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之文言文阅读 含解析

断句-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之文言文阅读 含解析
断句-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之文言文阅读 含解析

专题01:断句(划分朗读节奏)

文言文朗读节奏考生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答题时无规律可依,心中自然无底。其实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解答这类题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切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二是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考点链接】

例1 (2019邵阳卷)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三闾祠

[清]查慎行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各划1处)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平远江山极目回

【解题点拨】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答案】(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平远江山/极目回

【方法指导】

确定节句中停顿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2.起到总领性的词语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些词放在句首,总领主句乃至全段,诵读时必须稍有停顿,否则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予独爱”总领后面几个分句,所以“予独爱”后面应稍有停顿,否则就不能显示它的总领作用。3.“古二今一”,即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例如:可/以一战;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今齐地/方千里等。

4.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

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

5.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例如:南阳/诸葛庐,西蜀

/ 子云亭;作亭者谁,庐陵/欧阳修也等。

6.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例如:一鼓 / 作气,再 / 而衰,三 / 而竭。“再”、“三”后省略动词谓语“鼓”,应略停,以体现谓语的省略。

7.“而”字的停顿

①“而”字表转折关系时:

②“而”字若起到下列作用,就应该和后面的词语连读:

8.“之”“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例如:余闻之也/久矣(《伤仲永》);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9.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

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意思是“处在朝庭的高位上,就为它的人民担忧”这样,句中的停顿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0.断句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练反复,反复练,断句也要常实践。

【考点专项练习】

1.(2019江西卷)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日:“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至,留邸一月,见罢④。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

【注】①嫚:侮辱。②瘳(chōu):(伤、病)痊愈。③使酒将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⑤股肽: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于/尝为书熳吕后

B.欲/以为御史大夫

C.上默/然惭

D.故/特召君耳

【答案】 C

【解析】“上默然惭”这句话的主语是“上”,代指皇上,保持主谓断开的原则,节奏划分应该是“上/默然惭”。

2.(2019福建卷)

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②。春风暖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③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刷前人之耻。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幕④。乃得全功。古人云:纵此欲者,丧人善事;置之一处,无事不办。读书先静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不会理。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备之。外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外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B.外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C.外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D.外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答案】B

【解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意思是:外甥(你)天性聪颖理解能力好,一定能够明白我说的话,所以一定要详细熟悉并努力做到。故停顿为:B.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3.(2019杭州卷)

少述足下:某①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②,为生之具略尽,所不

燔者人而已。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何时当邂逅,以少释愁苦之心乎?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诸不一一,千万自爱!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注释】①某:我,谦称。这里是王安石自称。乙文王荆公即王安石。②燔:焚烧。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答案】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解析】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是准确断句的前提。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自己揣度不过几十天,也应当能够某得一个官职来施展抱负,只是不知道(这个机会)在什么地方罢了。标志性断句词语有“亦”“但”。

4.(2019广东卷)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遂之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有畜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嚣甚敬重,与决筹策。

(选自《资治通鉴》)

请用三条“/”给下面句子断句。

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答案】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是大器晚成的人,能工巧匠不把没有加工的木材拿给人看。可根据句意来断句。

5.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8处。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

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答案】曾子不受/ 反/ 复往/ 又不受/ 使者曰/ 先生非求于人/ 人则献之/ 奚为不受/

【解析】本题易错点在第二处,“反/复往”,意思是“回去,又再送来”,迷惑性较大,只有正确理解文意才能准确作答。

6.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8处。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答案】鲁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 不迁怒/ 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 未闻好学者也。

【解析】“问”“曰”是明显的断句标志,前三处较容易判断;“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并列句式,中间要断开。

7.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6处。

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毋俞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太行驾骥与羊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答案】子墨子曰/ 我将上太行/ 驾骥与羊/ 子将谁驱/ 耕柱子曰/ 将驱骥也/ 子墨子曰/ 何故驱骥也/ 耕柱子曰

【解析】由前文可知,“子墨子”“耕柱子”在文中属于人的称谓,在句中做主语,前面一般需要断句;“也”一般用作句末,其后需要停顿。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考点视角】 1.熟悉中考断句考题类型和特点; 2.正确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方法; 3.通过朗读节奏划分,帮助理解文言文内容,提升阅读文言文能力。【案例导学】 案例: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XX年江西)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⑥气索:气短。⑦不韵:不雅。]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思路点拨〗 中考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考题,主要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选择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选择正确的,一类是选择错误(或不正确)的。主观题类型主要是用“/”直接划分节奏。这是一道主观题。 我们平时说话、读文章时往往会在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之间,有时还会在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如“吴承恩的《西游记》被世界各国的小朋友所亲睐”,“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主语部分,“被世界各国的小朋友所亲睐”是谓语部分,在这两者之间要作停顿。古人说话也是如此,“落笔辄为人所传诵”这一个句子可分为两部分,“落笔”是主语部分,指苏东坡一挥而就的诗文,“辄为人所传诵”是谓语部分。〖答案〗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变式训练〗 1.请在划线句子的适当位置加一个恰当的标点符号。 每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 2.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在其后面画“√”。 (1)前后类/如此()(2)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整理资料

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 什么叫断句?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文言文断句口诀: 常用虚词是标志 抓住“曰”“云”“言” 习惯句式掌握住 固定结构莫拆散 借助修辞与骈句 相同词语相连中间断 根据句子结构成分 文言文断句规律: 一、常用虚词是标志 (一)常用句末语气词(句尾助词)后面可断句。 如“矣、耶、哉、与(欤)、焉、兮、耳、而已、(乎)、(者)、(也)”等。 特殊情况: 1、“者”,在作“……的人”或者表示间断停顿、或“者也”连用时,其后不能断句。 2、也”也常用在句间,表句间语气舒缓,诵读时不能停顿,其后不能断句。 3、“乎”有时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如:生乎吾前),其后不能断句。 (二)常用句首语气词(发语词)前面可断句。 如“岂(岂独)、其、盖、唯、盍、夫、且、且夫、若夫”等。 (三)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前后都可断句。 如“嗟夫、嗟乎、呜呼”等。 (四)常用句首时间词前可断句。 如“顷之、俄顷、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俄、有间”等。 (五)常用句首关联词前面大多可断句。 如“故、故而、是故、以故、(然)、因、(而)、(于是)、苟、纵、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虽然、至于”等。 二、抓住“曰”“云”“言”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顿开,后面“曰”的内容一般要加双引号。 如果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初中文言文断句方法

初中文言文断句方法 文言文朗读节奏考生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答题时无规律可依,心中自然无底。其实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 1.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如:(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2)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 (3)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例(1)中的“而”是转折连词,例(2)~(4)中的“若夫”“盖”“且”为语气助词。 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须分开。 如:(1)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例(1)中的“生日”是“生活一天天”的意思,与今义“生日”不同;例(2)中的“中间”是“中间夹杂”的意思,与今义“中间”不一样。朗读时,它们都必须断开。此外,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于是”,“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均属此类。 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 如:(1)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3)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例(1)是主谓之间的停顿,例(2)(3)是谓语之间的停顿。 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1)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例(1)中“先”后停顿,是为了强调忧在别人忧之前的主旨;例(2)中“出”紧密关联着整个句子,应停顿,以突出整个句子的意思。 5.“也”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停顿。 如: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例句中的“也”作语气助词,在句中起舒缓语气和停顿的作用。 6.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1)其一/犬坐于前(《狼》) (2)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例(1)中“其”后省略了“狼”;例(2)“以”后省略了“之”;例(3)介词“为”的后面省去了宾语“桃花源中的人”,“为”后略停,以体现出宾语的省略。 7.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 如:(1)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岳阳楼记》)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 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断句的分值稳中有升。在复习中,我们要充分重视这种题型。 【要点提示】 (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例:夔一足也 (二)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试一试】 (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3)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断句具体方法】 一、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⑴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最新中考文言文断句练习

中考文言文断句练习 1.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7处。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 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 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2.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7处。 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尝之田/ 曝麦于庭/ 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 凤持竿诵经/ 不觉潦水流麦/ 妻还怪问/ 乃省。 3.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8处。 叶廷珪云: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 无不借/ 借无不读/ 读无不终篇而后止/ 常恨无资/ 不能尽传写/ 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4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8处。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 编茅为庵/ 削荆为笔/ 克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望月/ 暗则缕麻蒿以自照/ 观书有合意者/ 题其衣裳/ 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5.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8处。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 常游洛阳市肆/ 阅所卖书/ 一见辄能诵忆/ 日久/ 逐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后归乡里/ 屏居教授。 6.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7处。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 尝语僚属/ 言平生惟好读书/ 坐则读经史/ 卧则读小说/ 上厕则阅小辞/ 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7.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6处。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 又辩诸友/ 为当时学者之实务/ 盖学以学为人也/ 问以问所学也/ 既为人则不得不学/ 既学之则不容不问。 8.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8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 有不变之常德/ 虽不琢以为器/ 而犹不害为玉也/ 人之性/ 因物则迁/ 不学/ 则舍君子而为小人/ 可不念哉? 9.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7处。 李存审出于寒微/ 常戒诸子曰/ 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 四十年间/ 位及将相/ 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 破骨出镞①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②生于膏粱③,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子孙皆诺。 注释:①镞:箭头②尔曹:你们③膏粱:精美的食物,指富贵生活,比喻富贵人家 10.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8处。 陶公少时/ 作鱼梁吏/ 尝以一坩鲊饷母/ 母封鲊付吏/ 反书责侃曰/ 汝为吏/ 以官物见饷/ 非唯不益/ 乃增吾忧也。” 11. 给画线句子断句,共断7处。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新人教版

文言文断句 教学目标: 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提高断句能力。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提高断句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先看个故事: 古时,有位秀才出了一张招生告示,报酬方面则写成﹕“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开学以后,秀才只收有钱人家的学费,穷人则分文不收。原来,穷人来读书,秀才就这样读﹕ 当有钱人家到来,则改成﹕ 你知道吗?展示:“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我们知道,古代是没有标点的,一段话就靠停顿,停顿的位置直接影响意思表达。今天我们就学习给古文停顿。停顿也叫断句。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 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前一种断句就是我们现在加点号地方的停顿,后一种停顿是句中语气停顿。今天我们学习前一种加点号处的停顿。 二、断句的方法: 问:你平时是怎么断句的? 展示句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归纳:找“曰”“云”“言”,找主语 找固定句式找对称(排比、对比、反复等修辞)找重复词(顶真) 找动词找叹词找句首、句尾词 断句知识补充: 1、句首的语气词:其、岂、安、孰、盖、凡、夫、至若、若夫??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 归而岩穴暝

中考语文文言文断句题答题技巧

中考文言文断句题答题技巧 余俊 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接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所以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通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文断句又叫“断句读”。给文言文断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常见的一种题型。 真题解析 1. (2008年广东省课改卷) 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邱,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邱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文章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解析】此题可根据修辞知识和古汉语语法知识来断句。“强者绥之以德”和“弱者抚之以仁”是对偶句,应分别在“强者”和“弱者”前断开,在“仁”字后断开。“恣”是一个动词,作谓语,“所安”作“恣”的宾语,应在“安”字后边断开。所以该题的断句为:老父在太邱/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2. (2008年大连市课改卷) 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注释: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用“/”断句。 【解析】“也”是句末语气词,其后可断开。“刑”和“刑”是两个相同词语连用,第一个“刑”是名词,作动词“施”的宾语,意思是“刑罚”,第二个“刑”是动词,意思是“处刑”,“刑刑”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应当从中间断开。“傅公子虔”是名词,作“刑”的宾语,应在“傅公子虔”后断开。“黥”,名词作动词,“师公孙贾”作“黥”的宾语,“黥其师公孙贾”不能断开。所以此题的断句为: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答题技巧 1.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应考虑这些字的后面点断。 2.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①句首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开,常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考点视角】 1.熟悉中考断句考题类型和特点; 2.正确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方法; 3.通过朗读节奏划分,帮助理解文言文内容,提升阅读文言文能力。 【案例导学】 案例: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2006年江西)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⑥气索:气短。⑦不韵:不雅。]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思路点拨〗 中考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考题,主要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选择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选择正确的,一类是选择错误(或不正确)的。主观题类型主要是用“/”直接划分节奏。这是一道主观题。 〖答案〗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变式训练〗 1.请在划线句子的适当位置加一个恰当的标点符号。 每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 2.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在其后面画“√”。 (1)前后类/如此()(2)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3.下面句子朗朗节奏划分正确是一项是………………………………………() a.一日/与棐论/文及坡b.汝/记吾言 4.下面句子朗朗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b.便/自觉气索 〖解后交流〗 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主谓谓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漫步走。 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 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这是一首文言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的口诀。下面祥细解说这一口诀,以便于大家灵活运用。(一)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划一划二不划三”意思是说在一句文言句子中,停顿一二次是常事,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就很少了,即使是要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做题时,也可以省去可划可不划的地方。 (二)主谓动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通常情况下,文言句子的结构与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相似,都是由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等成分构成,朗读时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中心词与补语之间要停顿。 例1: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初中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一、概念: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中考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考题,主要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选择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选择正确的,一类是选择错误(或不正确)的。主观题类型主要是用“/”直接划分节奏。 二、断句的基本方法: 首先: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学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口诀: 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主谓谓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漫步走。 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 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这是一首文言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的口诀。下面祥细解说这一口诀,以便于大家灵活运用。(一)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划一划二不划三”意思是说在一句文言句子中,停顿一二次是常事,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就很少了,即使是要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做题时,也可以省去可划可不划的地方。(二)主谓动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1余/闻之也久 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比如“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两题,找到动词“亡”“入”“吊”“将”“归”“贺”,根据语法知识,仔细分析,便不会将“入”之后的处所“胡”断为“胡人”,将“将……而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复习(详解)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 复习(详解)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复习 要点提示】 (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例:夔一足也 (二)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试一试】 (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3)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断句具体方法】 一、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⑴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明确词性 (一)明名词、代词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找出其中的代词,如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再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需 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 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 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示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 坐曰子非吾友也。 分析:上面语段中,人名“管宁”“华歆”反复出现,应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再根据动词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 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二)明动词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 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

示例: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分析: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 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 上自若(苏轼《书〈孟德传〉后》) (三)明虚词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句首的发语词和谦敬副词,“其、盖、凡、诸、唯、盍、夫、则、夫、且夫、若夫、窃、请、敬”等前面可断句。 2、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3、句末语气词,“者、也、矣、欤、哉、耶、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一般前后都可断句。 示例:(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筑扞蔽也?筑犹齿之有唇也?筑唇亡则 齿寒?筑今日亡赵?筑明日患及齐楚矣?筑且救赵?筑高义也?筑却秦师?筑显名也?筑不务为此而爱粟?筑为国计者过矣。”(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五》) 注:扞蔽——屏障。 分析:这一语段中,位于句首的虚词有“夫、犹、且”;位于句 末的虚词有“也、也、矣、也、也、矣”。找出这些虚词,这一语 段的断句就差不多都解决了。

初中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

断句练习 (朝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6分) 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 (崇一)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5分) 忠臣之事君也莫先于谏下能言之上能听之则王道光矣。谏于未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行者,下也。违而不谏则非忠臣夫谏始于顺辞中于抗议终于死节以成君休以宁社稷。《书》云:“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取材于《忠经·忠谏章第十五》,汉·马融撰) (东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真宗既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曰唯臣妾有一首诗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作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取材于苏轼《东坡志林》)(丰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孽摇之虚有鸟焉一身而九头得食则八头皆争呀然而相衔洒血飞毛食不得入咽而九头皆伤海凫观而笑之曰而胡不思九口之食同归于一腹乎而奚其争也?——《郁离子·九头鸟》 (海一)11.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5分) 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取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 (西一)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凌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颓坏蜊 (宣一)11.用斜线(/)给上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朝二)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6分)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崇二)11.用斜线(/)给下面两段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5分)弹棋,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 (取材于晋·徐广《弹棋经》)弹棋,始自魏宫内装器戏也文帝于此技亦特好用手巾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拂棋妙逾于帝。 (取材于魏·邯郸淳《艺经·弹棋》)(东二)11.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 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①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②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③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取材自清姚鼐《游媚笔泉记》)(丰二)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诗人多用野老字不过谓田野老人耳按《汉书·艺文志》有

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资料

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资料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中考文言文断句技巧 什么叫断句?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文言文断句口诀: 常用虚词是标志 抓住“曰”“云”“言” 习惯句式掌握住 固定结构莫拆散 借助修辞与骈句 相同词语相连中间断 根据句子结构成分 文言文断句规律: 一、常用虚词是标志 (一)常用句末语气词(句尾助词)后面可断句。 如“矣、耶、哉、与(欤)、焉、兮、耳、而已、(乎)、(者)、(也)”等。 特殊情况: 1、“者”,在作“……的人”或者表示间断停顿、或“者也”连用时,其后不能断句。 2、也”也常用在句间,表句间语气舒缓,诵读时不能停顿,其后不能断句。 3、“乎”有时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如:生乎吾前),其后不能断句。(二)常用句首语气词(发语词)前面可断句。 如“岂(岂独)、其、盖、唯、盍、夫、且、且夫、若夫”等。 (三)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前后都可断句。 如“嗟夫、嗟乎、呜呼”等。 (四)常用句首时间词前可断句。 如“顷之、俄顷、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俄、有间”等。(五)常用句首关联词前面大多可断句。 如“故、故而、是故、以故、(然)、因、(而)、(于是)、苟、纵、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虽然、至于”等。 二、抓住“曰”“云”“言”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曰”“云”“言” 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顿开,后面“曰”的内容一般要加双引号。 如果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三、习惯句式掌握住 (一)表示感叹的固定格式 如: 1、何其……也(译为“多么……啊”。) 2、一/壹何……(译为“多么……啊”)

初中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规律

初中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规律 文言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全国各地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 停顿是理解、翻译的基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地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不少同学反映文言句子浩如烟海,一个句子一种停顿,难以掌握。其实只要我们“把握两个 原则,遵循五个规律”,一般就能正确停顿好。 一、两个原则 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如: ①“今 /天下三分。"(《出师表》) “今”是一个词,“天下”又是一个词,不能把“天下”断开,“今”和“天”不能连读。 ②“而乡邻之生 /日蹙。”(《捕蛇者说》) “乡邻之生”和“日蹙”是两个偏正短语,都不能断开,“生”和“日”不能连读。 2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如: ③“刻 /唐贤今人诗赋 /于其上。”(《岳阳楼记》) 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唐贤今人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唐贤今人诗赋”是个偏正短语,“唐贤今人”做“诗赋”的定语。“唐贤今人诗赋”不能断开,如果把它断开,在“唐贤今人”后停顿,就变成“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似乎刻的是“唐贤今人”和 “诗赋”,这就是改变了句子的原意。

、五个规律

1 主谓之间要停顿。如: ④“永州之野 /产/异蛇。”(《捕蛇者说》) ⑤“当立者 /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如: ⑥“必有 /得天时者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⑦“三顾臣 /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3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如: ⑧“三里 /之城,七里 /之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⑨“发 /闾左/谪戌渔阳 /九百人。”(《陈涉世家》) 4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如: ⑩“盖 /大苏 /泛赤壁云。”(《核舟记》) [11] “然则 /北/通巫峡。”(《岳阳楼记》) 5古今异义词之间要停顿。如: [12]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13]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以上只是文言句子停顿的一般原则和规律,朗读时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意”上花功夫,不要曲解句意才是关键。另外,所在句子的停顿一般只需1?2处, 重在“语不宜过

初中的文言文断句练习附有答案.doc

断句练习 (朝一) 11. 用斜线( / )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 分断句。( 6 分) 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 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 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 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 (崇一) 11.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画线的部 分断句。( 5 分) 忠臣之事君也莫先于谏下能言之上能听之则王道光矣。谏于未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行者,下也。 违而不谏则非忠臣夫谏始于顺辞中于抗议终于死节以成君休以宁社稷。《书》云:“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 圣。”(取材于《忠经·忠谏章 第十五》,汉·马融撰) (东一) 11.用斜线( / )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 分断句。( 5 分)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真宗既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曰唯臣妾有一首诗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作诗。今日捉将 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取材于苏轼《东坡志林》)(丰一) 11.用斜线( / )给下面短文断句。( 5 分) 孽摇之虚有鸟焉一身而九头得食则八头皆争呀然而相衔洒血飞毛食不得入咽而九头皆伤海凫 观而笑之曰而胡不思九口之食同归于 一腹乎而奚其争也?——《郁离子·九头 鸟》(海一) 11.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5 分) 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 而民信之(取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 (西一) 11. 用斜线 (/)给下面短文断句。 (5 分 ) 凌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 无锱铢相负揭。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 之理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颓 坏蜊 (宣一) 11.用斜线( / )给上文中画横线的部分 断句。( 5 分) 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朝二) 11. 用斜线( / )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 分断句。( 6 分)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 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 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 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崇二) 11.用斜线( / )给下面两段文言文画线 的部分断句。( 5 分) 弹棋,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 (取材于晋·徐广《弹棋经》)弹棋,始自魏宫内装器戏也文帝 于此技亦特好用手巾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着葛巾拂棋妙逾于帝。 (取材于魏·邯郸淳《艺 经· 弹棋》)

山东省2019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解词、译句)学案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断句、解词、译句) 一、【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方法】(1)主语和谓语之间(优先停顿)、动词和宾语之间要停顿(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可以不停顿)。例:先帝/不以/臣卑鄙。(2)发语词后要停顿(优先停顿),如“至于”、“夫”、“若夫”、“盖”、“且”等。如:夫/专诸之刺王僚也。(3)句首关联词后要停顿(优先停顿)。例:然则/何时而乐耶?(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5)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诗意个复音词的,要分开。例:可/以一战。(6)在表转折关系的“而”“则”前停顿。(7)“也”“乎”等语气词若在句中,后面要停顿。 二、【解词和译句】文言词语分实词和虚词。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虚词主要有:之、其、而、以、于、为、也、乎、夫、焉。 1、词语理解的方法:扩字法。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主要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要扩词;积累法。即把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积累起来,以便自如地理解运用;揣测法。联系上下文揣测其意义,这种方法切忌脱离文本,毫无根据地随意猜测。 2、六字翻译法:最常用的翻译方法——古文今译六字法:对译法、增删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换法、补译法,简括为“对、增、移、留、换、补”六字。 对译法:就是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的文言词。如“野芳发而幽香”,可译为“野花开散发出清幽的香味”。 增删法:就是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变成双音节词。如“齐师伐我”,可译为“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对少数没有相当的词表示的文言虚词可以不译或删去。“夫环而攻之”中的“夫”在译文时可以删去。 移位法:对一些与现代汉语句式结构不相同的文言句子,在译文时应换成现代汉语的语序加以调整。如“何陋之有”,是“有何陋”;又如“战于长勺”,应按照“于长勺战”的语序来翻译。 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国号、帝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不必另作翻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巴陵”可照录不译。 替换法:对少数文言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在译文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如“吾欲之南海”中的“吾”替换为“我”,“之”替换为“去”,全句应译为“我想要去南海”。 意译法: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3、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忠于原文内容,不随心所欲,抛开原文,凭空编造;通顺流畅,不要使句子文白夹杂;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在准确传达原意的基础上,尽量使语言生动。 三、跟踪练习: (一)读《冰雪文序》张岱,完成问题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复习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 技巧复习(总1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复习 要点提示】 (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例:夔一足也 (二)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试一试】 (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3)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断句具体方法】 一、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⑴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初中语文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比较关键的内容是我们必须要认真进行了解的。掌握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这些重点知识,我们就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初中语文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详解 读文段: 初中语文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教学中,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找虚词: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由此可见,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等。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例〔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例〔2〕、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新序?刺奢》) 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找出这些虚词,本题差不多就解决了。 察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