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与文人音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琴与文人音乐
琴必依士——古琴与文人传统
琴为之器,起于上皇之世,后圣承承,益加润饰。其材则钟山水之灵气,其制则倍律吕之殊用。可以包天地万物之声,可以考民物治乱之兆,是谓八音之兴,众乐之统也。1
世传神农,伏羲,舜始制琴。古琴这种乐器一产生后,就被赋予了除了悦耳之外的“包天地之声,考民物治乱之兆”,“兴八音”的教化职能。春秋之后,随着中国士族阶层的崛起,古琴与士族文人群体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古琴也渐渐地脱离了一般的乐器,成为了八音之首,在中国古代,有着“士必操琴,琴必依士”的说法,古琴成为了士人文人修身养性的最佳良侣,“士无故不彻琴瑟2”。“琴棋书画”是中国文人精神的外在物化表现,而“善抚琴”则居首。可以这么说,古琴是中国文人精神的外在物化象征,而古琴音乐则可以说是中国文人音乐的文化象征。
古琴的音乐具有冲淡之美。冲淡,繁体写作“沖淡”。沖淡者,沖和淡泊也。《世说新语·政事》之《名士传》中提到“王承字安期,冲淡寡欲,无所循尚》”,而在《晋书·儒林传·杜夷》中也写到“夷清虚冲淡,与俗异轨”,所以说,古琴的乐律和文人所追求的一种澹泊精神意识是相符的。古琴的体积不大“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3”并且琴体比较薄,所以不会产生很强大共鸣,所以发出的音量较小4。在技术比较落后,没有扩音器的古代,这决定了古琴不会像其他丝竹乐器,譬如琵琶一样用作表演用途,而是一种“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5”的自娱性的,供抒发自己情感的“内向型6”乐器,在这
1明▪朱长文《琴史》第一卷.棟亭藏本,扬州诗局重刊. 南陵徐氏藏本影印.
2语出《礼记▪曲礼下》。
3语出《琴当序》.吴仪撰。
4现在一些古琴演奏中要将扩音器插入古琴琴体底部用来增大音量。
5唐▪白居易《夜琴》诗。
6笔者认为,中国的传统乐器按照文化特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向型”乐器,例如琵琶,中阮等,多用于教坊歌伎等,是一种“娱他”性的乐器。而像萧,古琴这种,则是“内向型”乐器,“抒情自娱”。
一点上,古琴的这种性格也很像中国古代许多传统文人“怀才不遇,遂幽
居于山谷”,“顾影自怜,孤芳自赏”的特质也很相似。在中国传统的丝竹
弦乐器中,古琴的琴弦比较长,弹者拨弹一个音,由于琴弦振动时间比较长,所以一个音能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琴音悠远深长,很适合表现文
人冲和淡泊的心境和情怀。
弹奏古琴的手法亦是契合文人所要表现的那种精神。古琴演奏手法众多,广泛运用散音,泛音,按音,走手音,在同度音和不同的八度音上,
追求着不同音色,以及用吟,猱,绰,注等手法所得到的音色变化,与节
奏上的散板,慢板,不断变拍速的倾向,使得古琴具有了“清丽而静,和
润而远的”的特征1。弹家在用右手奏出了一个音后,要靠左手的不断滑弦
走弦来持续曲调,由于古琴的构造,所以产生的音很弱,有些甚至是极其纤细的,像我们在听一些古琴的时候,听到的甚至只是手指指腹在摩擦琴弦和琴板是产生的声响,只有手的运动,曲调只是在演奏者得心中进行,“浑然物我两忘”,“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感觉,正是一种“如作诗,似写文”,文人创作时胸中蕴藉的那种不可言状的感觉。
《琴声十六法》中有所叙及十六种琴声:“轻”,“松”,“高”,“洁”,“请”,“虚”,“幽”,“奇”,“古”,“澹”,“中”,“和”,“徐”2从中可以看出古琴的音
乐具有超越尘世“出世”的特性。“超越尘世”—这是中国文人所提倡的超越精神的代表思想—老庄学说的特征。在古琴音乐兴盛的魏晋,文人崇尚老庄玄学“放浪形骸,寄情山水”,古琴音乐的传神,冲淡以及所具有的超越尘世的感觉,恰似大自然的天籁,极为符合老庄《道德经》《逍遥游》自由意志的主旨精神。弹奏古琴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历代文人们表现超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最佳方式。从“竹林七贤”到王维,白居易,从陶渊明,戴逵到欧阳修,苏东坡,无一不是如此。像一些文人索性忽略了古琴的琴声,而把古琴,这件乐器本身当场了一种超越精神的象征,像陶渊明甚至直接抚无弦琴来寄情,“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3?”
古琴音乐恬淡冲和,带有浓郁的田园风格。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的文人,尽管有着很高的经史子集的修养,但其心态仍然是受到了松散的农业经济影响,但是,相对于地地道道的农民,士人文人们在经济上比较宽裕,不必为生计而劳作奔波,所以能够有闲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着更多,更加丰富的精神追求,他们的知识结构使得他们更加容易能够走上超越的艺术精神4,“文人琴”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一朵奇葩,而魏晋,两宋,明清三个时代则是文人古琴音乐发展的三座高峰。
1蒋菁.管建华.钱茸《中国音乐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5页.
2明▪冷仙《琴声十六法》.
3晋▪陶渊明《无弦琴》.
4蒋菁.管建华.钱茸《中国音乐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5页,文字有改动.
“愤世嫉俗,放荡不羁”—— “竹林
七贤”与魏晋琴乐
一提到魏晋时代,大家就会想到一个天下纷争,“五胡乱华”,南北分裂,社会动乱,吏治腐败,的年代,但是,大家也会想到“魏晋风骨”,“名士风流”这些词汇,的确,魏晋是一个矛盾的时代,在黑暗的政治下催生出的是一个自由不羁,精神解放,极富有艺术气质的年代。在政治多元的影响下,音乐,特别是文人士人的音乐,逐渐脱离了“庙堂之高”,而更多的发展出了抒怀肆志的内在性品格,渐渐地形成了“名士风范”且确立起了独立的文化地位和艺术思想,这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活动于曹魏与西晋之交的“竹林七贤”。
在魏晋时期,文人音乐,作为文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活动组成部分之一,在整个阶层中十分普遍。而在诸多音乐中,具有典型性的则是琴乐,魏晋之际,“竹林七贤”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团体,产生了好几位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文士琴家,最具代表性的则有阮籍和嵇康。
阮嗣宗与《酒狂》
阮籍是当时竹林七贤中的重要核心,史籍记载他“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1”并且“嗜酒能啸,善弹琴”。但是,由于当时其身处魏晋之际,“天下名士,少有全者2”,阮籍无法在“庙堂之上忧其民”,成为“王佐之才”,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其也只能“不与世事,遂酣酒为常”,阮籍现存的唯一琴曲只有《酒狂》这一首,但是,就是《酒狂》这一首古琴曲,便奠定了他在文人琴界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琳琅满目,纷繁多彩的古琴
曲中,《酒狂》可谓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这首
曲子是古琴曲中所仅见的三拍子曲式,并且
其曲调张扬激越,在“冲和”为主的古琴音
乐里别具一格,并且其曲调短小精炼,结构
严谨,曲长仅有2分15秒3,正是这诸多特点,
使得这首琴曲鹤立鸡群,卓然独立。 1
《晋书▪阮籍传》. 2 同上. 3 周扬波《古琴名曲<酒狂>赏析》.《音乐》2005第5期.文字有改动。
图一 《酒狂减字谱》(右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