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长白山民俗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长白山民俗文化内涵
民俗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各民族多年来逐渐形成的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俗行为和独特的民俗艺术。本身具有鲜明的特色,即差异性。这种鲜明的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有了特色,才会有注意力。
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开发利用了具有长白山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才能够更好地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从而带来客源和经济收益。长白山旅游业的开发,要注重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从长白山其自身的景观来看,它有茫茫林海,巍巍高山,其自然环境和生态保存完整,因而成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并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主峰白头山周围多火山遗迹,长白山天池为著名的火山堰塞湖,兼有瀑布,高山花园。长白山本身的自然景观,如此蔚为大观。满清文化、骑射文明、东北十大怪、吉菜小吃……这些特色民俗资源的开发,会使长白山的山山水水,平添一种神秘和底蕴,和长白山的奇绝风光结合在一起,会形成一种难以言说的独特魅力。
长白山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然有大量资金的投入,也将在极大程度上改善环境质量。与此同时,还会大大地提高地方的知名度, 树立地区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招商引资, 使文化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形成有机的整体;这种良性互动,有助于塑造和提升当地良好的城市形象。
以特色民俗文化打造长白山品牌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开发特色民俗资源,我认为最该抓住的就是“特色”二字。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民族服饰和风情、民俗民风、建筑还原、特产小吃,都是民俗文化资源的包涵范畴。这些人文资源的开发,一定要依托于长白山本身的自然资源,不能破坏长白山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要同长白山自然景观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开发多种类型的民俗旅游项目。如探求长白山原生态还原模式;营造现代田园乡村模式;开发动静结合的民俗文化DIY模式等。如“东北十大怪”中的窗户纸糊在外、烟筒砌在山墙外,都可以通过民俗设施来体现。不多的投入,就能带来具有地方特色的场景,它所具有的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的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人为的破坏。姑娘叼着大烟袋、嘎拉哈姑娘爱、百褶皮鞋脚上踹、不吃鲜菜吃酸菜、养活孩子吊起来、吉祥喜庆粘豆包等东北的一些民俗,都可以设立不同的主题和参与娱乐项目。让游客们自己动手,DIY一下,亲手包包粘豆包,玩玩嘎拉哈,也试试叼着大烟袋的乡土感,这样会打破静态旅游的沉闷,做到民俗不俗,俗中有雅,动中有静。既确保了民俗文化得到弘扬和保护,又使游客从
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大大提高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没有宣传就没有市场,长白山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必须与宣传包装相同步,甚至宣传先行。同时大力发展具有纪念性、工艺性和实用性,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建立和发展适应游客需要的“看”的产业、“听”的产业、“娱”的产业、“吃”的产业、“住”的产业和“购”的产业。
长白山旅游开发的得当,不仅有利于长白山民俗文化的传承,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长白山,使长白山旅游品牌形成更神秘、更有分量、也更瑰奇的魅力。
第二章长白山历史文化
长白山的形成早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之前,在更新世纪与上新世纪之间,因有地壳断裂的推动作用逐渐隆起一片台地,后来又经过多次的火山喷发活动而形成了以天池为主要火山通道的庞大火山锥体,距今,至少有1200万年的历史了。
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就曾经有所记载。记载说:“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不咸山”就是“有神之山”的意思。在东北居住的少数民族——肃慎、沃沮、秽貊、扶余、鲜卑、高句丽、蒙古、契丹等,都对东北境内这座最大的高山景仰和神化,许多有关天女不孕而生的神话都寄托在这里,因此,都称这座山为仙山。在此之后,魏晋时期所著的《后汉书·东夷列传》中有记载曰:“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徙居勾丽,自单单大岭以东,沃沮秽貊悉属乐浪。”这句话是说,在汉武帝出征朝鲜之后,汉武帝之子汉昭帝于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便将玄菟族人迁居于高句丽之地,自单单大岭(即长白山)以东的沃沮族、秽貊族皆归属于乐浪。这里的“单单”二字,与满语中的珊延相近。珊延,即白色的意思;珊延大岭,即白色的大山。
《后汉书·东夷传》和《三国志·东夷传》史料中所指“东沃沮”系今图们江流域至朝鲜北境,为一东北至西南走向的狭长地带,其西南部与高句丽接,西部抵今长白山。而“盖马大山”则指今长白山。
以后,在《北史列传·勿吉》篇中又有记载。在南北朝的其他书籍里也常有“徒太山”、“徒白山”之称的出现。后来,又可在《新唐书》卷219《黑水靺鞨传》和《新唐书·渤海传》看到记载。当时对长白山的称呼极不统一,有的叫徒太山,有的叫太白山、太皇山不等。
直到东北的契丹族和女真族定鼎中原,建立起辽王朝和金王朝之后,对于东北的第一座高山,才算出现了规范化的称呼——长白山。在《契丹国志》中的记载曰:“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余里……禽兽皆白。”《辽史·百官志》圣宗统和三十年(公元1012年):“长白山三十部女直。”《金史》卷一百三十五记载:“黑水靺鞨居古肃慎地,有山曰:白山,盖长白山……”《金史》卷35:“女真地有长白山”;金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十二月,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三月,奏定封册仪物,每年春秋二仲择日致祭。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十月,“复册为开天弘圣帝”。清代沿用长白山名。《清史稿》:“长白山在此,上有天池,旧曰闼门。”长白山这个名字,是以该山特征为内涵的,历史上对该山的特征记载颇多。《盛京通志》:“山巅不生他树,草多白花”;《长白汇征录》:“山上经年积雪,草木不生,望之皆白,故名曰长白山。”《大清一统志》吉林山川混同江条:“今名松花江,源出长白山,北流会嫩江、黑龙江入海,即古粟末水也。”又吉林山川长白条云:“古名不咸山,下名太白山,亦名白山。”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中原建立起金朝的女真族,一直把长白山作为他们的发祥地,经常要对长白山顶礼膜拜,以求保佑其国运昌隆,帝祚永延。金世宗完颜雍刚刚登基不久,就于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册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并命当时著名文人翰林院修撰党怀英修撰《封长白山为灵应王册文》,文中极力把长白山神化起来。皇帝又于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在长白山北建立灵应王神庙,命大臣持节备礼并带着这份《册文》前去祭奠。十年之后,金世宗皇帝于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册封了源出于长白山之大江松花江(当时名为混同江),并命大臣写了《封混同江神为应圣公册文》,持节备礼前去祭奠。金世宗更加神化了他祖先的发祥地――长白山和由山上流淌下来的松花江,说由于有了这圣山水,他的祖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才能够一路神威,扫平辽国、掳北宋微、钦二帝,并一度渡江占领了南宋京城,说这赫赫武功全仗长白山神和混同江神的天助神佑,才使得太祖天兵神速渡江。
到了他的儿子金章宗完颜璟时,这位文武全才的皇帝于昌明四年(公元1193年)晋封长白山为“开天宏圣帝”,较之其父金世宗所封的王、公之爵位又高出一格,将其与天上的玉帝、地上的皇帝划为同一级别,位列于金朝开国弘治的圣帝的位置上。
到了清代,对于长白山的崇仰更是登丰造极。长白山作为满族的族源,也就是满族的发祥地。无论是肃慎,挹娄,还是勿吉,莫赫(靺鞨)亦或是女真,都指的是满族,长白山是满族之根之源,此根此源是民族的象征,也是长白山文化的一个源兴活水。明朝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率部起兵,终于1644
年率领膘悍的八旗兵入主中原,建立了大清王朝。因此清朝一直把长白山视为圣祖发祥之地,并将长白山尊为“长白山之神。”
清代很多重要典籍中都记载了仙女吞朱果而生爱新觉罗氏之先人的神话;而且树立柳条边封禁长白山区为圣地,禁止民人进山放牧、狩猎和采参。清代的几位有作为的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都亲自来东北祭祀其祖先的发祥地――长白山、在附近建成望祭殿,以望祭长白山神。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乾隆皇帝巡幸吉林,亲临温德亨望祭殿望祭长白山神。而且,还写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