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及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
及表现
摘要:区域经济差距是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迈进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尤其是我国这样一个面积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不仅存在着沿海与内陆、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同一区域内部也存在着诸多差距。
由于内蒙古自治区特殊的区情,对其区域经济差距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发;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及表现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013-01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各盟市经济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是与此同时,各区域间经济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遥遥领先于其以东、以西各盟市;而呼伦贝尔、赤峰、通辽等东部盟市经济发展速度则十分缓慢,远远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与中部及西部地区的差距逐渐加大。
正确对待区域经济差距,找出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是很多地区面临的共同任务。
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东西部差异
内蒙古西部地区包含7个盟市,其中,呼、包、鄂三地依靠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产业分工调整,经济发展迅速,实力较强,成为内蒙古的经济核心地带。
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赤峰市、通辽市为农业生产基地,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处于我国北部生
态保护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缓慢,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低于西部地区(表1)。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两个区域相比,蒙西区域面积占全区的44%,蒙东占56%:蒙西人口数占全区的46.4%,而蒙东占53.6%。
从经济总量上看,蒙东地区却占少数。
2006年,蒙西地区gdp占全区近70%,而蒙东仅占30%;蒙西地区财政收入占全区70%以上,而蒙东地区占不到30%。
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上看,蒙西地区占全区的66.2%,蒙东地区仅占33.8%,2006年蒙西地区仅呼包鄂三地区投资就占全区的47.5%。
在产业结构方面,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5,1:45,5:39.3,蒙东三次产业结构为26,6:35,2:38.2,和全区相比,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低,滞后于全区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2000-2005年间,蒙西地区gdp年均名义增长率为28.05%,而蒙东地区仅为l6.66%,落后蒙西地区近12个百分点。
区域性差距已经十分明显。
“十五”时期,蒙西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从各指标的名义增长率来看,“十五”期间,蒙西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全区平均水平,而蒙东地区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蒙西地区,并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表2)
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隔阂,难以形成统一的经济整体
呼包鄂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金三角”,但调查中我们发现呼包鄂不仅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区,而且互相之间的隔阂要远远大于联系。
即便在一定要依靠联系和流通才能生存的行业当中,三地
之间也缺乏互相倚重、互为支撑的思路;三个市与周边的其他盟市、省区在战略规划上也缺少市场化的定位关联。
内蒙古的产业集中度很高,在各盟市也基本形成了各自的优势产业,这些优势产业确实在各地的经济总量中占据了巨大的比重,但各盟市几乎同样存在优势产业内部企业数量少,企业组织结构单一,资源型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关联较少,对地方经济构成中的民间经济带动乏力:非优势产业发展不足;经济主体布局空间分散等现象。
由于缺乏空间上的产业集聚,相应的配套产业难以伴随现有产业发展,也造成优势产业不得不到其他地方寻求服务。
对于新生产业而言,也将面对恶劣的环境。
由此,人才、技术等就会寻求其他落脚点,外部要素也只能以大型资本投入的方式进入,社会化要素难以进入。
自“八五”以米,内蒙古一直采取了抓大放小的企业发展战略,在“放小”上采取了将国营中小企业转制推向市场,对民营中小企业给予宽松的环境,减少行政和社会监督与干预等等,也采取对中小企业让利和在税收上的宽松对待以及在土地等生产要素配置上优惠等政策。
但同时,自治区和盟市政府都将有限的政府资源投入的领域转向对大型企业和外部企业的招商引资上,旗县经济实际上被置于放任自流的境地。
简言之,“撒胡椒面”式的资本布局,导致区域性实力不足,而要素本身,特别是人才、管理、企业家等以人为载体的要素,对环境往往有较高要求,目前的资本布局不利于对新增要素的吸引
[1]。
三、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内蒙古中西部第三产业发展呈现出的问题。
受传统经济结构的影响,长期以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作为中国的战略后方,以政府为主的投资主体向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倾斜,面对区内第三产业的投资相对较弱,这种投资方式形成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影响到第三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全国一些大型批发零售商业企业有的尚未引进或刚刚登陆内蒙古,这说明内蒙古的商品市场还不够发达。
科技、教育、文化、房地产、金融、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仍难以起到支撑作用。
传统行业的兴旺并不是第三产业发达的标志,而信息咨询、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行业的发展水平才反映了第三产业的水平和档次[2]。
而全区这些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本要素、提升技术水平等却形成了不同程度的障碍。
目前全区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和房地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以上。
(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中呈现出的问题。
总体第三产业总量较小,虽然第三产业增加值居全区有所提升一位,但是人口总数、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均居全区第一位,第三产业人均水平和人均产值贡献率还很低,服务能力不强,工作推进力度不够,相对一产和二产来说,对第三产业的认识程度、领导力度、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上,个别地区和部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突出表现在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对接不够紧密,互动能力弱,相当一部分企业目前还处于自我服务
状态,影响了一些极具成长潜力产业的做大和第三产业主导产业的培育。
目前全市还没有高档次酒店,没有高档次的、大型的现代化购物中心和商场,金融、技术、房地产、劳务、信息等要素市场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第三产业发展的缓慢直接影响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问题[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2] 王景峰.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r].内蒙古财经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