗独裁的自由意志论者和唯理论者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的欲望。

以下是对本书的概括:
本书第一章:媒介即隐喻。

本章讲叙了一个主要的观点: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

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属于那种媒介的独特的话语符号。

意即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内容。

现今我们的文化正处于由以铅字文字为主要媒介转向以电视形象为主要媒介的过程。

这一转换,势必使得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它构成公共事物领域都要改变其内容,并且用最适用于电视形象为主要媒介的方式去重新定义。

而这种转变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利弊,本章没有作过多的阐述,只是教给读者一个媒介即隐喻的传播学理论知识背景。

本书第二章:媒介即认识论。

本章对媒介即隐喻这个概念做了延伸,但作者的焦点是放在认识论上,而不是放在美学和文学的批评上。

作者想证明真理的证明至少有一部分来自传递信息的媒介的性质。

或者说,媒体在我们的认识论中充当了一个角色,并且有些角色能改变甚至支配我们的认识论。

在观点上,作者认为电视创造出来的认识路不仅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而且是危险和荒诞的。

但另一方面,作者在批评电视削弱了人们的理性话语的同时,并未完全否定电视的情感力量。

本章结束时,作者提出了他的担忧: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
公众话语的严肃行、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

本书第三章: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本章进一步强化了本书的观点:表达思想的方式将影响所要表达思想的内容。

在美国殖民时代至19世纪,铅字在公众话语是中占据垄断地位的。

由于印刷机不仅是一种机器,更是传播文化的一种媒介,因而会带这某种偏见对文化进行再创造。

在再创造的过程中,印刷机作为一种象征和认识论使得公众话语变得严肃而理性。

美国也得益于此,从而跻身与世界优秀文明之林。

本书第四章: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本章作者讨论了书面形式的公众话语代表了什么含义?其内容特征是什么?它对公众的要求是什么?他偏爱什么样的思维?由于铅字是有序排列的、具有逻辑命题的冷静的抽象符号,因而书面语言更偏向于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

本书第五章:躲躲猫的世界。

电报的产生使得通讯和交通彼此分离,信息不再受制于交通。

电报对印刷术统治下的话语定义进行了入侵,遭到攻击后的话语内容无聊,表现无力,形式散乱。

因为电报是脱离语境的信息合法化,同时,把信息变成了一种置用处和意义于不顾的可买卖的商品。

在口头文化和印刷术文化中,信息的重要性体现在能促成某种行动。

但自从电报被发明后,信息和行动之间的关系变得抽象而远离起来,这就意味着,人类第一次面临信息过剩的问题,并在信息面前显得手无举措,无法有效通过信息来指导行动。

自从摄影术被确定下来并作为一种语言后,世界就被照片再现为一系列支离破碎的事件。

因为照片只能呈现具体存在的事物,而不能展现一个抽象的概念。

比如,他无法表现抽象的“树”,只能表现具体存在的“一棵树”。

与印刷术语言相比较,照片把世界表现为一个具体存在的物体,而语言把世界表现为一个概念。

照片为电报新闻创造了一个表面的语境,而电报新闻反过来又为照片提供
了语境。

这些伪语境成为丧失活力之后的文化的避难所。

电视产生后,它给电脑和摄影术提供了最有力的表现形式——把图像和瞬息时刻结合到了危险的完美境界。

这样,支离破碎的信息便源源不断地,一会这个,一会那个突然进入我们的视线,然后很快消失。

这就导致我们的世界正逐步变成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一个想孩子们玩的躲躲猫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

但和躲躲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的。

久而久之,电视呈现出来的世界在我们眼里已经不在怪异,而是自然的。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对于电视的认识论适应得非常彻底,我们已经完全接受了电视对于真理、知识和现实的定义,无聊的东西在我们眼里充满意义,语无伦次变得合情合理。

于是,我们进入了娱乐业时代。

本书第六章:娱乐业时代。

本章的开始阐述了技术和媒介的概念。

作者认为一种技术只是一台机器,媒介是这台机器创造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技术并不完全是中立的,每种技术都带有一定的偏向性。

而这种偏向性会深深的影响文化。

电视展现给观众的主题虽多,却不需要我们动一点脑筋。

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偏向,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

也正因如此,电视逐步的称谓我们文化中存在的了解文化的主要方式,从而电视中表现的世界变成了这个世界应该如何存在的模型。

但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给我们展示的一切,都是以娱乐的方式展现出来的。

这就导致了了一个问题:我们的世界将不再严肃,而是日趋娱乐化。

本书第七章:“好......现在”。

本章中作者认为当新闻以电视的方式呈现时,将会变得零散不全,而且没有背景,没有结果,没有价值,没有任何严肃性。

也就是说,新闻在电视的背景下成了纯粹的娱乐。

当新闻被包装成一种介于娱乐的形式时,他就不可避免的起到了蒙蔽的作用。

观众把电视提供的娱乐当成了信息,这种情况的严重性
不仅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而且还在于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

因为在电视新闻的世界里,所有的事都是独立存在的,被剥夺了与过去,未来或其他任何事情的关联——连贯性消失了,自相矛盾的条件也随之消失了,人们将无法通过识别自我来检验信息的真伪。

本书第八章:走向伯利恒。

不是一切都是可以用电视表达的,或者更准确的说,电视表达某种事物时,会对事进行再创造,以便利于在电视上表达,这就造成原来的本质可能会丢失。

对此,作者提出两个观点:1、在电视上,宗教和其他任何东西一样,被明白无误地表现为一种娱乐形式。

2、宗教之所以成为娱乐是由电视本身的倾向决定的,而不是因为这些所谓的传教士存在缺陷。

本章结束时,作者提出了它的担忧:真正的危险不存在于宗教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内容,而在于电视节目可能会成为宗教内容。

本书第九章: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

随着电视时代的兴起,印刷时代的没落,政治领域也趋于娱乐化。

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是电视广告已经成为政治话语最本质的象征。

这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达成:一是正式竞选逐渐采用了电视广告的形式;二是电视广告已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中最多的公众交流手段,人们不可避免地要接受电视广告哲学。

但在电视广告这个背离语言陈述的语境中,实践检验、逻辑分析或任何理性的工具都失去了意义。

另外,电视是一种具有光年速度的媒介,是以现实为中心的,它的语法里没有过去时态。

换句话说,在娱乐业和形象政治的时代里,政治话语不仅舍弃了思想,而且还舍弃了历史。

这就导致了一个危险的后果:电视无法告诉我们谁是最佳政治人选。

本书第十章:教育是一种娱乐活动。

随着宗教,政治领域的沦陷,教育也被电视所侵蚀,趋于娱乐化。

教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伴随学习过程形成持久的态度远比当时正
在学习的东西重要,但电视教学却背道而驰。

因为电视的本质决定了它的教育是一种没有前提条件,没有难题,没有阐述的教育,反而更像是娱乐。

随着电视教育的发展,大众对于学习太多正在重新定位。

而这种重新定位造成的严重后果不仅体现在教室的传统功能的日益衰退,而且还体现在教室被改造成一个教和学都以娱乐为目的的地方。

第十一章:赫胥黎的警告。

本章是尾章。

作者对于前面几章的观点进行了概括总结。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显然奥威尔的式的文化专制比赫胥黎的更容易辨认,也更容易有理由反对。

但当娱乐逐渐侵蚀文化时,我们不仅没有听到痛哭的哭声,反而享受娱乐。

这正如《美丽新世界》所说: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和为什么不思考。

感悟:
尼尔伯兹曼以睿智的眼光观察到伴随着印刷术时代的没落,电视时代的兴起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他发现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这一发现犹如晴天霹雳,惊醒了当时沉醉于电视所带来的视听享受中的美国人。

当然,也惊醒了我。

但我对作者的观点却不敢完全苟同,他只提供了我一个从传播媒介的视角来看眼前的世界。

本书刚开始讲了两个传播学的观点,对我挺有启发的。

其一,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想想,确实挺有道理。

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既是我们人类描述自然,也是传播信息的一种媒介。

我们人类利用媒介这种工具把自然现象抽象成一种符号,也即是隐喻。

而隐喻和隐喻之间通过相互的暗示来定义现实的世界,并创造了文化。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海”这
个字,我们脑海中会很自然的抽象还原出一幅海的画面,这就是媒介即隐喻。

当我们试图解释海时,我就要引用其它抽象的概念或隐喻。

比如说我们可以说海是蓝的,海是宽广的,海是深不可测的。

当两种隐喻能互相暗示时,便创造了一个新的隐喻,这就是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内容。

其二媒介即认识论。

我们对真理的定义很大程度上受到传递信息的媒介性质的影响。

因为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掩饰地存在。

它必须穿着某种合适的外衣出现,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承认。

不如说,某位明星离婚了这件事,如通过书面语言来传播,无疑是无聊和琐碎的。

但通过电视来传播后,就变得有意义,并吸引一群人围观。

因为此时这件事已经成为了一个娱乐新闻并得到了认可。

透过尼尔伯兹曼犀利的语言,我也意识到电视媒体带来的危害,对电视媒体的利弊也有深一层的思考。

自从电视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主要媒介后,我们的内心已经不再安宁,而是焦虑不安。

因为一旦打开电视,信息便如河坝决堤般倾泻而来,让我们猝不及防,然而这些信息大多要不是琐碎无聊的,便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关联的。

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舍不得掐断电源,离开电视前面的沙发。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本性都有猎奇的心理,渴望新鲜的事物(注意:新鲜的内容大多是琐碎无聊和远离自身生活的)刺激疲软的神经,但这种刺激好像毒品带来的刺激那样。

他首先让你上瘾,让你离不开它。

一旦当你适应了那种程度上的刺激后,你将会要求更新鲜,更新奇的事物来满足你本性的需求。

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得我们能接受的信息内容越来越多,所能接受的信息底线越来越低。

比如说在一个选秀的节目,有一个选手上台表演,我们受到的第一个刺激是这位选手长得好不好看,笑容是否甜美,歌声是否悦耳。

一旦这位选手通过了我们的审美标准后,我们将需要进一步的信息刺激,这次我们渴望知道他的生活,他的性格爱好.但一旦知道这些信息后,我们马上会陷入不满足的状
态.我们的目光将会投向这位选手的隐私,比如是否整过容,是否是官富二代是否有恋爱对象.当一切能知道的都被“狗仔队”挖掘干净之后,又该怎么办?观众已经上瘾了,迫切需要信息的冲击,而这位选手也希望有更多的曝光率。

于是,所谓的“绯闻”便在传媒工作者,选手和观众的“共同努力”下诞生了。

但是,这种信息本质上是虚假的,然而三方都从这些虚假的信息中获得一份表面的充实,这很可悲。

用虚假无聊的信息来填满内心的空虚是非常可怕的,它比内心真正的空虚可怕的多。

因为内心的空虚能让人有痛感,从而能被惊醒。

但用无聊虚假的信息来填满内心的空虚后,只会加倍扩大内心的空虚,带来虚假的满足感,并且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不只这些,电视制片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蚕食人们接受事物的底线。

把人类以往禁止公开传播的内容搬到电视荧幕中,比如暴力犯罪、性爱、战争等内容。

在这场信息商品交易中受伤害最大的是儿童.因为过早的接受成年人的信息,剥夺了他们童年的纯真。

这一点,尼尔·波兹曼所著的《童年的消逝》有这样的阐述: 在电视之类的媒体的猛烈攻击下,成年与童年的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成娱乐,而这些娱乐定位在10岁孩子的脑力水平。

补充一点,人类不仅有的猎奇心理,而且还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而这就使得人类有一个迫切控制生活的愿望。

这不仅让我想到学校图书馆楼梯贴着的一句话:人想要有效的生活,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信息。

信息!信息!还是信息!因为一件信息本身就代表一件事实(甭管这件事是主观还是客观)它能给观众带来知道一件事的感觉,而每知道一件事,便会增加自己掌控生活的信心。

在这种自我鼓励的机制下,人们就会陷入获得信息、自信心提高、
鼓励获得信息这种怪圈
中。

如果这是在古代,
信息极其有价值的情况
下,这不失为一件好事。

想想古代得诸葛亮,他在草船借箭中,未卜先知,知道了两条极其重要的信息,一是曹操惧怕浓雾不敢派船应战,只能隔江射箭。

二是算准了返航时是顺风的,这样就不怕草船的追击。

可以说,这两条信息从很根本上保证了草船借箭的可行性。

从这个典故可以看出信息对事态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可悲的是,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信息大量贬值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我们首先陷入了我上面所说的那个怪圈
中,我们在这个怪圈中积累信息。

但当信息积累到一
定程度后,我们突然会发现我们乘着一片扁舟,迷失
在浩瀚看不见边际的信息海洋中,而这扁舟就是我们所仅知的一点信息。

为了不翻船,我们迫切从外界吸收信息,把赖以求生的扁舟做大。

换句话说,在人类在打开心智,接收从电视传来的信息时,会被海量的信息瞬间淹没。

人们接受信息后,获得的不再是知道一件事的感觉,而是获得了知道很多不知道的事的感觉,从内心的满足和充实,渐渐转变为内心的恐惧和空虚。

由于人的本能,人们会变本加厉地从外界吸收信息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到内心所设想的满足,反而会愈加知道自己懂得的信息很少。

因为人类文明中的任何一个领域的信息都翰如烟海,当我们试图进入某一领域时,我们收获的仅仅是这领域的冰山一角,看到的更多的是接收不完的信息,这种巨大的反差会给人带来极大的挫败感。

于是,我们渐渐迷失在电视传播的海量信息当中。

我所说的不符合常理,但可以被理解的怪圈,可抽象成:
注意:第一个圈获得的是内心的满足,第二个圈获得的是内心的空虚。

一个从正面,一个从反面来驱使人们迫切地获取信息。

接下来,我想对尼尔·波兹曼的一些观点作一些简要的批判。

1、作者把电视这种媒介和铅字这种媒介完全对立了起来,而没有考虑到它们共存与互补的可能性,并且作者带着很明显的倾向性来批判电视。

我觉得这是有失偏颇的。

无论是文字、图像还是电视,都只是我们人类用来描述自然,解释自然和彼此沟通的工具,只是工具而已。

我们可以拿人类历时上曾用过的五种媒介来作简要分析: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图像语言,电视语言。

这五种媒介是在人类生产力水平不同的阶段产生的,它们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而被创造出来的。

也就是说,电视是在前面几种交流媒介无法满足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的需要时,才被根据当时的需要制造出来的,即电视的存在是必要的,因为它有其他媒介没有的优势,而这优势正是人类当时所需的。

另一方面,由于它们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因而都在我们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某一段时间,作为媒介的主角作出了独有的贡献。

我们可以从眼前的现实可以看出,以上五种媒介都同时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是出现的场合不一样。

比如面对面是,我们用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沟通,若用电视来沟通则会显得荒谬。

若两人远隔重洋沟通,则只能选择电视来沟通,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来沟通则显得更为荒谬,因为彼此间看不到,听不着。

正是多种交流媒介的共存与互补,才使得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比人类历时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容易,更简单。

所以我认为作者把眼光局限在认识论上,而没有把各种媒介分别置于其鼎盛的使用时期和把它们统归到“媒介”这以整体来分析是一个失误之处。

2、作者把眼光目光局限于传播媒介给信息提供的语境,忽略了受众在读取信息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认知习惯来给信息创造一个合法的语境,因为这个缺
漏,作者错误的认为脱离传播媒体创造的语境的信息是不合法的,或者说是无用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决定信息是否有用有两个维度,一是准确性,如果信息本质上是错误的,即使成功的传给受众,也不会起到作用。

二是传播速度,如果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即使信息再怎么正确也不济于事。

明显的,铅字偏重于准确性,而电视偏向于传播速度。

现在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信息的有效时间大大缩短,人们迫切的需要大量信息来掌控目前的生活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为此,我们优先选择了降低信息的准确性,来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的传播媒介----电视。

换句话说,电视那种缺乏准确性的传播方式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而不得不这样做的,即作者对电视缺乏语境的传播方式的批判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他把目光聚焦在电视媒体的低准确性上,忽略或低估了电视的传播速度所带来的作用。

3.尼尔伯兹曼在书中曾做出这样的评价:乔治奥威尔是对静态社会的描述,赫胥黎是对工业时代的描述。

我认为尼尔伯兹曼是对电视时代(即前信息时代的描述),众所周知,当今是互联网时代(后信息时代)。

互联网已经取代了电视成为了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媒介。

也就是说,尼尔伯兹曼的论述难免会带来时代的局限性。

电视和互联网虽同属信息时代,但我把她们分成前后信息时代是有原因的,而这原因不是取决于出现时间先后的,而是他们俩的传播方向有一个本着的区别。

在电视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向是单向的,普通众不能直接通过电视参与信息的传播。

电视时代的传播流程可抽象成此图:
在互联网时代,大众发表声音的欲望在互联网中得到了技术上的支持。

因而信息在
互联网的传播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

互联网的传播流程可抽象成此图:
时代在发展,子3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不断升级和普及手机网络也逐渐在我们的交流中占据了一个重要地位,而且他比电脑网络更便捷。

按目前的趋势看,手机网络迟早会代替电脑网络成为我们的主要交流媒体。

在这高速发展的世界用于交流的媒介的使用寿命变得越来越短。

但尽管如此,每一种媒介的全盛时代都是对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会有负面的影响,但她们的巨大贡献不会被尼尔伯兹曼“娱乐化”的论述给掩盖的。

接下来我想谈谈文化和媒介的关系:
首先,我想对文化作一个简单的分类。

我认为文化可分为原始文化,原创文化和衍生文化。

这可以和数学的一些概念做一个比较说明。

原始文化可类比数学上的公理。

它们是文化的起点,是一切文化的源头。

原创文化可类比数学上的定理,是从文化源头流出的河流。

衍生文化可类比于数学上的各种推论,是文化河流的支流。

概括地说:原始文化是我们使用的语言符号;原创文化是将符号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并赋予文化内涵后的抽象的概念。

衍生文化则是由对原创文化的解读和不同原创文化间的交流而产生的。

在以印刷文字作为主要交流媒介的时代,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导致当时的社会保持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

也就是说,虽然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但是社会环境仍无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