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表面处理和高分子表面金属化技术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热处理与表面形变强化的复合处理工艺
(1) 普通淬火与喷丸强化复合处理.
(2)复合表面热处理与喷丸处理的复合工艺.
(3)表面形变处理与热处理强化工艺.
四、镀覆层与热处理的复合处理工艺
镀覆后的工件在经过适当的热处理,是镀覆层原子向基体扩
散,不仅增强镀覆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同时也能改变表面镀 层本身的成分,防止镀层脱落并获得较高的强韧性,可提高表 面的抗擦伤和耐腐蚀能力。
Fe3O4薄膜。
复合表面处理技术的主要作用是: 1.改善摩擦学性能
使极小磨损率与较厚耐磨层并存,增强复杂应力条件下
的摩擦学性能,从而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 2.提高防腐蚀性能 提高材料表面的正电位,减少疏松或孔隙,覆盖住材料 表面的微观粗糙度,避免表面与基体之间产生类柱状晶
组织,使膜层厚度与耐蚀性之间达到最佳组成,从而大
五、覆盖层与表面冶金化得复合处理工艺
利用各种工艺方法现在工件的表面形成所需要的的合金元
素的镀层、涂层、沉淀层或者薄膜,然后利用激光,电子束、 电弧或者其他热处理方法使其快速熔化,形成一个符合要就的、 经过改性的表面层。
六、离子辅助涂覆(IAC) 将离子镀和贱射沉淀所应用的等离子体和气相反应物相结合,
氮碳共渗+氧化/抛光/氧化复合工艺的处理过程包括五个 步骤: (1)工件在350℃左右预热,保温时间视工件而定。 (2)在570℃进行氮碳共渗,保温时间一般在30~120分
钟。
百度文库
(3)氮碳共渗后将工件立即移至380℃左右的氧化性盐浴 中直接保温20分钟左右。
(4)工件轻度机械抛光获得要求的表面粗糙度。
根据两种单一工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对复合涂层综 合性能的相对贡献,复合表面处理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两
类:
(1)两种单一工艺互补,综合性能由两者共同产生; (2)一种工艺递补或增强另一种工艺,即作为前处理或 后处理工艺,其综合性能主要与其中一种工艺有关。渗 氮钢的PVD处理是第一类工艺的典型代表;而喷涂涂层的
产生一种称为等离子辅助化学气相沉淀技术,若用离子束代替
离子体来完成类似的效应称为离子辅助涂覆(IAC)。
七、激光、电子束复合气相沉淀和复合涂镀层 1.激光表面陶瓷化
2.激光增强电镀和气沉淀
激光增强电沉淀,可迅速提高沉淀速度而不发生遮蔽效应, 能改善电镀层的微观结构
八、离子注入与气相沉积复合表面改性
化学热处理+薄膜复合工艺
在表面复合处理技术中,化学热处理工艺主要是对
工件进行气体氮化、离子氮化及氮碳共渗。 1.氮化+薄膜复合工艺 将氮化与薄膜技术结合起来对钢作表面处理,可进 一步改善材料的摩擦学性能,从而提高其承载能力。
由于氮化后的钢表面有较深的硬化层(>0.3mm),具有
一定的硬度、耐磨性和残余压应力,构成了TiN、CrN等
超硬薄膜的理想支承体,其承载能力远远超过单一超硬 薄膜或氮化物层。
同时,因为增加了硬化层的总厚度,减少了从TiN、CrN
表面到钢基体之间的硬度梯度,使得材料表面的耐腐蚀
性、耐磨性、滚动接触疲劳强度和TiN、CrN层的附着性 能都大为提高。
化学热处理+薄膜复合工艺
2. 氮碳共渗+氧化/抛光/氧化复合工艺
(5)再次在氧化性盐浴中浸渍20分钟左右。 氮碳共渗可使钢制零件表面形成一层15~20μm的ε相化 合物层;
随后的氧化能够在试样表面形成一层Fe3O4氧化膜,同时
增加工件的尺寸稳定性;
抛光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因氮碳共渗及氧化而产生的表面 粗糙度的增加; 但抛光往往会使耐蚀性下降,因而最后再进行一次氧化 处理,以便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坚实的
化处理 化处理在工
业上的应用实例较多:
(1)液体碳氮共渗与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复合强化. (2)渗碳与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复合强化. (3)氧化处理与渗氮化学热处理的附复合处理工艺 (4)激光与离子渗氮复合处理
化学热处理通过向工件表面渗入所需原子并通过一定热处理 方法来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成份及性能,而其它热处理只改 变其组织状态来达到一定性能。
复合表面处理就是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面
处理工艺以达到进一步强化表面性能的目的。
目前已开发的一些复合表面处理如等离子喷涂与激 光辐照复合、热喷涂与喷丸复合、化学热处理与电镀复 合、激光淬火与化学热处理复合、化学热处理与气相沉
积复合等,已经取得良好效果,有的还收到意想不到的
效果。如对渗硼层进行激光微熔处理,不仅能细化硼化 物,获得细小的共晶,而且使表层组织致密,较大幅度 提高韧性和耐磨性。
第八章 复合表面处理和高分子 表面金属技术处理
过去的10多年中,在表面工程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长 足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工艺的优化 (比如,电镀及化学镀、表面堆
焊、热喷涂及化学热处理); (2)现代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比如,CVD及PVD、等离子 化学热处理、等离子喷涂及离子注入); (3)新型混合工艺的出现(比如,等离子浸没离子注入
幅度提高耐蚀性。
3.增加表面装饰性
材料耐磨性和耐蚀性的有机结合增加了材料表面层的持
久性和多色泽的组合,达到理想的装饰性效果。 4.改进施工工艺性 用作塑料金属化处理(表面导电性处理)、印刷电路板 制作,油漆底层等,增强表面处理层的附着性和工艺效
果(如导电性好,结合强度高,油漆表面光泽,漆膜耐
蚀性强等)。
电子束表面重熔则是第二类工艺的典型代表。
一、复合表面化学热处理
(1)例如渗钛与离子渗氮的复合热处理方法性能明显高
于单一渗钛层和单一的渗氮层。 (2)渗碳、渗氮、碳氮共渗对强度和硬度有明显效果, 但是如何同时进行渗硫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表面粘着能力。
二、表面热处理与表面化学热处理的复合强 表面热处理与表面化学热处理的复合强
及等离子源离子注入);
(4)新型表面涂层材料的涌现(比如,金刚石及类金刚 石涂层)。
单一的表面处理工艺尽管能够改善工件的耐磨性、耐腐
蚀性及疲劳强度;但每一种表面处理工艺均具有自身的
优点及一定的局限性,现代机械设备的发展对零、部件 的使用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应用单一的表面处 理工艺已难以满足这些要求,在这种背景之下,第二代 表面处理工艺或称复合表面处理工艺就应运而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