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生态型
生态型:对一定生态环境具有相应的遗传适应性的品种类群。 同一生态型的品种在生育期、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常具有较 多相似的特点。
度及印度 - 马来西亚中心、中亚中心、近东中心、地中海 中心、阿比西尼亚中心、墨西哥和中美中心、南美中心。
1、中国中心:小米、荞麦、大豆、柑桔、梨、苹果、李等; 2-1、印度中心:水稻、甘蔗、芒果等; 2-2、印度-马来西亚中心:姜、柚、椰子、香蕉、黑胡椒等;
3、中亚中心:普通小麦、豌豆、油菜、亚麻、大麻等;
气候相似性学说
1909 年德国慕尼黑大学林学家麦依尔教授《自然 历史基础上的林木培育》 → 木本植物引种成 功的最大可能性在于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培地有气 候条件相似的地方; 认为引种成效的关键在于正确掌握植物与环境关 系的客观规律,强调植物的遗传保守性,但忽略 了植物的遗传变异性,缩小了引种范围。
栽培的人参
野山参
二、引种类型
简单引种: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由 于引入植物适应范围较广,植物不需要改变其遗传性就能 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实的类型。
驯化引种:原分布区和引种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由 于引种植物的适应范围较窄,植物不能正常生长,但经过 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措施,逐 步改变其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的引种类型,又简称 驯化。
4:近东中心:小麦、黑麦、葡萄、无花果、石榴; 5:地中海中心:油橄榄、甘蓝类等; 6:阿比亚尼亚中心:大麦、咖啡、硬粒小麦、园锥小麦、双粒 小麦等;
7:墨西哥和中美洲中心:玉米、甘薯、南瓜、菜豆、陆地棉、
凤梨、可可等; 8:南美中心:马铃薯、烟草、金鸡纳树、巴西橡胶树等;
因素论
引种的遗传学基础
From World to China
wk.baidu.com
From China to World
银杏
金钱松
月季
牡丹
连翘
珙桐
一、引种和驯化基本概念
引种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使野生的、外地或国外的植物种类或品种适应本 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和生活 需要的本地栽培种。

狭义:将植物向新的生长 环境的一种定向迁移 广义:引种驯化
三、引种的意义
5.发挥植物的优良特性
通过引种可以使某些种或品种在新的地区得到比原产地更 好的发展,表现更为突出。如橡胶树原产巴西,引种到马 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后,现在该地区的产胶量占全世界的 90% ,而巴西不及1%。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中国从外地或国外引入优良品种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在
7000 年前、新石器的晚期 , 中国的南部已载培稻子了 , 人们用稻米做饭、做粥、做米饼等等, 它首先在南方而后

一、引种和驯化基本概念
引种:指植物被移到自然分布或当前的栽培分布范围以外 的地方进行栽培。 驯化:指在引种过程中,人们利用植物的变异性和适应性, 通过选择使之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和改变对生存条件的要求。
引种与驯化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 系,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引种是驯化的前提:没有引种,便 无所谓驯化; 驯化是引种的必然目的:没有驯化 引种就失去真正意义。
主导生态因子分析
植物的生态型 植物的历史生态条件分析
引种的遗传学基础

反应规范:生物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 结果,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型适应范围内迁移,这种适应范 围受到基因型的严格制约。所谓品种的适应范围,就是这个 品种基因型在地区适应性反应的反应规范。
生物体的基因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得以表达。植物 的易地栽培是在植物具有潜在的适应基因的条件下获得成功 的。 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激活一些基因表达,因此原产地没有表 达出来的性状有可能在异地条件下表达出来 → 遗传的可 塑性,生理上的可协调性和发育的阶段性。
一、引种和驯化基本概念
目的:为了扩大栽培植物的种类和发掘那些尚未 利用的植物资源。 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
(1 )从生物学意义上来看,引种从种子开始,在引进地又
能够结出种子,能够传种接代; (2 )从经济原则上分析,只要通过栽培能够正常生长并保 持原有的经济性状。 例子: 东北的人参,西洋参等。
生物通过适应性生存下来,而 物种在人的干预下是可以改变 的,“选择”是人类创造有用 动、植物品种的关键 → “人工选择”
达尔文学说

A.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有适应风土的 能力; B.有机体的地理分布不仅取决于现 代因子,也与历史因子有关; C.在自然和栽培条件下通过自然选 择和保持新的变种能力使植物驯化; D.当植物的各个个体在不同的生存 条件下发育时,就能够形成变种, 再用选择手段就能够获得新类型的 植物体。

降水和湿度
水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中国国土水分分布状况多 变,降水量是决定植物分布的关键性因子之一。

光照
光照对引种的影响大致包括昼夜交替的光周期、日照强 度和时间。
昼夜交替的 光周期 光照 光照强度和 光照时间
长期生长在不同纬度 的植物,形成对昼夜 长短有一定的反应 (光周期现象)。 高纬度地区夏季昼长 夜短,冬季夜长昼短; 低纬度地区,四季昼 夜相差不大
三、引种的意义
1.增加新的资源种类
砂仁、金鸡纳、毛地黄等植物的引种驯化成功已能满足国 内市场的需要,改变了过去这些药材依赖进口的局面。
三、引种的意义
2.以良种代替劣种
我国的马尾松因遭受松毛虫危害严重,生长缓慢,不能达 到速生、产脂等栽培目标。近五六十年来,引进抗松毛虫 能力强、生产快、产脂量高的湿地松和火炬松,在我国亚 热带低山丘陵地区推广种植,生长良好。
漫延到全国, 成了中国人的主食。
分四个时期:国内引种时期、陆路引种时期、海 道引种时期、计划引种时期。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1.国内引种时期:
从原始农业的萌芽到公元一世纪。 各地野生植物的逐步驯化:商代驯化了五谷。周代开始栽 桑,东周已有菜圃。 国内以黄河为中心的交流:从南方引入莲、姜、葫芦、甘 蔗,从北方引入葱、韭等。

中纬度地区的植物,通常具有较长的冬季体眠,这是对
该地区初春气温反复变化的一种特殊适应性,即它不会 因气温暂时转暖而萌动。而高纬度地区的植物,因原产 地没有反复多变气候,因此不具备对反复气候的适应性。 所以,当高纬度地区的植物引种到中纬度地区后,由于 初春天气不稳定的转暖就会引起植物休眠中断而开始萌 动,一旦寒流再度侵袭就会造成冻害。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进行,特别是成立了大量的植物园。
枣、柽柳等。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4.计划引种时期:
1)重要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 北方的丹参、桔梗、刺五加,长江流域的黄连、浙贝母、 五倍子,云南的萝芙木、美登木、龙血树,广西的罗汉果 等。江西的淮山、车前、泽泻等。 另外乡土油料、果树、花卉等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进行,特别是成立了大量的植物园。
乡土药用植物的引种:数以百计的种类得以引种栽培,如: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4.计划引种时期:
2)国外重要经济植物的引种驯化 造林树种:引入杨属无性系3000多个,湿地松、火炬松、 桉树、南洋杉科(贝壳杉等)。 木本油料植物:地中海的油橄榄、北美的薄壳山核桃、东 南亚的油山竹和陆均松、西非的油棕、南美的瓜栗等。 草本油料:北非的油莎草、小葵子等。
其它:还有粮食作物、药用植物、果树、牧草、饲料植物等。
第二节 引种的基本理论
植物引种以进化论、遗传学、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同时 涵盖植物学、植物区系学、植物地理学、植物生理学等多学 科的相关研究内容。
达尔文学说 气候相似性原理 驯化理论 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理论 因素论
达尔文学说
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 引种理论的开始 →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3.海道引种时期:
从明代到新中国成立前。 元末后,陆路渐断,开始进行海上交流。哥伦布发现新大 再由此转引至中国,主要有:甘薯、玉米、花生、南瓜、 烟草等,欧洲植物有石刁柏、甘蓝,中亚的葱头乃至中南 半岛苦瓜等。
陆,西班牙与葡萄牙等把从新大陆获得的植物引入东南亚,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第四章 野生植物资源的 引种驯化
第一节 野生植物资源引种和驯化的概念 及其意义
目前对森林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主要还是野生的采集, 如果不加以保护和计划性开采,对资源的破坏性极大。
要扩大对其利用,人工栽培是同时兼顾资源的保护和 供应的最有效方式,而引种则是人工栽培的前提。
From World to China
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理论
1924 ~ 1926 年前苏联植物遗传育种学家瓦维洛夫 《栽培植物起源变异、免疫与繁育》 栽培植物物种是在起源中心地区产生,然后传播 到其他地区。起源中心与变异中心一致,存在着 多样的基因资源,是该物种基因最集中、最丰富 的地带。 提出世界8个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包括中国中心、印
三、引种的意义
3.扩大栽培范围,发展商品生产及保护珍稀濒 危植物
分布于南方的白花泡桐已经成功地引种到陕西、山东; 而分布于北方的兰考泡桐也在南方生长良好。银杏野生的 在西天目山的四世同堂,在辽宁的丹东、江苏的泰兴分布 非常广。
三、引种的意义
4.丰富园林植物种类
引种驯化是迅速而有效地丰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的一 种有效方法。
3.海道引种时期:
继之以豆类、绿叶菜类、油料、根类、果树、纤维和药用 植物等,生活水平高了后,观赏植物引种才成为热点。
引种的先后受到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大致为谷类先行,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4.计划引种时期:
1)重要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 水杉、泡桐等的大面积推广。海南成功引种了大叶团花、 尖果苏木、八宝树、红花天料木等,西双版纳发掘利用了 望天树等。 防风固沙树种的引种驯化:呼伦贝尔草原的樟子松,成为 三北防护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另外还有梭梭、花棒、沙拐


主导生态因子分析
引种地与原产地各自的生态条件的不同 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


温度 水分 光照 土壤 生物因素

温度
温度因子最显著的作用是支配植物的生长发育,限制着 植物的分布。其中主要是年平均温度、最高最低温度、季节 交替特点等等。
Example:高纬度地区的植物引种到中纬度 地区后容易造成冻害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进行,特别是成立了大量的植物园。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4.计划引种时期:
2)国外重要经济植物的引种驯化 观赏植物:日本樱花16种,天南星科、棕榈科、百合科等。 香料植物:薰衣草、德国鸢尾、依兰等。 橡胶植物:三叶橡胶。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进行,特别是成立了大量的植物园。
油橄榄:地中海地区,理论上在云南的元谋河谷干热地 区引种驯化,结果并非如此,目前在秦岭以南、巴山北 坡和湖北西部的三峡低谷地带为最适引种区。
驯化理论
米丘林学说(前苏联果树育种学家)→通过实生 驯化,增强个体适应能力来提高引种成功率; 植物在实生苗阶段,其适应性有更大的潜力 ; 远 缘杂交后代对新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 种子实 生驯化法、远缘杂交驯化法、逐步驯化法等(在 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的地区间引种,必须从种子实 生苗开始,这样容易成功,尤其杂种实生苗更易 驯化)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2.陆路引种时期:
从张骞出使西域到元代末。 张骞两次出使,引种了苜蓿和葡萄,此后,通过丝绸之路 引种了胡麻、芫荽、石榴、葱、黄瓜、大蒜、红花、核桃 等。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2.陆路引种时期:
盛唐又引入不少,如莴苣、菠菜、蓖麻、无花果及各种花 卉、药材等,原产欧洲和中亚的植物能引进的几乎都是这 时引进的。 五代时,西瓜由非洲绕道西伯利亚进入我国, 宋元间,亚洲棉从南方引入长江流域,从印度引入了丝瓜 和茄子。

土壤
土壤的理化性质、含盐量、pH值以及地下水位的高低, 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土壤影响引种的最主要因素是酸碱度的差异。
酸性土植物(如马尾松、杜鹃、栀子花、山茶等) 中性土植物(大多数植物) 碱性土植物(如柽柳、紫穗槐、桂香柳等)

生物因素
植物在原产地和土壤系统形成共生关系,对一些土壤微 生物产生依赖(真菌共生)。 有些难以控制的严重病虫害影响植物引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