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第四章第1讲 棕色针叶林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的山地土壤垂直带土壤中。
总面积1165万hm2,内蒙48.52%,
黑龙江37.86%,四川云南有少量分
布。
44
认识棕色针叶林土
成土条件
(一)气候 大兴安岭棕色针叶林土区的气候属于寒湿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低于-4℃。 平均气温在0℃以下,可长达5~7个月。≥10℃积温在1400~1800℃左右,年降水 量约450~750mm,冬季积雪覆盖厚度可达20cm。湿润度小于1.0,气候特点寒冷 湿润。 (二)植被 主要植被为明亮针叶林、局部有暗针叶林。 明亮针叶林的主要树种为兴安落叶松、樟子松,地被灌草层有兴安杜鹃、杜香、越 桔和各种藓类,混有少量的桦、山杨等阔叶树。暗针叶林的建群树种是云杉和冷杉。 草本植物主要有大叶樟、红花鹿蹄草等。植被组成较单纯,属于达呼里植物区系。 树叶灰分组成:针叶含硅量较高,盐基含量较低。 (三)地形与母质 母质多为岩石碎块;地形一般为中山、低山和丘陵组成,坡度较缓。棕色针叶林土 几乎全部是原始森林区,以兴安落叶松面积最大,其次为樟子松。 由于所处地势起伏,土层浅薄,仅适于发展林业。
6、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因表层有机质含量高,因而容重低,0.9~1.0/g/cm2,随深度的增加, 土层变化显著。土壤持水力以0~30cm的平均毛管持水量计算,草类—落叶松林为143.0%, 杜鹃—落叶松林94.6%。
第四章
第1讲 棕色针叶林土
棕色针叶林土曾被命名为山地灰化 土,棕色灰化土,灰化土
2
认识棕色针叶林土
课程大纲
01
02
分布与形成条件形成过程
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03
04
05
剖面形态特征 基本理化性状 亚类划分
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第五小节
06
合理利用
第六小节
33
认识棕色针叶林土
分布与形成条件
棕色针叶林土在东北地区分布在
大兴安岭北纬46º30¹~53º30¹之
间,集中分布在北段,以楔形向
南段延伸,最后以岛状退到中山
顶部,分布在海拔800~1700m
范围内。北靠黑龙江畔,隔江与
东西伯利亚针叶林相邻,南达牛
汾台与索伦—阿尔山地区,西北
部到额尔古纳河,东北部约至呼
玛;在长白山、小兴安岭,棕色
针叶林分布与800m和1200m以
77
认识棕色针叶林土
课程大纲
01
02
分布与形成条件形成过程
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03
04
05
剖面形态特征 基本理化性状 亚类划分
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第五小节
06
合理利用
第六小节
88
认识棕色针叶林土
剖面形态特征
棕色针叶林土的形态特征通常是土层较浅薄, 一般在40cm左右,土层内多砾质岩屑,质 地较轻,无论坡上坡下多以壤质为主;全层 呈棕色或暗棕色,分层不明显;表层腐殖质 处于半分解状态。其剖面形态为:O(O1, O2)-Ah-AhB-Bs-C。
55
认识棕色针叶林土
课程大纲
01
02
分布与形成条件形成过程
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03
04
05
剖面形态特征 基本理化性状 亚类划分
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第五小节
06
合理利用
第六小节
66
认识棕色针叶林土
成土过程
1、针叶林毡状凋落物层和粗腐殖质层的形成 2、有机酸的络合淋溶 3、铁铝的回流与聚积 4、在较低地形处,由于土壤水分过饱和而产生冻层 凸起的圆丘,其直径约1m左右,高10~20cm,使 其圆丘周围凹陷处经常积水而产生泥炭化和潜育化 的附加过程。
1111
认识棕色针叶林土
课程大纲
01பைடு நூலகம்
02
分布与形成条件形成过程
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03
04
05
剖面形态特征 基本理化性状 亚类划分
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第五小节
06
合理利用
第六小节
1212
基 认识棕色针叶林土
本 性状
1、机械组成:全剖面含有石砾,质地多为轻壤—重壤,以<0.001 mm粘粒所示的粘化率 B/A略高于1.2或小于1.2,粘粒有下移趋势。 2、土壤有机质:Ah层有机质含量可达80g/kg,而H层含量极高,一般大于200g/kg,以粗有 机质为主,呈泥炭状。Ah层以下,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可降至30g/kg以下。腐殖质组成 以富里酸为主,H/F<1,E4/E6比为5左右,土壤C/N变化范围宽,表层可达20~40或>40, 下层逐减。
1010
认识棕色针叶林土
剖面形态特征
AB层:过渡层,厚约6cm左右,暗灰棕 (7.5YR5/2),质地多为中壤,核块状结构,含有 石块,石块底部可见少量铁锰胶膜,较紧实,有木 质粗根。 Bhs层:淀积层,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10~30cm, 淡棕色(10YR7/6),核块状结构,较紧实,根极 少。土层薄处,有大量砾石,层内或砾石面上可见 铁锰和腐殖质胶膜及SiO2粉末,该层一般无明显淀 积现象。 C层:母质层,棕色(7.5YR5/4)或同母岩颜色, 以石块为主,在石块底面,大都可见铁、锰和腐殖 质胶膜。母质多为花岗岩及石英粗面岩的风化物, 质地粗造,酸性反应。
3、土壤pH与盐基饱和度:土壤呈酸性反应,各层水浸pH为4.5~5.5;Ah层交换性Ca2+、 Mg2+较高,盐基饱和度为20%~60%;B层一般>50%,但在交换性Al3+含量高的土壤中, 盐基饱和度可下降到50%以下。 4、土壤矿物全量组成:表层、亚表层SiO2明显聚积,淀积层R2O3相对积累,前者全土 SiO2/ R2O3为4.3~5.8,后者3.2~4.8;粘粒的SiO2/ R2O3也有同样变化趋势,表层2.6~2.7, 淀积层2.3~2.5。活性铁、铝含量较高,在剖面中有明显分异。 5、土壤肥力较低,表层由于土温低,又呈粗有机质状态,营养成分多为有机态,有效性低。 土壤全磷与有效磷含量均低。
99
认识棕色针叶林土
剖面形态特征
O(O1,O2)层:枯枝落叶层。包括两个亚层, 0~2cm厚的新鲜未分解的枯枝落叶,常与藓类混合, 潮润,棕色(7.5YR5/4),疏松有弹性,局部可见 白色菌丝体;其下为半分解的植物残体,厚度约为 2~10cm左右,比上层紧密,有时微显泥炭化,暗 棕色(7.5YR4/4),可见细根和白色真菌菌丝体, 明显过渡。 Ah(或H)层:腐殖质层(或毡状泥炭层),厚度 约10cm,腐殖质含量40g/kg~80g/kg,不稳固的 团块结构,暗棕灰色(7.5YR6/2),较疏松,多木 质粗根及局部白色菌丝体。或该层为泥炭层,为毡 状凋落物与矿物质混合物,暗棕色(7.5YR4/3), 中壤,有白色菌丝体。向下层逐渐过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