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观欣赏方法(2).ppt

合集下载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PPT51页)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PPT51页)

三、抓住景观特色
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特点,所蕴藏的 内涵和给于人们的观感是不相同的,只有 对景观有了全面的了解,(提前查看资料, 了解景观的设计、美学价值或历史文化价 值等;确定旅游路线)才能有重点、有目 的地进行欣赏,深化已有的认识,获得最 正确的欣赏效果。
例如:赵州桥、园林、建筑的欣赏
建筑、园林以及一些风景区的结构布局都有一定 的节奏规律,一般分为序幕、开展、 、结束 等景区。那么在整个欣赏过程中,欣赏工程、活 动方式、欣赏速度等方面也应保持一定的节奏 , 将欣赏和思考结合起来。
夕阳西下
峨眉山佛光
大气的衍射现象——把握时间
3.把握欣赏时间
钱 塘 江 大 潮
农历八月十八观大潮
为什么钱塘江河口的潮水会特别壮观?
(1)农历八月十八时,地球、月球和太阳三 者成一条直线,引力大; (2)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肚小,潮水易进 不易出; (3)钱塘江水流速度与海潮速度相当,易形 成大潮; (4)夏季钱塘江河水流量大; (5)我国夏季的东南季风。
(2)角度:
①江河湖海—— 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远望俯视
登邙山观黄河(洛阳)
如何观洞庭湖??
②比较小的湖沼池塘—— 低临水面建亭廊, 近观、俯视或平视
如:南阳的 白河
近邻水面俯视 或平视
小的湖泽池塘
(3)动态: 山水组合景观—— 乘船(筏)
桂 林 山 水 甲 天 下
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筏)沿 水路观两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方能体会 “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障景
常用构景手法 2、层次
北京大观园
隔景
常用构景手法 3、框景
框景
用门框、窗框、洞 框作为取景画框,把景 象框限在从框中看到的 范围之内。

3.2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配套课件

3.2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配套课件

(3)峡谷、幽洞、一线天——置身其中近观。 (4)瀑布——适当距离仰观。 (5)江河湖海——俯览或远望。 (6)湖沼池塘——近水观赏。 (7)山水组合景观——乘船沿水路观赏。
3.分析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条件。 (1)天文条件: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太阳、月球、 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 (2)气候条件:夏秋季节东南季风势力强,潮势大。 (3)钱塘江口形状呈喇叭状,加剧了潮势。
2.人文景观:如古代园林要求_再__现__自__然__,“虽由人作,宛 自天开”。
建筑特色
北方皇家园林
规模宏大。建 筑色彩浓重,以 红黄为主色调
南方私家园林
规模较小。建筑色 彩素淡,以黑白为主 色调
北方皇家园林
显示出皇权的 尊荣富贵,又与 自然与人文 宽阔整齐的地 的和谐 形、多蓝天白 云的气候特点 相辉映
三、抓住景观特色 1.观赏前全面了解景观特点:景点及其分布,确定_旅__游__ _路__线_,了解景观形成的原理、景观的美学价值或_历__史__文_ _化__价值。 2.观赏时抓住韵律:序幕→发展→_高__潮__→结束。
四、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1.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 (1)类型:寺、庙、亭、_阁__、塔、_摩__崖__石__刻__等。 (2)布局:因势、_得__体__使人文景观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 然美,此外还通过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景观。
【解析】(1)选A,(2)选C。第(1)题,大型的园林公园应 建设在河流的上游,靠近北面的高山和森林,并且远离 工业区。第(2)题,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园林布局上最 好的构景手法是借景法,借园外的高山、森林来扩大园 林的意境。
(1)该镇要兴建一个大型的园林公园,你认为在甲、乙、 丙、丁四地中合适的地点为 (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你认为在园林布局上用什么 构景手法更好 ( ) A.障景法 B.框景法 C.借景法 D.隔景法

第三章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第三章 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的艺术手法,以达到山重 隐约显现而难窥全貌、近在
水复的效果
咫尺但不可及的意境
丰富景观层次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3)框景。 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 到的范围之内,有意识、有目的地优化组合审美对象,达到纯真、 精练、集中的景观美。 (4)借景。 借园外的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例如杭州西湖, 妙在借三面云山一面城,来衬托其美景。
答案:D 特别提醒各自然景观的最佳观赏位置只有一处吗? 不是。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观赏位置,由于观赏距离远近、角 度变化、俯仰差异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产生不同的美感。 因此各种景观观赏位置的选择不能绝对化,最佳观赏位置只是就一 般情况而言。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抓住景观特色 不同景观有不同特点,所蕴藏的内涵和给予人们的感观也不同, 所以观赏时应抓住景观特色。 1.景观观赏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及其意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2.园林景观常见的构景手法 (1)主配。 园林都需确立主景和配景。 主景——应鲜明突出,这是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主景区是 全园景观中的精华所在,也是园林游览过程中的“高潮”。 配景——为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
一二三四五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思考讨论 在我国,夏秋季节山水风景最佳,是否意味着登高山一定要避开 冬季? 提示:不一定。在我国,夏秋季节雨水多,可见山中云雾,水景也更 活,并可兼收避暑功效,因此夏秋季是观赏高山的首选季节;但冬季 登山也别有情趣,高山上雪压松枝、溪流冰下、鸟鸣林涧的胜景又 不是夏季所能见到的。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PPT课件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PPT课件

(1)图中景区主要的构景手法是( )
①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用障景法丰富景观层次
②用门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
看到的范围内,称为框景手法
③用隔景法将园景隔成不同的景区
④借园外的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
这属于借景手法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园林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体 现了( ) A.主人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 B.自然景观的形象美、色彩美 C.当地的民族风情 D.豪华高贵的皇家风范 解析:该题组考查园林的构景手法,用门框、窗
抓住景观特色
不同景观有不同特点,所蕴藏的内涵和给予人们 的感观也不同,所以观赏时应抓住景观特色。
方法突破 景观观赏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及其意义
知识拓展 园林景观的常用构景手法
学以致用
3.中国的古典园林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之称,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下图为扬州瘦西 湖公园一处著名景区——吹台一景。据此回答 (1)~(2)题。
方法突破
图表法理解自然风景区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 关系
学以致用
4.有关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欣赏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能够对游 人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B.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地理环境虽然不同,但园 林建筑风格却相同 C.我国人文景观的建设和实践都生动地体现了 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自然观 D.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 景区最大的特色之一
框、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
所看到的范围之内,属于框景手法;色彩的素淡
体现出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 答案:(1)B (2)A
领悟自然与人文和谐
1.自然景观中的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中的人文景观是为了突出自然美,布局 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与自然 协调。以寺、塔、亭、阁为例说明如下:

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共27张PPT)

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共27张PPT)

倾注了不同的感情,因而感受
也不同。即观景的人不同,情
感不同。

(观点)
政治

视 通 万 地理
(空间)

文综
辩 证 思 接 千 历史
(时间)

感悟小结
择地择时赏景动心 情境交融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和谐为美 欣赏美而究知其因
• 女神司春
苍山云海
山水交映
珠帘挂川
1. 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 左向右依次为
建筑顶部用红等鲜亮的色彩,可与蓝天、白云、 绿草、雪山背景相映衬,且在阳光照射下既不显 暗淡也不太刺目;墙壁用白色,既与环境背景相 协调,又使顶部的鲜亮色彩有了根基,从而使整 个建筑物与环境融合为统一的整体。
泼水节的本意是为了降温,显然这与西双版 纳的热带高温气候有关,4月份是每年雨季 来临前的热季。
1、阅读教材P72至P78,完成 学案相关表格内容。
2、图文结合欣赏课本景观 图片,找出图文中与地理 学科相关联的知识,尝试 分析其因。
造型地貌
峡谷、洞、一线天
你能判断瀑布上游河流 大致流向吗?
临 水 而 观
农历八月十八
框景
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
探究一
这幅景观图表达了 什么意境?你能从 地理学的角度解读 这种意境吗?
蒙古族赛马
蒙古族经常举行赛马比赛,与该地的高原地 形、干旱半干旱气候、辽阔的草原有关。
南方吃米、北方吃面以及陕北窑洞、傣 家竹楼分别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
• 南方吃米,与南方高温多雨、河多 水多适宜种水稻有关;北方吃面, 与北方平原地形、降水较少、温暖 的气候适宜种小麦有关。陕北的窑 洞与高原地形、降水少、地表有厚 厚的黄土有关,傣家竹楼与高温多 雨、盛产竹子有关。

旅游地理 欣赏旅游景观的方法(共24张PPT)

旅游地理 欣赏旅游景观的方法(共24张PPT)
的相关知识时具有重要意义。
说教学目标
1 了解旅游景观欣赏的概念,并理解景观欣赏的方法。 2 能举例说明欣赏旅游景观的方法。 3 正确选择欣赏不同旅游景观的观赏时间和角度。
说教法
创设问题情景
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渗透思考方法
领会常见思想方法,培养 学生的创造性素质
选对教学方式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 采用 合作探究 的教学方法
1 了解旅游景观欣赏的概念,并理解景观欣赏的方法。 2 能举例说明欣赏旅游景观的方法。 3 正确选择欣赏不同旅游景观的观赏时间和角度。
1 旅游景观欣赏
指游客从旅游资源中获取高质量美感的过程; 概念
或在旅游过程中获取良好的审美感受的过程。 ①是对审美对象的感觉和知觉。(身心愉悦) 层次 ②得到审美感受,激发想象和情感。(精神愉悦)
钱塘江大潮 — 农历八月十八 青海湖候鸟 — 5月
城市中的湖泊
平视
湖周围的建筑物 更高,湖显得更 小、更美。
峰峦、云海
远眺
雄伟、峻秀、 奇特
远眺
梯田
高低错落,弯曲 流畅,形成线与 面的完美结合。
一线天
置身其中
山水组合景观。 水流、船动、 山移,如游画 中,心旷神怡
合作探究二 如何欣赏旅游景观 — 地利
3.人和——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以情观景
课程结束
选择什么样的角度去欣赏旅游景观。
景观类型 举例
观赏位置
瀑布 庐山瀑布
适当距离仰视
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深山藏古寺”
体现了自然景观 与人文景观的和 谐统一。
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
南方私家园林以黑白为主色调

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共30张PPT)

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共30张PPT)

三、抓住景观特色
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特点,所蕴藏的 内涵和给予人们的观感也各不相同。只 有对景观全面了解,才能获得最佳的观 赏效果。
赵州桥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从构景手法欣赏园林(案例2)P39
1.主配 2.层次 3.框景 4.借景
四、领悟自然与人文 的和谐
和谐生美。
五、以情观景
综合感受 移情于景景观特色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特点所蕴藏的内涵和给予人们的观感也各不相同
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学习目标
• 1.掌握旅游景观欣赏的一般方法。 • 2.知道旅游景观欣赏位置选择的三个方面 ,并举例说明。 • 3.知道季节性、时效性强的自然景观的类 别,了解我国南、北方景观季节的欣赏 差异。 • 4.知道旅游景观欣赏之前的准备工作,理 解建筑、园林等景观的浏览节奏。
一、选择观赏位置
•1.距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动态。人在画中游。
湖 南 新 宁 八 角 寨
湖南新宁八角寨
一 线 天
青 海 湖
二、把握观赏时机
1.时间。特定的时间,要求把握观赏时机, 如钱塘江大潮。 2.天气。阴、晴、雨、雪等天气观赏的景 色不同。 3.季节。自然景观随季节变化呈现出差异, 如黄山、庐山观景。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全面版PPT课件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全面版PPT课件
3音响美:
风景中的音响美是指声音带给人美的感知。 自然界的音响美形式各异,既有泉水叮咚、 鸟语蝉鸣的诗情画意,又有细雨潇潇、水弦 低语之委婉动人,也有如雷轰鸣、声震穹宇 之激越豪情。古诗云“坐听清泉泻,何须丝 竹音 ”,透彻地点出了自然界的音响美。
4动态美
自然风景中的动态美是由
波涛、飞瀑、激流、涌泉
泉水鸟语 音响美 黄果树瀑布、东北松涛、杭州虎跑泉、鸣沙湖
流水云雾 动态美 人地和谐 朦胧美
黄山云海、泰山日出、钱塘潮、楠溪江竹
筏、沙漠幻影、平湖秋月、三潭印月
无锡叟西湖、峨眉佛光、雁荡山移步换景
.
13
学习小结和板书
选择距离
选择角度 把握时机 品味内涵 领悟真谛
基本概念
旅 欣游欣 赏景赏 方观内 法欣容
赵州桥
隋大业(公元 605-618)年间
河北赵县洨河上,李春建造。世界上跨径 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的桥 梁建筑文化。
大理三塔 贞观南诏国时期 方形密檐式的古建筑,品字形矗立、气势
(公元836年)
雄伟。与大雁塔、赵州桥齐名中国古代三 大建筑。塔建筑文化。
滕王阁
唐高宗永徽四年 (653年)
李元婴。建筑极窈窕多姿、华丽堂皇,建筑艺
高大山峰 地貌酷似造型
山中峡谷、溶 洞、一线天
庐山、黄山、泰山、武陵源群峰、 玉龙雪山
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广东肇庆 的七星岩、安微黄山的石猴观海、 青岛的石老人
长江三峡、科罗拉多大峡谷
远眺、俯瞰 特定的观赏位置
桂林的芦笛岩溶洞、贵州的织金洞、 置身其中近观
湖南黄龙洞 雁荡山、太姥山、黄山等一线天
瀑布
二阅读右面景观,谈谈你欣赏的角度
云南哈尼梯田

第三章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优质课件(共60张PPT)

第三章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优质课件(共60张PPT)

6.有关旅游景观欣赏时机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我国北方地区景观最宜夏秋季观赏 B.阴天是观赏黄山云海的最佳时机 C.钱塘江大潮最佳时机是在农历初一 D.青海湖的候鸟宜在7月份观赏
课堂小结
一.选择观赏位置 1.距离 2.角度 3.动态
二.把握观赏时机 1.把握季节 2.把握天气 3.把握时间
苏堤春晓——
春季
曲院风荷—— 盛夏
北京香山红叶—— 秋季
雾凇—— 冬季
(1)把握季节
曲院风荷
苏堤春晓
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
峨眉山佛光
黄山云海
2.把握天气
3.把握时间
钱塘江大潮
最佳观赏时间:农历8月18
青海湖鸟岛
最佳观赏时间:5月份
总结:2、把握观赏时机 把握 季节 ;
把握 天气 ;
黄山猴子观海
云南阿诗玛
桂林象鼻山
桂林骆驼山
②江河湖海— 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远望俯视
③比较小的湖沼池塘——
③比较小的湖沼池塘— 低临水面建亭廊近观俯视或平视
人在画中游
(3)动态
山水组合景观—— 乘船(筏)
总结:1.选择观赏位置
千峰万壑——远眺俯视 地貌的酷似造型——特定位置或角度 峡谷、山洞、一线天——置身其中近观 瀑布景观——适当距离仰视 江河湖海——较高的亭台楼阁上远望俯视 湖沼池塘——低临水面欣赏 山水组合景观——乘船观两岸风景
峡谷
一 线 天 ( 局 部 )
(1)距离
②峡谷、洞、一线天(局部)—— 近观
水帘洞
峡谷
③瀑布
(1)距离
③瀑布
适当距离仰视
(2)角度:
黄山仙人指路
黄山猴子观海

3.2.1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PPT课件

3.2.1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PPT课件

.
18

.
停车 坐爱 枫林 晚, 霜叶 红于 二月 花。
19

.
20
黄山云海
雨后
.
21
雨后初晴
.
22
黄 山 日

晴日落
.
23
鸟岛
五月份最佳
.
24
八月十八
.
25
把握观赏时机
思考: 我国北方的山水风景在什么季
节观赏的效果最佳?为什么?
夏 植被茂密、气候适宜
.
26
• 3、形成正确、科学的审美观.3苏东坡《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4
一、选择观赏位置
在不同的位置,由于距离、角度、俯 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 野范围的 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美感。
选择观赏位置主要需考虑观赏的——— —------距离、角度
.
5
1、选择观赏
----- 距离、角度
.
6
1)、峰峦 远 眺、俯瞰
体会以下几幅景观图是在什么距离、怎样的角度观察 得到的?
远中 近 俯平 仰
.
7
2)一线天、洞穴、峡谷
置身其中近观
远中 近 俯平 仰
.
8
3)瀑布
宜在适当距离仰视
远中 近 俯平 仰
.
9
4)湖海 应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以
俯瞰全景全貌,兼收远眺之趣。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录:
“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殇殇,横无际涯,迁客骚 人, 远 中
多会于此。”

俯平

.

课件2: 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课件2: 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寺院所分布在广阔区域中, 古代僧人巧妙地利用山体 形态,借助水面和树木等 自然景观的要素,甚至凭 借人力开凿、挖池、植树, 使之山麓周围的寺院能够 处于审美价值较高的环境 中,潺潺细流,青青幽竹, 郁郁松柏,无边芳草,与 喧闹市井生活相比,展现 了清幽、寂静、安详、平 和的功效。
2、非自然景观中的人文景观: 虽由人作,宛自天成
答案: (1)表现自然的壮观美、形象美和动态美。 (2)前者常表达悲凉的心情或气氛,后者常用来 表达悠闲自得的心境。
5。读杜甫名篇《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 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 绝顶,一览众山小”。并谈谈该诗对观赏泰山美景所提供 的审美启示。 启示:第一,观赏山体自然景观要抓住其美的本质特征,如泰山的 雄伟壮丽。 第二,不同视角,仰视或俯视会产生不同的美感,如在至高 点俯视,才有“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之感。
框景:把景象限在从框中所看到的范围之内。 借景:借园外风景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 园境。
承德避暑山庄
西湖借景
颐和园西借西山宝塔
选择观赏位置

把握观赏时机

主配
层次
抓住景观特点
框景
借景
四、领悟自然与人文和谐
1、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 因势、得体并突出自然 自然景观是主 人文景观是宾 人文景观只能起装饰、点缀作用
2.发挥想象。 思考:黄山迎客松常年站在黄山上,迎接远方到来的 游客,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如果你去观看黄山松, 可能不像人们所宣传的那种神态。这是否会影响你的 欣赏?
解析:不会的。自然景观像什么形态,是通过想象才 感知的,只有与想象中的事物或情景合二为一,才会 顿觉天工之巧和美妙绝伦。所以黄山松像不像迎客姿 态并不重要,关键要发挥想象,它像什么就是什么, 并与自然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意外的收获和感觉。

课件15: 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课件15: 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雨过天晴
泰山日出
黄山日落
峨眉山佛光
3.把握时间
钱塘江大潮 最佳观赏时间:农历八月十八
青海湖鸟岛 最佳观赏时间:5月份
1.按时间尺度划分: 1)一年之内: 春夏秋冬四季 2)一日之内: 晨、夕 3)特定时间: 晴、雨、雪……
2.确定方法: 1)确定景观要素。 2)根据要素的必须条件,确定最佳时机。
(气候犹如春末夏初);黄山、庐山——宜夏季观赏(因为夏季雨
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致富于变化,且兼收避暑之效)
日出、落霞之美;溪泉的水汽蒸腾,林间的浓绿欲滴,山石 随气象和时 的云雾缭绕,奇峰的霞光照耀——朝暮观赏;浙江的钱塘 间而变化的
自然景观 江大潮——每年的;山东蓬莱的海市蜃楼、四川峨眉山的
佛光——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出现
活动探究5 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深入领悟自然的美。举例说明
综合感受
内容 不仅要通过视觉观赏,还应 通过听觉、嗅觉、味觉、触
觉等综合感受
举例 “鸟语花香”
发挥想象
地貌中的酷似造型,需要通 过想象才能感知
黄山的“石猴观海”、 巫峡的“神女峰”
情景交融 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欣赏自然景观,不仅要达到
求质求真 悦形、怡情的审美境界,还 应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近瞧佛像高大无比,人与 佛比就显得太渺小了。
俯仰 适当距离仰视---瀑布
黄果树瀑布
大龙湫
俯仰
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远望俯视---江河湖海
运动 乘船(筏)---山水组合景观
桂林山水
观赏位置的选择
地貌的酷似—造型
特定位置
雄伟峻秀的山峰— 登高远眺
山中的峡谷、洞穴、一线天—--- 置身其中近观
江河湖海大水面— (楼阁上)登高远眺 较小的湖沼池塘— 低临水面近观 瀑布之类景观— 适当距离仰观 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 乘船缓行 (动态观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题西林壁》
作者:苏东坡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学习内容和要求
课程标准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1.旅游景观欣赏内容; 2.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运用实例说明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一、旅游景观欣赏
1、概念:
指游客从旅游资源中获取高质量美感的过程;或在旅 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感受的过程。
例1 简答如何欣赏下列景观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1)黄山石猴观海 (2)庐山瀑布
(3)北京石花洞 (4)桂林山水
(简析)此题复习巩固欣赏旅游景观获得最佳美感的方 法。地貌的酷似造型应在特定的位置欣赏;瀑布景观宜 在适当距离仰视;洞穴要置身其中近观;乘船沿水可观 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
(1)(江
女 神
西 三 清
司 春
山”
() 云

(3)南 洱 海 )
水 交 映

珠(
帘 挂
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 于世。其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 被中外广为传诵,亘古不衰。岳阳楼也与范仲淹的这篇 《岳阳楼记》一起声名远播。 故有湖南岳阳楼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2)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鹤楼, 享有“天下绝景”之称 。
黄鹤楼在历史上就是文人墨客汇聚的场所,并留下很多不朽名 篇。唐代诗人崔颢的七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 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 草萋萋鹦鹉洲。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将黄鹤楼的 地理、环境、传说和楼的雄姿,诉说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唐代大诗 人李白到此之后,想写诗赞颂黄鹤楼,因看到了崔颢的佳作,不得 不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历代登楼赋 诗者很多,仅唐代就有崔颢、李白、王维、孟浩然、顾况、韩愈、 刘禹锡、白居易、杜牧等等。像李白所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 见长江天际流”。全诗气势磅礴,情景交融,古往今来一直被人们 所称道。
武陵源群峰
(二)地利---优选欣赏位置
1、距离: 近观----峡谷.洞.一线天
2、角度: 特定角度---地貌的酷似造型
黄山的仙人指路
神女峰
阿诗玛
象鼻山
桂林骆驼山
3、俯仰 适当距离仰视---瀑布
黄果树瀑布
大龙湫
3、俯仰 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远望俯视---江河湖海
3、俯仰 低临水面建亭廊近观俯视或平视--比较 小的湖沼池塘
2、层次: ①是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知觉; ②得到审美的感受。
二、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天时---把握观赏时机 地利---优选欣赏位置 人和---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品位文化内涵
旅游景观欣赏
(1)概念
游客从旅游资源中获取高质量美感的过程,或 者是在旅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感受的过程。
(2)层次
(3)岳阳楼
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洞庭湖畔,自 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岳阳楼是以东汉末年“鲁肃阅军楼”为基础,一代代 沿袭发展而来。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于军事上。自 唐朝始,岳阳楼便逐步成为历代游客和风流韵士游览观光, 吟诗作赋的胜地。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 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
⒈ 对旅游景观的感受和知觉;
⒉ 在感受和知觉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出愉悦 的想象和美好的情感,并在体验这些想象和情 感的过程中,产生舒适、惬意、兴奋和满足感, 即得到审美感受。
方法: 1.培养审美情趣 2.提高审美能力
(感受力、理解力、创造力)
3.优选欣赏角度 4.把握欣赏时机 5.品味文化内涵
(一 )天时—— 把握观赏时机
江南三大名楼
(1) 滕王阁
(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 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 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 呵成,写下这篇千古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 《滕王阁序》)。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王勃 作序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 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 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 “西江第一楼”之誉。1300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8次,可 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历朝历代文人雅士们以滕王 阁为歌咏主题的诗作数不胜数,有张九龄、白居易、杜牧、苏 轼、王安石、朱熹、黄庭坚、辛弃疾、李清照、文天祥、汤显
4、运动 乘船(筏)---山水组合景观
桂林山水
选择观赏位置
千峰万壑—— 远眺俯视 地貌的酷似造型—— 特定位置 峡谷、山洞、一线天—— 置身其中近观
瀑布景观—— 适当距离仰视 江河湖海—— 较高的亭台楼阁上远望俯视 湖沼池塘—— 低临水面欣赏 山水组合景观—— 乘船观两岸风景
(三)人和
培养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类的基本欲望——学习欲望的重要 组成部分);
1、季节
苏堤春晓
曲院风荷
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黄山


秋 冬
北京香山红叶
吉冰林灯雾、雪凇雕
最佳观赏季节 秋季 最佳观赏季节 冬季
2.把握天气
雨过天晴
泰山日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黄山日落
峨眉山佛光
3.把握时间
钱塘江大潮 最佳观赏时间:农历八月十八
青海湖鸟岛 最佳观赏时间:5月份
(二)地利---优选欣赏位置
1、距离: 远眺----峰峦之雄伟峻秀
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审美创造力);
品位文化内涵
阅读下面的诗句,复原诗人当年的欣赏情景:
李白: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杜甫: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赵州桥 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著名 匠师李春建造,它是世界上建造最早.现存最早、保存最好.单孔 跨径(跨径37.02米)最大敞肩型(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石 拱桥,改变了我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采用圆弧拱形式。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美 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赵州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 程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