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红妆宁波民俗文化名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里红妆宁波民俗文化名片

“十里红妆”是指宁海及浙东地区特有的传统婚妆系列及相关民俗,当地女子出嫁,或多或少都要带上一份嫁妆,“三两黄金一两朱”的朱砂漆器、千针万绣的女红、披彩挂红的着装,赋予了这份嫁妆一个好听的名字——红妆。当大户人家的女儿出嫁,嫁妆从女方家抬到男方家,杠箱开道,花轿居中,箱、柜、桌、椅、桶、盆、盒、盘,女子的生活所需样样齐全,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送嫁妆队伍,吹吹打打绵延数里之遥,这就成了浙东宁绍地区一道亮丽的景致——十里红妆。

十里红妆主要包括婚嫁仪式中的“迎嫁妆”习俗和红妆器物的制作工艺传承两部分。“千工床、万工轿、十里红嫁妆”是家喻户晓的民俗现象。十里红妆的器物主要由天然矿物朱砂和黄金为主的材质装饰,集中了雕刻、堆塑、描金、勾漆、桶作、竹作、铜作、锡作等民间匠作。十里红妆制作工艺之精湛、艺术价值之高、耗费之昂贵,均为全国罕见,具有民俗学、社会学以及历史、艺术、人类学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自南宋以来,盛妆嫁女的习俗就在这里蔚然成风,明清时期,十里红妆达到全盛阶段,宁海民间于是有了“良田千亩、十里红妆”之说。时至今日,传统的十里红妆婚俗已被现代婚礼取代,浩浩荡荡的抬嫁妆场面几近消失,现代家具也取代了传统的十里红妆手工家具,但红面桶、红马桶、红脚桶等传统红妆器物仍在一般民众的婚礼中被作为嫁妆传承,传统的拦轿门等婚俗习惯仍然存在。

目前,十里红妆在宁海有专题博物馆、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将与今年10月与观众见面、十里红妆打击乐已跻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宁海十里红妆婚俗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海徐霞客大道上,一边是现代化的景观大道,一边是古色古香的民俗风情,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十里红妆博物馆在这里俏然而立。昨天,十里红妆博物馆馆长何晓道向记者介绍,“十里红妆博物馆是宁波传统婚嫁文化的宝库。近年来,十里红妆出现在北京、巴黎等地展览中,参观者无不赞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今年将扩建红妆博物馆

十里红妆博物馆创建于2003年9月,2004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是省内规模最大的民间民俗博物馆,开馆以来接待各地游客20多万人次。“这个博物馆是尝试以国助民办形式开办的,在全省还是第一家。”

说起十里红妆博物馆的未来,一座可以陈列1.5万件藏品的新馆将在今年动工。新馆内静态与动态展示相结合,来这里不仅可以看到红妆展览,参观者还可以欣赏婚庆表演,相关的舞剧、电影也将移植到景区。这里将建成一条历史文化街区,参观者可以看到做嫁衣、做家具等制作工艺展示,街区还将设立专门婚庆服务公司,开辟新房,“新人可以到我们这里结婚,感受最传统的又富地方特色的婚俗。”

十里红妆舞剧10月上演

8月6日,以展现江南婚嫁习俗盛大场面和江南女子爱情故事为内容的原创大型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在宁波歌舞团正式开排。据悉,该剧预计今年10月在宁波大剧院上演,并将打造成一台可持续演出的旅游文化产品,争取明年上半年到国家大剧院献演,条件成熟后将走向国际市场,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和精美。

“甘肃有《丝路花语》、云南有《云南映象》、河南有《风中少林》,宁波的《十里红妆·女儿梦》和这些作品在同一水平上,我们有信心甚至超过他们!”宁波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柴英一语道出了这出舞剧的定位,“十里红妆”以形象而鲜活的舞台形象成为介绍宁波文化的新名片。

创新表演成基尼斯纪录

今年4月18日,镇海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社区的818名居民“敲打”着十里红妆,奏出了节奏优美的“交响乐”,创造了一项数量最多的婚俗打击乐器基尼斯纪录。

“如何让数百年的‘十里红妆’与时俱进,变出点新花样来,最终决定要让‘红妆’成为乐器,会唱歌。”后大街社区副主任张静波介绍,为了让嫁妆能奏乐,鹅头喜桶被做成了封闭的容器,通过敲打它的握柄和桶面,就能发出一高一低两种声音。旧时放置三寸金莲的绑脚台太单调,于是在它的顶部加上风铃,中间的木架被换成了钢管,这样一来,它也拥有两种声音了。大红花轿里也放入了大鼓;银锁环用木棒打击也能发声;不同型号的钢果盘串在一起成了乐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