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南京市发展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城市发展史
南京市位于长江下游中段,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总面积6515.74 平方公里。跨越黄金水道——长江,东距长江入海口340 余公里,自六朝以来一直是滨江通海的港口城市。南京古城(本文中所指南京古城以明城墙为界定要素,以护城河、秦淮河、金川河及玄武河东北岸为界,总面积49.75 平方公里的范围)地处江南,坐落于以中山陵为主峰的宁镇山脉的核心地带,属于丘陵城市。其三面环山,西面临江,城区内尚有雨花台、钟山、幕府山等山丘,多处水域或穿越、或依附、或环绕。城北部是幕府山脉,其西端的狮子山被明城墙包围于城内;东部是钟山,余脉向城内延伸,由龙广山(富贵山)、小九华山、北极阁山、鼓楼小山、石头山等成为古城的东西方向轴线并直接导致古城中央地势较高;玄武湖地处钟山与幕府山之间,与长江共同构成古城的西北部防线;南部的聚宝山(雨花台)是古城的对景山脉,西南部的三山与白鹭洲是南京的休闲美景之地;内外秦淮河更是南京文化发展的母亲河。2 、水系的演变在远古时期(约6500-300万年前的第三代时期),长江、秦淮河等就渐渐发育起来。长江也称大江,是南京古城重要历史地位得以呈现的重要保证,其发展演变与南京在不同朝代建城位置的选择有很大关系。长江河床由于冲淤频繁,岸线及河水河床都常有变迁:南唐以前,长江水从石头城下流过,才有“石头城凭长江天险”之说,后来江水西移,逐渐变成目前的河岸状况。
礼制的主要内容是尊卑有别。《周礼·考工记》的《匠人》营国制度 ,则是礼制观念的集中体现 ,它对城邑规模、规划形制、城邑数量、布局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对于王城形制 ,它规定: “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秦淮河又名淮水,与南京古城外部防御、内部发展都有着重要关联。不同朝代在建设南京城时或多或少都对秦淮河做出改造和利用。秦淮河自南京武定门外分成两股,一股为干流,称为外秦淮河,另一股称内秦淮河,内秦淮河在淮清桥又分为南北两支,南支为“十里秦淮”,北支即古运渎。南唐以前,长江在石头城下流过时,秦淮河就在附近入江,后来江水西移,秦淮河就沿着较深的残留江道往北流入长江。秦淮河有多条支流,先后多为人工开凿:三国孙吴时期,东凿青溪以为护城河,西凿运渎作为从长江向宫城运输的通道;五代杨吴筑城时填了部分青溪,又沿城墙周围筑城壕;这些大小河道分支相互连通,皆向南汇入秦淮河,而成为秦淮河水的城内分支。
玄武湖又称后湖,湖内有 5 座人工岛,系疏浚湖泥堆筑而成,湖水主要纳紫金山西坡来水。西、北与十里长沟、护城河相接,通过金川河汇入长江,南侧为泄水口,经珍珠河汇入秦淮河。历代多成为南京古城的护城河,同时也是王侯将相的游览胜地。近年来由于公园旅游开发、单位占用等原因湖面面积大幅下降。莫愁湖,因相传六朝时莫愁女居此而得今名。是秦淮河与长江原交汇处残留水道形成,成湖年代较晚,至北宋方见于记载。后世变迁至今,
其岸线水域在近些年的城市化过程中也受不同程度的破坏。3、山体及城市绿化
的变迁约1.3亿年到6500万年的燕山及其他地壳运动,改造了南京附近的原有
山地,形成了今南京地区的主要山岭。在约6000 年前,受地壳运动、海水起降
影响,长江两岸河漫滩逐渐形成雨花台等50-60 米高的长江三级阶地,清凉山
等35-45米高的二级阶地和其他12-20 米高的一级阶地。这些不同高度的阶地
受流水冲刷逐步形成当今南京的山川形势。山体在近千年没有太多变化,但是随
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尤其是近现代,推山建设的现象比比皆是。以南京古城
中心区的五台山为例,从民国开始,山顶建设体育馆,建国后体育馆规模扩大,
其山体北侧的绿化又受到很大破坏,目前的五台山已只是南京市体育中心而难见
山的痕迹了。
城市绿化方面,古代城市绿化除了行道树、城郊景观等少数绿化形式可供大
众共同欣赏外,主要都是皇族、官员的私家游乐场所。比如孙吴时期筑建邺城时
于城北建后苑(又称建平园),作为皇家苑囿和宫廷禁卫园地,又引运渎之水建
设太子的御花园,称太子西池;六朝时国力逐渐强盛,兴建皇家苑囿20 余处,
主要分布于玄武湖畔、青溪、秦淮河沿岸以及钟山南麓,其景色佳丽之处,几尽为皇家占为游乐场所;明代建设更多,从分类来说就有皇家苑囿、私家园林(如瞻园是中山王徐达府邸)、城郊风景名胜(牛首山、白鹭洲等等)。民国至现代逐渐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绿化公园与公共广场,在此不一一细述。
南京古城城市建设格局的发展演变及特征。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著名古都。政
区建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六世纪。春秋时棠邑、濑渚开始建城,经东吴、晋、
南朝、明、民国等重要发展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先后有十个朝代以南京作为国都。
本文以孙吴时期、明代、民国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作重点论述。
1 、吴、东晋建邺城孙吴建邺城是南京首次成为区域政治和文化中心。建邺都城位
于今南京城中部偏东,城周二十里一十九步,城形状为北宽南窄之倒梯形。建邺都城设
篱立栅为城围,未筑城垣。建邺城缺乏整体规划,大体可分为都城中部和北部的宫苑区、
都城南部及苑路两侧的官署区、南城外秦淮河两岸的居民区和西城外沿江以及石头城为
中心的军卫区。在外围又修筑了石头城,冶城,金城,白马城,吴王城等五个城堡作为
辅助防御。其空间格局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充分发挥作为水乡城市的航
运优势,积极发展城市经济。二,合理利用地形,加强城防,以确保国都安全。建邺虎
踞龙盘,地形极为有利城防,规划充分发挥了这种地理优势,运用地形,层层设防。三,城市总体虽然承天工、就地势,但是仍然保持严谨的整体性,结合群山起伏,江河环抱的地形,充分体现了作为都城的宏伟气质。宫廷区以中心方位及城廓环卫之势,显示其尊贵地位,同时以宫城中轴线作为全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遵循宫北市南的礼制规则秩序。晋及南朝时期南京虽几易其名,但都是在东吴建都基础上进行扩建整修,整体未作太大变化。
2 、明南京城南京首次成为一统中国的首都。明南京城形状并不规整,没有遵循传统
的都城方形规制,而是因天时、就地利结合地形特征,凸显南京虎踞龙蟠的特点。明代
南京城规划思想明确,结构明晰,奠定了目前南京城发展的主要格局。首先表现为明晰
的功能分区:城东为政治活动综合区,包括宫城,官署;城中、城南以原有前朝秦淮河
一带商业为基础形成经济活动综合区;城西北结合南京城的天工地势部署城防区,包括
驻军卫所、教场、军事仓库等军事机构。其次表现在其多重轴线上:东区的政治轴线由
于宫城位置选择的偏向性而并不成为城市的主轴线;而处于中部的商业和公共活动中心
成为城市主轴线所在,这完全突破了前朝的北宫南市的宫市由一条轴线串连的传统布局。
“四重城廓”亦是南京古城空间格局的主要特征:内为宫城,外为皇城,再外为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