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灸学-针灸效应及机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针灸对下丘脑-垂体系统功能的作用机制

针灸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系统本身或中枢其它 部位而实现对其的调节;针刺对下丘脑-垂体系统 的调节作用与各内分泌腺自身功能状态有密切联 系,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针刺对下丘脑 一垂体系统的调节是与丘脑一垂体-靶腺协调发挥 作用分不开的。
针灸对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
三、针灸治疗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作用及机制

(一)抑制癫痫放电,改善异常脑电图 1、对神经元过度同步放电的影响 异步化:即针刺后高波幅慢波或高波幅棘 慢综合波减少或消失。 同步化:针灸后出现短暂的高波幅慢波或 慢波增多或出现棘慢综合波。 混合变化:即在同一病人中出现同步化和 异步化。
三、针灸治疗癫痫的作用及机制

一、针灸对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 (一) 针灸对免疫分子与免疫细胞的调节 1、针灸对免疫分子的调节 1.1针灸对免疫球蛋白(Ig)的调节 针灸对其血清IgG、IgM常呈双向调节作用。 1.2针灸对补体系统 的调节 针灸一方面可使其血清补体含量增多,另一方 面可使补体效应普遍提高。 1.3针灸对细胞因子的调节 针灸能调节机体内其细胞因子如IL-5、IL-4、IL-6、 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的合成、分泌及 其生物学活性。

3)整体调节作用 针灸治疗糖尿病并不是某一系统单一作用 的结果,而是全身性的综合作用,针刺既 能调节胰岛素分子水平的功能,也能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对该部位的重新控制作用, 其中针刺后胰岛素靶细胞受体功能改善是 针刺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机理之一。

2、针灸对胰岛素分子水平物质的调节 1)改善胰岛素受体及受体后缺陷 2)促进神经生长因子(NGF)及相关受体 基因表达 3)调节下丘脑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作用 刺激下丘脑外侧核可兴奋迷走神经,使胰 岛素分泌增强,血糖下降,食欲增强; 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可兴奋交感神经,使 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上升,食欲减弱 。

二、甲状腺 (一)针灸对甲状腺功能的调节作用 1、临床症状减轻; 2、腺体体积减少; 3、调节血中T3、T4、TSH含量; 4、尿中排碘量明显减少。 5、针刺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与取穴和刺激 方法有关 穴位距甲状腺的部位越近,其作用越明显 高频率的刺激作用强于低频率的刺激作用
(二)针灸对甲状腺功能的作用机 制
2、针灸对免疫细胞的调节

2.4针灸对T淋巴细胞的调节 针灸对T细胞亚群的主要影响有以下几点: 1)针灸对T细胞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和调整 性,其效果与机体原有的功能状态密切相 关; 2)针灸对CD4+T细胞的影响较大,而对 CD8+T细胞的影响不太明显; 3)针灸可使紊乱的CD4+/CD8+比值趋于正 常。

三、性腺 (一)针灸对性腺功能的调节作用 ①对性腺分泌激素本身的调整作用; ②促进垂体、性腺等组织器官病理改变修 复的作用; ③对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激素分泌功 能紊乱具有良性调整作用。

(二)针灸对性腺功能的作用机制 针灸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实现其调整作 用,能对其各级水平进行调控。
四、肾上腺 (一)针灸对肾上腺功能的调节作用 1、针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 针灸能对血激素浓度、尿激素代谢产物、 血中嗜酸粒细胞计数双向调节。 2、针灸对肾上髓皮质功能的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细胞、肾上腺素细胞结构的 调节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双向 调节

针灸对T细胞亚群影响的可能机理与途径为: 针灸--→内源性的阿片肽释放--→淋巴细胞 膜上的脑啡肽和内啡肽受体--→ 激活淋巴细胞(主要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发挥作用(免疫应答) ↓↑ 淋巴细胞增殖--→合成和分泌IL-2--→淋巴 细胞分裂和增殖加速
2、针灸对免疫细胞的调节

2.5针灸对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调节 针灸能提高机体内NK细胞数量,也能提高 NK细胞的生物活性。 针刺后NK细胞数量的增高与NK细胞活性的 提高不呈正相关。


1、作用途径 针灸→丘脑下部-垂体-甲状腺↓ 交感神经→甲状腺 2、针刺治疗甲亢的机制 针刺是通过消除或降低血清TSI活性,去除其对甲 状腺细胞的病理性刺激,而降低血清中T3、T4含 量,解除对垂体TSH的分泌抑制过程,使垂体分 泌TSH的功能及垂体-甲状腺轴反馈调节过程的反 常现象恢复正常,而实现治疗作用的。
2、针灸对免疫细胞的调节
2.2针灸对吞噬细胞的调节 针灸对机体内吞噬细胞的数量和吞噬功能有调整 作用与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针灸 机体吞噬功能低下--------→吞噬作用增强 针灸 吞噬作用过于活跃--------→吞噬作用指数下降
2、针灸对免疫细胞的调节
2.3针灸对B淋巴细胞的调节 针灸对B细胞的调节主要影响B细胞的抗体 生成,体现在针灸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此外,B细胞激活时可产生细胞因子,参与 各种免疫应答调节,因此针灸对免疫应答 的双向调节作用也体现在针灸对B细胞分泌 细胞因子的调节上。
针灸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

一、胰腺 (一)针灸对胰腺功能的调节作用 体现在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上: 1、改善临床症状; 2、降低血糖; 3、降低尿糖; 4、治疗并发症; 5、局限性:对轻、中度疗效好,对重度疗 效差,需配合中西药治疗。

(二)针灸对胰腺功能的作用机制 1、针灸对神经-胰岛系统功能的调节 1)调节迷走神经的功能 迷走神经功能低下→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 →糖尿病 针灸→迷走神经兴奋性↑→β细胞分泌胰岛 素→血糖↓ 2)影响β细胞的分泌功能 针灸→ β细胞和/或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敏 感性↑→分泌胰岛素↑ ↓↓ 受损的β细胞结构的恢复 葡萄糖利用、转化 ↑—→血糖↓
2、针灸对免疫细胞的调节

2.6针灸对抗原提呈细胞(APC)的调节 针灸--→调节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抗 原提呈细胞
2.7针灸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
针灸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1针灸对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调节 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吞噬细胞的数量及功能; 2) 促进机体内细胞因子的合成分泌及生物 活性; 3) 提高血清补体含量及效价; 4) 提高NK细胞数量,特别是能提高NK细 胞的活性。

2.2针灸对特异性体液免疫的调节 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针灸可促进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 因子; 2) 针灸可调节各种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合成; 3) 针灸可促进B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分化。
二、针灸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 机制

针灸调节免疫的作用有赖于神经系统和内 分泌系统功能的完整性。 针灸调节免疫作用效应的发挥依赖于机体 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
针灸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2针灸对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应答 的调节 2.1针灸对特异性细胞免疫的调节 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 1) 能调节应答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合成、分 泌,从而调节细胞免疫应答; 2) 能促进T细胞的克隆扩增; 3) 能改善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
(二)纠正血脂和血流流变性的异常 针刺能降低患者血内总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 白,以防止或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全血粘度、 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沉方程K值,从而减少红细 胞的聚集,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促进大脑血液循 环。
二、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及 机制

(三)改善生化代谢紊乱 1、对血浆过氧化脂质、前列环素、血栓素等的影 响 2、对血浆内皮素的影晌 3、对脑局部缺血再灌流损伤自由基及一氧化氮的 影响 4、对热休克蛋白基因和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表达的影响

(二)针灸对肾上腺功能的作用机制 1、针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机制 针灸→穴下传入神经→丘脑下部→ACTH→ 肾上腺皮质功能 针刺对正常机体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具有 良性调整作用,但多表现为兴奋促进作用 2、针灸对肾上髓皮质功能的作用机制 针灸→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五、下丘脑-垂体系统 (一)针灸对下丘脑-垂体系统功能的调节 作用 针灸可调节下丘脑-垂体系统分泌的各种激 素,如: 针刺可使产后缺乳妇女血液中垂体前叶分 泌的泌乳素含量升高

二、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及 机制

(四)改善甲皱微循环
(五)调节脑电活动及体感诱发电位 1、脑电活动 2、体感诱发电位

二、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及 机制
(六)调整神经介质或递质的代谢紊乱 1、儿茶酚胺:缺血性脑卒中血浆儿茶酚胺↑→针刺 →儿茶酚胺↓ 2、活性神经肽:缺血性脑卒中亮-脑啡肽样物质↑→ 针刺→亮-脑啡肽样物质↓ 3、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5-HT:针刺可提高 模型动物血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5-HT水 平 4、氨基酸递质:针刺对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谷氨 酸和天冬氨酸有调节作用 5、血浆β-内啡肽:针刺可使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β内啡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二)提高机体免疫力 癫痫患者特是原发性癫痫患者存在IgA缺陷 和细胞免疫障碍,自身抗体阳性率也高于 正常。针灸治疗可使免疫球蛋白增高,细 胞免疫功能增强。
三、针灸治疗癫痫的作用及机制

(三)增高脑内γ-氨基丁酸含量
(四)增加脑内单胺类物质,降低乙酰胆 碱含量 (五)调整脑内阿片肽物质释放 (六)促进回返抑制的恢复

1.2影响针灸对肺容量与肺通气量调节的因 素 穴位作用的特异性 针灸手法 刺激强度
针灸对肺通气的调节

2、针灸对呼吸气道阻力的调节 2.1针灸可使哮喘患者呼吸道的阻力下降,其效应 在治疗10分钟后即可出现,并可持续数小时。 2.2影响针灸效应的因素 病程及病情: 病程短、病情轻疗效好 病程长、病情重疗效差 施术时间长短:取穴相同,疗效40、60分钟>20分 钟
针灸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三)针灸对大脑皮质功能的调节作用 1、对条件反射活动的调整 2、对运动从属时值的调整 3、对大脑皮质生物电活动的调整 4、对大脑皮层局部血流量的调节
二、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及 机制
(一)改善脑的氧代谢和脑血流量 针灸可以调节血管运动平衡,兴奋脑动脉壁上的β 受体,,使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使脑组织 氧和能量代谢得以改善,脑组织损伤减轻。
针灸对肺通气的调节

1、针灸对肺容量与肺通气量的调节 1.1针灸对不同个体肺容量与肺通气量的调节
正常个体:针刺足三里→肺通气量和耗氧量明显 增加 捻针时 安静通气量比针前增加24.9% 安静耗氧量增加22.8% 安静通气量比针前增加6.6% 安静耗氧量增加11.7% 留针10分钟后 安静最大通气量增加20% 安静静息时间延长23%
2、针灸对免疫细胞的调节

2.1针灸对白细胞的影响 针灸的效应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当白 细胞功能状态处于降低状态时,针灸可促 进其吞噬作用;当白细胞功能处于活跃状态 时,针灸可使其吞噬指数下降;当白细胞功 能状态处于正常状态时,针灸对其影响不 明显。总的来说,针灸对白细胞吞噬功能 的影响表现出一种调整作用。

针灸对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调节

针刺对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PaO2↑,PaCO2↓ 针刺对血氧饱和度的调整作用: 针刺人工气胸家兔的郄门、曲池---→血氧饱和度 比对照组提高6.3% 针麻开胸术---→肺脏萎缩,但PaO2升高,仅二氧 化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支气管哮喘患者针刺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 消失 ,血氧饱和度比针刺前有所降低
针灸对呼吸系统功能的调 节
针灸对呼吸系统功能的调节


1、呼吸系统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以及胸膜等。 2、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气体交换:排出机体 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多C02→补充消耗的O2 3、呼吸过程: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通气) →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肺换气) →气体在血液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 交换 (组织换气)→组织呼吸
针灸效应及机理
针灸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针灸对受损周围神经功能的调节 1、提高神经的兴奋性,使其支配的肌肉收 缩增强 2、激发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主动收缩 3、促进损伤局部炎性水肿的消退 4、改善末梢神经血液循环
针灸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二)针灸对脊髓损伤功能的调节 1、提高受损脊髓局部的血流量 2、改善损伤部位的循环和组织新陈代谢 3、促进损伤脊髓神经轴突的再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