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的发展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信阳毛尖的发展研究

系别:食品与化工系

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

班级:13级食检1班

学生姓名:曹燕

指导教师:徐明磊

完成日期:2015-11-23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班级13食检1

学生姓名曹燕指导教师徐明磊设计(论文)题目浅谈信阳毛尖的功效与作用

主要研究内容信阳毛尖的起源和发展

信阳毛尖的功效和作用

信阳毛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信阳毛尖的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

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目标1信阳毛尖的标准化制作

2信阳毛尖的作用

3信阳毛尖的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

基本要求1.学会查阅文献资料,独立思考。

2.能够按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3掌握基本文字排版等技能。

4.掌握书写论文的基本要求,能独立完成论文写作。

主要参考资料及文献[1]毛尖.信阳——毛尖--地方--人民网[J],2005,05:1-5.

[2].信阳毛尖.信阳毛尖--地方--人民网[J],2006,08:1-4.

[3].品质特点.信阳毛尖信阳红幸福茶城中国茶都-大河网[J],2009,06:1-3.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1前言.. (2)

2信阳毛尖的起源和发展 (2)

2.1起源 (2)

2.2发展 (3)

3信阳毛尖的功效和作用 (3)

3.1信阳毛尖的功效 (3)

3.2信阳毛尖的作用 (4)

4信阳毛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7)

4.1信阳毛尖的发展 (7)

4.2信阳毛尖的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信阳毛尖产品开发和标准化制作 (10)

5信阳毛尖的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 (5)

5.1传统工艺 (5)

5.2现代工艺 (6)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摘要

2015年我国茶叶消费进一步提升,呈现多茶类、高品质发展趋势。就全国而言,今年名优茶生产创历史新高,茶叶销售形势持续看好。预计2016年全国茶叶生产将继续保持增长,茶叶消费市场将呈现多样化趋势。而信阳茶叶资源极为丰富,淮南丘陵和大山区皆有种植,信阳的茶叶产业也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信阳地区的一大经济支柱.信阳毛尖的功效和作用,使信阳毛尖的销量正在逐年上升。信阳毛尖的功效和作用,使信阳毛尖手动更多人的喜爱。未来信阳毛尖将成显规模化发展。

关键词:信阳茶叶;作用;功效;规模发展

1前言

信阳茶的种植历史非常久远。据《信阳志》记载:茶“原产云南,经四川、陕西于东周时传至河南,因气候因素,只在信阳生存下来。”信阳人种茶、采茶、品茶、饮茶,以茶待客,用茶会友,茶在日常生活中最为普及但又雅俗共赏,逐渐演化成了茶文化。信阳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信阳,人们无茶不欢,几乎人人都有饮茶之嗜好。不仅如此,好客的信阳人还视茶为接人待物、与人交往之最重要的媒介。倘若家有客人来,首要就是请客人喝茶;与客人聊天,也常以茶为重要谈话内容;主客尽欢而别时,主人还会拿出早就备好的茶叶交给客人带回去,让客人的亲朋共享这色美味醇的信阳毛尖。与别地茶具不同,信阳茶具多用透明的玻璃杯,这是因为,信阳毛尖不仅要具备茶香的浓郁、茶味的醇厚,还要求有靓丽的颜色。用本身晶莹透亮的玻璃杯作为茶具可以更容易地看清杯中之物。因此,盛信阳毛尖多用玻璃杯,方便客人一边品茗,一边透过茶杯,欣赏杯中芽叶的上下飞舞,懂茶者还可清楚鉴别茶叶的好坏,体现主人的满腔热诚。饮茶还讲究茶艺,信阳农专的师生在信阳传统茶艺的基础上创制了现代茶艺,分为鉴赏佳茗、备器、温杯洁器具、毛尖入杯吉祥意、湿润毛尖露芳容、回青沏茶表敬意、敬奉宾客一盏茶、观色闻香细品茶等。信阳茶文化内涵之丰富,风格之别致由此可见一斑。和其他文化一样,信阳茶文化拥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同样需要大力弘扬和积极构建。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大打文化牌,努力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信阳市也积极弘扬本地茶文化,不仅每年举办茶文化节,而且在信阳市博物馆中开辟茶文化专题展;一些高校如信阳师院、信阳农专等也积极进行茶文化的相关研究。虽然如此,笔者认为信阳茶业的文化构建中尚存在平庸、零散、研究不到位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促进饮茶习俗的高雅化、茶文化研究的系统化和深入化等。

2信阳毛尖的起源和发展

2.1起源

信阳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记载,唐代陆羽《茶经》和唐代李肇《国史补》中把义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宋朝,在《宁史·食货志》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把信阳茶列为名茶。元朝,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光州产东首、浅山、薄侧”等名茶。明朝,对名茶方面的记载很少。清朝,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叶生产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制茶质量越来越讲究,在清未出现了细茶信阳毛尖[1]。

清光绪未年(1903-1905),原是清政府住信阳缉私拿统领、旧茶业公所成员的蔡祖贤,提出开山种茶的倡议。当时曾任信阳劝业所所长、有雄厚资金来源的甘周源积极响应,他同王子谟、地主彭清阁等于1903年在信阳震雷山北麓恢复种茶,成立“元贞”茶社,从安徽请来一名余姓的茶师,帮助指导茶树栽培与制作。

1905-1909年甘周源又邀请陈玉轩、王选青等人在信阳骆驼店商议种茶,组织成立宏济茶社,派吴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带买茶籽,还请来六安茶师吴记顺、吴少堂帮助指导种茶制茶。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方法,用小平锅分生锅和熟锅两锅进行炒制。炒茶工具采用帚把,生锅用把长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个,双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锅用大帚把代替揉捻。这就是信阳毛尖的最初制作技术。

2.2发展

1915年,信阳毛尖漂洋过海,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举夺得金奖;1958年,“龙潭牌”特级、一级信阳毛尖获国家银质奖,1988年,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90年,龙潭牌特级信阳毛尖在全国名茶评比中以“形美、色翠、香高、味浓”夺得总分第一名,荣获国家金奖。全国名茶仅两枚金牌,“龙潭牌”信阳毛尖不仅与“西湖龙井”并驾齐驱,且在色、香、味上更胜一筹。信阳毛尖不仅走俏国内,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远销日本、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信阳茶叶生产得到更大的发展,信阳毛尖茶生产技术得到推广,生产区域不断扩大。1993年,信阳的师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罗山县、潢川县、固始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息县七县二区都有信阳毛尖茶生产。信阳市8县2区中有133个乡镇、1245个行政村产茶;茶园总面积已达100万亩;年产干茶2000万公斤,茶叶综合产值20亿元。现有茶农95万余人,茶业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2007年,茶农因种茶人均收入1796元,占全市农村人均收入的50%,在一些茶叶生产专业村,种茶收入占农民收入的90%以上,茶叶已成为信阳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是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2006年,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制定了《信阳市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到2010年全市茶园面积发展到150万亩;实现亩产值5000元,茶叶总产值60亿元,茶农年均收入3000元以上,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70亿元;培植1至2个销售额达亿元的国家级龙头企业,3至5

个省级龙头企业;创建1至2个国家驰名商标,5至8个省著名商标;建设投资额超5000万元的茶文化旅游项目2至3个,超亿元的1至2个,重点完成信阳茶博园、茶示范园、南湾盛典天下茶道旅游项目和茗阳天下茶博馆等建设工作[1]。

3信阳毛尖的功效和作用

3.1信阳毛尖的功效

信阳毛尖品质高上,形状细、圆、光、直并多白毫,茶质清香、味浓、汤色绿,因茶叶节茸毛显露,紧直峰尖而称之为“毛尖”,信阳毛尖具有多种功能作用。具有强身健体作用。信阳毛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糖尖、有机酸、芳香物质和维生物A、B1、B2、C、K、P、PP等以及水溶性矿物质。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防癌、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