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温控及防裂措施

合集下载

混凝土温度控制和预防裂缝措施阐述

混凝土温度控制和预防裂缝措施阐述

混凝土温度控制和预防裂缝措施阐述随着各种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各种检测手段的不断发展,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更新变化。

相关规范条文的覆盖面还不够完善,很多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只能依靠经验,还缺乏理论依据。

这使得在工程实践中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概念含糊或顾此失彼而導致工程事故的也屡见不鲜。

本文即对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做了详细的说明介绍。

1.裂缝成因分析混凝土中产生裂缝多种多样,主要是有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原材料不合格,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等。

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混凝土硬化期间过程中,水泥会产生大量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速上升,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从而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二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时,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士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混凝土结构成型后,如没有及时覆盖、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水分快速散失,体积收缩大,而混凝土内部湿度变化小,使其表面干缩形变而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会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收缩,导致裂缝。

水灰比不稳定,原材料不均匀以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等因素,通常会使同一块混凝土中的抗拉强度分布不均匀;而且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很小,只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于是,许多抗拉能力很低薄弱部位极易出现裂缝。

在钢筋混凝土中,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拉应力则主要由钢筋承担力。

但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的拉应力只能依靠混凝土来承担。

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以上温度、湿度、原材料等一系列原因均会使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

温度应力在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混凝土浇筑的温控和防裂措施

混凝土浇筑的温控和防裂措施

混凝土浇筑的温控和防裂措施
混凝土的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混凝土浇筑时温度高、浇筑时气温高、混凝土塑性变形引起的收缩裂缝、混凝土水分散失快和原材料的选择等。

借鉴我公司施工中的经验和有关规范资料,对混凝土的温控和防裂采取以下措施:
1、水泥选择
水泥在拌和是产生的水化热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主要来源,选择水化热较低、质量稳定、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的优质水泥做混凝土的主材,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2、降低骨料的温度措施
(1)骨料预冷,在混凝土浇筑前2h取溪水喷雾降温(砂子除外),可使骨料温度下降3℃~5℃,渗水从地垅排水沟中排出;
(2)骨料场和拌和站的骨料输送系统搭盖凉棚,避免骨料运输过程中太阳照射升温,必要时对凉棚洒水降温。

3、降低混凝土温度措施
(1)经试验配比,掺加一定数量的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2)高温季节尽量夜间薄层浇筑,避开白天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出机后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及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回升,加快混凝土的入仓覆盖速度,减少暴露时间,防止初凝。

(3)加强养护:浇筑块在终凝后达到15%设计强度时就实行水养护,并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以下两种水养护方法之一进行养护。

①使混凝土表面有2~3cm深的水层,水流一头进一头出的流水养护方式;
②浇筑后用自制雾化装置喷雾养护,雾化不到的地方,采用人工洒水养护,同时对混凝土面采用草袋日盖夜掀,防止太阳暴晒,保养期达到28d。

简述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治措施。

简述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治措施。

混凝土温度裂缝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这些裂缝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材料选择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环境条件,合理选择水灰比、粉煤灰掺量、矿渣掺量等参数,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在选用混凝土原材料时,要考虑其抗裂性能和变形性能,选择优质的骨料和粉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2.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由于外界温度变化或混凝土自身的水热反应会导致混凝土温度的变化。

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在高温或低温天气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避免在太阳直射下进行养护等措施,以减小混凝土温度的变化范围,降低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发生概率。

3. 使用温度裂缝控制技术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可以采用一些温度裂缝控制技术,如设置伸缩缝、装设预应力钢筋或设置受控缝等措施,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宽度,从而降低温度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4. 合理的养护措施混凝土养护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养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的表面湿润,避免混凝土过早脱模或过早受力,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降低温度裂缝的产生。

5. 加强检测和维护在混凝土结构投入使用后,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检测和维护工作。

定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修补温度裂缝,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工作需要综合考虑配合比设计、温度控制、裂缝控制技术、养护质量和检测维护等方面的因素,采取综合的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小温度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6. 使用温度控制剂温度控制剂是一种可以有效减缓混凝土温度升高的添加剂。

列举3个以上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列举3个以上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列举3个以上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三个以上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措施:
1. 预冷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预冷处理,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减缓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应力,从而减少温度裂缝的发生。

常见的预冷措施包括在浇筑前用水冷却模板和骨架,或者使用冷却剂对混凝土进行喷洒。

2. 控制混凝土配料:通过调整混凝土配料中的成分,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温度性能,减少裂缝的产生。

常见的控制措施包括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细骨料的占比等。

3. 控制浇筑速度和施工时机:在浇筑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施工时机,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差异和热应力,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逐渐将混凝土浇筑到设计高度,避免一次性浇筑过多混凝土造成温度急剧升高。

此外,还可以根据气温和天气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时机,避免在高温和强烈阳光下进行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及抗裂养护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及抗裂养护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及抗裂养护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如高温、低温、干燥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智能温控及抗裂养护施工技术。

一、智能温控技术智能温控技术是指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来实现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旨在降低混凝土温度的梯度和峰值,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

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冷却措施:在高温季节,通过浇水等措施对混凝土进行适度冷却,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减少混凝土内部温度梯度,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2、预先加热混凝土:在低温季节,可以采用加热混凝土的方法,提高混凝土温度,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使用降温剂:在高温季节,可以使用降温剂来降低混凝土温度,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4、采用温控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温控设备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确保混凝土的温度符合要求。

二、抗裂养护技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应力和干缩应力,这些应力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美观度。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我们需要采取抗裂养护技术,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湿润,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减少混凝土表面收缩和干缩应力的产生。

2、增加混凝土密实性: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可以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增加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3、使用膨胀剂和缩微剂:在混凝土中添加膨胀剂和缩微剂,可以减小混凝土内部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综上所述,智能温控及抗裂养护施工技术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预防混凝土的结构病害,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应对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产生的措施

应对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产生的措施

应对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产生的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构造材料,但在施工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温度控制,因为混凝土在混凝土中的尺寸和性能可能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且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因此,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施工温度并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

一、施工温度的控制1.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和混凝土掺合物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受到水泥凝固过程的影响,因此选择适合的水泥类型和混凝土掺合物是控制混凝土施工温度的关键。

选用高早强水泥或者添加快速硬化剂等掺合材料可快速提高混凝土的硬度和拉伸强度,从而使混凝土在短时间内固化,有效控制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体积变化。

2.加强保温措施保温措施是控制施工温度的另一种方法,采用适当的保温措施可以保持混凝土的温度。

在冬季,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绝热层或者使用加热的混凝土混合物,以防止混凝土受到低温的影响。

在夏季,可以在混凝土表面喷洒水或者使用潮湿的混凝土混合物,以保持混凝土的温度不超过建议温度。

3.调整施工时间施工时间的选择也是控制混凝土施工温度的有效方法。

机器施工一般在凌晨和夜间进行,而手工施工则可在温暖的白天进行,以避免施工时混凝土受到过高的温度影响。

二、防止混凝土裂缝产生1.加强配合比良好的配合比是避免混凝土裂缝发生的重要措施。

应该根据环境温度、工作量和所使用的水泥挑选合适的配合比,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体积变化。

2.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是否良好是影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的关键因素。

可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如添加纤维、使用抗裂剂和加强混凝土结构等。

3.加强混凝土的预处理和维护混凝土的预处理和维护也是避免混凝土裂缝发生的重要措施。

混凝土在成型后应及时进行预处理,如覆盖绝热膜或喷洒成型钢板,使混凝土缓慢干燥,并保护其不受风、雨和温度的影响。

同时,在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要避免机械或人员的过度干扰。

混凝土大体积温控与防裂关键技术总结

混凝土大体积温控与防裂关键技术总结

混凝土大体积温控与防裂关键技术总结混凝土大体积温控与防裂关键技术总结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耐久性和强度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和寿命。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和防裂是关键技术,下面将为您逐步介绍。

第一步: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计算。

首先,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要求,确定其配比和混凝土成分。

然后,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流程。

同时还需要选取合适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第二步:温度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对其强度和硬化过程有着重要影响。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需要对混凝土施工现场的温度进行监测和记录,以了解环境温度的变化。

然后,根据混凝土的配比和施工要求,确定适当的浇筑温度和保温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预热骨料、控制混凝土搅拌水温度、使用保温材料等方式进行温度控制。

第三步:防裂措施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容易出现龟裂和开裂现象,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和美观。

为了防止混凝土的龟裂和开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裂措施。

首先,要保持施工现场的湿度和温度稳定,避免突然的温度变化。

其次,可以采用适当的添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另外,还可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进行预应力处理,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减少裂缝的出现。

第四步:养护工作混凝土施工后,需要进行养护工作,以确保其正常硬化和强度发展。

养护工作主要包括湿养护和保温措施。

湿养护可以通过喷水、覆盖湿布等方式,保持混凝土的湿度。

保温措施可以采用保温罩、保温棚等设备,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和防裂是建筑工程中关键的技术之一。

通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温度控制、防裂措施和养护工作,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防止裂缝的出现,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的稳定性。

混凝土施工质量之七混凝土温度裂缝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之七混凝土温度裂缝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之七混凝土温度裂缝及预防措施混凝土温度裂缝是指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在浇筑后会发生收缩,同时由于外界温度的变化,混凝土内部会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时,就会导致温度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温度裂缝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降低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为了预防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梯度:在浇筑混凝土时,可以采取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梯度的方法,如采用低温混凝土或混凝土预冷的方法。

低温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时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梯度。

混凝土预冷是在浇筑前利用冷却装置对混凝土进行预冷处理,减少混凝土在浇筑后的温度升高,降低温度应力的产生。

2.使用隔热材料:在混凝土施工中,可以在混凝土表面铺设隔热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聚氨酯板等,以阻碍混凝土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减少混凝土温度的变化,从而降低温度应力的产生。

3.控制混凝土的收缩量: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收缩量越大,温度应力就会越大,容易引发温度裂缝。

因此,可以在混凝土配制时采用控制收缩的措施,如采用缩微材料、矿物掺合料等,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量,降低温度应力的产生。

4.混凝土养护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如覆盖塑料薄膜、喷洒养护剂等,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度和温度稳定性,减少温度应力的产生。

5.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操作: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和混凝土的特点,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操作,避免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浇筑混凝土,以减少温度应力的产生。

总之,混凝土温度裂缝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但通过以上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应力的产生,减少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发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温控措施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温控措施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温控措施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温度变化对其影响较大,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施工中采取一系列的温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温度控制、保温措施、水泥的选择等方面介绍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温控措施。

一、温度控制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反应的热量释放,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而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温度。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加强温度控制,避免混凝土温度过高或过低,从而避免混凝土开裂。

1. 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是防止混凝土开裂的关键。

在夏季高温时,混凝土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开裂,因此要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度。

可以采用降温剂、增加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搅拌时间等方法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在冬季低温时,混凝土温度过低也会导致开裂,此时应该加热混凝土,可以采用加热水、加热混凝土原材料等方法。

2. 控制混凝土初始强度的提高速度混凝土初始强度的提高速度与水泥的种类、用量、水胶比、气泡率、温度等因素有关。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从而避免混凝土开裂。

二、保温措施混凝土在浇筑后,需要进行保温,避免混凝土过快地散发热量而导致开裂。

在混凝土的保温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选用合适的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保温要求来选择。

一般来说,可以选用聚苯板、聚氨酯板、挤塑板等材料进行保温。

2. 保温材料的施工保温材料的施工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确保保温效果。

保温材料的施工应该牢固不松动,保证混凝土的保温效果。

3. 合理的保温时间保温时间要根据混凝土的厚度、外部温度等因素来确定,保证混凝土内部温度趋于平衡,避免混凝土开裂。

三、水泥的选择水泥的种类、品种和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在混凝土施工中,应该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水泥。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合理的温度控制可以有效预防混凝土开裂和强度不达标等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温度控制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二、混凝土温度控制的重要性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热量释放,这会导致混凝土温度的升高。

如果温度升高过快或超过一定范围,会引起混凝土开裂、强度降低等问题,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因此,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

三、混凝土温度控制的方法1. 预冷措施: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可以采取预冷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初始温度。

常用的预冷方法包括在水泥中加入冷却剂、使用冷却水拌合混凝土等。

2. 温度监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可以使用温度计等设备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以供后续分析和控制。

3. 控制浇筑速度: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的升高。

可以根据混凝土的特性和环境温度等因素,适时调整浇筑速度,避免温度升高过快。

4. 散热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可以采取散热措施加速混凝土的散热,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常用的散热措施包括喷水降温、覆盖湿布等。

四、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除了温度控制,还需要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1. 原材料控制:对水泥、骨料等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可以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检验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等。

2. 配合比控制: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制定合理的配合比。

在配合比设计中考虑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要求,确保混凝土的性能达到预期。

3. 搅拌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时间和速度对混凝土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需要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4. 施工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浇筑速度、振捣时间等参数,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浅析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及裂缝控制

浅析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及裂缝控制

浅析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及裂缝控制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施工过程中温度和裂缝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温度的控制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直接的影响,而裂缝的产生则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温度和裂缝两个方面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进行浅析,希望对相关行业有所帮助。

一、温度控制1. 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混凝土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下会产生体积变化,这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混凝土初凝和硬化过程中,如果受到较大的温度影响,就容易产生裂缝和变形,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

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十分重要。

2. 控制方法(1)选择合适的季节和时间进行施工,避免在高温或寒冷的环境下进行混凝土浇筑。

(2)采用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的升高。

(3)可以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加入缓凝剂,延长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从而减缓温度的升高。

(4)在混凝土初凝和硬化过程中可以采用覆盖材料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防止温度急剧下降。

3. 温度监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温度进行及时监测,一方面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温度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后续施工工序提供参考。

常用的温度监测方法有表面温度监测和内部温度监测两种,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手段进行温度控制。

二、裂缝控制1. 裂缝的产生原因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部力的作用,从而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承受能力时就容易产生裂缝。

在混凝土的龄期初期和末期都容易出现裂缝,因为这两个阶段混凝土的强度较低,抗裂性也较弱。

(1)合理设计和施工,避免因为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者施工缺陷等原因导致裂缝的产生。

(2)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3)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加入裂缝控制剂,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缝隙,避免裂缝的产生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3. 裂缝监测和修补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后需要对裂缝进行监测,一旦发现裂缝需要及时进行修补,防止裂缝扩大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一、引言混凝土是建造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而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性能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二、混凝土温度控制1. 温度监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使用专业的温度监测设备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点的设置应覆盖整个施工区域,并在不同位置和深度进行测量,以获得全面的温度数据。

2. 温度控制剂的使用温度控制剂是一种能够延缓混凝土水泥水化反应速率的添加剂。

在高温季节或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可以适量添加温度控制剂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防止过早龟裂和温度应力的产生。

3. 冷却措施在高温季节或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可以采取冷却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常用的冷却方法包括喷水降温、覆盖湿布、使用冷却剂等。

冷却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灵便运用,确保混凝土温度在合理范围内。

三、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1. 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因此在选用原材料时应严格按照像关标准进行筛选。

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试验。

2. 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各种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的配方。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制定配合比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特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进行试验验证。

3. 搅拌过程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过程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方式等参数应按照像关标准进行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 浇筑和养护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也是保证质量的关键环节。

浇筑时应注意均匀性和连续性,避免浮现空隙和偏差。

养护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湿养护,控制养护温度和湿度,以促进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和强度发展。

四、质量控制记录和数据分析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可追溯性和持续改进,应建立质量控制记录和数据分析体系。

记录包括原材料检验记录、配合比设计记录、搅拌过程控制记录、温度监测记录等。

混凝土施工温度与裂缝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温度与裂缝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温度与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施工温度与裂缝防治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中由于温度而产生的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分享混凝土施工温度与裂缝防治措施,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裂缝原因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释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

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二、温度应力分析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

这个阶段的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

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迭加,在此期间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后的运转时期。

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三、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方面着手。

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1)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夏季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有三条,合理地分缝分块;避免基础过大起伏;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防裂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防裂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防裂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用于建造基础、柱子、梁等结构。

但是,由于混凝土具有收缩性和温度敏感性,常常会出现开裂问题。

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因体积较大、内部温差大,更容易引起温度开裂。

因此,温控防裂成为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防裂方法,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温度开裂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会发生混凝土体的收缩,这是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和水泥的水化反应引起的。

另外,混凝土具有温度敏感性,当内外温差较大时,体积收缩产生的内部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就会引起开裂。

二、温控防裂的方法为了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防裂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混凝土中骨料及水分的温度,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差,从而降低开裂的风险。

2. 使用降温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添加降温剂来降低混凝土温度,减少收缩和开裂的风险。

常见的降温剂包括冰块、冷水、液氮等,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3. 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抗裂剂,如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等,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拉强度,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采用合理的骨料粒径等方式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 进行温度监测和控制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温度的监测和控制。

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来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节,保持混凝土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5. 合理的混凝土设计在设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应考虑温度开裂的问题,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尺寸等参数,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差,降低开裂的风险。

三、温控防裂解决方案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防裂问题,可以综合运用以上方法,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温度分析和计算,预测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差,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工期。

2.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环境温度,使用降温剂进行降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差。

混凝土温控与防裂措施综述

混凝土温控与防裂措施综述

混凝土温控与防裂措施综述1.1 总述亭子口水利枢纽大坝Ⅱ标混凝土总量约129.41万m3,其中碾压混凝土约84.36万m3,常态混凝土约45.05万m3。

大坝碾压混凝土采用不设纵缝的大仓面通仓薄层连续铺筑几层后短间歇、均匀上升的施工工艺。

坝体受基础温差及内外温差的影响大,易产生劈头及贯穿性裂缝,影响大坝结构安全。

因此,大坝温控设计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

施工中拟采取的防裂措施主要有:(1) 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中热水泥;充分利用层面散热,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流水养护,对右岸非溢流坝段、表孔坝段、消力池底板和导墙等部位混凝土埋设冷却水管进行初期冷却。

(2) 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充分利用低温季节浇筑混凝土;高温季节施工时,对骨料进行风冷、加冷水(冰)拌和;对运输设备和浇筑仓面进行遮阳隔热保温和喷水雾、薄膜履盖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温度回升。

(3) 高气温条件下采取斜层平推铺筑法施工,缩小仓面面积,缩短层面暴露时间。

(4) 除以上温控措施外,加强混凝土表面的保护和养护也是混凝土防裂的主要措施。

对由于结构形状原因或复杂的边界条件等原因常会出现裂缝的部位,可在垂直裂缝发生方向预埋适量的限裂钢筋防止裂缝。

1.2预冷混凝土混凝土大坝的温控问题是由水泥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温升在大体积混凝土散热不畅的条件下,产生的混凝土块体与基础、块体内外及块体与块体之间的温差,并由温差引起混凝土不均匀收缩而裂缝产生的。

为了防止裂缝,根据混凝土块体所在部位及浇筑时间制定出了常态及碾压混凝土的允许浇筑温度[TP](是指混凝土收仓后,离混凝土表面10cm深处的混凝土温度)和允许内部混凝土最高温度[Tmax]标准,详见表18-8和表18-9。

综合以上各章节,为不超过混凝土允许浇筑温度,首先要控制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T0,其控制标准见表18-10和表18-11,为此须对4~11月份浇筑的混凝土预冷,制造出符合控制表标准的低温混凝土。

防治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纹的措施

防治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纹的措施

防治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纹的措施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并且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而释放温度。

由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较大,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温度,混凝土就会产生温度裂纹。

温度裂纹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治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纹。

1.减少混凝土温升速率:降低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的温升速率可以减少温度梯度,从而降低产生温度裂纹的风险。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1)减少水灰比:在施工过程中,适当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可以减少水化反应的热释放,从而减缓温升速率。

(2)控制拌合温度:控制混凝土的拌合温度,降低混凝土在静态状态下的温升速率。

(3)使用低热水泥:低热水泥的水化反应热量较小,可以减缓混凝土的温升速率。

(4)使用缓凝剂:缓凝剂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凝结硬化过程,降低热量的产生速率。

2.采取散热措施:提供有效的散热通道,促使混凝土中的热量尽快散发。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通风:确保施工现场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增加热量的散发速度。

(2)使用散热管:在混凝土中埋设散热管,通过水循环散热的方式,将混凝土中的热量散发到外部环境。

(3)喷水降温:在混凝土表面喷水降温,通过蒸发吸热的方式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3.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在混凝土静止状态下,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温度梯度过大,从而减少温度裂纹的发生。

具体措施包括:(1)采取防水及保温措施:在施工现场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采取防水和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

(2)使用冷却剂:在混凝土中加入冷却剂,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3)预冷混凝土原材料:在混凝土搅拌区域进行预冷处理,减少搅拌过程中原材料的温度升高。

4.加强综合管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强综合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1)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按照施工图要求和技术规范,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工艺等。

(2)定期检测:定期进行混凝土温度和裂缝的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普遍存在,成为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尽管在施工中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但措施依然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施工人员对混凝土温度应力变化不够重视,没有从产生裂缝的原因上汲取经验。

为了控制混凝土裂缝,需要充分了解裂缝成因,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温度的控制,并科学合理的进行混凝土施工管理与养护管理,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1混凝土裂缝成因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混凝土湿度与温度的变化、结构不合理、不均匀性、原材料质量差、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模板变形等等。

在混凝土硬化阶段,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拉应力。

随着水化作用的结束,混凝土内部开始不断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由于基础等造成的约束,会导致其内部产生拉应力。

同时外界温度的降低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如果拉应力的大小超出了混凝土抗裂能力,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另外,混凝土内部湿度变化较为缓慢,但其表面的湿度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较大的波动。

如果对混凝土养护不合理,混凝土内部湿度就会对其表面的干缩性造成制约,这也是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之一。

2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根据混凝土温度应力产生的过程,能够将温度应力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从混凝土浇筑到内部水泥水化放热结束,通常需要持续30天。

在这一阶段,混凝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混凝土内部的水泥由于水化作用会释放大量的热量;第二,这一阶段混凝土弹性模量会剧烈的变化,由于其弹性模量的变化会导致其内部出现残余的应力。

(2)温度应力中期主要是从水化作用结束到混凝土基本冷却结束。

在这一时期,温度应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冷却、外部温度变化引起的,这些应力与第一阶段混凝土内部残留的应力雷击。

混凝土施工方案中的温度控制与抗裂措施

混凝土施工方案中的温度控制与抗裂措施

混凝土施工方案中的温度控制与抗裂措施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它具有承重、耐用和可塑性强等优点,因此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和抗裂措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混凝土施工方案的角度,探讨温度控制和抗裂措施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

第一部分: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必要性混凝土温度控制在施工中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温度的控制可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持久性。

高温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速度加快,从而产生裂缝,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次,在温度控制方面,温度的变化还会造成混凝土内部的热应力,进而导致混凝土的开裂和变形,降低施工质量。

因此,温度控制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第二部分:温度控制的影响因素混凝土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施工方式、混凝土配合比等。

首先,气候条件是影响温度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高温季节,空气温度较高,风速较大,会导致混凝土的水分蒸发速度加快,从而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

其次,混凝土施工方式也会对温度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施工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温度梯度,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温度分布和变形情况。

此外,混凝土的配合比也是影响温度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水或过浆的混凝土会增大蒸发速度,导致温度升高和收缩速度加快。

第三部分:温度控制的常用方法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加水养护,通过定期浇水保持施工现场的湿度,减缓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和热释放,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其次是采取遮阳措施,尤其在夏季高温时期,通过搭建遮阳棚或使用遮阳网等方式,减少太阳直射,降低施工场地的温度。

此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升高。

第四部分:抗裂措施的重要性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这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方案中,抗裂措施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抗裂措施旨在减小混凝土内部应力和应变的差异,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开裂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1 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8.11.1 基本条件及要求8.11.1.1 混凝土允许最高温度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坝后厂房混凝土允许设计最高温度见表8.11-1。

表8.11-1坝后厂房工程混凝土设计允许最高温度单位:℃注:L为浇筑块长边尺寸。

8.11.1.2 控制浇筑层最大高度和间歇时间基础和老混凝土约束部位浇筑层高控制为 1.5m~2.0m,基础约束区以外最大浇筑高度控制在2.0m~3.0m以内,上、下层浇筑间歇时间为5d~7d,对混凝土浇筑层较厚、温控要求较严部位可适当延长2d~3d。

在高温季节,可采用表面流水冷却的方法进行散热。

应严格按施工图纸所示或经监理人批准的分层分块图进行浇筑。

8.11.2 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控制(1)混凝土拌制过程中,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1) 尽量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2) 在保证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改善混凝土骨料级配,掺加优质的掺和料和外加剂以适当减少单位水泥用量。

(2)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在高温季节或较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预冷混凝土浇筑,在计算混凝土浇筑温度时应充分考虑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回升。

各月、分部位混凝土浇筑温度及出机口温度控制指标见表8.11-2。

8.11.3.1 混凝土运输温控(1)采用搅拌车运输时,在运输混凝土前对机械运输设备喷雾或冲洗预冷,采取隔热遮阳措施。

(2)通过汽车运输的混凝土,根据拌和楼和建筑塔机、布料杆、混凝土泵等的生产能力,以及仓面浇筑的情况,合理安排汽车数量及拌和强度,一般每车运输混凝土不少于3.0m³,运输车辆安装遮阳棚,运输途中拉上遮阳棚,拌和楼前安装喷雾装置,对回程的车辆喷雾降温。

(3)运输道路优选最短路径,以使混凝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浇筑地点。

(4)在条件允许的施工现场搭设遮阳棚,启动冷却水降温系统,所有待料搅拌车进行待料洒水降温。

8.11.3.2 浇筑过程温控(1)高温季节浇筑时,在下料的间歇期,用聚乙烯卷材覆盖仓面,防止温度倒灌。

(2)夏季浇筑仓内配备喷雾设施,喷雾设备有轴流风机、摆动式喷雾机雾化管等,根据仓面特点来配置喷雾设备,考虑摆动式喷雾机降温效果较好,一般情况下,选择用摆动式喷雾机,局部不宜用喷雾机的部位用雾化管。

(3)混凝土浇筑前,配置足够的施工设备,加快入仓强度和浇筑强度,缩短运输时间和混凝土浇筑时间,减少太阳对运输混凝土的辐射。

(4)为缩短坯层覆盖时间,加大入仓强度,可减少坯层厚度,每坯层厚调整为35~40cm。

8.11.4 混凝土冷却通水8.11.4.1 冷却水管的布置及埋设(1)埋设部位:有初期通水、中期通水和后期冷却要求的部位均需埋设冷却水管。

冷却水管采用1英寸(直径2.54cm)黑铁管,也可采用塑料、高密聚乙烯类管材。

(2)冷却水管及供水管的规格、类型、间距长度、通水量等应满足初期、中期通水降温的要求。

(3)冷却水管的布置要求:冷却水管一般按1.5m×1.5m布置,当层厚大于2.0m时,应在浇筑层中间埋设一层冷却水管。

冷却水管单根水管长度不得超过250m。

中间埋设的冷却水管一般采用高密聚乙烯类管材,随仓位浇筑到高程埋设。

(4)冷却水管宜预先加工成弯段和直段两部分,在仓内拼装成蛇形管圈。

埋设的冷却水管不能堵塞,并应固定和清除表面的鳞锈、油漆和油渍等物。

管道的连接可用丝扣、法兰、焊接等方法,并应确保接头连接牢固,不得漏水。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已安装好的冷却水管各进行一次通水检查,通水压力0.3MPa~0.4MPa,如发现堵塞及漏水现象,应立即处理。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水管受损或堵塞。

(5)通水冷却前对埋设的水管进行检查。

对于不通或微通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6)开仓前,所有冷却水管立管均要加盖子进行保护。

8.11.4.2 初期冷却通水根据招标文件技术要求,无论何时浇筑混凝土,采用预冷混凝土浇筑坝体混凝土最高温度仍可能超过设计允许最高温度时应采取初期通水冷却消减混凝土最高温度。

初期通水应采用水温10℃~12℃的制冷水,通水时间15d~20d,水管通水流量不小于20L/min,通水时应每天调换一次进出口方向,在混凝土开仓时即开始通水。

①在大体积混凝土仓内埋设冷却水管,通冷却水,并按要求在埋设温度计;②个性化通水。

混凝土内部温度峰值出现以前,通10℃~12℃冷却水,流量不小于40L/min,峰值出现后,流量控制在10 L/min以下。

通水时根据降温速度,调整流量大小,若温度降幅超过1℃/天,停止通水,自然降温。

8.11.4.3 中期通水冷却中期通水根据现场监理指示确定开始通水时间,一般按照每年10月初对当年4月~9月浇筑的混凝土、11月初开始对当年10月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块体进行中期通水冷却。

中期通水前,对待通水的冷却水管进行全面检查,对堵塞的水管采取措施作疏通处理,并对各组水管进行闷温,记录闷温的结果,以了解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情况。

根据闷温及检查的结果,针对性通水,通水采用江水,通水流量应达到30L/min,通水时间1.5个月~2.5个月,以混凝土块体温度达到20℃~22℃为准。

在通水期间,凡进水水温与出水水温持平时,可暂停5~10天后再通水。

当进水温度低于混凝土内温度且温差较大时,每隔1~2天进出水方向互换一次,以将混凝土内部温度降至设计要求的温度。

通水一个月进行抽样闷温,结果在21~23 C时进行全面闷温,闷温的时间为3~5天。

认真作好中期通水的测温工作,每天测温2次,并认真做好记录。

8.11.4.4 后期冷却通水后期通水是根据接缝灌浆要求进行,其通水计划是根据灌浆的计划来编排,后期通水的主要措施:正式通水前,先对冷却坝块的冷却管进行检查、疏通,并作好标识。

在0.2MPa 水压作用下流量大于15L/min的为通畅,用“o”表示;流量在8~15L/min范围的为半通畅,用“φ”表示,流量小于8L/min为微通或不通,用“⊗”表示。

对于微通或不通将视情况延长上下层冷却管的通水时间和加大流量。

通水前,先在各灌区选取3、4组冷却管进行闷温,时间为3天,掌握该部位内部温度,以确定通水类型(江水或制冷水)。

控制混凝土实际接缝灌浆温度与设计接缝灌浆温度的差值在+1℃范围内,应避免较大的超温和超冷。

原则上,若混凝土内部温度超过常温水达5℃以上的,可以先通常温水降温到进出口水温持平。

然后改用制冷水,将温度降到接缝灌浆温度。

坝体保持连续通水,坝体混凝土与冷却水管间的温差不得超过20~25℃。

水管通水量通制冷水时不小于20L/min,通江水时应达到25~30L/min,控制坝体降温速度不大于1℃/d。

对未结束中期通水的部位,如需进行接缝灌浆,可视情况直接用制冷水进入后期冷却。

通水期间每隔2天变换一次进出水方向,并且每天对通水情况进行记录。

内容包括有各进水干、支管流量、压力、进回水温度、通水时间等。

当坝体达到灌浆温度时,停止通水。

通水前及通水过程中,加强对已埋仪器的观测,开始观测时,每3天观测一次,接近或达到接缝灌浆温度期间,每3天观测2次。

通水过程中,每隔30天左右进行一次抽样闷温。

闷温时间为3~5天,测温时用高压风将管内积水缓缓吹出,接于小桶内,随即用温度计测若干值,并取其平均值作为闷温测值。

8.11.5 混凝土层间间歇基础和老混凝土约束部位浇筑层高控制为 1.5m~2.0m,基础约束区以外最大浇筑高度控制在2.0m~3.0m以内,上、下层浇筑间歇时间为5d~7d,对混凝土浇筑层较厚、温控要求较严部位可适当延长2d~3d。

尽量避免薄层长间歇,最大间歇时间宜控制在14d以内。

8.11.6 混凝土表面保温8.11.6.1 混凝土表面保温要求(1) 保温材料:保温材料根据保温要求选定。

保温后混凝土表面等效放热系数:大体积混凝土, ≤2.5~3.0W/m2 •℃;孔口等结构混凝土≤2.0~2.5W/m2•℃。

(2) 对于永久暴露面,10月~次年4月份浇筑的混凝土,浇完拆模后立即设施工期的永久保温层,5月份~9月份浇筑的混凝土,10月初设施工期的永久保护层。

施工期的永久保温指保温至工程运行前。

(3) 每年入秋(10月初),应将所有孔洞进出口进行封堵。

(4)作好气象预报工作,避免在夜间、气温骤降或寒冷气温条件下拆模,如必须拆模则应立即对其表面进行保温。

气温骤降期间,顶面保温至上层混凝土浇筑为止,揭开保温材料至浇筑上层混凝土的暴露时间不应超过6h~12h。

(5) 当日平均气温在2d~3d内连续下降超过(含等于)6℃时,28d龄期内混凝土表面(顶、侧面)必须进行表面保温保护。

(6) 低温季节(如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降可能超过6℃~9℃)以及气温骤降期间,应推迟拆模时间,否则拆模后应立即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8.11.6.2 混凝土表面保温施工措施聚乙烯卷材保温被利用定位锥孔来固定,定位锥孔内塞紧木塞,保温被覆盖后压盖木条,再用钉子固定,固定木条间距1.5 2.0m。

保温被施工在模板上升后由人工完成,保温被覆盖作业按3~4人为1组,先将块体表面清理干净。

高空作业使用软梯,软梯系在其上部已安装好的模板上,作业人员系双保险后顺软梯下至工作面,仓面上的其他工作人员将聚乙烯卷材用绳索放下,软梯上的作业人员再将聚乙烯卷材用木条固定到混凝土面上。

特殊部位保温孔洞封堵:当孔洞形成后,用2.0cm厚的聚乙烯卷材对孔口进行封堵,没有形成封闭孔洞的,不能通过封堵进出口进行保温的其侧面和过流面亦用 3.0cm 厚的聚苯板进行保温。

各坝段的墩墙、牛腿等结构部位混凝土用2.0cm厚的聚乙烯卷材进行保温。

寒潮保温:当日平均气温在2-3天内连续下降超过6℃的,对28天龄期内的混凝土表面(非永久面),用2.0cm厚的聚乙烯卷材保温。

当气温降至0℃以下时,龄期在7天以内的混凝土外露面用保温被覆盖。

浇筑仓面应边浇筑边覆盖。

新浇的仓位应推迟拆模时间,如必须拆模时,拆模后及时保温。

多卡模板支架下保温:由于多卡模板支架下压混凝土表面,影响保温被的覆盖。

因此,在多卡模板下缘悬挂2.0cm厚的聚乙烯保温被,作临时保温用,保温被随模板一起提升,并临时固定在支架下支撑处。

模板拆除后即刻使用聚苯乙烯泡沫板或聚乙烯卷材做永久保温。

冬季的养护改用洒水养护,以免浇水对保温被的冲刷破坏。

所有永久面保温时间从浇筑完后起,到交付运行时止,在此期间,每年10初月份开始保温,以确保保温效果,次年4月拆除保温材料,避免影响文明施工和夏季发生火灾。

8.11.7 混凝土养护采用洒水或流水养护:养护一般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18h内即开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平施工缝养护到浇筑上层混凝土为止。

高温和较高温季节表面进行流水养护,低温季节表面进行洒水养护,永久面采用花管洒水养护。

模板与混凝土表面在模板拆除之前及拆除期间都保持潮湿状态,养护水流从混凝土顶面向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缝渗流,保持表面湿润直到模板拆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