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不同提取部位对_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体外研究_唐明敏
桑树不同组织的水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桑树不同组织的水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研究代君君;吴传华;肖林珍;汪泰初;王储炎;章玉萍;田善富;范涛【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1(27)5【摘要】桑树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医学应用价值。
本研究测定了桑树不同组织的水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
结果表明:桑树不同组织水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它们抑制的效果有所不同,其中,桑籽水提物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制率为85.4%,而桑叶水提物的抑制率最低,仅为33.9%,且不同浓度的水提物以及水提物与酶作用的时间不同,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该文为解释桑树降血糖作用,选择适当桑组织来开发降血糖药剂,拓展桑树的综合利用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页数】4页(P466-469)【关键词】桑树;水提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作者】代君君;吴传华;肖林珍;汪泰初;王储炎;章玉萍;田善富;范涛【作者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8.2【相关文献】1.鹰嘴豆水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J], 赵堂彦;孟茜;王琴;张奇波;陈霞;黄玉军;陈大卫;顾瑞霞2.山药水浸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J], 贾文欢;李慧珍;王楠;张琳;辛毅;臧师竹3.沙葱水提液体外抗氧化及α-葡萄糖苷酶与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J], 王婉愉;李姣;王霄凯;张晓峰;吕全军4.树葡萄植株不同部位醇提物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J], 邱珊莲;林宝妹;洪佳敏;张少平;张帅;郑菲艳;林碧珍;郑开斌5.不同品种树葡萄叶片醇提物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J], 邱珊莲;林宝妹;郑开斌;张少华;林霜霜;张树河;郑菲艳;李珊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桑叶提取物对餐后血糖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桑叶提取物对餐后血糖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刘英华;滕俊英;郑子新;张月红;张荣欣;刘新焕;薛长勇【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4(008)027【摘要】目的:探讨桑叶提取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实验以拜唐苹为阳性对照,比较其与桑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以昆明雄性小鼠为实验对象,以取鼠尾尖血测血糖值的方法进行淀粉、蔗糖、葡萄糖耐量实验.结果:桑叶提取物终浓度为 15.625~ 250 mg/L时,表示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的吸光度值分别为 0.289, 0.234, 0.216, 0.151, 0.109;拜唐苹终浓度为15.625~ 250 mg/L时,表示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的吸光度值分别为 0.269, 0.221, 0.182, 0.168, 0.13,说明桑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强于拜唐苹.糖耐量实验结果显示,口服桑叶提取物与淀粉、蔗糖、葡萄糖混合物后的小鼠血糖值分别为 8.71, 8.0, 9.67,均低于单独口服淀粉、蔗糖、葡萄糖的小鼠血糖,即 11.88, 11.6, 11.5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2.07, P《 0.05.表示桑叶提取物可降低餐后血糖.结论:桑叶提取物可降低餐后血糖,可能与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及直接抑制葡萄糖吸收有关.【总页数】2页(P5896-5897)【作者】刘英华;滕俊英;郑子新;张月红;张荣欣;刘新焕;薛长勇【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 ,北京市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 ,北京市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 ,北京市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 ,北京市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 ,北京市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 ,北京市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 ,北京市 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餐后即时和餐后30min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应答的影响 [J], 李丽;王环宇;王磊;吕利2.苦荞提取物对餐后血糖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J], 张月红;郑子新;刘英华;滕俊英;张荣欣;刘新焕;薛长勇3.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南方鲇幼鱼餐后糖酵解酶活性及血糖浓度的影响 [J], 林小植;罗毅平;谢小军4.咖啡热水提取物对大鼠餐后血糖的影响 [J], 郑毅男;刘可越;贾桂燕;李慧萍;韩立坤;木村善行5.桑叶提取物对体外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J], 吕欢;罗明琍;方飞;吴新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桑叶提取物对体外_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_吕欢

收稿日期:2011-06-20;修订日期:2011-09-28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08A030201031)作者简介:吕欢(1987-),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现为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天然药物提取研究工作.*通讯作者简介:吴新荣(1959-),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现任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主任药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药物筛选及机制研究工作.桑叶提取物对体外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吕欢1,2,罗明琍1,3,方飞1,2,吴新荣1*(1.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510010;2.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3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摘要:目的研究桑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利用蔗糖为底物,以酵母产α-葡萄糖苷酶和大鼠小肠上皮细胞(IEC -6)中酶来研究桑叶提取物对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在酶-抑制剂模型上,不同浓度桑叶提取物(5,2.5,1.25,0.625mg /ml )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分别为54.62%,39.79%,8.51%,6.62%;5mg /ml 阳性药物(阿卡波糖)的抑制作用为65.60%;在IEC -6细胞模型上,不同浓度桑叶提取物(200,100,50μg /ml )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分别为26.88%,12.76%,5.92%;250μg /ml 的阳性对照(阿卡波糖)抑制率为47.46%。
结论桑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随抑制率浓度增加而增加,对桑叶提取物降糖药物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桑叶提取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作用DOI 标识:doi :10.3969/j.issn.1008-0805.2012.01.019中图分类号:R9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12)01-0041-02In Vitro Inhibitory Effect of Mulberry Leaf Extract on Alpha -glucosidase ActivityL H uan1,2,LUO M ing-li 1,3,FANG F ei 1,2,WU X in-rong 1*(1.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General Hospital of Guangzhou Military Command of PLA ,510010,China ;2.College of Light Engineering and Food Scienc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Chi-na ;3.Guangzhou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40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mulberry leaf extracts on alpha -glucosidase activity.Methods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mulberry leaf extracts on alpha -glucosidase derived from bakers yeast and small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IEC -6)were measured by using oxidase colorimetric method and using sucrose as the substrate.Results In the enzyme -inhibitor mod-el ,the inhibition rates of 5,2.5,1.25,0.625mg /ml mulberry leaf extracts were 54.62%,39.79%,8.51%,6.62%,respectively.The inhibition rate of 5mg /ml positive drug (acarbose )was 65.60%.On the IEC -6cell model ,the inhibition of 200,100,50μg /ml mulberry leaf extracts were 26.88%,12.76%,5.92%,while the positive drug was 47.46%.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mulberry leaf extracts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the inhibitio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The results mean a lot to develop the diabetes drug.Key words :Mulberry leaf extracts ;α-glucosidase inhibitor ;Hypoglycemic effect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以血糖升高和尿糖为主要症状,所以控制血糖是关键,尤其是控制餐后血糖。
饲用桑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饲用桑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尚朝利;白泽方;樊轻亚
【期刊名称】《饲料研究》
【年(卷),期】2024(47)5
【摘要】试验以饲用桑叶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
以提高桑叶中多糖提取率为优化目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多糖提
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分析法优化桑叶多糖提取工艺参数组合,并利用牛津杯法检测
桑叶多糖的体外抑菌活性。
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桑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排序为提取
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最优生产工艺参数组合为液料比30 L/g、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h。
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桑叶多糖提取率为6.69%。
桑叶多糖对金黄色
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22、11.74 mm,最
低抑菌浓度均为2.0 g/L。
研究表明,热水浸提法提取的桑叶多糖可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动物养殖。
【总页数】4页(P72-75)
【作者】尚朝利;白泽方;樊轻亚
【作者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7
【相关文献】
1.药桑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
2.桑叶茯砖茶多糖的响应面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降血脂作用
3.桑叶多糖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4.响应面法优化硒化桑叶多糖的制备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5.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体外抗菌试验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桑叶和仙鹤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离及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

桑叶和仙鹤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离及性质研究的开
题报告
题目:桑叶和仙鹤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离及性质研究
研究背景:α-葡萄糖苷酶是一种重要的消化酶,在人体内发挥着加速碳水化合物消化的作用。
过多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引发多种疾病,如糖尿病等。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植物中存在丰富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具有降低血糖等生理功能,因此对植物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研究内容:本研究拟从桑叶和仙鹤草中分离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并进行性质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桑叶和仙鹤草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和分离。
2. 对分离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进行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包括分子质量、等电点、稳定性等。
3. 对分离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包括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对血糖的影响等。
4. 对分离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植物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种类和性质,并为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有望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分离纯化法、色谱技术、质谱分析、酶学测定等多种方法进行试验研究。
桑叶中糖苷酶抑制活性组分的筛选及体外活性研究

桑叶中糖苷酶抑制活性组分的筛选及体外活性研究
原爱红;马骏;蒋晓峰;谢祥成
【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5(026)004
【摘要】目的筛选桑叶中具有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组分.方法采用柱层析法将桑叶水提物进行分离,并利用体外糖苷酶抑制模型对活性部位进行跟踪研究,验证其效果.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桑叶提取物中生物碱、黄酮、多糖等部位均有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生物碱组分活性最强.结论桑叶的降糖作用与各组分的糖苷酶抑制活性有关.【总页数】4页(P8-11)
【作者】原爱红;马骏;蒋晓峰;谢祥成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上海,200065;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上海,200065;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上海,200065;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上海,20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桑叶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组分的研究 [J], 陈桂光;石君连;丁苏;梁智群
2.凤凰单枞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J], 黄晓辰; 马金魁; 梁乐欣
3.沙棘果渣三萜酸富集、表征及其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J], 苏晨玉;胡娜;董琦;王洪伦
4.齿叶白鹃梅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J], 李古月;刘佳鑫;才谦
5.桑叶中糖苷酶抑制活性组分的筛选 [J], 原爱红;马骏;蒋晓峰;李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桑叶多组分药效相互作用研究

基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桑叶多组分药效相互作用研究作者:季涛宿树兰郭盛钱大玮欧阳臻段金廒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11期[摘要] 采用柱色谱法对桑叶提取物中黄酮、生物碱、多糖组分进行富集分离;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利用蔗糖为底物,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桑叶多组分进行评价;采用等效线法、周-特氏联合指数法和等辐射分析法评价2组分间的药效相互作用及量效特点,为揭示桑叶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成分分析表明,桑叶提取物中,黄酮质量分数为5.3%,有机酚酸质量分数为10.8%,1-脱氧野尻霉素(DNJ)质量分数为39.4%,多糖质量分数为18.9%。
活性评价表明,桑叶黄酮、生物碱、多糖组分均具有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抑制率随各组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3个组分中桑叶生物碱抑制活性最强。
桑叶生物碱与桑叶黄酮配伍、桑叶生物碱与桑叶多糖配伍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但多糖与黄酮组配伍未见明显的协同作用,从而证实了桑叶多组分调节血糖的相互作用,为桑叶多组分降血糖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的揭示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桑叶;α-葡萄糖苷酶;相互作用;协同增效;量效关系[Abstract]Column chromatography was used for enrichment and separation of flavonoids,alkaloids and 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extracts of Morus alba leaves; glucose oxidase method was used with sucrose as the substrate to evaluate the multi-components of M. alba leaves in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models; isobole method, Chou-Talalay combination index analysis and isobolographic analysi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and dose-effect characteristics of two components, providing scientific basis for revealing the hpyerglycemic mechanism of M. alba leaves. The components analysis showed that flavonoid content was 5.3%; organic phenolic acids content was 10.8%; DNJ content was 39.4%; and polysaccharide content was 18.9%. Activity evalu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flavonoids, alkaloids and polysaccharides of M. alba leaves had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s on α-glucosidase, and the inhibitory rate w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Alkaloids showed most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s among these three components. Both compatibility of alkaloids and flavonoids,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alkaloids and polysaccharides demonstrated synergistic effects, but the compatibility of flavonoids and polysaccharides showed no obvious synergistic effects. The results have confirmed the interaction of multi-components from M. alba leaves to regulate blood sugar, and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revealing hpyerglycemic effectiveness and mechanism of the multi-components from M. alba leaves.[Key words] Morus alba leaves;α-glucosidase; interaction effect; synergetic effects; dose-effect relationshipdoi:10.4268/cjcmm20161105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1],其特征表现为高血糖和糖尿,故临床上治疗用药关键在于控制血糖,尤其是控制餐后血糖。
桑枝皮醇提物的抗氧化和对α-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桑枝皮醇提物的抗氧化和对α-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马永雷;张雨青;周丽霞;卢立真;李琳;贺天真;周珍祯;阎海波【期刊名称】《蚕业科学》【年(卷),期】2010(36)1【摘要】α-糖苷酶活性抑制剂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物。
以醇水溶液为萃取溶剂,从桑树枝条的皮中获得一种具有抑制α-糖苷酶活性的桑枝皮醇提物。
桑枝皮醇提物的体外生物活性试验显示其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抑制中值(IC50)为100μg/mL;对酪氨酸酶、麦芽糖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0.44 mg/mL、6.5μg/mL和0.25μg/mL。
对桑枝皮醇提物的酶动力学分析显示其属于底物竞争性的α-糖苷酶抑制剂。
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桑枝皮醇提物不仅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而且可作为一种新型的α-糖苷酶抑制剂用于糖尿病的血糖控制。
【总页数】5页(P143-147)【关键词】桑枝皮;醇提物;α-糖苷酶抑制剂;1,1-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作者】马永雷;张雨青;周丽霞;卢立真;李琳;贺天真;周珍祯;阎海波【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苏州市蚕丝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8.2;S886.9【相关文献】1.大越豆芋花醇提物抗氧化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J], 张蕾;周萌;倪勤学;陈龙;王姝;束旭;高前欣;张有做2.番石榴醇提物抗氧化能力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J], 洪佳敏;林宝妹;张朝坤;张树河;张帅;郑菲艳;邱珊莲;郑开斌3.树葡萄植株不同部位醇提物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J], 邱珊莲;林宝妹;洪佳敏;张少平;张帅;郑菲艳;林碧珍;郑开斌4.不同品种树葡萄叶片醇提物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J], 邱珊莲;林宝妹;郑开斌;张少华;林霜霜;张树河;郑菲艳;李珊珊5.细叶韭花醇提物体外抗氧化及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J], 李美萍;侯健;刘燕;尉立刚;郭彩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桑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桑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桑提取物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及对小鼠心肌匀浆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为桑叶及桑白皮的保健抗氧化功能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桑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作用,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提取物对小鼠心肌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结果一定剂量的桑提取物均可以清除DPPH自由基,抑制小鼠心肌匀浆中MDA的生成,并呈现出一定剂量—效应关系。
结论桑叶及桑白皮具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且其抗氧化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水提部分。
【关键词】桑叶桑白皮抗氧化DPPH自由基丙二醛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多年生落叶乔木,在分类学上属双子叶植物,荨麻目、桑科、桑属、桑种。
桑树是重要经济树种,桑叶、茎皮纤维、木材、果实均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根皮(桑白皮)、枝、叶均可入药,具有不同的性味功能。
桑叶为桑的干燥叶,是中药中清热解表类药物,具有滋阴补血、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降压利尿之功效;而桑白皮为桑的根内皮,具有消炎、利尿、解热、降糖、镇咳、祛痰等功效。
为了更好地开发桑产品,对桑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体外实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桑叶及桑白皮,生品;(2)对照药物:野葛根,生品;(3)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试剂(DPPH);(4)13月龄小鼠心肌匀浆,浓度为3%。
1.2方法1.2.1药物的提取水提取及95%和75%乙醇提取,提取三次。
1.2.2桑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实验采用许申鸿等的方法[1],配制DPPH·乙醇溶液,再将桑的各提取物配成一系列浓度的溶液,加入到DPPH·乙醇溶液中,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值,然后计算其对DPPH·的抑制率(IC);并以葛根作为阳性对照,比较其活性。
1.2.3桑提取物影响小鼠心肌组织过氧化脂质生成的实验研究应用MDA-TBA比色法,将桑的各提取物用水溶解,加入到3%的小鼠心肌匀浆中37℃恒温反应,加入硫代巴比妥酸,脂质过氧化的终产物丙二醛与其反应,生成红色产物。
桑叶中降糖活性成分筛选及其药效学研究

桑叶中降糖活性成分筛选及其药效学研究李娈;路娟;李永吉;蔡润兰;陈曦【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年(卷),期】2012(029)005【摘要】目的:筛选桑叶中α-葡萄糖苷酶(α-GS苷酶)抑制活性最佳组分,并进行体内降糖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柱层析法对桑叶水提物进行分离,利用体外细胞实验筛选出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佳组分,并采用链脲霉素诱导的大鼠高血糖动物模型进行跟踪验证.结果: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桑叶提取物中生物碱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强.体内试验中,与模型组比较,生物碱给药组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有明显降低.结论:桑叶中的生物碱具有显著的降血糖的作用(P<0.05).【总页数】5页(P10-14)【作者】李娈;路娟;李永吉;蔡润兰;陈曦【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二苯基三硝基苯肼在线筛选与鉴别茶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J], 王虹;陈军辉;赵恒强;王磊磊;张道来;王小如;杨东方2.银杏叶中抗抑郁活性成分的虚拟筛选 [J], 贾朝;程敏;王学军;赵艳艳3.在线、离线结合快速筛选杨梅叶中黄酮类抗氧化活性成分 [J], 赵露;田胜;刘璐;刘叶;童珊珊;徐希明4.中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作用活性成分及其筛选模型的研究新进展 [J], 邹毅5.中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作用活性成分及其筛选模型的研究新进展 [J], 邹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桑枝颗粒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桑枝颗粒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李明娟;李季;姜晨璐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09(004)006
【摘要】目的初步分离桑枝颗粒提取物中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成分.方法利用超滤工艺对桑枝颗粒提取物进行纯化. 结果在同样的样品浓度下,桑枝颗粒提取物中相对分子量在5×105D~10×105D的组分的抑制活性最高,抑制率达68.0%. 结论相对分子量在5×105D~10×105D的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最高.
【总页数】2页(P166-167)
【作者】李明娟;李季;姜晨璐
【作者单位】266103,山东省青岛海尔药业有限公司;266103,山东省青岛海尔药业有限公司;266103,山东省青岛海尔药业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槟榔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J], 宋菲;张玉锋;郭玉如;李瑞;陈华;唐敏敏
2.陈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J], Tan Qiankai;Li Yulin;Tang Xiaowen
3.蒲桃不同药用部位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
[J], 温正辉; 凌梅娣; 余思萍; 庄远杯; 罗晓东; 潘增烽; 林大都; 张声源
4.葫芦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 [J], 何贝桥;张园园;庄远杯;魏爱红;李榕娣;张声源
5.葛根不同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性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J], 范琳;沈颖昕;严铭铭;邵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来源蚕粉的营养组成及抑制糖苷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中 国 圣
2卷 1 7 期
芽糖糖苷酶。测蛋白浓度后于一 O 2 ℃保存备用 。 1 . 0一 .2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活性测定 :称取各样 2
品适量溶解缓冲液 中, 进行抽提 、 精练 ,00rm 100p 离 42m n  ̄ 0 i。上清为含抑制剂的混合溶液, , 并测酶抑制 剂活性 。反应体系组成 为 : 酶溶 液 、 酶抑制剂 和底
家蚕粉含有 丰富的营养组成和显著 的降 血糖
效果 ,已被越来越多 的实验所证实并为人们所接 受 ,正为解除糖尿病患者的痛苦发挥积极 的作用。 研究表明,家蚕粉降血糖是与抑制小肠粘膜 一 麦
蚕业研究所研 制蚕粉( 镇江蚕粉) 的营养组成进行了 比较分析 , 对体外抑制糖苷酶活性 的作用效果进行 了比较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家蚕幼虫体 内含有较丰富的矿物质( ) 在所 表3。
检测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中 , 宁夏蚕粉 中N 、 、 1 aK A
3 讨论 与小 结
2 不同剪梢处理对续春叶产量的影响 从表2 . 4 的 对 比数据中可 以看出,不同的剪梢时间对续春叶的 产量无明显影响。 在不同的剪梢高度上以留梢1Om e l 的处理产叶量最低 , 低于其它2 个处理平均值的6 %, . 6 另2 个不同高度的处理对产叶量影响不大。 2 不同的剪梢处理对总产叶量的影响 从表2 . 5 的 对 比数据表明 ,不 同的剪梢处理方式总产叶量不
对产叶量无明显差异 ; 在剪梢高度上 以留梢9e 处 0m
理片叶产量最高 , 高出其它2 个处理2 . 另2 0 %, 处理 5
无 明显差异 。
处理 的总产 叶量最高 ,高 于另2 处理平均值 的 个 I. 以1Om 3 %, le 高度剪梢总产叶量最低 , 于另2 2 低 处 理平均值的l. 6 %。 5
桑不同药用部位总生物碱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基础研究·△[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2400)[通信作者] 陈志元,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中药现代化;Tel:(0714)3188779,E mail:5780137@qq com桑不同药用部位总生物碱对α 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李名洁,孙代华,王泽霞,胡辉,成焕波,陈志元劲牌持正堂药业有限公司/湖北省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 黄石 435100[摘要] 目的:比较桑不同药用部位(桑叶、桑枝、桑白皮)总生物碱对α 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方法:采用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桑不同药用部位总生物碱中1 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评价指标,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以对 硝基苯基 α D 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采用体外抑制模型评价桑不同部位总生物碱对α 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结果:桑不同药用部位总生物碱中DNJ质量分数为桑白皮生物碱(30 1%)>桑枝生物碱(25 8%)>桑叶生物碱(21 4%)。
桑不同药用部位总生物碱对α 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强度为桑枝生物碱>桑叶生物碱>桑白皮生物碱>阿卡波糖。
结论:在桑枝、桑叶、桑白皮总生物碱中,以桑枝总生物碱对α 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最强,为桑资源开发辅助降血糖的药品和保健食品提供依据。
[关键词] 桑;药用部位;生物碱;1 脱氧野尻霉素;α 葡萄糖苷酶[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4890(2021)02 0290 04doi:10 13313/j issn 1673 4890 20200311001StudyonInhibitoryEffectofAlkaloidsofDifferentMedicinalPartsfromMorusalbaonActivitiesofαGlycosidaseLIMing jie,SUNDai hua,WANGZe xia,HUHui,CHENGHuan bo,CHENZhi yuanJingBrandChizhengtangPharmaceuticalCo ,Ltd ,Hubei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ormulaGranuleEngineering&TechnologyResearchCenter,Huangshi4351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compareinhibitoryeffectsofalkaloidsofdifferentmedicinalpartsfromMorusalba(leaf,rootandtwig)ontheactivitiesofα glycosidase Methods:Thecontentof1 deoxynojirimycin(DNJ)inthetotalalkaloidsindifferentmedicinalpartsfromM albaweredeterminedbyevaporativelightscatteringdetector(ELSD) 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Usinghalf inhibitoryconcentrationvalue(IC50)asevaluationindex,acarboseaspositivecontrol,theinhibitoryeffectsofalkaloidsofdifferentpartsfromM albaontheactivitiesofα glycosidasewereevaluatedwithinvitroinhibitionmodel Results:ThemassfractionofDNJintotalalkaloidsindifferentmedicinalpartsfromM albaisMoriCortexalkaloid(30 1%)>MoriFoliumalkaloid(25 8%)>MoriRamulusalkaloid(21 4%) Intheα glucosidaseinhibitoryactivitytest,theorderofinhibitoryactivitywasMoriRamulusalkaloid>MoriFoliumalkaloid>MoriCortexalkaloid>acarbose Conclusion:AmongdifferentpartsofM albasuchasMoriFolium,MoriCortexandMoriRamulus,MoriRamulusalkaloidshowsthestrongestinhibitoryeffectsontheactivitiesofα glucosidase,whichhasthevalueofbeingdevelopedforthetreatmentofdiabetesorhealthfood[Keywords] MorusalbaL ;differentmedicinalpart;alkaloids;1 deoxynojirimycin;α glycosidase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
桑叶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研究

桑叶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研究
胡竟一;雷玲;刘亚欧;邓文龙
【期刊名称】《中药药理与临床》
【年(卷),期】2006(022)006
【摘要】目的:研究桑叶各活性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方法:制备桑叶各化学活性组分并充分"纯化",采用α-糖苷酶体外抑制试验及小鼠灌胃给药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及对小鼠糖耐量的影响以观察桑叶不同部位对α-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结果:桑叶煎剂、桑叶生物碱具有显著的α-糖苷酶抑制作用,多糖作用不明显,黄酮作用弱. 结论:桑叶生物碱是桑叶α-糖苷酶抑制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胡竟一;雷玲;刘亚欧;邓文龙
【作者单位】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成都,610041;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成都,610041;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成都,610041;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桑叶中α-葡萄糖苷酶活性调节成分的研究 [J], 马庆一;时国庆;陈春涛;孙佳;陈晓燕
2.桑叶不同提取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体外研究 [J], 唐明敏;刘洋;田思敏;马晓云;隗丽;程笑;赵保胜
3.桑叶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组分的研究 [J], 陈桂光;石君连;丁苏;梁智群
4.桑叶对α-葡萄糖苷酶活力影响及降糖机理研究 [J], 李宏;黄金山;胡浩;杨桂芳;王建芳;钱永华
5.药桑叶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J], 郝蒙蒙;崔汉钊;韩爱芝;杨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桑叶多糖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其降血糖活性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桑叶多糖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其降血糖活性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而血糖的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目前常见的降血糖药物存在副作用和依从性差等问题,因此寻找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天然产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桑叶作为传统的中药材,具有降血糖活性,被广泛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然而,桑叶多糖的化学成分及其降血糖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有必要对桑叶多糖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提取分离桑叶中的多糖,并结合理化实验和光谱分析手段进行其结构鉴定。
同时,通过体外模型评价其降血糖活性。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提取桑叶多糖的方法优化:采用不同溶剂提取桑叶多糖,并通过甲醇沉淀和乙醇沉淀等方法,优化多糖的提取方法。
2. 桑叶多糖的纯化和分离:采用凝胶过滤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技术,对提取得到的多糖进行纯化和分离。
3. 多糖结构的鉴定: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对多糖结构进行分析和鉴定。
4. 降血糖活性的体外模型评价:采用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体外模型评价多糖的降血糖活性。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将对桑叶多糖的提取和分离进行优化,通过对多糖结构的鉴定,有望对多糖的降血糖机制进行深入探究。
同时,本研究有望为临床提供新的天然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来源,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四、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历时两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第1个月-第10个月):对桑叶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并对多糖进行初步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第二阶段(第11个月-第20个月):采用凝胶过滤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对桑叶多糖进行纯化和分离,并对多糖的结构进行鉴定和分析。
第三阶段(第21个月-第24个月):通过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体外模型对多糖的降血糖活性进行评价,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能够提高桑叶多糖的提取和分离效率,同时结构鉴定多糖的化学成分以及评价其降血糖活性,并探究多糖的降血糖机制,为开发新型中药治疗糖尿病提供新思路和实验依据。
桑叶的_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研究

桑叶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研究胡竟一,雷玲,刘亚欧,邓文龙(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成都 610041) 摘 要 目的:研究桑叶各活性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方法:制备桑叶各化学活性组分并充分“纯化”,采用α-糖苷酶体外抑制试验及小鼠灌胃给药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及对小鼠糖耐量的影响以观察桑叶不同部位对α-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结果:桑叶煎剂、桑叶生物碱具有显著的α-糖苷酶抑制作用,多糖作用不明显,黄酮作用弱。
结论:桑叶生物碱是桑叶α-糖苷酶抑制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
关键词 桑叶;α-糖苷酶;生物碱 桑叶是传统常用中药,近有研究发现其所含多羟基生物碱具有α-糖苷酶抑制作用[1],另有报告桑叶其它一些成分也具有降血糖作用[2],本文以药效学指标对桑叶各“纯化”的不同化学组分的α-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
1 材料1.1 试验药物 桑叶于秋季(10月)采自四川蒲江县桑蚕基地,经鉴定为M o r u s a l b aL .,选取壮叶,摘下后流动空气阴干,冷贮备用。
取桑叶粉碎为粗粉,称取适量,用蒸馏水15倍、10倍煎煮二次,合并煎液,过滤,浓缩为2g /m l ,是为桑叶煎剂。
取桑叶煎剂适当稀释,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并用适量水冲洗,合并流出液,流出液浓缩至适当浓度,经脱蛋白、醇沉等处理,回收乙醇后浓缩、干燥,提取物再经活性炭、乙醇、丙酮处理,得桑叶多糖,为灰白色粉末,得量6.0%。
水煎液过大孔树脂柱,吸附物以70%乙醇洗脱,回收乙醇,浓缩,再经溶媒分离,干燥,得浅黄色总黄酮,得量2.0%。
另取桑叶水煎液,经特殊工艺处理得总生物碱,得量0.8%,为淡黄绿色粉末,具强吸湿性。
拜糖平为拜耳医药保健公司产品。
1.2 试剂与仪器 α-1,4糖苷酶、对硝基苯酚葡萄糖酯均为s i g m a 产品。
血糖仪为强生公司产品。
1.3 动物 小白鼠,昆明种,一级,雌雄各半,体重18~22g ,于实验室适应3天,固定全营养价颗粒饲料喂饲,自由饮水。
桑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降血糖降血脂活性

Hans Journal of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 食品与营养科学, 2020, 9(1), 59-66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0 in Hans. /journal/hjfnshttps:///10.12677/hjfns.2020.91007Isolation of Mulberry Leaf Polysaccharideand Its Hypoglycemic and Lipid-LoweringActivityShijie Fu, Liu Yang, Jinglei Li*School of Food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AnhuiReceived: Dec. 30th, 2019; accepted: Jan. 14th, 2020; published: Jan. 21st, 2020AbstractMulberry leaf polysaccharide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al component in mulberry leaf. In this study,a crude extract of mulberry leaf polysaccharide was obtained by water extraction, protein wasremoved by savage method, and mulberry leaf polysaccharide (MLP) was obtained after decolori-zation by hydrogen peroxide treatment. The results of in vitro experiments show that MLP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α-glucosidase, amylase, and lipase activities, and has strong binding ability to cholat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MLP has strong hypoglycemic and lipid-lowering activities, and is expected to provide certain auxiliary effect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elated diseases.KeywordsMulberry Polysaccharide, Purification, In Vitro Experiment, Hypoglycemic,Hypolipidemic桑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降血糖降血脂活性付式杰,杨柳,李井雷*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收稿日期:2019年12月30日;录用日期:2020年1月14日;发布日期:2020年1月21日*通讯作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4027)作者简介:唐明敏(1992-),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多成分药物代谢与新药研发。
通信作者:赵保胜,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药效与物质基础研究,E-mail :zhaobs1973@163.com 。
桑叶不同提取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体外研究唐明敏1,刘洋1,田思敏1,马晓云1,隗丽1,程笑1,赵保胜2(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2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实验中心,北京100029)摘要:目的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体系,观察桑叶不同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方法经大鼠小肠获得α-葡萄糖苷酶,以4-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 )为底物,以阿卡波糖(Acarbose )为阳性对照,测定桑叶水提液(WE )、水提上清液(AP-A )、水提沉淀(AP-P )及75%乙醇提取液(EE )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
结果桑叶不同提取液均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不同提取液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分别是WE :0.08g /L ;AP-A :0.17g /L ;AP-P :0.42g /L ;EE :0.12g /L ;桑叶提取液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强弱顺序为:WE >AP-A >EE >AP-P ,其中WE IC 50小于Acarbose (0.11g /L )。
结论桑叶水提液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最强,为桑叶在该机制发挥降糖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体外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评价体系可作为该药效成分筛选平台。
关键词:桑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脱氧野尻霉素DNJ ;半数抑制浓度IC 50中图分类号:R9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51(2015)06-0711-04doi :10.3969/j.issn.1009-5551.2015.06.012α-glucosidase inhibition by different extracts of folium mori in vitro assay TANG Mingmin 1,LIU Yang 1,TIAN Simin 1,MA Xiaoyun 1,YU Li 1,CHENG Xiao 1,ZHAO Baosheng 2(1Colleg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102,China ;2Center of Scientific Experi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evaluation in vitro system ,and study the activ-ity of α-glucosidase inhibitation of different mulberry extracts.Methods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with 4-ni-tro phenol-α-D-glucopyranoside (pNPG )as substrate to measure water extract of mulberry leaves (WE ),water ex-traction supernatant (AP-A ),precipitation (AP-P )and 75%ethanol extract (EE )for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α-glucosidase obtained from small intestine in rats.Results All mulberry leaves extracts have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IC 50of the extracts are as follows :WE :0.09g /L ;AP-A :0.18g /L ;AP-P :0.40g /L ;EE :0.25g /L ;that is ,WE >AP-A >EE >AP-P ,where IC 50of WE was less than Acarbose (0.16g /L ).Conclusion The water extraction of mulberry leaf has the strongest α-glucosidase inhibition activity whichplays the role on the mechanism of hypoglycemic as principal components.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α-glucosidaseinhibition activity in vitro provided a platform for screening the compounds of α-glucosidase inhibition.Key words :Mulberry leaves ;α-glucosidase inhibitors ;DNJ ;IC 50α-葡萄糖苷酶为小肠黏膜二糖酶的一种类型,绝大部分附着于小肠绒毛刷状缘的粘膜表面,小肠绒毛两侧酶的活性最高[1]。
为了降低餐后血糖,避免葡萄糖稳态异常,从而降低糖尿病、肥胖病、高脂血症(Ⅳ型)等疾病的微血管并发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20世纪70年代后期研发出了α-葡萄第38卷第6期新疆医科大学学报Vol.38No.62015年6月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Jun.2015糖苷酶抑制剂,如拜糖平等[2],其作用机制为竞争性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从而减缓碳水化合物降解为单糖的速度,降低餐后血糖水平。
研究表明,桑叶具有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为主要活性成分,该化合物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可在水提液中富集[3]。
此外,桑叶中多糖类[4]、黄酮类[5]也显示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近年来,结合色谱、质谱、核磁等技术从桑叶中筛选了一部分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单体,如氧化白藜芦醇、黄芪苷、芦丁等[6]。
本实验建立了α-葡萄糖苷酶体外反应体系,对桑叶不同处理方式获得的提取部位的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了评价,为后续活性成分筛选研究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桑叶药材购买于北京仟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拜糖平,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
对硝基苯-α-D-葡萄糖吡喃苷(pNPG),对硝基苯酚,购买于江莱生物有限公司;血清清蛋白(BSA)、HEPES,购买于Sigma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仪器酶标仪(Multiskan Ascent美国Thermo 公司),电动玻璃匀浆机(DY89-Ⅱ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混合器(QL-866浙江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厂),离心机(1-15PK德国Sigma公司),真空干燥箱(DZ-2BC南京远拓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智能溶出仪(ZRS-8G天津大学无线电厂),电子天平(BSA124S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3实验动物SPF级SD大鼠,雄性,体质量280 300g,由斯贝福(北京)实验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京)2011-0004。
动物饲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部标准屏障环境内,许可证号:SYXK(京)2011-0024,自由饮食,明暗节律12h/ 12h。
1.4方法1.4.1桑叶不同提取物制备30g桑叶药材,加12倍量水浸泡30min,加热回流90min,过滤,滤渣加10倍量水回流60min后,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得桑叶总水提物(WE);取部分水提液浓缩,加入95%乙醇至含醇量为60%,静置24h以上,3000r/ 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桑叶水提上清液部位(AP-A);沉淀为桑叶水提沉淀部位(AP-P);桑叶药材加75%乙醇,方法同WE回流提取得桑叶醇提物(EE)。
1.4.2大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制备雄性大鼠,禁食12h,麻醉,腹主动脉取血致死,取胃幽门以下小肠约15cm,预冷的生理盐水冲洗2次,刮取黏膜层,按1ʒ10比例加入0.5mol/L NaCl-KCl溶液,匀浆。
于4ħ,10000r/min,离心30min,弃上清液,沉淀用预冷的生理盐水洗冲2次,4ħ,10000r/min,离心30min,最后沉淀按体积1ʒ5用生理盐水稀释后,于4ħ,5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上清液蛋白含量,-20ħ保存备用[7-9]。
1.4.3α-葡萄糖苷酶反应体系优化[10]1.4.3.1对硝基酚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分别吸取浓度为2mmol/L的对硝基苯酚20、40、80、120、160、200、240μL,并分别加入400μL Na2CO3及一定体积67mmol/L磷酸缓冲液至总体积为750μL,样品溶液置于96孔板中,405nm处测定吸光度。
以对硝基苯酚浓度为横坐标,405nm处吸光度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
1.4.3.2蛋白浓度-酶活力标准曲线取10mmol/L 对-硝基苯酚-α-吡喃葡萄糖苷(pNPG)底物溶液50μL,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大鼠小肠粘膜α-糖苷酶提取液50μL(0.21、0.42、0.62、0.83、1.03、1.65mg/mL),反应30min,405nm处测定吸光度值,计算α-葡萄糖苷酶活力,观察酶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1.4.3.3底物浓度-酶活力曲线在体系中加入50μL酶液(0.62mg/mL),并加入不同体积pNPG,使底物终浓度为0.33、0.83、1.67、2.08、2.92、3.75、5.00、6.67、8.33、10.00mmol/L,观察不同底物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Lineweaver-Burk作图法计算该酶的Km。
1.4.4桑叶提取物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取50μL肠提取液加入67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8),37ħ水浴温孵10min,加入桑叶提取物饱和5min后再加入100μL pNPG(10mmol/L),体系总体积为350μL,水浴30min后,加入0.1mol/LNa2CO3400μL终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