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要素的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要素的文化内涵

杨丹刘大旻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世界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石、水体、植物、建筑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四大要素,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因此,园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处处以中国文化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本文对山石、水体、植物、建筑这四大园林要素中的所蕴涵的文化思想进行简述,以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观设计与景观要素。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文化

前言

在中国人们把对自然山水的欣赏与崇拜,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观念,将这种观念与古典哲学思想作为指导,在自己的生活空间范围内营建了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山水——园林景观。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到魏晋时期寄情山水的隐逸趋向,以及唐宋的山水诗画、游记文学……经过历史漫长的文化沉积,使我国古典园林处处蕴涵着中国文化的精髓。

中国园林设计中,对山石、水体、植物、建筑的设计极为重视。其中山石的设计以假山石为主。江南的私家园林中绝大多数有着引人入胜的假山设计。如:苏州的网狮园就以山石的设计而著称;中国古典园林中对水的运用,常采用是一种以少胜多、以小见大的手法,水在中国园林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通常情况成为园林的构图中心。如北京的颐和园中以昆明湖作为全园的主体统领着全园的构图;中国园林中植物的设计非常讲究,在设计的同时常赋予植物以生命,拟人化意境的设计随处可见;建筑在中国园林设计中虽不占主导的地位,但其在园林景观的营造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是园林的灵魂和生命。而园林“景”的灵魂则是山石、水体、植物、建筑等造景要素,它们以其特有的形式,传递着中国文化特有的理念。

一、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

(一)“道法自然”——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春秋战国时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就提出了道法自然即的哲学思想,庄子进一步得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观念。这些思想的形成,引导了中国人“崇尚自然、师法自然”。

“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与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标。”(《中国园林艺术浅说》)。“道法自然”是古典园林的创作思维方式。古人造园好于崇尚自然、融于自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中国古代园林的思想和形态特征,其主题是尊重自然,人工景观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可概括为“取其自然、顺其自然”,“天人合一”(天,在此即自然)。所以中国古代园

林中山石、水面、林木、建筑都是那么的自然生动,园林中的花草树木,奇峰怪石,各有其法,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使人“不出城廓,而享山林之美”。善于把有限的空间,巧妙地组合成“步移景异”千变万化的园林景色,利用咫尺山林,再现大自然的美景。

(二)“意境”——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内涵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核心。“意境”中“意”是寄情,“境”是借物,借物抒情、景情交融而产生意境。因此“意境”是以景为情、心为画。在园林景观中,高度发挥了思维的能动性,激发心灵感受,在体察感受中,使游人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与体悟力,将鲜明、生动、具体、自然的艺术形象纳入“虚怀”,在广阔的心理空间自由创造,让心灵境界得到提高。“言有尽而意无尽”,园林因意境而生灵魂,充满了鲜活的生气。“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境生向外”构筑了艺术意境。这是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所蕴涵的深层内涵。(三)“诗情画意”——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特色

隋唐时由秦汉建筑公园发展到山水宫苑之后,诗情画意开始逐步写入园林,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诗的意蕴,体现画的境界,处处表现出一种诗情画意。

中国古代文学中,园林景观成为古诗人写景寄情的主要内容,成为诗中不可缺少的“景”与“物”。在盛唐时期出现“诗画园林”以来,深深地影响着后代在园林设计的创意及布局构景。中国园林犹如诗画,并集大自然之精华于一园。在游览园林时都可以观赏到如诗如画的园林景观。如:园林中常用诗词命名景观,主题多以楹联或匾额来表达。如拙政园的主厅堂——远香堂,出自周敦颐《爱莲说》中的“香远益清”的寓意;园内的扇面亭——“与谁同坐轩”则引自苏轼的“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使园林美景中充满了诗的意境。

(四)“和谐之美”——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气质

园林之中的“和谐”,小到一草一木,大到空间环境。园林环境构成的水、石、花、木、亭、台、楼、阁各种要素,由于它们物质形态不同,产生性格感受亦不同,要使这些要素达到自然和谐的中和之美,就必须使之主次有序协调而生。各景观要素的和谐组合才可以达到和谐之美。如:园林中水边置石,阴柔与阳刚的完美结合;园林入口处空间的收缩和庭院内的豁然开朗,使得园林空间丰富多变;还有景物之间的虚实、深浅、大小、高低、平竖、曲直等形成的相互对比与衬托,都体现了园林的美学特点。这些要素有机协调,和谐发展,使之达到美的享受。造园要素的和谐共生,使人与自然环境达成和谐统一。二、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要素——山石

园林崇尚自然,景石是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石”不仅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能陶冶情操,给人以无穷的精神享受。在园林设计中置石的手法遵循“自然”的手法,力求达到自然山石的特点。园林选石除其形态必须与自然山石形象相接近,还要以自然的景观为师,使假山具有真山的意味,达到咫尺山林的效果,从而达到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如:苏州留园中的冠云、岫云、瑞云三峰,其中冠云峰在苏州各园中尺度最高,旁立岫云、

瑞云两峰石作陪衬,相传是明代徐氏东园旧物。冠云峰玲珑剔透没有斧凿痕迹,兼具瘦、漏、透、皱的特点,充分体现自然之美。

三、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要素——水

园无水不活。水除了做自然要素外,更多的作为体现文化意识的要素而出现,水又称为“玉精”,即天上的琼浆玉液,是贤明、平和、顺应自然、包容的象征。江南之园,园园皆有水。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园。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以水作为特色的园林数不胜数。皇家园林中的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私家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等诸园均是以水景见长。因此,对于中国古典园林而言,水是构成园林景观重要因素和基本素材。

中国古典园林之中,水求精不求多,讲究萦回、始末,以静为主。诸葛亮的《诫子书》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古典园林大多追求的是返璞归真、淡中求趣的意境。中国文人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使得文人墨客喜欢亲近于水,创作出意境深远的诗词歌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无不表达出诗人对水的喜爱。由于文化是相通的,园林造园家们借鉴诗词中的意境,在许多园林中以自然水景为主题,诗情画意的理水手法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赋予水以更深的文化内涵,并将水作为文化的载体赋于景观环境中,使景观底蕴更加的厚重。

四、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要素——植物

园林除了有山水之外,还要有植物与之配合,才称得上自然、清新、典雅,并起到强化主题、丰富景观的作用。植物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在设计上除了把握了花木的生长特性、形态特点和季相变化外,也显示出植物设计之品格神韵,园林中的花木体现了大自然之缩影,除了具有观赏性外,还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品格,是设计者社会观和人生品格的综合反映。

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精神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文人和大众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追求。植物常常由于其所具备的特点和古往今来人们对它们的咏颂,因此在园林设计中被拟人化,从而增加了园林景观的感染力。如:中国古典园林喜欢用竹来造景,不仅是因为它形态多变,也是由于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气节、挺拔凌云、坚贞不屈”等优秀的品质。

五、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要素——建筑

建筑之相融相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突出特点,园林建筑作为一种人文景观,与园林中山水、植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遵循“山水为主、建筑为从”的原则,形成园林的整体景观,它错落有致、迂回曲折的布置,使园林景中有景、园中有园,充分展现极富自然的山水情趣,扩大和丰富了园林的空间。在总体布局上,通常是以自然山水作为园林景观构图的主体,配置以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园林植物,建筑只是作为点缀风景、丰富景观之用。园林建筑是人工之物,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却能与山、水、植物有机地融揉在一系列优美的自然风景画面之中,通过建筑空间的流动变化达到人工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而这种谐和的境界在深层次上则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道法自然”人与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