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翻译理论对比之严复与奈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2011学年度 10 __级
第二学期硕士研究生期末论文
授课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
课程名称: 中国译学通论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分: 2分
学生姓名: 张丽霞
学号: 103101304
任课教师姓名: 许建忠
论文评语(comment):
得分_______________
摘要:奈达和严复是两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们都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奈达通过《圣经》的翻译实践提出了动态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论;严复在《天演论》等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名著的翻译过程中提出了信、达、雅原则。二者的理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奈达的理论是翻译的文本构建标准,而严复的理论是翻译的美学标准。
关键词:严复;奈达;翻译理论
Abstract: Nida and Yan Fu are two of the famous translation theorists who have extensive translation experience. Nida proposed the dynamic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theory, that is the reader's response theory through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the "Bible"; Yan Fu proposed the principle "xin da ya"during the translation of "Evolution and Ethics"and other classics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Both theories both share similarities, and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Nida's theory is the translation standard of textual construction, while Yan Fu's theory is the aesthetic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Key Words: Yan Fu; Nida; translation theory
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他的翻译理论主要来自于西方的圣经翻译实践,在全球翻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严复在我国翻译理论史上影响最大,他的“信、达、雅”理论独步中国译界100年,直接推动中国译论的发展。奈达和严复相差半个世纪,其理论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独特的见解。
一、奈达对翻译观点的认识
奈达认为:“翻译是用译语,首先在意义上,然后在风格上,实现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或“从语义到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奈达阐发了翻译涉及的诸多矛盾,归纳起来有内容与形式、意义与风格、对等与同一、最切近的对等与其它对等、动态对等与形式对应,甚至还有语境一致与词语一致、口头形式与书面形式、读者需要与语言形式、适应受众的形式与传统的形式等。其中有些交叉重叠,使人感到十分复杂。而在处理这些矛盾时,奈达的态度总是重前轻后或者取前舍后。此外,奈达还在《翻译新概念》中明确指出并阐明自己理论的创新,其中包括:“动态对等论”,“读者反应论”,“对译语的新态度”,“对源语的新态度”,“翻译就是交际”,评价翻译的最终标准“三性原则”和翻译质量的测定。
二、严复对翻译理论的认识
自1898年严复在其翻译的名为《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译事三难,信、达、雅”的说法,这一百多年来,“信达雅”经历了褒贬毁誉。郁达夫称之为翻译界的“金科玉律“,但也有不少人对这套理论很不满,称其言空洞,没有现实指导意义。人们一般把“信”理解作“忠实”。这应该是一个准确的解释。但不少人把“达”解释为通顺、畅达,这就很有问题了,这会将“信”和“达”看成是两个不同、甚至是不能相容、相互矛盾的概念:“信”专指意义、内容,而“达”则是指文句、句式方面。严复这样说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严复在《译例言》中对自己的译著进行了评述。他说:“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真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首先,严复不是说他在“翻译”《天演论》,他只是在“达旨”而已。“达旨”并不是翻译的“正法”,它只是一个权宜的办法。严复指出,翻译《天演论》有很大的困难,一是这本书是“西人新得之学,又为作者晚出之书”,因此,读者要理解其中的意义,很不容易;二是西文与中文句式的差别很大,如果跟着原文的句式写出来,“则恐必不可通”,因此便不得不做出种种的适应手法。严复把自己在翻译中采取的种种方法,归纳为“凡此经营,皆以为达”,这样译文便能够得到“达”的效果。至于“雅”,作用在于使文章或译文“行远”。此外,这“雅”的标准看来是独立或超出于其他两个标准以外的第三个要求(“信达而外,求其而雅”),这是一般人的理解,而严复认为,译文要“雅”,并不是为了“行远”,更重要的是在谈到一些“精理微言”的时候,这种“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而得出来的
“雅”,是有利于做到“达”的效果的。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信达雅”的翻译理论,它植根于翻译实践、升华于翻译经验、概括于翻译的切身感受,对翻译专业具有方法论的性质,处于核心的、统帅的地位。信,就是忠实可信,它既是译者行为的规范,又是译文的信息含量必须与原文等值的最高要求。如果能做到“意足神完”,形式又一一对应,何乐而不为呢?达,顾名思义就是指译文语句顺畅易解,表情达意,与原文对应。如果说“信”强调的是对原著的忠实,那么“达”强调的则是对译文语言的忠实。雅,就是典雅,特指译文的体裁、结构和修辞特点构成的整体效应与原著相一致,但它注重的是修辞,强调的是在译文中对原著文学语言形式的忠实,也就是再现符合原文文体语言的“典雅”风格。
“雅”和“达”在“信”的贯通下也自然和谐地发生重合。只要语体风格得到如实再现,形式不走样,就必然能体现出语言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和作者的风格,也就能表情达意,实现“信”的圆满。雅,虽然处于第三位,但对于一篇或一部理想的译文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与“信”和“达”不可分割。译文的感染力或者说社会效应是否达到了与原文同等的力度,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全凭“雅”的实现。雅,是最高层次。
三、奈达和严复翻译理论的一致性
1.重视读者的一致性
奈达对读者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他的“读者反应论”上。评价译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译文读者通过阅读译文后对原文作者所传达信息的反应。奈达认为,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译文读者或译文语言接受者,所以对译文质量的评价,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同时把这种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进行对比,看两者的反应是否一致。“译文接受者与信息的关系应该是在实质上相同于原文接受者与信息的关系。”
严复重视读者主要显现在他的“信达雅”理论中的“雅”字上。“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实则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严复的“雅”主张用“汉以前字法句法”修饰译文文辞,以期望其“有文”而“行远”。严复的翻译目的是想用西方的民主思想启蒙当时的统治阶级、士绅大夫和封建文人,这些人是他的预设读者,他非常重视读者,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读者并不是只能看得懂“通俗文字及口语”的寻常百姓,而是当时唯桐城派古文是尊的知识分子。
目前,翻译理论界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翻译活动不是纯客观的语言转换,也不是一个机械的解码和编码过程,而是涉及源语和的语两种文化,尤其是涉及译者和译入语文化语境中诸多复杂因素的交互行为,比如,译入语文化语境里的翻译与权力、意识形态、翻译赞助人以及诗学观念等等。所以翻译是一种文化和政治的行为。严译名著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他在翻译中的删节、增补和改写是有意地服务于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的。
严复用桐城派古文翻译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审美要求,这种重视读者反应的做法与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二者都考虑读者因素,但严复的读者群体单一,就是饱读古书的封建文人,而且只重视译文读者的反应;奈达则不同,他把读者分为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