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溶液优秀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溶液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
教材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习过混合物的概念,溶液就是一种混合物,本课题的重点是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以及溶液形成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为后面学习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溶解度等打下基础。
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并且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所以是系统学习溶液相关知识是很必要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认识溶解的微观过程。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二、过程和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
难点:理解溶液形成的微观过程。
教法与学法
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温度计
实验药品:食盐、硫酸铜、氢氧化钠、硝酸铵
其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经常听到溶液这个词,提到溶液同学们就会想到水,那同学们认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是属于溶液的,水到底属不属于溶液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溶液的概念,溶液的形成过程。
【探究实验一】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
让同学们分组进行实验,将氯化钠与硫酸铜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提问】1.同学们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2.氯化钠与硫酸铜固体有何变化?
3.氯化钠与氯化钠固体为什么不见了?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
4.最后形成的溶液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
【实验】将探究实验一所得的两种溶液混合,会观察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
【提问】1.溶液各处性质是否相同?(均一性)
2.形成溶液后,有固体与液体分离?(稳定性)
3.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混合物)
【总结】概括什么叫溶液。
【板书】溶液的定义
【讲解】溶液由溶质与溶剂组成,溶质与溶剂的定义
【板书】溶液的组成
【讲授】溶剂不仅仅只有水,还有汽油、酒精等;溶质有固体、液体、气体。
溶液名称如何确定?
【分析与思考】空气是溶液吗?合金是溶液吗?
【跟进训练】判断说法是否正确。
【提问】怎样确定溶液中哪个是溶质?哪个是溶剂?
【归纳概括】分为三种体系归纳。
【练习】判断溶液中哪个是溶质?哪个是溶剂?
【探究实验】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将氢氧化钠、硝酸铵分别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提问】这两种物质溶解在水中,温度有何变化?
【总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讲授】溶解过程分为扩散过程(吸热)和水合过程(放热),所以溶解过程的温度升高与降低是根据这两个过程吸热和放热的相对大小来确定的。
【巩固训练】练习习题
【归纳总结】1.溶液的定义
2.溶液的特征
3.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判断
4.一些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布置作业】练习册P63-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