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制度支撑

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制度支撑
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制度支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318738920.html,

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制度支撑

作者:肖川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05期

摘要:从文化产品特征出发论述了政府制度支撑的重要性,针对政府文化产业现行制度存在的职责重叠、管理缺位等缺陷及形成的原因,认为政府应该从突出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理顺关系,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系统完备的政策和服务体系。

关键词:文化产业政府支持制度

随着我国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已逐渐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具有浓厚意识形态特征的经济形式,它在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受到政府的影响和控制。缘于文化产业自身双重属性的特点,一方面受制于市场规律的左右,另一方面还为我国的意识形态体制所钳制,因此,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强大的制度支撑作用。

一、政府制度支撑对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一)文化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制度支撑

相对于其他产品而言,文化产品的需求具有特殊的层次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文化产品的供求矛盾,一部分是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得到调节的,如那些满足公众一般文化需求的娱乐类、劳务类文化产品。但是,还有部分具有资源性、基础性和公益性的文化产品是市场价格机制无法调节的。文化产品的稀缺性和有限性决定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开发具有寡头垄断特征,价格信号无法反映其供求的真实信息。文化领域中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对市场垄断进行干预或监管,避免在文化发展中出现结构性失衡等问题。

(二)文化产业的双重目标需要政府制度调节

文化产品具有经济和精神双重属性,发展文化产业最理想的状态是同时实现商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现阶段,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往往是矛盾的。追求高经济效益容易忽视其社会效益,如文化市场上不同程度存在的低俗产品。良好的社会效益却不一定带来经济效益,如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专业知识和格调高雅的文化产品。这种现象如果长期存在,必将导致文化产业走向通俗化、甚至庸俗化的道路。因此,政府应该运用一定的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文化产业给予发展方向上的指导,把握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三)公共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制度扶持

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申报策略

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申报策略-新闻学 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申报策略 姚馨 近年来,为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央财政部连续多年下达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仅2015年度就下达专项资金50亿元,共支持项目850个,项目数较2014年增长68.25%。这笔中央层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唯一一笔专项资金,着重支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推动影视产业发展、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巩固文化金融扶持计划、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等重点领域。 楚天传媒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对文化产业扶持资金的申报和管理工作,从上至下,非常重视,成为印刷行业内获得政府扶持资金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2013年至今,公司先后有多个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其中2个项目分别获得“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湖北省宣传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湖北省扶持优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湖北省国家资本金”等资金扶持,共计约4000多万元。如何让一个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对企业各种扶持资金,并选择符合企业项目申报政策扶持资金,尽可能多的获得政府资金扶持呢? 一、建立复合型人才团队 人才是项目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申报项目的企业在组建好团队时,要广门开路,广纳贤才,要注意团队的年龄结构、专业组成和分工配合。申报项目人员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具备多项工作技能,有丰富的知识结构,有良好的心态,有统筹和严谨的思维,有高度的责任心。申报的项目要想获得成功,涉及到项目

思路的选择、项目申报材料的编写、项目评审、项目审核、项目实施、项目竣工等,覆盖行业专业知识、财务分析、技术参数、工程建设、管理知识等,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对项目申报人员的专业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和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十分高。 二、把握行业发展动向 企业要认真学习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对国家文化产业支持专项计划、政策及配套资金申报办法、时间有全面宏观了解。近几年国家出台的扶持政策有:《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针对这些政策,申报人员要认真解读,细致分析,深入研究。同时,要定期登陆国家和省委宣传部、发改委、财政部等政府网站和行业网站,查看了解国家扶持政策、扶持项目的重点内容、行业发展动向和趋势、项目申报步骤和程序.以及资金管理办法等信息。 三、统筹项目申报大局 项目的申报和管理是密不可分、前后承接的,项目的申报要统筹大局,既要努力争取更多项目获得资助,更要确保已获得资助项目的顺利实施。近年来,上级集团领导和公司领导高度重视项目申报管理工作,统一由上级集团改发办牵头负责统筹管理,全面掌握全集团的项目申报动态,以加强项目申报、储存、培育及管理工作,努力做到申报一批,储备一批。不仅确保源源不断的产生精品项目,还为各申报单位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每个项目由下属公司专业团队,负责研究行业扶持政策,分析自身优势,策划起草项目可研分析报告,并由公司一把手担任项目负责人,以加强领导、管理,保证项目申报和实施质量。

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大力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根据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产发[2003]38号)和省、市政府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建设文化强市的工作目标,就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在“两个率先”中的目标和任务 第一条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包括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行业门类。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对全面建设文化强市,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二条进一步明确发展苏州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围绕苏州“两个率先”,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紧密结合,与贯彻

发展先进文化要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与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紧密结合。从苏州文化的实际出发,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探索把握苏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苏州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挥现代高新技术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总结推广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开拓创新,逐步形成具有苏州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第三条苏州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全面贯彻实施《苏州市2001-2010年文化强市建设规划纲要》精神,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步伐,努力使我市拥有先进的文化设施、发达的文化产业、一流的文化精品、拔尖的文化人才、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十五”期间,全市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与全市GDP的增长速度保持同步增长;文化消费在日常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体现苏州历史文化底蕴和时代发展要求,体现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互动,体现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成果融合,体现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协调统一的文化强市发展格局。文化产业各个门类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和有影响的苏州文化品牌,建立一定规模的现代化文化产品生产、服务和销售网络,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通过努力,使苏州文化产业逐步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基本形成优势明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文化产业体系,基

政府职能转变为文化产业发展赋能助力

政府职能转变为文化产业发展赋能助力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重点是厘清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推动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从而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发挥。政府由“划桨”转变为“掌舵”,是信息时代政府职能实现转变的形象写照。在这一背景下,文化体制改革发轫较早,2009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发力攻坚克难。“十三五”规划提出,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迫切需求。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也是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2%的目标实现之年。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624亿元,比上年增长7.0%,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的营业收入增速超过30%。在2020年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时,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等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占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1.0%,比上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

其中,互联网广告服务、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广播电视集成播控、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行业的营业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由此可见,随着互联网、多媒体、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信息化相关的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数字文化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运行良好的时候,会实现线上线下产业倍增的“朝阳”效应;市场经济运行一般时,由“互联网+文化”催生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则会出现逆势上行,推动线上文化消费产生“口红”效应,仍能保持较快增长。如果说政府职能转变是为文化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提供政策支持,那么信息技术为文化产业赋能助力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新业态促进文化产业跨界拓展增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相比于其他产业,文化产业具有创意性、引领性、低投入、低消耗的鲜明特点和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转型、可持续等作用。这些显性或隐性的增值特征使得在其与信息化的联姻过程中,大大激发了文化产业新业态的繁荣发展。当前,以数字文化产业园区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整合了产业链内部资源,提升了产品服务价值,发挥了协同效应,支撑带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各地,5G产业园区建设成为热点,从内容生产、传播到消费,整个产业链将呈现出生产效率更高、文化消费重体验、相关产业交互融合的趋势。5G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紧密结合,将会开启一个万物互联的全新时代,这预示着“平台+技术+内容+垂直运作”将形成文化产业的新业态。一方面,5G会

[2020年](发展战略)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编

(发展战略)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 见

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大力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根据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产发[2003]38号)和省、市政府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建设文化强市的工作目标,就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在“两个率先”中的目标和任务 第一条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包括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行业门类。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对全面建设文化强市,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二条进一步明确发展苏州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围绕苏州“两个率先”,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紧密结合,与贯彻发展先进文化要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与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紧密结合。从苏州文化的实际出发,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

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探索把握苏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苏州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挥现代高新技术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总结推广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开拓创新,逐步形成具有苏州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第三条苏州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全面贯彻实施《苏州市2001-2010年文化强市建设规划纲要》精神,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步伐,努力使我市拥有先进的文化设施、发达的文化产业、一流的文化精品、拔尖的文化人才、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十五”期间,全市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与全市GDP的增长速度保持同步增长;文化消费在日常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体现苏州历史文化底蕴和时代发展要求,体现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互动,体现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成果融合,体现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协调统一的文化强市发展格局。文化产业各个门类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和有影响的苏州文化品牌,建立一定规模的现代化文化产品生产、服务和销售网络,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通过努力,使苏州文化产业逐步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基本形成优势明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文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充满活力、繁荣健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着力提高全民文化艺术素养的文化服务体系,逐步使苏州文化产

政府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支持政策分析 (1)

描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逐渐成为国际发展主导趋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转轨阶段也慢慢到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关注,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也逐渐成为经济建设战略规划和实践中的新动力...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逐渐成为国际发展主导趋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转轨阶段也慢慢到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关注,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也逐渐成为经济建设战略规划和实践中的新动力。 一、政府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产物,文化产品和服务并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社会消费结构正在将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升级。消费需求结构的调整也同时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结构,人们对于文化生活、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随着需求增加而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推进文化创新”单列一章,明确提出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不仅需要提高我国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还需要大力提倡文化的创新和创意,通过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持续拉动就业。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新产业,创造了有目共睹的经济效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与日俱增。以北京市为例,2009年至 2011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1497.7亿元、1692.2亿元和1938.6亿元,年均增长率均在10%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6%,12.3%,12.1%。目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已经超过房地产、零售批发、商业服务等行业,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增长点,在第三产业中位居第二。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市场失灵 (一)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健全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有待完善,假冒、仿造产品存在的高额利润极大的抑制了企业创新的动力和创意产业的持续,盗版、侵权时有发生挫伤了创新人才和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政府需要健全法律法规和提高管理能力,营造一个保护创新者权益、维护文化创意企业利益的良好市场环境。 (二)投融资渠道不完善 融资是目前我国中小创意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小企业其本身依赖创意创造价值和高风险的特点,资本市场难以向其倾斜,因此在贷款、融资、担保等环节都存在极大的困难,因而限制了其发展壮大。这就需要政府畅通投融资渠道,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保障。 (三)信息体系不完善 文化创意产业壮大除了依赖自身的发展,也离不开众多中介组织、非政府机

全国文化产业政策汇总.docx

国家定文件名称 (文号 /施日期) 1 布部文化部— 关于支持和促文化 展的若干意 2 国院公文化体制改革点中支持文化展的第一条 1 款:点地区可安排文 化展金,并制定相使用和管理法,采 定(行)(国取息、助等方式,支持文化展。 〔2003 〕 105 号) 第七条金的助范是及以上公益性文化、文物、体育、广播、 新出版事位基施修改造置等。具体包括: (一)地方、文化(中心)、院()等公共文化基施修改造及 置; (二)地方博物修改造、改善列布展和藏条件;中央助地方文化体(三)省、市、重点文物保位修保;育与媒事展(四)地方特色基施 修改造、置(含流舞台配送)和秀()金管理行法目作等; (教〔2008 〕141 (五)地方体育系所属体育()等施修及置;号)(六)地方广播台、台、射台等广播施修及置; (七)地方新出版事位置及技改造助; (八)其他符合金分配原的目。 第九条金的申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文化体育与媒事展的整体划和要求; —政部— 在税收和助方面的全面全国文化意扶持惠政策 (二)符合金分配原和助范; (三)目充分,效目明确、方案合理可行、施有保障。 3 国院公文化振划 ??。大幅增加中央政“扶持文化展金”和文化体制改革金模,不 断加大文化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 第六条(十五)款:中央和地方政可通文化展金等,符合条件的文 化企,予款息和保。支持立文化投基金,由政注引,鼓励金 融本依法参与。 第一条(四)款第 3 段:在政支持方面,中央政立了“扶持文化展金”。全国有 26 个省(区、市)立了文化展金,省政投入25 元。江、上海、天津、西等 10 多个省市已或正在抓立文化投基金或投公司。目前,有关部正在极筹立中国文化投基金。 第四条(四)款:中央和地方各人民政府将加大文化的投入,通款息、 目、充本金等方式,支持国家文化基地建,支持文化重点目及跨 区域整合,支持国有控股文化企股份制改造,支持文化基施建,支持新品、 新技研。大幅增加中央政“扶持文化展金” 模,不断加大支持力度。 — 4 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中宣部、人行、振和展繁荣的政部等指意(〔2010 〕 94 号)—— 6 政部第五条金的支持范:(一)骨干文化企培育。(二)国家文化园区和文化示范基地建。(三)重点文化体制改革制企展。(四)大宗文

全国文化产业政策汇总

国家级规定文件名称 (文号/实施日期) 1 发布部门文化部— 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 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 国务院办公厅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条1款:试点地区可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制定相应使用和管理办法,采 规定(试行)(国办发取贴息、补助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2003〕105号) 第七条专项资金的补助范围是县级及县级以上公益性文化、文物、体育、广播电视、 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基础设施维修改造设备购置等。具体包括: (一)地方图书馆、文化馆(中心)、剧院(场)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及设备购置; (二)地方博物馆维修改造、改善陈列布展和馆藏条件;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三)省、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护;育与传媒事业发展专(四)地方特色剧团基础设施维修改造、设备购置(含流动舞台车配送)和优秀剧(节)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目创作等;(财教〔2008〕141 (五)地方体育系统所属体育场(馆)等设施维修及设备购置;号)(六)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射台等广播电视设施维修及设备购置; (七)地方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设备购置及技术改造补助; (八)其他符合专项资金分配原则的项目。 第九条专项资金的申请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要求; —财政部— 在税收和补贴资助方面的全面全国文化创意产业扶持优惠政策汇总 (二)符合专项资金分配原则和补助范围; (三)项目应经过充分论证,绩效目标明确、方案合理可行、组织实施有保障。 3 国务院办公厅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大幅增加中央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规模,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 第六条(十五)款:中央和地方财政可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对符合条件的文 化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支持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由财政注资引导,鼓励金融资本依法参与。 第一条(四)款第3段:在财政支持方面,中央财政设立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全国有26个省(区、市)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省级财政投入约25亿元。江苏、上海、天津、陕西等10多个省市已经或正在抓紧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或投资公司。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筹备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第四条(四)款: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贷款贴息、 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及跨区域整合,支持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大幅增加中央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不断加大支持力度。— 4 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中宣部、人行、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财政部等指导意见(银发〔2010〕94号)—— 6 财政部第五条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一)骨干文化企业培育。(二)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三)重点文化体制改革转制企业发展。(四)大宗文

文化产业相关政策法规汇总

国家级文化产业政策法规条文摘录 (4条) 一、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 加大财税支持。增加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 ,加大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支持力度。在体现绿色节能环保导向、增强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税收扶持政策。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领域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点 ,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内容纳入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 ,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8%的部分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创意和设计费用 ,执行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对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出口实行营业税免税。落实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有关政策 ,对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的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或免税 ,对国家重点鼓励的创意和设计产品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 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 (国发…2014?13号) 政策措施:加大财税支持 1.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加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对文化服务出口、境外投资、营销渠道建设、市场开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中央和地方有关文化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和基金 ,要加大对文化出口的支持力度。 2.对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产品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对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服务出口实行营业税免税。结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 ,逐步将文化服务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 ,对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文化服务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或免税。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具体范围由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确定。 3.在国务院批准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文化企业 ,符合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相关条件的 ,经认定可享受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和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税前扣除政策。

大文化政府产业管理体制与文化产业发展.

〔作者简介〕徐惠(1973—,女,四川乐山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收稿日期〕2005—06—28 大文化政府产业管理体制 与文化产业发展 徐惠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成都610071 内容提要文化产业是当今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不可阻挡之势。我国文化产业经过蓄势待发后,已开始进入起步发展阶段。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喜中带忧,总量规模偏小,市场机制不完善,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这与现有文化体制的束缚有着根本的关系。为了加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大文化政府产业管理体制。 关键词文化产业大文化文化管理体制【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23(200504-0086-03 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已经开始加入中国新一轮增长周期,成为中国经济“从现实经济增长率向 潜在经济增长率提升”的一个新热点。[1] 中共中央“十五” 建议和全国人大“十五”纲要,都明确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任务和要求。但目前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仍然是非常落后的。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旧的文化管理机制缺乏灵活性、体制较为单一,从而严重制约和束缚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大文化政府产业管理体制,才

能从根本上打破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使文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真正成为21世纪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告诉我们,当前发展文化产业,我们有机遇,也有挑战。 一方面,我国的文化产业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 首先,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 识。文化产业经过蓄势待发后,开始进入起步发展阶段。 正如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为《中国文化产业典型案例选编》一书所作的序言中概括的,“党和国家对文化产业工作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的工作 越来越深入”。[2] 其次,文化产业化的一个显著结果,是人 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在满足群众需求中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不断增长。调查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20世纪90年代末为400元左右,比80年代初增长了近10倍。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2001年1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元,比上年 同期增长513%;人均消费性支出133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2%;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增长1112%,其中教育支出增长了16%;通讯支出(主要指网络消费增长了 2317%。[3]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国家不忘精神文明建设,陆续出台一些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建设发展: 1、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深化文化领域的改革开放。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法律、政策以及财政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是强调法律保障。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依法保障文化改革成果。二是强调政策保障。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落实支持文化改革发展的经济政策,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扩大有关文化基金和专项基金规模。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对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5年。三是强调财政保障。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完善投入方式,加强资金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比重,支持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

事业。这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保障,将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3、国家将建设三大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即: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程、传播体系建设工程、重大文化实施工程和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建设工程。 4、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表示,“十二五”时期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注1:)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撰文称,将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有机对接。同时,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政部还将通过贷款贴息、保费补贴以及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搭建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谢旭人同时称将在财政支出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 5、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有关人士表示“政府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税收优惠政策,将来可能在支持文化发展和开放方面,也会出台力度更大的财税支持政策。” 6、税务总局表示,税收在促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肩负着重要职责,税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深入把握其发展规律,从而增强税收扶持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促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税务部门要加强对各项政策措施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制度支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318738920.html, 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制度支撑 作者:肖川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05期 摘要:从文化产品特征出发论述了政府制度支撑的重要性,针对政府文化产业现行制度存在的职责重叠、管理缺位等缺陷及形成的原因,认为政府应该从突出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理顺关系,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系统完备的政策和服务体系。 关键词:文化产业政府支持制度 随着我国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已逐渐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具有浓厚意识形态特征的经济形式,它在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受到政府的影响和控制。缘于文化产业自身双重属性的特点,一方面受制于市场规律的左右,另一方面还为我国的意识形态体制所钳制,因此,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强大的制度支撑作用。 一、政府制度支撑对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一)文化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制度支撑 相对于其他产品而言,文化产品的需求具有特殊的层次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文化产品的供求矛盾,一部分是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得到调节的,如那些满足公众一般文化需求的娱乐类、劳务类文化产品。但是,还有部分具有资源性、基础性和公益性的文化产品是市场价格机制无法调节的。文化产品的稀缺性和有限性决定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开发具有寡头垄断特征,价格信号无法反映其供求的真实信息。文化领域中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对市场垄断进行干预或监管,避免在文化发展中出现结构性失衡等问题。 (二)文化产业的双重目标需要政府制度调节 文化产品具有经济和精神双重属性,发展文化产业最理想的状态是同时实现商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现阶段,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往往是矛盾的。追求高经济效益容易忽视其社会效益,如文化市场上不同程度存在的低俗产品。良好的社会效益却不一定带来经济效益,如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专业知识和格调高雅的文化产品。这种现象如果长期存在,必将导致文化产业走向通俗化、甚至庸俗化的道路。因此,政府应该运用一定的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对文化产业给予发展方向上的指导,把握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三)公共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制度扶持

国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简析

C ULTURE ● 产业观潮_国际

31 本人在进行文化信息产业的投资中,主要是采取“产学研”的协作体制。这种将有限的技术人员和研究经费集中起来,统一指导开发研究计划,为了共同的目标重拳出击的“官民合作研究”机制,是促进科技创新、加速科研成果转换和实现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并且对节约有限的研究经费和宝贵的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力地推动了日本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日本的有关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正是由于有了民间企业的大力投入和融资以及日本政府在文化产业上的投资政策的扶持,日本的文化产业才得以普及和发展。 美国:多层次的文化产业投资体制 据统计,在全美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如迪斯尼娱乐业等,已跻身于世界大型企业500强。美国的这些文化企业已成为世界文化市场中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而这些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美国多层次的文化产业投资体制。一是联邦 政府投资大。美国联邦政府主要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博物馆学会对文化艺术团体给予资助,州和市镇政府及联邦政府的具体部门也提供一定资助。这种投入面向所有符合政策导向的团体。二是吸收非文化部门和外来投资,来自于各大公司、基金会和个人捐助的数额远远高于各级政府的资助。各种来源的公共基金只占艺术组织运行费用的15%,国家艺术捐助会的拨款占5%左右,单个而言,政府是最大的文化艺术赞助来源。但是,就特定的文化活动来说,私人捐赠者的捐献额是政府来源的2倍或3倍。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公司捐赠的艺术基金基本是稳定的,大约占36%,但是,它们 捐献的绝对数字一直大幅度上升。三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融资体制。一些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如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公司等,背后都有金融大财团的支持。以传媒为例,现在,美国的主流媒体大多由各大财团控股,这些媒体无不依靠其巨大的财力和其他资源。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例,美国国 家广播公司(NBC)就是通用电气旗下的一家子公司。NBC作为美国第一家广播电视网,拥有和运营着13家电视台,在美国收视率一直位居前列,而通用电气公司又是由美国老牌财团摩根财团控股的。通过与财团的 合作,美国文化产业获得了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 此外,美国政府对于外资进入美国文化产业经营限制不多,文化产业依靠其强大的实力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外资进入,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家都有大笔资金通过文化产业的跨国公司进入美国。 韩国:政府加大投入和鼓励社会各界向文化产业投、融资 政府产业政策的扶持极大地推动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的主要投入:一是表现在政策法规的制定。政府制定了大量促进产业发展的文化法规和经济政策,尤其是完善有关文化经济政策,如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实行的多种产业优惠。奖励政策和措施,如为重点发展的游戏、动画等风险企业,对进驻文化产业园区的单位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减少甚至免除税务负担。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免除农田、山林、草场转让费和再造费,以及交通设施补偿费等。

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

(二)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作用突出 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作用突出,以英国的创意城市谢菲尔德为例不难看出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谢菲尔德是世界著名的创意产业城市,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它被誉为“最肮脏的城市。”谢菲尔德的转变源于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的“推动城区复兴和发展”计划,这项政府计划,通过引进“活化措施”、“文化创意产业”等项目,重新打造了城市面貌。 政府在旧工业城市到文化创意城市的转变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的介入为创意产业的兴起提供政策和空间支持。1英国政府明确提出了政府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责任,认为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与产业内部的创新有关,还与中央政府和城市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文化规划密不可分,并且制定和健全了知识产权的法规体系,保护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理顺事业与产业的体制问题,引导公共财政和民间资金的投入,构建成熟的创意产业园区,为创意成果产业化和创意产业集群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和基础配套设施。 政府的有所作为是英国创意产业取得世界瞩目成就的重要原因。英国政府在创意产业的培育、扶持、发展和保护以及推动创意城市发展等方面留下的宝贵经验,为我国创意产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从政府角度来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首先应当承认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体制不健全、投融资单一、经营集约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法规体系不成熟等众多问题,其次应当尽快采取一些措施来发挥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深化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加快文化产业重组步伐,提高集约化程度;加快实施高新科技带动战略,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文化产业的法制化水平。2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也许会遇到更多的问题,政府应当吸取成功国家的经验来走好自己的发展之路。 1李明超:《创意城市与英国创意产业的兴起》,公共管理学,2008年第4期。 2李丹,宫国鑫:《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府对策》,文化建设,2005年第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