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现状及规划背景

1.1现状概况

1.1.1 地理位置

兰考县隶属开封市,位于豫东北部边缘,为开封、菏泽、商丘三地的交界地带。地处北纬34°45ˊ-35°02ˊ与东经114°41ˊ-115°15ˊ之间。东西长55 km,南北宽26.5 km,总面积1094 km2。北、东部与山东省东明县、曹县毗邻,南部分别与民权县、杞县接壤,西陲开封县,西北部与封丘县、长垣县隔黄河相望。黄河从兰考县西北部流过,距县城11 km。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日照--南阳高速公路及国道310、220和106线在县城交汇,县城西距郑州市110 km,距开封市45 km,东距商丘市70 km,东北距菏泽市90 km。1.1.2 自然条件

1)气象

兰考县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29.7小时,日照率为57%。据1949年一1990年气温资料,年平均气温为14.0℃,极端最高气温为43.5~C(1966年7月),极端最低气温为-16.3℃(1958年1月)。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为27.1℃;一月份气温最低,一—般为—1.O~C。全年降雨678.2mm,多集中于夏季,年际变化大,年最大降雨量1014.9mm(1967年),最少降雨量31.8mm(1966年)。

2)地形地貌

兰考县位于黄河冲积扇平原南侧,地势西高东低,稍有倾斜。地面坡降为1/5000,土层深厚,海拨高程在57一75米之间。最高点是三义寨乡杨圪挡村,最低点是南彰镇李家滩村。

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改道,仗兰考县的地貌较为复杂。县境内有两条明显的黄河故道横跨全境,几条故堤和无数埽坝遍布全县。故道两侧分布着四条东西向的带状沙丘和沙垄。在明故道和清故道的中心分布着槽型洼地,零星的蝶型洼地点缀在沙岗和沙丘之间。全县有沙丘324个,沙垄17条,风口86个。黄河流经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0公里。奔腾咆哮的黄河在此完成了她那最后一弯,直奔大海。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在此决口,形成多处沙丘沙岗、滩涂湿地、岛屿河湾,地形地貌起伏不平。全县土质大部分由冲积和淤积的粉、细砂、亚砂土、亚粘土及部分淤土组成。兰考县地质构造属东濮凹陷区,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3)水文

兰考县境内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径流总量3.1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为4亿立方米。

地表水:兰考县分属黄、淮两大流域,属黄河流域的而积126.2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1.54%;届淮河流域的面积967.8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8.46%。黄河在兰考境内长度为20公里,年平均引水量为1.8亿立方米。

地下水:全县浅层地下水分为富水区、中等富水区、贫水区。在两部、中部和东北部为富水区,总面积为681.14平方公里;东部地区为中等富水区,面积为304.87平方公里:贫水区零星分布在高漫滩区,面积为107.99平方公里。

4)土壤

据1982年兰考县土壤普查结果,全县分潮土、船土、风沙土三个土类,续分为黄潮土、盐化潮土、潮盐土、冲积性风沙土四个亚类,八个土属。潮土分布在全县大部分乡镇,面积为125.5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7.6%;盐土主要分布在三义寨、张君墓、仪封等低洼地,面积为1.23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0,9%;风沙土主要分布在城关、坝头、小末、红庙、仪封等乡镇,面积为1.6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5%。

5)动植物

兰考县处于黄河冲积平原,总的地形是平坦的。由于黄河历代决口改道,原有的植被已破坏殆尽,但次生植被多种多样。木本植物主要有:大观杨、沙兰杨、北京杨、小叫·杨、刺槐、国槐、榆树、泡桐、杨柳等30多种,其中泡桐、毛白杨、沙兰柳、苹果、葡萄、刺槐是主要树种。灌木主要有:杞柳、白腊条、紫秘槐、怪柳等。草本植被又分为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两类,栽培植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瓜菜等,野生植物共有33个科,147种(优良牧草14种、良种牧草55种、中等牧草36种、低等牧种29种、劣等牧草10种、有毒草3种主要有:野燕麦、白羊草、虎尾草、狗牙根、止血马、星星草、茅草、苜蓿、荠荠菜等,多为草类,对发展畜牧业较为有利。野生动物主要有:黄鼠狼、獾、狐狸、刺猬、野兔、蛇、猫头鹰等300多种。

1.1.3 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土壤以潮土为主,沙壤土、两合土占87%,还有少量风沙土和盐土。全县土地总面积167.4万亩。其中,已利用164.3万亩,利用率98.1 %。在已利用的土地中,耕地62.0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7.04%(全省平均水平为40.9%),人均耕地0.84亩(全省平均水平为1.09亩/人)。

2)矿产资源与风力资源

兰考县有一定的矿产资源。据勘察表明,境内油气生成面积达75 km2,已有少量油井试产开采。有良好的地热资源,地热水温度之高为河南之最。有丰富的风力资源,是黄淮平原风力最大的地区。

3)旅游资源

兰考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兰考县作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生前工作并为之献身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焦裕禄烈士陵园是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焦桐、焦林是焦裕禄当年带领人民治理风沙的见证,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连片成林。再加上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黄河东坝头、黄河故道和三义寨引黄灌渠等人文、自然风光,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1.1.4 历史沿革

1)兰考的历史沿革

兰考县是由古兰阳、仪封、考城三县分合演变而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兰阳,春秋时称户牖,战国置牖邑,属魏国。秦改称户牖乡,属15口武县。始皇帝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至此,恰值昏雾四塞,遂改名东昏。汉初置东昏县,王莽时改为东明县,东汉复称东昏县。三国时废,将东昏并入济阳,称东明镇。公元963年重置东明县,属开封府。金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曹州属县淹没,割东明隶之。天兴元年(公元1232年),析黄河东明故地分设兰阳、仪封二县。清道光五年(1825年)仪封并入兰阳县改称兰仪县。宣统元年(1909年)为避帝讳,改名兰封县。考城东周时为戴国,春秋时,郑取之,改为谷城,秦楚之际称甾县,届砀郡。西汉属山阳郡,东汉改为考城县,“取光烈考武皇之义”,属陈留郡。北齐改为城安县,属齐郡,隋复考城县。1954年,兰封、考城两县合并称兰考县,沿用至今。

2)兰考县城的历史沿革

由于河患严重,兰考县故地多次进行行政区划的变动和城市的迁移。仅有据可查的时间内,兰阳和仪封三易其址,而考城竟五迁其址。

元朝1357年,黄河淹没兰阳城,县城迁到韩陵(今城关乡老韩陵村西),县属汴梁路。明朝1368年,再迁于马村(今城址),明清属开封府。

仪封自金朝末年建县,县治位于通安堡。1389年,仪封县城被黄河所淹,南迁到白楼村(今仪封乡政府所在地)。清代仪封县仍属于开封府。乾隆年间(1784年),由于黄河改道,将其所属堌阳等七里划归考城,在坊等八里建仪封厅于黄河南岸的圈头集。

1390年,考城因为河患,县治迁到葵丘故地(今民权县北关镇)。清朝,归属德府。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