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学》4-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高效的海洋生态系统
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污染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往往减少
一个生态系统受污染后,其中的生物多样性往 往减少,生物趋向单一化,生态系统变得较为 脆弱。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往往对相当部分的 生物产生毒害,降低了这部分生物与其他生物 的生存和发展的竞争能力,甚至致死。据统计, 由于污染,全球目前每天有超过70个的生物物 种在灭绝消失,按如此速度在未来的25年内将 有1/4的生物物种将消失。尽管同时也有新的 抗环境污染的物种在不断产生,但其产生的速 度远抵不上受污染而物种灭绝的速度。如此下 去,寂静而灰色的春天必将会悄然而至。
PM2.5监测数据: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http://www.cnemc.cn/) 或中国环境保护部(http://www.mep.gov.cn/) 查询.
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在发展过程中,到底是GDP第一,还是 健康第一?现在到了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的时候了。空气污染 若再这样下去,若 干年后肿瘤患者可能成几何级数增加。 人的生活基本要素受到威胁时,环境问 题就变成危机了。 钟南山
c)人为地向环境中排放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物。人类为 了短期的或局部的经济利益,不顾长远的和全局性的生 态环境效应,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中排放物理性和化学 性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构成了对环境、环境生物乃至 人类自己的生存安全威胁。
d)人为地加速某些生物的灭绝或投放新的生物物种。例 如许多地区的人们喜食蛇类,于是进行灭绝性捕杀,致 使当地蛇类几乎绝种,后果是鼠类猖獗,鼠害日益严重。
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2、环境污染对平衡生态系统的破坏 一个具有自然平衡的生态系统,在
受到污染后,会遭受到下列几个方 面的破坏: ① 污染生态系统中出现结构性失衡: 由于污染而使环境生态系统出现结 构性失衡的例子屡见不鲜。
人工海岸 海岛开发
防风,防浪,固堤 鱼虾粮仓,鸟类天堂
保护好海边那片红树林
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PM2.5产生的室外来源: 日常燃煤发电、工业 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 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PM2.5产生的室内来源: 吸烟、烹饪、空调
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 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的《空气 质量准则》中,PM2.5年均值 为10微克/立方米,日均值为 25微克/立方米。世界卫生组织 (WHO)认为,PM2.5小于10是 安全值,而中国一些地区的 PM2.5却高于50接近80,比撒 哈拉沙漠还要高很多
环境污染对生物及其群落生态的各种效应
城市化对环境生物的影响 环境污染、环境激素与人类危机的关系
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PM2.5为何物?
PM,英文全称为 particulate matter (颗粒物)。 科学家用PM表示每立方米 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 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 越严重。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 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 发丝粗细的1/20。
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1、环境污染对平衡生态系统的破坏因素
➢人为因素
a)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可利用的科学知识和技 术手段越来越多,因而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方面、越 来越强有力地干预自然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
b)人为地改变某些区域环境围湖造田、围海造地等是把 原来水域环境改变为陆地环境, 而拦坝修筑水库则是把 原来陆地山区环境改变为水域环境。
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3、失衡生态系统环境的修复与重建 一个失衡的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发生变化,在功能上发生缺损,能量流受
阻,物质循环中断,信息流错位,十分脆弱。
遭受摧毁的生态系统的重建:这主要发生于遭受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彻 底摧毁的环境,如因地震、海啸、泥石流或围湖造田、围海造地、山区 修筑大型水库等情况,陆地环境成为水域环境,或水域环境成为陆地环 境,完全不同于以前的环境,原有的生态系统在改变过程中完全被摧毁。
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③ 污染生态系统中生物链成员减少,甚至中断 进入环境的污染物对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链上各个成员的 毒性不同,危害程度也不一样。同一种污染物浓度对某一 生物种已达到致死程度,而对另种生物可能还不足以引起 明显的毒害反应。这样,一种污染物的进入有可能使环境 中的某一生物链上的某部分成员死亡而使生物链中断,原 有畅通的物质流、能量流、甚至信息流变得不通畅。
环境生物学 Environmental Biology
第I部分 环境生物学基础
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工业源 农业源 生活源 天然污染源
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一、环境污染对平衡生态系统的破坏
环境污染如得不到控制,其生物效应最终要威胁到人类的 生存。环境污染的生物学效应包括:
环境污染对平衡生态系统的破坏
污染物
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④ 污染生态系统中信息网络系统遭受缺损和破坏
在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群 内或之间建有相当完善的信息网络 系统,发生“通讯联系”,才相互 依存和繁殖。例如许多雌性昆虫, 在其求偶时节向外释放性激素入大 气中,雄性昆虫在接收到这种性激 素后被引诱,寻找雌性昆虫完成交 配繁殖任务。但是如大气受到污染, 性激素可与污染物反应或受污染物 干扰而丧失对雄性昆虫的引诱作用。 繁殖机会就会减少,种群也就随之 减小。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的信息传 递也有可能遭受缺损。
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1、环境污染对平衡生态系统的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坏因素
➢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破坏力主要来自于自然界的灾难性异常变化,如地 震、水灾、旱灾、热带风暴、石流、山体崩塌、海啸、森林火灾,严重 的暴风雪、异常高温气候,等等。这些非人为原因往往对某一地区造成 极其严重的生态环境灾难,很多情况下受灾地区往往是“面目全非”, 原有的平衡生态完全被破坏而“百废待兴”。
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1、环境污染对平衡生态系统的破坏
一个平衡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结构上具有多样性; 在功能上具有完整性; 在能量、物质与信息流动上具有畅通性。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 次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 消费者、最终消费者和分解者在 种群上都是按比例相协调生存与 发展的。然而平衡总是相对的, 不平衡总是绝对的。这种平衡生 态环境总是由于各方面因素而受 到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