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领导者之一。被誉为 中国的“两弹元勋”。
各抒己见
有人提出:中国热爱和平,而研究核武器 这不是和我们的初衷相违背吗?何况如果那时把 研究核武器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济,也许我们 的父辈不会那么穷。你怎么看待这种观念?
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 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 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 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 的标志。 ——《邓小平文选》第3卷
1964年10月16日,我 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成功。我国成为世界 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 的国家。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邓稼先(1924—
1986),中国物理学家;
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 士学位,当年回国。他是 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的开 拓者与奠基人之一,是中
国核试验在技术上的主要
香港市民庆祝我 国首次载人航天 飞行成功
中国未来空间站
月球基地
• 构想中的月球基地
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 学院宽敞明亮的机房里, 矗立着一个红黄两色相 间的大机柜。这就是我 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 一台每秒运算速度达亿 次的巨型计算机——— “银河—I”。它的诞生, 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 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 计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 国家。
(1)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2) 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3)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4)中国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为社会主 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2、目的:
加强国防,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3、意义:
(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2)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 际地位 (3)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4)促进了其他领域(如航天技术)的发展
一、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时,专门科研机构仅有三十多个,科技人员不 足五万人。 (2)科研工作仅在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领域开展。
2、措施:
(1)确立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 (2)成立科研领导机构和研究机构 ①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 ②1958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 (3)壮大科研队伍 ①欢迎海外知识分子回国,如李四光、邓稼先等。 ②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4)制定计划——《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在全国范围 内掀起了一个“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袁隆平在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 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 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 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 6000多万人。2004年,袁 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 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 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 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 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 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2001年,袁隆平获得第一届国 家最高科技奖。
世界粮食基金会 将本年度世界粮 食奖授予袁隆平 和蒙蒂· 琼斯。 袁隆平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 父”。该奖项是 世界农业研究工 作方面的最高荣 誉。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 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 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 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 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 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 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svaminasn说:“杂交水稻的出 现和推广是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的成就不仅是中 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它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1980年,我国的杂交水稻作为中国专利转让给美国,许 多国家也纷纷引用。 1981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获得中 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特别发明奖。1985年获得世界知识 产权组织金奖。1987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6-1987 年度科学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1988年获 得了三年一度的国际性郎克大奖。 结合材料分析杂交水稻的主要贡献? • 杂交水稻增产明显,南优2号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 20%以上;杂交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在世界 范围推广,被许多国家引种,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 饥饿问题。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1、背景
(1)“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3)“863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技规划相继实施。
2、成就
(1)核技术和应用 ①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并注重核技术的和平利用; ②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 系的国家之一。 (2)空间技术 ①1984年,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相 继发展发射成功; ②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 ”技术的国家之一; ③1990年,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1997 年“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9年9月 中国加入人类 基因组计划,负责测定人 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 也就是3号染色体上的3 000万个碱基对,使中国 成为继美、英、日、德、 法之后第六个国际人类基 因组计划参与国,也是参 与这一计划的唯一发展中 国家。 人类基因草图 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中国培育出 的克隆牛
(五)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原因:
1.国家的独立和制度的确立稳固;
2.政府对科技的重视和正确决策; 3、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 后的成就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4.追赶科技革命潮流,吸收国外文明成就;
5.科技工作者的开拓精神与无私奉献。
存在问题:
2、提出:
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这一论断。
3、意义:﹙认识﹚
(1)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与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 (2)是对科技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变革作 用的理论概括,是对科学技术作用的理论概括。 (3)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的理论基础。
材料一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 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叫有 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 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 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高科技成果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 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它的国 际地位。
材料二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 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 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 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 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 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三 科 技 的 发 展 与 成 就
化专 与题 科五 技 现 代 中 国 的 文
温故知新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世界领先;
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
先进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
到较全面的发展。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古代辉煌—近代衰弱—新中国振兴
结晶牛胰岛素
《饥饿的女孩》 (摄影者是1994年 普利策奖得主、南 非摄影家凯文· 卡特。 画面没有一点悦目 之处,干枯的土地, 一个奄奄一息的孩 子,一只紧盯着这 个孩子、急不可耐 要扑向“猎物”的 兀鹰。)
面对饥饿怎么办?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在2004年8日发表的《2004年全球 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 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 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 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 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 损失。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2、成就 (3)运载火箭研究﹙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 ①1980年,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表明中国的运载火箭技术 达到新的水平; ②1999年以来,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回收五次“ 神舟号”飞船; ③2003年10月,中国在甘肃酒泉发射神5载人宇宙飞船,杨利伟 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4)信息技术 ①19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 ②2002年,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5)生物工程 ①2001~2002年,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 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②建立起自己的基因组大规模测序技术和科研队伍。 3、意义: (1)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2)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 3、成就:
(1)国防: ①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中国开始跨 入原子能时代; ②1964年,中国第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④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医学: 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农业: 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广东大亚 湾核电站
浙江秦山核电站
“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工作舱模型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 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 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 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 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 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 训练中的坚韧执著,飞天时的 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 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 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 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 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维护国家安全。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地将“东方红—1”号人造 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我国是继苏、美、
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1965年世界上 首次人工合成 结晶牛胰岛素
2005年10月12日,神舟 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整装待发。
10月12日上午9时, “神舟六号”发 射成功。
神州6号
聂海胜
神六
费俊龙
神九女航天 员刘洋
载人航天工程的意义
⑴ 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超过欧日,在21世纪成为世界上具有强大 科技和竞争力的国家 ⑵ 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合作探究】建国初,中国发展“两弹一星”的背景 有哪些?目的何在?成果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两弹一星”
“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导弹,“一星” 指的是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的 研制成功,有何意义?
【合作探究】建国初,中国发展“两弹一星”的背景 有哪些?目的何在?成果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1、背景
生物技术
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965年,中国终于在世界上第一次用 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 质——结晶牛胰岛素。人工牛胰岛素的 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 命奥秘的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面 对功绩和荣誉,作为学术带头人的王应 睐,想到的是集体和他人,甚至没有在 科研报告中署上自己的名字。 第二年,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 化学组主席专程来到中国,研究评选有 关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中国科学家获奖 事宜。由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我国众 多科学家集体研究的成果,不符合该奖 授奖对象最多为三人的规则,因此,中 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有哪些?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使科技事业严重受挫。 (2)邓小平复出,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 (3)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科学 事业发展迎来了春天。 (4)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被称 为“杂交水稻之父” 。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 帕尔伯格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 “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