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心理工作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军心理工作情况

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和我国日益深入而广泛的社会变革,对军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更高的要求。在基层开展军人心理教育和疾病防治工作,既是部队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现代化军队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了解和借鉴外军在开展军人心理工作方面有益的经验,对于我军开展好这项工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外军很重视开展军人心理工作

美军中参加心理工作的人员主要有随军牧师、精神病医生、临床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专业军士等。美国随军牧师列入军队正式编制,通常配到陆军营、空军联队、海军大型舰艇和小型舰艇中队以及机关和军队医院,并授军官军衔、着军服、佩牧师标志。在国防部设“武装力量委员会”,主席为少将军衔,各军种设牧师局和牧师学校,陆空军参谋部和海军作战部设少将衔牧师长,军以上司令部设牧师处,师设牧师科。美军现有在编随军牧师共2000人左右,平均每700人配一名。随军牧师中绝大部分为基督教牧师,少数为佛教牧师,还专门为女兵配备了女牧师。

美军还在军一级设立了战斗应邀(OM)职业医疗队。该组织也是战区级的心理保障力量。医疗队由47名成员组成,包括5名精神病医生、1名临床心理学家、28名行为科学和精神病专业军士、6名社会工作军官及数名护士和行政官员。在师一级成立了心理卫生组,编制为5人,其中精神病医生、临床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军官各1名,行为科学专业军士2名,是战时军人心理保障工作的骨干力量。

英军在军人心理问题防治上主要依靠专业的医疗组织。每个基地均编有救治战斗应激创伤的专业医疗组织,长驻基地内的社区防治队,一般由2名精神病医生、3名护士以及临床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各1人组成。

俄军认为,精神心理保障如同战术保障、后勤保障、技术保障一样,是一种独立保障类型,理应在军队活动中建立相应的精神保障体系。1995年又提出在总部、军区、军、师四级建立心理疾病防治中心。据称,目前俄军中的心理医生已配属至旅、团级。

二、外军心理工作在平时和战时各有侧重

平时工作主要包括心理测验、心理训练和心理防护三类;战时工作主要包括军人战时心理障碍和疾病的诊治与恢复。

心理测验:外军普遍重视利用心理测验进行职业分配和人才选择,主要测试有人格测验和各种能力测验。对新兵的检测通常还包括对其家族精神病史的调查。1994年法军采用美国的心理测量全套方案选择飞行员,使飞行训练中的淘汰率由61%下降到36%。以色列军队为了确保兵源质量,专门设计了有关责任感、自控能力、心理健康等内容的测试问卷,并在4个月的新兵训练中进行两次检测,凡提高不明显者一律淘汰。

心理训练:是指对军人进行有序的心理指导和培训,以提高军人对各种复杂情境的心理适应能力。外军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组织官兵在高度仿真的战斗环境中进行演练,增强他们对各种战斗环境的适应性。二是推广“自控训练法”。即由专业心理工作人员指导士兵通过增强意志力来控制机体的非随意功能,包括脉搏、睡眠和心态等。一些国家还结合不同兵种的特点,专门设计了“精神体操”来提高官兵的心理自控能力。实施中配以医生导语和音乐,以增强训练效果。

心理防护:是指通过咨询、谈心等非医疗手段,对官兵进行启发疏导,及时消除官兵的心理障碍。在这方面一般随军牧师起着主要作用。无随军牧师的军队则由精神病医生负责。美军要求随军牧师要用70%以上的时间与士兵在一起,随时掌握士兵心态,接受他们的仟悔。由于随军牧师多以“上帝使者”的面目出现,又恪守保密原则,所以能及时了解到士兵的隐私。

战时心理工作主要是以精神病医生、临床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等心理医疗人员为主。心理医疗人员战时的工作程序和各自职责,各国军队大体相似。美军是以连队为基础,采取逐级后送的方法。发现有心理失控者后,先由配至连的卫生兵检查治疗,若无效则送至营救护所进一步治疗,如数小时仍无恢复迹象的再转至旅后方区域的伤员清理所和师心理卫生组所在的支援连,3天以上无法恢复的,转送军OM医疗队诊治。目前最为流行的治疗方法是“IMPRESS”法。(I指立即治疗;M指不脱离战场;P指抵近基层;R指休息和补充食品;E指期望归队;S指简单易行;后一S指专人管理。)美军要求随军牧师战时要深入前沿,利用战斗间隙与士兵进行个别谈话,激励士气,稳定情绪,组织心理轻度受挫者参加宗教“静修”。留在后方的随军牧师也要每日组织“报告会”,鼓励士兵上台自述内心情感,适度渲泻消极情绪。此外,还通过与阵亡者家属交谈、主持或参加宗教仪式、纪念仪式或葬礼、组织士兵演讲和书写战斗经历等手段,使在战斗中心理受创的官兵尽快得以恢复。

三、系统化、科学化、全程化防治军人心理疾病是外军在解决军人心理问题上的主要发展方向

系统化。一是强化组织体系建设。包括科研体系和心理防治体系两大部分。在科研体系上,美军仅在陆军就组织了卫生科学学院、牧师学校、陆军行为和社会科学研究所等十四家单位,近千名专家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俄军十分重视精神疾病防治中心的建设。在心理防治队伍建设上,美军提出在未来几年中组建更多的OM战时医疗队,并增配师属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二是加强职业培训。美军在联勤卫生科学大学开设的多个训练班中增加了“战斗精神病”课程的时间。由精神病军医定期向部队进行自杀预防、应激处理和消除战斗疲劳等方面的讲课,指导普通军官、心理学家掌握预防军人自杀及军人战斗疲劳和日常心理失控的处理方法;三是积极发挥社会特殊“群体”的作用。如军人的亲友、律师及有战争验的老医

务人员等,在紧急情况下,接收他们共同参与工作。

科学化。一是加大科研力度。总的来说,外军的研究已从七、八十年代的个体特征研究转向系统环境研究,包括研究军队集体中相互关系的特点;各类心理特征对军人心理疾病发生率的影响;引起军人违法乱纪、妨碍社会的行为、酗酒、同性恋和自杀的原因;各种劳动对军人精神状态的影响;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高低温在引起精神活动障碍等方面的作用等。二是进一步加强专项法规和测试技术建设。如美军已将军人战时心理失控定名为“战斗环境应激反应”,列入军语和军兵种野战教令,作为战时一种主要疾病来加以防治。美军已将其陆军行为和社会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最新心理测量技术,作为联合科学信息网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安装在全国的新兵征集站上,针对士官的“自我发展测试”也于1992年启动。

全程化。所谓全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服役期的全过程;二是军人心理疾病产生的全过程。对第一方面,外军将进一步加强征兵中心的军人心理测试、平时军人心理疾病和心理失控的防治、战场军人心理失控及战后军人精神病和退伍军人精神疾病综合症的治疗等方面的工作。对第二方面,外军尤其重视研究称之为“精神不健康”的发病前表现、精神障碍初期症状、适应期的精神反应以及如何提高军人精神治疗后的稳定性等问题,从而使军人心理问题的防治最终能完全地置于控制之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