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
作者:朱顺波
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19年第12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占着主导的作用,他们引导着学生,所以必须首先对文本进行细读,从而获得对文本的正确、细微、深入的感受,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正确理解。
所以说只有从文本细读入手,真切体验学生学习语文的感受和路径,才能够真正内化“以学为主”的理念,从而更高质高效地开展日常语文课堂教学。
对教材进行正确定位
国外的许多语文教材,在“教学化”方面做得相当成功,他们的很多教材都做到了“使教师无需备课”。
不过,无论多么教学化的教材,教材内容都和教学内容不一样,更不会自动转化为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
它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既定教材内容的处理、加工、改变乃至增删、更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
所以说对教材进行准确的定位是开展教学的第一前提,尤其对于语文这一特殊的学科。
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文本内涵主要是指文章中所蕴含的种种情怀,某种精神等等。
深入文本内容,可以体会文章中作者通过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深意,更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化情感并受到审美熏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教材研读的过程中,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童话故事家喻户晓,但是对于这一类文本,很多教师对文本内涵表示不解。
如果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去重读安徒生的这一杰作,会重新理解这样的老作品不断在现今出现也并不难理解。
安徒生是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借助想象能力,写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凄美动人的童话。
当时的丹麦也正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像安徒生以及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贫困的生活的人民大有所在。
安徒生的这篇童话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又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幻想。
整篇作品充满着作者对不幸的穷人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的哀怨。
同时,作品又透露出作者因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而只能以伤感的眼光看待世界,并寄希望于上帝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想法。
所以,故事的结尾又一再强调小女孩死时“嘴上带着微笑”。
安徒生用宗教的理想阐述了他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
今天的我们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拥有着当代社会的意义。
可以让我们树立对贫困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
让那一些幸福的孩子不忘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少贫困者,如果我们能自己节俭给贫困者以帮助,整个社会将更加和谐美好。
对于那些比较贫困的孩子读来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