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常见欺诈和防范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中的跟单信用证及其常见欺诈手法

国际贸易中的跟单信用证及其常见欺诈手法

国际贸易中的跟单信用证及其常见欺诈手法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依据市场规则、士约管理和资金清算等方式进行的货物和服务交易的活动。

在国际贸易中,跟单信用证被广泛应用于通过银行作为中介来实现商业信用风险的转移。

跟单信用证是指买方委托银行发出信用证,银行根据信用证开立赊销单据后,从出口商处获得货物单据,并向进口商支付货款。

在跟单信用证的交易中,常常出现欺诈行为,其中最常见的欺诈手法有以下几种:一、无法追溯来源的信用证这种欺诈手法通常是由出口商和银行勾结起来,他们在跟单信用证上使用的是伪造的银行标志、银行名字、银行地址、银行执照等信息,以掩盖他们的违法行为。

这种欺诈行为的受害者可能是进口商和其他国际交易参与者,因为他们无法确定银行是否存在或达成的信用证是否有效。

二、以虚构交易进行的信用证这种欺诈手法通常是由出口商和进口商勾结起来,他们将虚构的商品和服务装在文件中,然后模仿真正的跟单信用证交易流程来骗取银行的款项。

这种欺诈的最明显迹象是交易单据中出现频繁的重叠和错位项或与实体店铺不相符的信息。

三、利用高价让银行误判单据的信用证这种欺诈手法是指利用虚高的价格来误导银行判断跟单信用证是否真实有效。

出口商和进口商在签订协议后,出口商会按照虚假价格收集假的货物文件。

接着,出口商会把这些文件提交给银行,银行会按照价格相信文件的真实性。

一旦银行支付了高价,欺诈者将轻易地获得资金,而追究责任将显得困难。

四、设计复杂的跟单信用证这种欺诈手法通常是针对那些缺乏经验的进口商和银行。

欺诈者会设计各种复杂的跟单信用证来干扰银行工作和进口商执行,例外许可、行业管制,技术规范,汽车配件的规格和配置等。

这种欺诈手法要求进口商进行详细的审核,以确保交货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总之,国际贸易中的跟单信用证是国际交易的重要环节。

由于涉及到金钱和商品,欺诈现象时有发生。

在以后的国际贸易活动中,我们必须加强对跟单信用证的审核,加强风险防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国际贸易合同欺诈的类型及其防范措施

国际贸易合同欺诈的类型及其防范措施

国际贸易合同欺诈的类型及其防范措施在国际贸易中,合同的签订对于双方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一些欺诈行为,使得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遭受损失。

因此,了解和预防国际贸易合同欺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合同欺诈的类型以及防范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际贸易合同欺诈的类型1. 假冒产品或服务假冒产品或服务是一种常见的欺诈手段。

在国际贸易中,卖方可能会故意提供次品或虚假产品,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另外,卖方也可能虚构产品的性能或服务的质量,给买方造成误导。

2. 虚假交付日期卖方在合同中虚假地陈述交付日期,以达到延迟交货的目的。

这种行为会给买方造成贸易中断、资金浪费和时间损耗。

3. 价格欺诈价格欺诈是指卖方在合同中故意隐瞒或虚构价格信息,以达到获得不公平利益的目的。

例如,卖方可能在合同中隐瞒了某些费用或税收,使得买方最终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

4. 资金欺诈在国际贸易中,资金欺诈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段。

例如,买方可能通过欺诈手段向卖方逃避或拖延支付货款。

另外,卖方也可能利用虚假的资金证明或银行保函来迫使买方提供预付款。

二、防范国际贸易合同欺诈的措施1. 加强尽职调查在签订合同之前,双方都应该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

买方需要了解卖方的信誉和业务记录,以及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性能。

而卖方也应该对买方的信誉和资金状况进行调查,确保其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

2. 明确合同条款为了避免合同欺诈,合同的条款应该明确详细。

双方应该对产品价格、交付日期、质量标准、支付方式等重要条款进行具体约定,并确保合同中不存在模糊、含糊不清的内容。

3. 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在国际贸易中,市场动态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合同的履行。

因此,双方应该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对可能对合同履行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及时调整和协商。

4. 合理分配风险合同中风险的合理分配是预防欺诈的重要手段之一。

双方应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并在发生争议时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于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风险与防范

关于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风险与防范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风险与防范1. 引言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支付方式之一,它作为买卖双方之间的一种担保机制,确保了交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信用证欺诈也逐渐增多,给国际贸易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从信用证欺诈的定义和分类入手,阐述信用证欺诈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几种常见的防范措施。

2. 信用证欺诈的定义和分类信用证欺诈是指在信用证交易中,买卖双方之一或双方共同伙同他人,通过伪造、篡改或提供虚假文件等手段,获取不当利益或对他方造成损失的行为。

根据受害者的身份和欺诈方式的不同,信用证欺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 假冒受益人欺诈受益人在开立信用证时,伪造或冒用他人的身份信息,以获取开证行的支付。

2.2 假冒开证行欺诈欺诈者以假冒或盗用开证行的名义,开具伪造的信用证文件,以骗取受益人的货款。

2.3 中介机构欺诈中介机构通过在信用证交易中伪造虚假文件,以谋取中介费或通过转售货物牟取非法利益。

2.4 合谋信用证欺诈买卖双方共谋伪造信用证文件,以获得虚假支付或非法获利。

3. 信用证欺诈的风险因素信用证欺诈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3.1 技术手段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伪造信用证文件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高级,使得欺诈分子更加难以被识别。

3.2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交易涉及多方合作,缺乏统一而有效的监管机制,使欺诈行为得以存在。

3.3 信息不对称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一方难以全面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和交易背景,从而容易成为欺诈的受害者。

3.4 清算风险信用证交易的清算周期较长,一旦发生欺诈,追回货款和修复损失的成本较高。

4. 防范信用证欺诈的措施为了有效防范信用证欺诈的风险,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范措施:4.1 加强信用调查在进行信用证交易之前应对买卖双方的信用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其交易背景、信用状况等,并与信用报告机构等第三方进行核实。

4.2 严格审核信用证文件开证行和受益人需要对收到的信用证文件进行仔细的审核,特别是对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严格把关。

进口提单欺诈原理分析及风险防范

进口提单欺诈原理分析及风险防范

进口提单欺诈原理分析及风险防范进口提单欺诈是一种常见的贸易诈骗手法,通常发生在国际贸易中,企图通过虚构或伪造的进口提单来骗取货物或金钱。

以下是针对进口提单欺诈的原理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

1. 虚假提单:诈骗者可能通过伪造或冒用合法货运公司的提单,虚构虚假的货物进口记录。

他们可能会从事伪造货物的进口提单、运单、保险单等,以获得货物或金钱。

2. 单证套利:欺诈者可能通过在进口合同中虚构高于实际货值的价格,然后再出具低于实际货值的提单和报关文件等,从而套取进口方及保险公司的经济利益。

3. 阻挡货物:欺诈者有时会在货物抵达目的港口后,拒绝接收货物,以此来逼迫卖方或物流公司支付额外费用,或以较低价格获取货物。

1. 加强供应链管理:企业在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时,应进行尽职调查,了解其信誉和资质,并与有经验的供应商合作。

要定期审查供应商的信誉和业务状况。

2. 核实提单真实性:购买方在支付货款前,应核实提供的提单是否真实有效,可以与货运公司进行核实,并确保提单的各项信息与合同相符。

3. 严格对照单据:在货物抵达目的港口后,进口方应仔细核对提单和相关单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如果有任何疑问,应及时与货运公司或物流公司联系。

4. 保险覆盖:购买方应与保险公司合作,购买货物运输险,并确保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货物实际价值,以减少损失。

5. 合同审查:购买方在签订进口合应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合同明确规定了货物的品质、数量、价格和交付方式等重要信息。

6. 加强沟通与监管:购买方与供应商、货运公司等相关方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及时获取货运和报关等环节的进展情况,并加强对物流环节的监管。

进口提单欺诈是一种常见的贸易诈骗手法,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时,必须提高警惕,加强风险防范措施,保护企业的利益和资产安全。

国际结算中的欺诈及其防范

国际结算中的欺诈及其防范

国际结算中的欺诈及其防范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日益频繁,国际结算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伴随着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欺诈行为也时有发生,给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了解国际结算中的欺诈手段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际结算中常见的欺诈类型1、信用证欺诈信用证是国际结算中常用的支付方式之一,但也是欺诈行为的高发领域。

常见的信用证欺诈手段包括伪造信用证、软条款信用证、信用证欺诈性单据等。

例如,欺诈者可能伪造一家知名银行的信用证,骗取卖方发货;或者在信用证中设置一些隐蔽的软条款,使得卖方难以满足要求,从而达到拒付货款的目的。

2、托收欺诈托收是指卖方委托银行向买方收取货款的一种结算方式。

在托收过程中,欺诈者可能会伪造托收单据,或者与买方勾结,在未付款的情况下取得货物。

3、汇款欺诈汇款是最简单的国际结算方式之一,但也存在风险。

欺诈者可能会提供虚假的汇款信息,误导卖方发货,或者在汇款后通过各种手段撤销汇款。

4、票据欺诈票据作为国际结算中的重要支付工具,也容易成为欺诈的目标。

常见的票据欺诈包括伪造票据、变造票据、空头支票等。

二、国际结算欺诈的成因1、信息不对称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往往位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难以全面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和经营情况,这就为欺诈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2、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存在差异,对于国际结算欺诈的认定和处罚标准也不尽相同,这使得欺诈者有机可乘,并且增加了打击欺诈行为的难度。

3、银行审核不严银行在国际结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有时由于业务繁忙、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银行可能对单据和交易的审核不够严格,从而让欺诈行为得以得逞。

4、企业风险意识淡薄一些企业在进行国际结算时,缺乏风险意识,对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也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容易成为欺诈的受害者。

三、国际结算欺诈的危害1、经济损失欺诈行为直接导致企业或金融机构遭受货款损失、货物损失以及相关的费用损失,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

国际贸易合同欺诈防控

国际贸易合同欺诈防控

国际贸易合同欺诈防控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合同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正因为其跨越国界的特点,合同欺诈问题也相应得到了加剧。

欺诈行为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还会对国际贸易体系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防范和控制国际贸易合同欺诈。

一、了解欺诈手段作为国际贸易合同当事人,了解欺诈手段是防控欺诈的首要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合同欺诈手段:1. 信息伪造:合同当事人可能通过伪造文件、虚构事实或者隐瞒重要信息来欺瞒对方。

例如,在合同中夸大产品质量或者规模,以获取更有利的交易条件。

2. 假冒身份:有些欺诈者会利用他人的身份,或者通过虚假注册企业的方式进行欺诈。

他们可能伪造身份证件或公司文件,以获取他人信任和合作机会。

3. 虚假交易:在一些虚假交易中,合同当事人可能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产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以各种理由拒绝交货,并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对方的预付款。

二、加强尽职调查为了减少欺诈风险,合同当事人在进行合作前应加强尽职调查。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核实身份:在与对方进行任何商务往来之前,应核实对方的身份信息。

可以查阅相关国家的商务数据库,或者通过专业的第三方公司进行调查。

2. 了解信用记录:了解对方的商务信用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信用评级机构或者贸易保险公司获取对方的信用报告,以此评估其合作风险。

3. 实地考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亲自参观厂房、产品展示等,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对方的实力和经营状况。

三、合同条款的重要性合同条款是双方权益的保障,也是防控欺诈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清晰明确:合同中的条款应尽可能清晰明确,以避免模糊和歧义。

条款应包括产品质量、价格、交付期限、交付方式等关键内容。

同时,应设定明确的违约责任和补偿机制。

2. 风险分担:在合同中,可以约定风险的分担方式。

例如,在国际贸易中,货物的运输和保险责任可以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以防止争议的发生。

国际贸易中的欺诈与防范

国际贸易中的欺诈与防范

国际贸易中的欺诈与防范概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复杂度的不断增加,欺诈现象也随之出现,并对国际贸易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中的欺诈现象,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如何有效地防范欺诈行为。

国际贸易中的欺诈现象货物质量欺诈货物质量欺诈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一种欺诈行为。

这种欺诈行为通常涉及到在售卖的商品中掺杂次品或假货,以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

例如,某国出口商将质量不合格的商品伪装成合格品,从而欺骗进口商。

收款欺诈在国际贸易中,收款欺诈也是一种常见的欺诈手段。

进口商在支付货款后,出口商不交货或交付次品,从而引发纠纷。

另外,出口商也可能以虚假的销售合同和发票欺骗进口商,使其支付额外费用。

投资欺诈除了商品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国际贸易领域还存在投资欺诈。

这种欺诈行为主要发生在国际投资项目中,包括虚假宣传、故意隐瞒项目风险等行为,旨在吸引投资者并获取非法利益。

欺诈行为的原因利益驱动欺诈行为的核心驱动力是经济利益。

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和进口商常常因为追求高额利润而进行欺诈活动。

例如,出口商可能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劣质原材料,从而提高自身利润。

信息不对称国际贸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也是欺诈行为的原因之一。

出口商通常比进口商更了解商品的质量和真实情况,这使得他们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欺骗进口商,获取不正当利益。

监管不力另一个导致欺诈行为的原因是监管不力。

由于国际贸易涉及多个国家的合作,监管难度较大。

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和国际合作使得欺诈行为得以存在和扩大。

防范欺诈行为的方法建立信任机制建立信任机制是防范欺诈行为的重要措施之一。

国际贸易各方应加强合作,建立互信关系,通过信息共享和持续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欺诈行为的发生概率。

提高监管能力为了防范欺诈行为,各国应加强监管能力,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和标准,并加强监管执法力度。

同时,国际社会也应加强合作,分享监管经验,共同打击跨国欺诈行为。

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诈骗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诈骗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诈骗案例分析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作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方式,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信用证的复杂性和漏洞进行诈骗,给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下面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来深入分析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

案例一:虚假单据诈骗某国内出口企业与一家国外进口商签订了一份价值 50 万美元的货物销售合同,约定以信用证方式结算。

在货物装船后,出口企业按照信用证要求向银行提交了全套单据,包括提单、发票、装箱单等。

然而,进口商在收到单据后,却发现提单是伪造的,货物根本没有装船发运。

进口商立即向开证行提出拒付,并要求出口企业退还货款。

在这个案例中,诈骗分子通过伪造提单等重要单据,骗取了进口商的货款。

这种诈骗手段通常比较隐蔽,因为进口商在收到单据时,很难立即核实其真实性。

而且,一旦开证行根据表面相符的原则支付了货款,进口商就很难追回损失。

案例二:信用证条款陷阱一家国内企业向国外出口一批服装,合同约定以信用证方式结算。

在收到国外进口商开来的信用证后,出口企业发现信用证中有一些苛刻的条款,如要求提供由进口商指定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并且检验报告必须在货物装船前提交。

由于该检验机构在国内没有分支机构,出口企业无法及时获得检验报告,导致无法按时交单。

最终,开证行以单证不符为由拒付了货款。

在这个案例中,诈骗分子通过在信用证中设置一些难以满足的条款,故意造成出口企业单证不符,从而达到拒付货款的目的。

这种诈骗手段常常利用出口企业对信用证条款的不熟悉和疏忽,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案例三:软条款信用证诈骗某国内企业与一家国外公司签订了一份机械设备出口合同,合同金额为 200 万美元。

国外公司开来的信用证中包含了一个软条款,即要求出口企业在发货前必须获得进口商的书面确认。

然而,在出口企业准备发货时,进口商却故意拖延不给出书面确认,导致货物无法按时发运。

最终,由于信用证过期,开证行拒绝支付货款。

国际贸易的8种常见骗术(博士说油整理)

国际贸易的8种常见骗术(博士说油整理)

国际贸易的8种常见骗术(博士说油整理)文档一:1. 假冒品牌及盗版商品假冒品牌及盗版商品是一种常见的国际贸易骗术。

通过创造假冒品牌商品或者盗版商品,欺骗消费者以追求低便宜格或者热门品牌的名气。

这种骗术不仅侵犯到品牌的知识产权,还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在国际贸易中,时常浮现通过假冒品牌及盗版商品获取非法利润的情况。

1.1 假冒品牌商品假冒品牌商品是指以伪造的品牌标识销售的商品。

这些商品通常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吸引了许多消费者。

然而,这些商品的质量无法保证,可能造成消费者的损失。

为了避免遭受假冒品牌商品的伤害,消费者在购买时要保持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商品。

1.2 盗版商品盗版商品是指未经授权复制的知识产权商品。

在国际贸易中,盗版商品的销售非常猖獗。

通过创造盗版商品,骗子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获取非法利润。

盗版商品不仅伤害了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权益,还可能对消费者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健康风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注意商品的真伪,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2. 虚假广告和误导宣传虚假广告和误导宣传是一种常见的国际贸易骗术。

通过虚假广告和误导宣传,骗子可以欺骗消费者购买低质量或者不存在的商品。

这种骗术不仅是以欺诈手段获取非法利润,还对消费者的信任产生负面影响。

2.1 虚假广告虚假广告是指广告商在宣传商品时故意虚报商品的性能、质量和效果。

通过虚假广告,消费者可能会被误导,购买了不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

虚假广告不仅对消费者造成为了经济损失,还伤害了消费者对广告行业的信任。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当对广告内容保持警惕,选择具有信誉的商家。

2.2 误导宣传误导宣传是指商家在宣传商品时使用具有误导性的言辞或者手段。

通过误导宣传,商家可以让消费者对商品产生错误的认知,从而促使他们购买商品。

误导宣传可能包括夸大商品的功效、隐瞒商品的缺陷等行为。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当保持理性,对宣传内容进行核实,不轻易相信宣传的承诺。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无文档二:1. 欺诈支付欺诈支付是一种常见的国际贸易骗术。

几类常见国际贸易诈骗及应对方法

几类常见国际贸易诈骗及应对方法

几类常见国际贸易诈骗及应对方法2018年,外贸人过的胆战心惊!美国挑起贸易战,中美贸易受挫;强势美元的影响下,曾经的新兴市场遭遇了本币大跌,不得不采取限制进口的办法来稳定汇率……好好的市场搞的乌烟瘴气。

除了难以控制的国际贸易局势带来的买家弃货,最头疼的是,你竟然又遇到了贸易欺诈,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一、4种经典的贸易欺诈案例:1、新客户借新成立公司广撒网外贸交易中,新客户首次交易往往比较谨慎,但也不乏一些新客户,合同约定了明确的付款方式后,客户却在交易过程中,临时要求变更。

比如货已到港口,不付款要求你先放货,待货物卖出再付钱不然就退货。

大多数情况,因为货已生产或者已经运至港口,卖家迫不得已妥协,正中了客户的陷阱。

据我司了解,这种客户往往在短时间内大举采购货物,然后注销公司消失的无影无踪,从而大赚一笔。

2、新客户假冒他人公司签约有时候,你投了中信保,也于事无补。

我司近期的一个案件,经调查后发现意大利买家否认与卖家发生过交易,并且卖家给出的联系人也不是意大利公司的员工。

虽然投了中信保,但最终并未赔付。

(中信保调查反馈部分截图)买家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便利,冒用他人公司实施诈骗,这种情况,投了保险也不会赔付啊。

3、老客户借账期申请破产赖账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双方合作很久以后,交易比较稳定且双方合作融洽,买家有30天或者更长的账期。

当买家经营不善,需要申请破产保护,往往会借着前期交易积累的信任和账期的优势,拖延付款,其实背地里已经在操作破产申请。

4、老客户订单量突增后消失有一种“老客户”,其实都是先通过几笔小额订单获得你的信任,信用看起来很好,实质是在设置圈套。

借此要求更加宽松的付款方式,并抛出大订单。

卖家很容易在此时忽略交易风险,一旦赊销,这样的订单足够买方大赚一笔,自然消失无影。

二、规避以上贸易欺诈风险的方法:首要的方法自然是判断买家的资信情况。

一份小小信用报告,涵盖企业基础注册信息、业务开展情况、付款记录等信用信息及行业背景分析,相当于一份“体检报告”,让你看清对方真面目。

国际贸易中的提单诈骗案及其防范

国际贸易中的提单诈骗案及其防范

国际贸易中的提单诈骗案及其防范提单诈骗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欺诈手段,给贸易参与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介绍提单诈骗的概念、案例以及防范措施,以帮助贸易参与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1. 提单诈骗的概念与特点提单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凭证,是货物交接的证明文件。

提单诈骗是指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由于提单的虚假或被篡改,导致货物的所有权转移或价值损失的欺诈行为。

提单诈骗具有以下特点:隐蔽性:提单诈骗往往会伪造或篡改文件,使受害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虚假提单;跨国性:国际贸易中的提单诈骗常涉及跨国犯罪团伙,使打击和追偿变得困难;组织性:提单诈骗往往由专业犯罪团伙组织实施,利益链条复杂。

2. 典型案例分析2.1 提单盗窃案2023年,某公司向一家海外买家出口一批价值百万的货物。

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货船上的提单被盗窃,由于提单是货物所有权的凭证,买家拒绝支付货款。

尽管发货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但由于提单的丢失,最终无法追回货款。

2.2 提单伪造案一名买方在交易中诱使卖方将货物先发运,以虚假的提单要求付款。

当卖方将货物发运后,买方以各种借口拖延付款,最终卖方发现所收到的提单是伪造的,无法取得货款。

3. 防范提单诈骗的措施3.1 加强信息共享与核查贸易参与方应加强信息共享,定期核对提单信息,确保提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可以通过使用电子提单等新技术手段,减少提单篡改和伪造的可能。

3.2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贸易参与方应与可靠的供应商、买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确保合作伙伴的信誉和经验。

在货物交接前,双方应详细核对提单的各项信息,并保留书面记录,以便日后追溯。

3.3 谨慎选择交易方式和付款方式贸易参与方应选择安全可靠的交易方式和付款方式,如信用证交易等。

要谨慎选择承运人和物流公司,尽量选择具备良好信誉和专业水平的合作伙伴。

3.4 做好合同和保险的安排贸易参与方应在合同中明确货物交付和支付的条款,明确提单使用的方式和要求。

参与方应购买货物运输保险,确保在货物发生损失时能得到赔偿。

国际贸易合同欺诈防控

国际贸易合同欺诈防控

国际贸易合同欺诈防控一、引言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和执行也成为了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以及各方的不诚信行为,国际贸易欺诈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重点探讨国际贸易合同欺诈的防控方法和策略。

二、国际贸易合同欺诈的类型国际贸易合同欺诈的类型众多,主要包括几种:1.虚假合同:当一方故意伪造合同文件,以达到欺诈目的时,就属于虚假合同。

2.虚假标的:在合同中某一方声称有产品或服务,但实际上并不存在或者无法提供。

3.质量欺诈:当一方在合同中明确承诺产品的质量或规格达到某个水平,但实际上并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

4.价格欺诈:一方故意虚报价格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价格欺诈。

5.支付欺诈:一方利用支付方式进行欺诈行为,例如虚假支付证明等。

三、国际贸易合同欺诈防控的措施为了防范和控制国际贸易合同欺诈的风险,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防控措施:1. 深入调查和背景核实在签订国际贸易合同之前,双方应该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背景核实,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以及声誉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决策是否与对方建立合作关系。

2. 合同条款的明确和严格合同中的条款应该明确、详细,并且能够保护双方的权益。

在价格、质量、交付时间、支付方式等方面应该设定明确的约束和规定,以减少合同欺诈的可能性。

3. 第三方的监督和认证双方可以借助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和认证,以确保合同的执行和履行。

例如,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产品质量检测,或者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的监管。

4. 国际贸易信用保险国际贸易信用保险是一种通过保险机构转移合同履行风险的方式。

当发生合同欺诈时,可以通过信用保险来降低损失和风险。

5. 法律手段和仲裁机构当发生合同欺诈时,受害方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追究违约方的责任,并可以选择在国际仲裁机构进行争议解决,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结论国际贸易合同欺诈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可能给各方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防范和控制合同欺诈,各方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深入调查和背景核实、明确合同条款、借助第三方监督、购买信用保险等。

国际贸易合同欺诈类型及其防范措施

国际贸易合同欺诈类型及其防范措施

国际贸易合同欺诈类型及其防范措施引言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合同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多。

然而,由于合同争议案件的复杂性和纠纷成本的增加,欺诈行为也在贸易合同中越来越普遍。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际贸易合同中常见的欺诈类型,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欺诈类型1. 伪造文件伪造文件是国际贸易合同中常见的欺诈手段之一。

很多时候,一些商家为了获取更大利益,会伪造货物清单、发票、提单等贸易文件,从而骗取对方的付款。

这种欺诈行为会给贸易双方带来很大的损失。

2. 虚假陈述虚假陈述是指在合同中故意提供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以达到欺骗对方的目的。

例如,在合同中夸大产品的性能指标或虚假宣传产品的优势等。

虚假陈述会误导对方做出错误的决策,导致贸易纠纷的发生。

3. 隐瞒信息隐瞒信息是指在合同中故意隐瞒或不提供重要的信息,以达到欺骗对方的目的。

例如,在合同中故意隐瞒产品的缺陷或存在的问题,以此获取对方的同意。

隐瞒信息会使对方陷入被动,导致贸易合同无法履行或损失。

4. 欺诈转移欺诈转移是指将欺诈的责任转移到其他方面,以掩盖自己的欺诈行为。

例如,在合同中涉及多个供应商或中介商,一方欺诈,而将责任推卸给其他供应商或中介商。

这种欺诈行为会使对方陷入困境,难以追究欺诈的责任。

防范措施为了减少国际贸易合同中的欺诈风险,贸易各方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检查合同文件的真实性在签订合同之前,双方应仔细审查和核实所有合同文件的真实性。

可以通过与相关机构核实文件的合法性,比如验证提单的真实性,来减少伪造文件的风险。

2. 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建立长期的信任与合作关系是防范欺诈的重要手段。

双方可以通过多次合作,逐渐建立起互相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从而减少欺诈风险的发生。

3. 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在签署合同之前,双方应详细阅读并仔细审查合同条款。

特别是对于涉及重要信息的条款,双方应该确保合同中没有任何虚假陈述或故意隐瞒信息。

4. 寻求专业法律支持如果发生贸易纠纷,双方应寻求专业的法律支持。

国际贸易欺诈及法律防范

国际贸易欺诈及法律防范

国际贸易欺诈及法律防范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继而伴随着大量的国际贸易欺诈,我国在较长时间一直为国际贸易欺诈的主要受害国,因此,对国际贸易欺诈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法律防范,是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所必须高度重视的大事。

本文仅对经常发生的国际贸易合同欺诈其防范作介绍。

1. 国际贸易合同欺诈的识别与防范在国际贸易中,个别不法外商利用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外贸业务水平和反欺诈能力的不足以及法律知识的欠缺,及力左右贸易谈判,规避法律约束,布设法律陷阱,实施欺诈行为以获取非法利益,其欺诈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在主体资格上的欺诈1.以虚构的公司或冒用他人的名义进行欺诈2.以合同义务(主要是债务)转让给没有实际履行能力的第三人进行欺诈。

3.以承担有限责任的方式进行欺诈。

不法商人以较低资本注册有限公司,骗取超过注册资本的货物或价款即不知去向,或仅承担有限责任并宣布公司破产,从而达到欺诈的目的。

对此的法律防范主要是通过资信调查,弄清对方有无实际履行能力及诚意,同时还应对对方对法律性质以及委托代理等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2.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的欺诈1)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商务谈判技巧相当重要。

商务谈判的核心是将己方利益最大化并将欺诈风险最小化,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富有外贸经验的高层次人才的任用以及对国际贸易合同签订所涉及对经济与法律信息有足够的把握。

一般而言,在合同订立上对欺诈行为主要是从合同的条款、合同的形式及国际贸易术语等方面入手,布设陷阱并附高额索赔,或利用时空差卷款潜逃。

其中,利用合同条款进行欺诈主要表现为:1.利用合同的主要条款有欠缺、内容不确切或自相矛盾以及理解上的歧义等进行欺诈。

例如,在品质规格条款上,对文字、图样或者样品的品质约定不明;在数量条款上,对约数或计量方法等未加注明;在包装条款上,使用“适合海运包装”、“标准出口包装”等含义不明等词句,或者有违他国法律和禁忌等;在价格条款上,未考虑汇率波动等影响;在装运、保险条款上约定不明,尤其应注意的是价格、装运和保险条款等多涉及国际贸易术语,该术语若与合同其他条款相抵触,有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研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风险与防范

研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风险与防范

研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风险与防范论文报告:一、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的定义与形式信用证欺诈作为国际贸易中一种常见的风险,其尤其突出的表现在于既具备了高度的专业性和技巧性,同时还存在较大的违法性和损害性。

因此,对于信用证欺诈的定义和形式的梳理,是研讨信用证欺诈风险与防范的首要问题。

二、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的危害与影响信用证欺诈的存在对国际贸易各方的经济利益和商业信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危害与影响极为严重。

因此,针对信用证欺诈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深入研究,是研讨信用证欺诈防范的重要环节。

三、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的原因及其机制信用证欺诈的产生并非偶然,其存在着严重的行业风险和商业制度漏洞。

因此,研究信用证欺诈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信用证欺诈机制的分解,为各方制定合理可行的防范方案提供依据。

四、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防范的应用措施为有效遏制信用证欺诈,需要制定相应的防范方案。

这些方案应当包括严格的监管措施、规范化的交易流程以及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等多个方面。

因此,对信用证欺诈防范措施的研究,是保障国际贸易安全顺利发展的基础。

五、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防范的加强和完善由于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表现出来的技巧性和违法性,故难以全面预防。

因此,针对当前信用证欺诈问题,还需要对防范措施进行加强和完善,推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的有效治理。

案例分析:一、某公司自主对付欺诈的案例在2014年,某公司险遭信用证欺诈。

由于该公司具备着较强的反欺诈能力和紧密的团队精神,最终成功地发现并制止了这起案件,成功避免了损失。

该案例表明,建立稳健有效的防范体系,至关重要。

二、欧洲亚银行与溢达集团欺诈案2014年,欧洲亚银行与溢达集团在进行4000万美元的贸易支付中,受到欺诈行为的袭击,最终导致了巨额损失。

该案例表明,在确保监管能够到位的前提下,各方交易合作中的创新和专业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国际贸易中的投机欺诈案例构成欺诈行为的投机操作并不鲜见。

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诈骗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诈骗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信用证诈骗案例分析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日益频繁,信用证作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方式,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信用证的特点进行诈骗,给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几个典型的信用证诈骗案例。

案例一:虚假单据诈骗在一笔涉及服装出口的国际贸易中,卖方_____公司向买方_____公司提供了信用证要求的所有单据。

然而,买方在收到货物后发现,货物的质量和数量与单据上的描述严重不符。

经过调查发现,卖方提供的单据全是伪造的,包括提单、商业发票、质检报告等。

这种诈骗手段的得逞,主要是因为信用证业务中,银行只负责审核单据的表面一致性,而不审查货物的实际情况。

如果卖方能够提供与信用证条款完全相符的虚假单据,银行就会付款,而买方则可能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防范此类诈骗,买方在签订合同前应充分了解卖方的信誉和实力,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

同时,在信用证中应规定一些严格的检验条款,要求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检验报告,以确保货物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案例二:软条款信用证诈骗某企业_____在与国外一家公司进行化工原料贸易时,收到了一份信用证。

信用证中包含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条款:“货物需由买方指定的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装船运输。

”然而,当货物准备装船时,买方指定的检验人员却迟迟不到场,导致货物无法按时装船,最终错过了销售旺季。

在这个案例中,买方利用软条款设置了陷阱。

所谓软条款,是指信用证中加列一些条款,使信用证下的付款取决于买方或开证行单方面的行为,从而使受益人处于不利地位。

对于此类诈骗,卖方在收到信用证后,应仔细审查条款,对于不合理或不明确的条款,要及时与买方沟通修改,避免陷入被动局面。

案例三: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滥用在一宗机械设备的进出口交易中,买方_____公司以卖方_____公司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为由,向法院申请止付信用证项下的款项。

然而,经过调查发现,买方所谓的质量问题并不存在,其目的是为了拖延付款。

盘点、揭露国际贸易中“洋骗子”的各类骗术

盘点、揭露国际贸易中“洋骗子”的各类骗术

盘点、揭露国际贸易中“洋骗子”的各类骗术盘点、揭露国际贸易中“洋骗子”的各类骗术一、引言国际贸易中,不法商人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欺诈行为已屡见不鲜。

为了保护交易双方的权益,了解并揭露这些骗术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盘点国际贸易中常见的欺诈手段,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读者更好地辨别和预防诈骗行为。

二、合同欺诈1. 虚假交易:洋骗子通过编造虚假的交易合同来欺骗商家,一旦货款支付后,洋骗子会消失不见。

2. 偷换合同:洋骗子在交易过程中偷换合同,将原合同中的关键条款偷偷更改,以获取更多利益。

三、付款欺诈1. 虚假支付凭证:洋骗子提供虚假的支付凭证,使商家误以为已经收到付款。

2. 信用卡欺诈:洋骗子使用盗刷的信用卡进行支付,商家未收到实际款项。

四、产品质量欺诈1. 假冒伪劣产品:洋骗子出售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欺骗商家和消费者。

2. 虚假质检报告:洋骗子提供伪造的质检报告,使商家误认为所购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五、货物运输欺诈1. 中途截留:洋骗子在货物运输途中将货物截留,并要求支付额外费用才干将货物释放。

2. 虚假保险索赔:洋骗子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虚报货物损失,并通过保险索赔获取赔偿。

六、防范措施1. 建立信任关系:与合作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加强信息共享和互利合作。

2. 谨慎核实信息:子细核实合同、支付凭证、质检报告等相关信息的真实性。

3. 密切关注交易细节:对交易过程中的任何异常情况保持警惕,并及时与合作方沟通。

七、附件列表1. 实例合同:提供常见的贸易合同样本,供读者参考使用。

2. 防范手册:详细介绍了如何辨别和预防国际贸易中的欺诈行为。

八、法律名词及注释1. 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假事实或者隐瞒真象,欺骗他人财物的行为,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

2. 合同虚假:指在签订合同时,以虚构的事实或者隐瞒真实情况,导致合同内容严重失真。

国际贸易中的提单诈骗防范措施探讨

国际贸易中的提单诈骗防范措施探讨

国际贸易中的提单诈骗防范措施探讨提单是国际贸易中一种常见的货物运输凭证,也是货物所有权转移的依据。

然而,在国际贸易中,提单诈骗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欺诈手段,给贸易各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法律纠纷。

为了防范提单诈骗,保证国际贸易的安全与顺利进行,我们在本文将探讨一些有关提单诈骗的防范措施。

首先,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合作伙伴。

在国际贸易中,选择正规的物流公司和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是预防提单诈骗的关键。

合作伙伴的信誉度和背景调查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与其他贸易伙伴的交流和信息共享,我们可以快速了解某个合作伙伴的信誉度和过往业绩。

此外,选择可追溯的运输方式,如航空运输、铁路运输等,可以提高货物运输和提单交接的可追溯性,减少提单被篡改的风险。

其次,严格遵守合同条款和文件要求。

在国际贸易中,一份完整、准确的合同是防范提单诈骗的基础。

合同中应明确约定货物的品名、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交货地点、运输方式、付款方式等关键要素,避免模糊不清的条款给诈骗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同时,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办理相关文件,包括提货单、舱单、装箱单等,确保所有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三,加强提单的管理和监控。

提单是货物所有权转移的重要凭证,必须做好相应的管理和监控工作。

对于出口货物,货代公司应与收货人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货物的运输情况和提单的状态。

对于进口货物,收货人应与货代公司保持密切联系,并及时核实提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此外,通过引入电子提单技术和数字化平台,可以提高提单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减少篡改和伪造的可能性。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

提单诈骗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才能更好地防范和打击这一问题。

各国海关、执法机构和国际贸易组织可以加强合作,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风险预警和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打击提单诈骗行为。

此外,商会和行业协会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会员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企业员工对提单诈骗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国际结算中的欺诈及其防范

国际结算中的欺诈及其防范

国际结算中的欺诈及其防范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国际结算作为跨国贸易和金融交易的重要环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与之相伴的是各种欺诈行为的滋生和蔓延,给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因此,深入了解国际结算中的欺诈手段,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保障交易安全、维护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结算中常见的欺诈手段1、伪造单据欺诈这是国际结算欺诈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欺诈者通过伪造提单、商业发票、保险单等重要单据,以骗取货物或货款。

例如,伪造一份看似真实的提单,使其看起来货物已经装船运输,但实际上货物根本不存在,从而骗取买方支付货款。

2、信用欺诈某些不法商家可能故意提供虚假的信用信息,夸大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以获取更多的信用额度或优惠的结算条件。

一旦交易完成,他们便可能以各种借口拒绝履行付款义务,导致对方遭受损失。

3、软条款欺诈在信用证结算中,软条款是指开证申请人在信用证中设置的一些条款,使得受益人在履行合同或提交单据时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给欺诈者留下了可乘之机。

比如,规定某些单据必须由开证申请人签署或批准,或者要求货物到达特定地点后才能付款等。

4、网络欺诈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络欺诈也日益猖獗。

欺诈者可能通过黑客攻击、网络钓鱼等手段获取企业的账户信息和交易密码,从而非法转移资金或篡改交易数据。

5、贸易诈骗在国际贸易中,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故意签订虚假合同,以低价诱惑买方下单,然后在发货时以次充好、短斤少两,或者干脆不发货,从而骗取货款。

二、国际结算欺诈产生的原因1、信息不对称在国际结算中,买卖双方往往位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彼此的真实情况了解有限。

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欺诈者有机会隐瞒真实信息,实施欺诈行为。

2、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存在差异,对于国际结算欺诈的认定和处罚标准也不尽相同。

这给欺诈者提供了法律漏洞,使得他们能够逃避法律制裁。

3、监管难度大国际结算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协调和监管难度较大。

探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风险与防范

探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风险与防范

探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风险与防范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是一种常用的支付方式。

信用证作为一项金融工具,在顾客与供应商之间提供了一种安全的支付保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欺诈风险。

为了有效地防范信用证欺诈风险,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了解信用证欺诈的类型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首先,信用证欺诈可能发生的一种情况是虚假证明文件。

供应商可能提交虚假的提单、发票和其他相关文件,以便获取支付。

对于这种情况,买方需要严格审阅和核实每一个文件,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此外,买方还可以委托信用证核查机构对所收到的文件进行详细的核实和检查,以确保其合规性。

第二种信用证欺诈风险是信用证的不正当使用。

对于信用证的开立人来说,他们可能出于不正当的目的,如逃避支付或夸大货物数量,而故意违反信用证规则。

为了防范这种风险,买方可以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密切关注信用证的细节和规定。

如果发现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买方应及时向银行报告,以便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三种信用证欺诈风险是密码被盗。

信用证的密码是保护信用证安全的重要措施。

然而,黑客和欺诈分子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密码,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

为了避免密码被盗的风险,买方需要定期更新密码,并使用强密码,包括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组合。

此外,买方还可以采取多因素认证的措施,如短信验证码或指纹识别等,以提高信用证的安全性。

最后,信用证欺诈风险的防范需要买卖双方的合作。

供应商应提供真实的证明文件,并确保在交货和支付过程中遵守信用证的规定。

买方则要保持高度警惕,尽可能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如供应商的信用记录、资质认证等,以便在信用证操作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总之,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使用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同时也面临着欺诈风险。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信用证欺诈的风险,买方和供应商需要密切合作,互相监督,确保信用证操作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需要不断完善,以加强对信用证欺诈行为的打击和防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中常见欺诈和防范中文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贸易不断一体化,各国之间的贸易日益频繁。

随之而来的国际贸易欺诈案也与日俱增,给受害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毁灭性打击。

国际贸易欺诈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现行国际贸易秩序和惯例的不完善以及国际社会相互间的协调难度较大。

为此,研究国际贸易欺诈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文章就国际贸易欺诈的形式手段及预防措施作了简述,旨在帮助贸易方在国际贸易中免受损失。

关键词:国际贸易欺诈欺诈形式欺诈特点欺诈原因防范措施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特别是现代通讯业及计算机的高速发展,让今天各国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给国际贸易制造了更多的商机,国际贸易已成为全球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但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日趋繁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际贸易欺诈这一黑色逆流正在滋生蔓延,吞噬着巨额财富,危害交易安全,对国际经济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国际贸易活动的风险大,复杂繁琐,涉及面广以及对方当事人缺乏相关知识等漏洞,大肆进行国际贸易欺诈活动。

据联合国贸发布的统计资料,自1979年以来,平均每月有3次欺诈事件发生,每年因欺诈而损失的金额高达130 亿美元。

我国也深受其害,据我国保险公司统计, 自1985 年至1988 年所处理的20 多起海运赔偿案中,属于欺诈和具有欺诈性质的就有10 多起,总金额达4000 多万美元。

1988 年10 月发生的“好景一号轮”鬼船欺诈案使我国几家外贸公司的损失达700 多万美元。

外国也曾有许多公司被欺诈。

事实表明,欺诈这种不流血的犯罪,给国际社会造成的危害是触目惊心的,它已成为人类社会一大公害。

欺诈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及守法的商品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深了各国贸易伙伴之间的不信任感,阻碍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所以必须对经济欺诈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打击和防范,因此必须重视对国际贸易欺诈问题的研究。

1、国际贸易欺诈的表现形式市场的变幻莫测令许多人望而生畏,很多人就算因为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而丧失了不少发展机会。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掌握一些有关国际贸易欺诈的只是就会让我们的企业在面对国外客户时不再惶恐。

国际贸易欺诈是指在国际贸易各个环节中,如国际货物买卖、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贷款结算等领域,故意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诱使他人依赖于该事实而形成错误的不真是的意思表示,从而失去属于自己的利益或危害社会行为,一般而言,国际贸易欺诈经常以以下几种形式出现:1.1国际贸易合同欺诈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在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商业贸易都是通过书面合同完成的。

它直接导致双方责任的划分。

因此,合同欺诈的表现形式种类繁多,大致分为两类:1.1.1合同主体欺诈国际贸易中的合同主体是指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承担者,也就是指合同双方的当事人。

在订立国际贸易合同时,合同当事人一方往往会虚构主体的方式进行欺诈,在此情形下,当事人一方为没有注册资本的贸易行、商行,甚至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公司,他们伪造名片,虚构地址,制作假证明来签订合同,一旦受到货款或货物后便宣告破产或逃之夭夭。

其次,还有变更合同主体进行欺诈的现象。

在此类案件中,当事人一方编造出各种理由,如声称自己无法履约或者谎称银行户头发生了变化,向对方提出由第三人代为履约。

此时欺诈方往往会以第三方履行会有更大的优惠为“诱饵”吸引对方“上钩”,而受骗方又往往会被从天而降的丰厚利益冲昏了头脑,不对第三人进行严格的资信调查,便轻易作出同意变更主体的决定。

第三,还有以有限责任公司为合同主体进行欺诈,国际贸易合同的当事人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而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特针又表现为公司是以全部注册资本为限对外承担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责任承担。

这样,便可以较低的资本注册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然后打着有限责任公司的旗号在国际贸易中进行欺诈,即使最后被法院判定其承担责任,也只能以极少的注册资本为限承担。

1.1.2合同条款欺诈国际贸易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品名规格、数量、价格、装运、争议解决条款等,由于条款众多,如果某类条款不完善,审查不严,诈骗者就会乘虚而入,例如:1.1.2.1品质条款欺诈合同中货物的具体品质需要品质条款来确定。

品质条款直接规定了货物所具有的内在质量与外观形态。

合同中仅以商标、产地表示货物品质,只适合于在国际市场上已享有较高声誉的产品。

对于一般的产品,就需要具体标明是凭样品或凭文字与图样来规定货物的品质,不能有一点疏忽。

比如在红枣的买卖合同中,枣的大小,色泽都是其品质条款,而在合同履行中,供货方往往会提供与样品等级不同的货物来替代,这样就构成了利用合同中的品质条款进行的欺诈。

1.1.2.2检验条款欺诈货物检验机关对有关货物的查验分析公证鉴定在诉讼法上具有作用,而不同的检验机关依据的检验标准不同,结果也会大相径庭,所以,最好明确检验的标准和方法,尽量使用双方都熟悉的检验机构。

1.1.2.3索赔条款欺诈诈骗者通常会在索赔的时间条件上作文章,比如恶意使卖方不能如期交出合同中的货物,或者使买方的检验货物期限太短,从而造成短时间内不能行使权利,丧失索赔权。

在国际贸易合同中,如果卖方所交的货物在品质、数量、包装等方面与合同规定不符,买方可以依据索赔条款提起索赔。

而在实际中,利用索赔条款欺诈,既有卖方对买方的欺诈,也有买方对卖方的欺诈。

卖方对买方利用索赔条款欺诈,通常是在索赔时间上设下陷阱,以劣质货物取代合同中所规定的货物交货,此时买方虽有索赔的理由,但却超过了索赔条款中规定的索赔时间而无法实际索赔;而买方对卖方利用索赔条款欺诈,则主要是利益卖方的善意或疏忽大意,而对货物品质的标准或规格进行引诱,从而使卖方同意签订自己无法或者是难以达到的品质要求条款,依此使卖方违约而进行索赔。

1.1.2.4支付条款欺诈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主要有三种:托收、汇付、信用证。

对卖方来说,信用证较为安全。

托收又分为付款交单和承兑交单,付款交单对卖方来说比承兑交单更安全。

1.1.2.5运输条款欺诈在国际贸易合同中,运输条件极为关键,由谁运输,不仅关系到运费问题,而且还涉及到货物是否能安全发运的问题。

如果卖方和承运人相互窜通,伪造提单,就会对买方形成欺诈。

在CIF术语下,卖方设法将班轮运输改为租船运输,这是因为在班轮运输的情况下,班轮公司的信誉度一般比较好,且其航线航程等都定期在报纸上公布,因此其行踪难以隐匿;而将其改为租船运输后,卖方则控制着运输的各个环节,此时与承运人勾结,则可以利用假提单轻易骗取货物。

国际贸易中,不同的运输方式决定了风险转移时间。

一般来讲,卖方代办运输则货物交给承运人起风险就转移给买方,这就容易使卖方和承运人相互勾结伪造提单诈骗,买方常常会人财两空。

因此,最好选择买方易于控制运输过程的运输方式。

1.2国际贸易结算欺诈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有托收、汇付、信用证、保函等,由于银行提供信用,使信用证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支付方式。

依据信用证规则,只要受益人提交的单据表与信用证要求相同,开证行就承担无条件付款的义务。

对于单据是否伪造,合同是否履行,银行则一律不予考虑。

信用证的这种独立性使得信用证诈骗成为可能,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1.2.1伪造信用证欺诈信用证开出后,一般是由申请人、开证人或通知行通知收益人,伪造信用证诈骗时,诈骗者常常直接将信用证开给受益人,受益人不可能像专业银行一样谨慎审核,便贸然履行发货或给付财务的义务,而银行审核印鉴4或密押后发现与真实的信用证预留印鉴、密押不符,导致信用证无法执行,使受益人蒙受财产损失。

1.2.2软条款信用证欺诈软条款信用证实际上是变相的可撤销信用证,诈骗者一般都会要求开证行开出主动权完全操纵在开证申请人手中,能制约受益人且可随时单方面解除付款责任的信用证,受骗者就会常常遇到银行拒付,因此这类信用证通常都附加规定了生效条件的条款。

1.2.3伪造信用证项下单据欺诈信用证的特点是单据交易,只要受益人提交的单据符合信用证条款,银行就承担付款义务。

因此,单据欺诈者会在货物根本不存在或有严重瑕疵的情况下,伪造符合要求的单据,如海运提单,承运人和卖方相互窜通,倒签提单,将未、装船起运伪造成已装运提单,从而骗取货物。

1.3 海运欺诈海上货物运输有时可能会遇到自然灾害如海啸、地震、台风甚至触礁沉没等意外事件,诈骗者常常会伪造以上事故,暗地里将船载货物另行处理而获利。

2.国际贸易欺诈的特点2.1欺诈行为的跨国性国际贸易既然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那么,国际贸易欺诈的行为人与被欺诈人也常常处于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所发生的欺诈行为也往往跨越国界,即国际贸易欺诈的行为具有涉外因素。

由于欺诈行为的跨国性,不但致使欺诈容易得逞,而且难于追究其法律责任。

2.2欺诈行为主体的多样性和专业性国际贸易活动所涉及的环节很多,而且每一步都有可能被欺诈行为人利用。

在国际贸易中,其主体不仅涉及合同双方,而且还往往涉及到制造商、中间商、银行、保险公司、代理人、承运人等。

在实践中,中间商、代理人、承运人、承租人大多以自然人的身份出现,一般没有大量的固定资产,一旦欺诈得手则可以携款潜逃或带货隐匿。

此外,国际贸易欺诈的行为人还极具有专业性,有的是专门的犯罪团伙,有的则是贸易中的专门人员。

他们深谙国际贸易中的规则、程序,欺诈手段狡猾、隐蔽且极具有专业性。

2.3欺诈行为的多重违法性在国际贸易欺诈中其标的额一般都很大,因此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它不仅违反了有关国家的民事商事法律,而且还有可能触犯有关国家的刑事法律。

2.4欺诈案件的复杂性由于世界各国的相关立法特别是跨国性的反欺诈司法协助制度尚不健全,及案件本身隐蔽多样,使案件更为复杂、繁琐,受害者难于得到司法救济。

3.国际贸易欺诈发生的主要原因造成国际贸易欺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内因素又有国外因素:3.1 国内因素从我国涉外企业自身看,我国外贸公司体制与现代化的国际贸易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部分外贸公司管理水平和业务人员素质不高;对涉外企业运作中的行为规范管理不严格以及国有资产自我保护机制不健全等。

从涉外企业的具体工作业务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部分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在不熟悉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业务的情况下,急于求成,未经资信调查贸然与新客户签约;过分信任老客户,轻率使用T/T、D/A等结汇方式,公司收汇管理不严,当老客户付款出现异常时,又不及时作出反应,丧失了避免风险的机会;公司受到欺骗时,宁可让国家利益受损,也不愿或不善于诉诸法律。

甚至有的公司选择国外不良讨债公司追款,更是得不偿失;对履行合同不严肃,出口不按合同的具体要求办理也是造成对方欠款的原因之一;合同条款有纰漏,业务操作不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