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状态调查以及疏导机制的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状态调查以及疏导机制的建立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是城乡建设的重要支柱。
在现今快速发展的多元化经济社会,要统筹城乡建设发展就要从新生代农民工着手,观察和总结新生代农民工共有的心理状态,进而就其心理状态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加快城乡发展步伐,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国民整体水平得以提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状态;疏导机制的建立
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主要依附于新生代农民工这股强大的力量。
国家政府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在中央相关文件就明确提出了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乡生活,力量逐渐壮大,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批人,之所以称其为新生代农民工是因为他不同于老一代的农民工。
首先,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程度上,几乎都是初中以上水平,打破了老一代农民工不识字或者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并且在新生代农民工还有为数不少的一部分接受过职业技能的训练,有一定的技术技能。
其次,新生代农民工在消费观念上,也打破陈规,以往农民工总是以勤俭节约来作为财富的积累,而新生代农民工并非如此,他们更着眼于未来,注重自己在未来的发展和追求。
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更倾向于思想超前的城市人。
再者,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方式上,也与老一代的农民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生代农民
工更加注重娱乐,娱乐方式众多,不再像老一代农民工打打麻将或是怎样,他们的业余生活安排相对而言更加充实,丰富。
最后的不同是,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目标上也区别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拥有强烈的欲望和拼搏的士气,他们渴望在城市中扎根,渴望融入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和城市,而老一代农民工总是想着多挣点钱可以让家人过上好一点的日子。
二、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状态调查结果研究
1.幸福感的缺失
新生代农民工的普遍年龄在28岁以下,现况下的他们在快速发展的城市中拼搏奋斗,苦苦挣扎,相对于城市人来说他们少了一份正式的居住证,暂住在城市里的某个小地方。
由于文化程度的制约,他们在选择职业上也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使得他们感兴趣,想要做的工作没有机会,因此,幸福感会大大折扣。
虽然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而言,他们的文化水平确实提高不少,但是要在城市中顺利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工作中的种种挫折打击他们的心理,这样的情况生活幸福感就会一点点流失。
2.自尊心被打击
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城市人在待遇上存在着严重的差别,此现象会引起新生代农民工心里的诸多不满,觉得自尊心被打击。
在社会保障上,本地城市人有国家政府部门办理的合作医疗,社保医保,而外来人员想要有医疗补贴却要自己花钱给自己增至保险,才能有的报销。
在工作福利待遇上,本地城市人有更好的福利待遇,而新
生代农民工稍有差错就会被老板任意辱骂,拖欠工资,无法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尊严。
3.抵触与城里人的交往
新生代农民工年轻有追求,有自己的想法,总是希望在某一个城市扎根立足,但是往往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容易。
有时候在某件事情上偶尔会有城市人歧视农民工现象的存在,致使有一部分为了避免城里人的冷眼就选择避而不往,拘束于自己的狭小的空间里,抵触与城市人的来往。
4.对城市人嫉妒和愤恨的心理
新生代农民工在一个城市工作难免会有和城市人合作的情况,然而每个人都有攀比心理,只是程度不同,在看到城市人的生活水平与自身的差距时,一些不懂得自我调节这种不公平心理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会对城市本地人有一定的愤恨,觉得凭什么他们不用那么辛苦的奋斗就可以过上好日子,越想嫉妒心理就会加重,最后严重导致生活上工作上仇视城市人。
5.逆反心理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接受过比父辈们较高的文化教育,但跟城市人相比却还是差了一点,众人熟知新生代农民工都是一群有梦想的年轻人,他们有着与城市人一样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现实生活中却只能过着单一苦楚的蜗居生活,这样的落差导致一些农民工产生逆反心理,在心里排斥城市人,更甚者一些新生代农民工破坏公共设施,以发泄自己内心的情绪和不满。
三、农民工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
1.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水平
教育是一个人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社会建设发展的主要力量,国家教育机构要贯彻落实对其的重视,在思想教育上,完善教育体系,大力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
人有一技之长,方能走天下。
提高新生代职业技能水平,让他们更加自信的去奋斗去拼搏自己的未来。
对新生代农民工不良心理的疏导和调节要长期进行,建立一个完善的长效机制,以此引起各大教育机构的重视力度,并负责领导实施。
在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系的基础上政府还应给予资金上的大力支持。
因为每个人的家庭条件状况不同,所以政府在资金投入上应给予特别贫困者经费补贴,让每个新生代农民工都可以接受一个专业的培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能力。
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上要加大规模,进行普及教育,建立实训基地。
使得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文化知识有所提升,开展实训基地,锻炼新生代农民工的动手能力,让新生代农民工更快更好的立足于社会,融入社会经济的信息化,多元化。
2.加强和健全户籍制度,消除农民工心理障碍
现今国家政府根据户籍推出了一系列优惠制度和政策,比如说身在外地的农民工所没有的而城市人所拥有的社保医保。
这些政策不仅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进军城市的步伐,甚至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
加强和健全户籍制度,不仅可以让新生代农
民工消除心理上的隔阂,还能够推进其在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步伐,一举两得。
解决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户籍问题,他们就可以安心的去打拼自己的事业,可以在城市里一步一步的构建自己想要的未来和生活。
拥有了合法的固定住所,他们在心理上就有了存在感,就不会再觉得在城市里显得格格不入。
没有了心理上的抵触,新生代农民工就会重整士气,作为重要力量置身于工作中,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高,更广的经济价值。
3.时刻关注其心理变化,使其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
人都是有感情的,国家政府机制要切实关注新生代农民工所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只有政府真正重视,他们才能真切的感受到关怀,才会放下心中的戒备和防线。
开设交流平台,快速准确的了解他们的心理,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从而形成一种归属感,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
4.改变城乡看法,加快城乡发展进程
本身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打拼就比城市人少了优势,再加上部分城市人的歧视,他们就更没有了奋斗的力气。
国家政府机关应进一步完善工资发放制度,让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权益得到保护。
四、总结
要真正改变新生代农民工的消极心理影响,就要落实科学发展。
通过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疏导机构,来改变和引导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消极心理,同时还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让新生代农
民工发挥其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韩雪松.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困境与解决策略[j].西安社会科学,2009(11):121-123
[2]李晓东.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状况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综合版),2012,6(5):3-5
[3]王远宏.新生代农民工发展问题探讨[j].南京机电工程学院,2010,8(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