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简单冠名、高密度广告、短期轰动效应的粗放阶段。如:曲阜的孔府家酒,江苏赣榆的徐福村,山东龙口徐福村,江西吉安文天祥故里。
开发缺乏高层次创意,没有系统策划,更没有围绕创意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创意盈利模式。
对文化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优秀民族文化资源的严重破坏;平庸开发利用,造成宝贵文化资源的价值贬损。各地区文化产品雷同,民族地域特色不明显。缺乏创意的对策
原因不是我国没有此类人才,关键原因在于僵化的体制和陈旧的观念,依然把文化仅仅当成意识形态层面的内容,而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文化也有经济价值,也可以通过商业方式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经营、运作。
1.从宏观角度看,要改变僵化的体制和陈旧的观念,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法律,保证文化产业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经营、运作。
2.从经营者微观的角度看,要提高文化创意水平,通过高水平、高层次的创意,提高文化资源的附加值,使作为资源的传统文化能以高品位的产品的方式进入文化消费市场,实现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发的良性循环。
四、创意在文化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文化生产的过程和组织结构中,有以下层次:
第一,文化创意是核心,即文化内容的生产,它包括各类创意、策划、创作活动等,是文化生产的基础、精髓。
第二,文化产品的制造业是第二个层次,它通过科技手段和工业生产形式,大量复制文化产品,是把文化内容转化为商业产品的关键环节。
第三,文化产品的发行销售和服务业是第三个层次,通过市场中介,从生产环节推进到了市场消费领域。
第四,由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后产生的混合型产业,也被称为“亚文化产业”。包括多媒体业、展览业、广告业、咨询业、旅游业、职业培训业等。
案例研究:以创意激活文化资源
——以《印象·刘三姐》为例《印象•刘三姐》项目已经是一个集现场演出、旅游休闲、图书光盘出版物销售等多种文化形式、多种媒体互动的综合经营项目,成为一个极具号召力的品牌。
《印象•刘三姐》的成功,在于梅帅元、张艺谋等人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了创造性的使用与加工,通过现代理念、现代传媒手段制作成了一个具有国际性、时尚性的现代大众文化产品。
一、原有文化资源和以往对资源的利用
(一)原有文化、旅游资源
1.刘三姐传说 2.电影《刘三姐》3.桂林漓江风景
《刘三姐》的成功因素有:刘三姐传说的文化魅力、桂林山水的景观魅力、歌词音乐的魅力、演员黄婉秋的表演魅力等。
(二)以往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
但总的来说,对资源、尤其是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上、对自然景观资源与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开发上还是有欠缺的。其中原因是:
1.以往没有文化产业的概念,认为文化与经济无关。操作急功近利,不计后果。2.很多与文化相关的产业,文化人基本没有或很少介入。
3.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缺乏创造性。
一、《云南映象》成功的关键
1、植根于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的沃土
2、主创人员对本土舞蹈精神的深刻领悟
3、电子媒介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景观式塑造
4、顺应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人文主义、生态主义)
二、《云南映象》的市场推广策略
1、杨丽萍的品牌效应
2、几个关键词的“炒作”
“原生态”“非职业演员”“震撼”
3、媒体的宣传策略
三、民间文化的大众传播面临的问题
《云南映象》的主创人员对于它的市场定位有着非常明确的认识,从一开始,《云南映象》就被定位为艺术产品,而不是艺术作品。
但《云南映象》距离真正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还存在距离。
艺术品的产业化首先意味着它应该是可复制的。舞蹈的复制主要不是依靠印刷、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而是依靠一代又一代的演员在不同舞台、不同时间的不断上演。
首先,《云南映象》中,自始至终,杨丽萍都是其中的灵魂人物,而所谓云南民间舞蹈仅仅是杨丽萍的陪衬而已。
其次,《云南映象》缺乏脍灸人口的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云南映象》虽然有动人的民间歌谣,有震撼人心的富于乡土气息的音像效果,《云南映象》音乐的粗糙性是无庸讳言,用“原汁原味”的民间音响尽管能够给观众带来初始的新鲜感,但是,要让人们不断地重温、回味,非得有精湛优美的艺术音乐陪衬不可。
关键词“原生态”、“非职业演员”是《云南映象》初演成功的关键,在最初,这是很吸引眼球的因素,但随着不断重复上演,且不说观众将对非艺术的字眼丧失敏感,而且“原生态”也变成“次生态”,“非职业演员”也变成“职业演员”,关键词丧失炒作价值。
其实,所有这几方面都与《云南映象》的民间性有关。民间文化具有地域性、草根性的明显特征。如何在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民间文化进行加工、改造和传播的同时,又不丧失其精神实质和素朴魅力,在保持民间文化的野性力量的同时,又能迎合城市观众食不厌精的审美胃口,在原汁原味和流行文化之间保持适当的“度”,这也是值得《云南映象》细加拿捏的问题,也是摆在传播学界、艺术界和民俗学界面前的一个共同话题。
总之,要把民间文化的素朴魅力转变为经久不衰的艺术产品,仅仅把“原汁原味”的民间因素拼凑一番搬上舞台还远远不够,尚需要内容上的精雕细凿和市场上的精心经营。将最初的轰动转变为长期的流行,把震撼效应转变为经典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