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七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七部分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将能够了解和掌握以下艺术精神:1、得意忘言,得意忘象。2、只可意会,不可言传。3、万事造画,终得心。4、依仁游艺。5、一闻千悟。6、继往开来。7、中国人的艺术与生活。
中国艺术的特征是非常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这是从艺术跟它的社会功能的关系来讲。从艺术本身的特征来讲,应该说中国艺术更强调表意,而不强调形式。孔子讲过:“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不是说光敲敲钟,打打鼓就是音乐了,要强调的是音乐的内容。这种注重表意的特点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这个理论上的支撑来源于玄学家,他们是在解释《周易》的时候归纳总结出来的。
两汉注重《周易》的象数,而魏晋玄学注重《周易》的义理。魏晋时期著名的玄学家王弼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得意忘言。他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卦象也好,彖辞、卦辞也好,爻辞也好,都只是表意的工具。人们的根本目的是要去掌握意,而不是停留在象和言之上。所以他说,我们的目的是得意,得了意以后,可以忘言,也可以忘象。只有真正忘掉象和言,才能得到意。
言外之意也是庄子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玄学是以周易老庄作为他们最基本的依据的。《庄子》里面就讲到了工具和目标的关系问题,有这样的比喻,叫做筌和蹄跟鱼和兔的关系问题。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渔网叫筌,用渔网的目的是为了捕到鱼;夹野兽的夹子叫做蹄,蹄的目的是为了夹到兔子。如果抓到了鱼,网可以放在一边了,如果夹住兔子,蹄也可以放在一边了。如果不专心去捕兔子,一天到晚关心网,那就既得不到兔子也得不到鱼。所以,庄子说得鱼而忘筌,得兔而忘蹄。
王弼也用庄子的这个观点来解释言、象、意三者之间关系:“故言者所以明象,犹蹄者所以在兔,筌者所以在鱼,得兔而忘蹄,得鱼而忘筌也。”这就形成了中国思想里面,强调获得意义是第一位的特点。而获得意义并不是一定的,它是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体会去把握的。
这种思想其实在汉代的时候已经提到了,董仲舒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诗》指的就是《诗经》;达,通达,指大家共同认识;诂,训诂,就是字的意义。“《诗》无达诂”就是讲《诗经》没有一个确定的共同的解释。也就是说,《诗经》是可以由每个人自己去体会的。《诗经》的六艺指“风、雅、颂、赋、比、兴”,比,就是比喻,个人可以通过它来进行各种诠释。譬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人认为这是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而理学家并不这样看,他们认为这不是简单的男女爱情,还蕴涵着“后妃之德”。
这种“诗无达诂”的精神就等于得意忘言。把握一个意思,不能只停留在语言上。这就形成了中国艺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文以载道。就是说创作者一定要在他的作品里面,寄托他个人的一种志向、一种追求、一种理念或者理想。欣赏者也可以通过作品,体会到自己想要体会的那种东西。而这个东西,并不一定要还原到作者原先想要寄托的那个意思,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个单纯的考据问题,而是一个体悟问题。因此就中国艺术来讲,创作者有创作,欣赏者同时还有创作。
其实,现在人们对于很多东西的理解,可能都已经完全离开了它原来所要表达的意思。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诗本身来讲,它所要表达的意思是非常清楚的,就是一个实时实地的描述,在鹳雀楼上可以看到黄河向东流去,可以看到太阳渐渐落山。想看得更远呢,就上得再高一点,这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应该说是即景而生的。但后来人欣赏,就可以完全脱离那个即景,把里面的“意”抽出来。特别是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鼓励人向前的意思,已经不是面对夕阳、登楼观赏的那个现实了。这就是由后来的欣赏者发挥出来的意义。
中国艺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就是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双重创作,强调内涵,而不是看重外在形式。创作是以立意、传神、韵味、吸引、生动作为最高标准的。如果只是形似,不能够传神的话,那就不是上品。而欣赏要得意、会心、体悟、回味无穷。如果只是看一看这幅画表面上像或不像,就没有意义。苏轼曾经讲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这就是中国艺术的特点。要谈论画,不能从外形、外表来看它像不像某个东西。如果只追求外在的形似,就跟孩子的见识一样了。如果是一首诗,它一定表达了什么东西。如果没有在里面体会到别的更深层次的意思,领会不到言外之意的话,那么这个欣赏者一定是不懂诗的人。苏轼的话很有代表性。
欧阳修也说过类似的话: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写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他非常感叹,说“忘形得意知者寡”,通过忘掉形而得到意,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太少了。
艺术到了高妙之处是无法言谈的,完全靠个人的体悟。西方人说中国人神秘,为什么神秘?说不出原因,只能靠自己去体会。欧阳修还有一个后记,是写给当时他一个很要好的朋友、诗人梅圣俞的诗稿,他讲到了该怎么样去欣赏梅圣俞的诗。乐之道深矣,故工之善者,必得于心应于手,而不可述之言也;听之善,亦必得于心而会于意,不可得而言也。他在这里用音乐比喻诗,从创作者和欣赏者两个角度来讨论。他说乐的道理是非常深刻的,善于演奏的人,一定是得于心而且应于手的,没法用语言来讲述,这是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讲。从欣赏者的角度又是怎样的呢?他说善于听乐的人也一定是得于心而会于意,能够领会它的意义,这也是无法言说的。
不管创作者也好,欣赏者也好,讲究的是心灵的沟通。一个是得于心而应于手,一个是得于心而会于意,都不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这些东西跟西方的艺术理论或者原则,有着鲜明的不同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有一种体悟的精神贯彻在艺术的各个方面。譬如古琴,它是礼乐教化中有标志性和代表性的一种乐器。在《礼记·曲礼》里面就讲到:士无故不撤琴瑟。士人不能随随便便地撤掉琴或者瑟,因为琴或者瑟不仅仅是外在的表象。
陶渊明在墙上挂了一张无弦琴,为什么呢?他有这样一种观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只要能够把握琴中的意趣,又何必非要弹出声音来呢?很多东西是需要个人来体会,并在体会中把握的。
中国文人强调琴棋书画,在这四者中,琴是排在第一位的。为什么琴这么重要?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东汉的时候有一部文献叫做《白虎通义》,简称《白虎通》。它是东汉时期汉章帝召集的一次会议的记录,是把儒家的一些治国和人生修养的理念规范化、制度化的一部文献。这部文献对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都有规范,对礼乐教化的功能也有说明。它讲到琴的时候就说:琴者,禁也。禁人邪恶,归于正道,故谓之琴。
琴就是禁、禁止。它能禁止人的邪念,使其归于正道。这应该是中国古代对于琴的作用的一个基本认识,也是一个共同的认识。汉代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叫蔡邕,即蔡伯喈,他写的《琴操》里面也是这样讲的: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