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周易》的美学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浅论《周易》的美学思想
学生姓名:韩永燊
学号:0703060220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 0702班
指导教师:张勇
完成日期:2010 年10 月 10 日
目录
一、论文摘要 (1)
二、关键字 (1)
三、正文 (2)
(一)变化之美 (2)
(二)天人合一 (3)
(三)阳刚之美 (4)
(四)阴柔之美 (5)
(五)阴阳和谐 (6)
参考文献 (8)
浅论《周易》的美学思想
内容摘要
《周易》中蕴含的天人合一、阴阳、刚柔以及中和等的美学概念,开启了中国美学的传统,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思维源头,本文对《周易》中的变化之美、天人合一之美、阳刚之美、阴柔之美、阴阳和谐之美做了一定的阐述,并试图对《周易》中所包含的美学思想做更深的挖掘。

关键词:周易美学天人合一阴阳刚柔
序言
《周易》被认为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华夏先民智慧的结晶,后世的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科技、文学、建筑、绘画、武术无不可以在《周易》中找到思想渊源。

同时,《周易》中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识,并揭示出不少审美规律,《周易》几千年来始终为人津津乐道,不仅仅在于它的占筮或其它功能,更在于其美学价值。

《周易》象征着华夏文明的发端,它在总结我国先民的早期审美活动的同时,并奠定了后来华夏传统美学的基石。

《周易》中直接阐述美学思想的文字并不多,但它在美学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周易》中的卦辞里含有很深厚的美学意蕴,对后世的文艺美学思想有着重大启示作用。

一、变化之美
《周易》中蕴含的变化之美不仅表现在其具体内容里,还体现在其书名上。

“易”字之义,古今说者尤多,考其本意,似乎应为“蜥易”。

《说文》云:“易,蜥易、蝘蜓、收宫也。

象形。

”1其篆文字形,正像蜥易之形,蜥易即壁虎类动物,以其能变色,故假借为“变易”之“易”。

孔颖达指出:“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

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

然变化运行,在阴阳二气,故圣人初画八卦,设刚柔两画,象二气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

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

”2在其他不同说法里,《周易乾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

”即“易”含有“简易”、“变易”、“不变”三层意义。

《说文》又引“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

’一曰:‘从勿。

’”考虞翻《易注》引《参同契》云“字从日下月”,取日月更迭、交相变易为说。

意义与《说文》引正相同。

清初毛奇龄撰《仲氏易》,略总前人之说,谓“易”兼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五义3。

而其他关于“易”字之解释,众说纷纭。

据《系辞上传》:“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下传》:“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化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以此可见,书名之“易”,其要义大略为“变易”。

古代典籍多简称其为《易》,即强调其书所言之“变化”大旨。

《系辞·上》云:“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以乾象征天,以坤效法地,用蓍草数目占问未来之事,以通事物的变化。

而数的奇偶和爻象的变化,难以推测,《易传》把事物变化莫测的这种性质称做“神”,即神妙不测。

《系辞》又云:“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其认为
1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第318页
2孔颖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第5页
《周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易》之法则涵盖了天地万物,包含了一切昼夜幽明的道理,可以预知一切事物的吉凶,事物的变化不泥于一方,《周易》的变化不固定于一定的体制,其变化神妙,不拘一格。

这就是说,阴阳、天地的变化是普及万事万物的,而依据天道创作的《易》概括了天地之化,并贯穿昼夜之道而运用于万事万物,判断吉凶、休咎,所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强调《周易》变化莫测的性质。

《周易》的核心是变易,“生生之谓易”即是由变易而生,生命在变化中诞生。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1“设位”即是“天尊地卑”“卑高以陈”,天地、上下、刚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并遍及于自然和社会。

所以说:“刚柔变化”,“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此“象”,既是物象,又是卦象,始终贯穿着阴阳、刚柔、天地的消长变化。

表现在自然现象上,“动而明、合而章”。

“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由此产生风、雨、雷、电,日、月、寒、暑。

而天时的变化又影响着人类社会,所谓“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以及吉凶、悔吝等人事社会现象。

天地万物由于变化不辍,才能通达恒久。

无论从客观事物,还是易象来说,都是这样,即所谓:“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从自然万物来说,阴阳、刚柔的分合变化,才能有事物的形象,即是“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

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而易象乃通自然之变。

所以说:“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这里的“文”、“象”已不是事物的原始形象,而表现为人文色彩,是人们对变化中的自然现象认识的映相。

所以,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变通者,趣时者也。

”从而“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这是说根据自然万物的四时变化、阴阳交替、寒暑更迭,来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

概括地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2由此察其变易,观其会通,行其典礼,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才是恒久之道。

所以说变乃易之体,通乃易之用。

总而言之,“变”是阴阳、刚柔、天地、牝牡等客观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特性;“通”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变化更迭的认识,并抽象概括出六十四卦易象、易数、卦爻辞,又施之于社会人事,所以《周易》非常强调“观其会通”,由此而产生人类文化和审美意识,上文所引的章、明、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等都是审美意识的反映,包含着美的观念。

二、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原则。

《周易》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一命题,但其思想却贯穿于整个易学体系之中。

《周易》的所有思想,都是从“天道”中来:卦画的基本要素“—”与“――”,是对日月运行的某种形式的记录;三画的八个经卦,象征八种基本的自然物。

然而这个“天道”不是孤立、异己的“天”,由八卦推衍到六十四卦,即已构成象征人和自然的有机整体。

《周易》的全部做法都建立在这样一个根本的前提上:天与人是相通的、一致的,自然本身的运动
1 《系辞·上》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第383页
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也就是人类在他的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规律。

《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这说明“广大悉备”之《周易》的全部内容,不过是天、地、人三才的统一与和谐而已。

就卦位而言,每一卦都有六爻,上两爻象征天,下两爻象征地,中间两爻象征人,构成天、地、人三才的天人合一之象。

就卦义而言,无论是作为整体的六十四卦,还是作为子系统的个体卦,都是从不同方面说明天人合一之道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天时”、“地利”、“人和”异乎寻常的强调,不过是追求天与人的和谐统一这一根本目标罢了。

《说卦传》:“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周易》正是通过这种符号系统,把一切自然现象和人事吉凶全部纳入到由阴阳爻所构成的六十四卦卦象系统,卦爻分别代表各种不同的物象及其变化,从而贯穿天人之道在里边。

在《周易》那里,自然与社会、天与人,有一种同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以类相从:“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1正如《序卦传》所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周易》把天地看作生命的来源,认为万物产生于天地,人类则产生于万物,因此,人和天地万物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六十四卦作为象征性符号,从不同方面体现了这种生命意义,并且构成一个包括人与自然在内的有机整体。

而每一卦不过是有机整体中的一个要素,却同时包含着人和自然这两个方面,二者不仅是对应的,而且是统一的。

如《乾》卦,从初爻到六爻,自下而上是讲“龙”由“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到“亢龙有悔”的整个过程,同时都一一对应地包含着人的生命活动所应遵循的规则及意义。

客观上是讲“龙”的活动状态,表现自然界的生命运动;主观上则指“君子”所应遵循的生命原则,二者表现了同一个生命过程。

所以作者自觉地从天地乾坤开始,按照万物生成交替的规律,从天道到人道,将全部六十四卦有机地排列成一个天人和合的整体。

故《乾·文言》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在先民们看来,因果、主客、天人都是同一的,万事万物都遵循“互渗律”,一方面是主体与客体互相占有对方的属性,另一方面是主体之心智与想象向客体的投射。

《周易》注重天人统一、和合的思想,不仅渗透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而且对后世的文艺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和诗歌创作,无不追求意与象的沟通、情与景的融汇、人与天的冥合,乃至成为两千余年来艺术领域带有普遍性的审美趣味。

三、阳刚之美
《周易·说卦传》说:“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即指天地万物有阴有阳,因而创立阴阳两类卦象以象征之。

阳为刚,阴为柔,万物有刚有柔,作者将物之刚柔两性加以发挥,并创作刚、柔两类爻象以象征之。

因此在《周易》中,不但首先提出了阴阳刚柔之说,而且对阳刚
之美和阳刚之象进一步阐发为“乾为天,为阳,为刚”。

“乾”所具有的阳刚的特征是与美相关的。

《周易》所说的阳刚之美或刚健之美,是生命坚强有力的表现。

从《周易》的整个思想来看,它对阳刚之美是十分重视的。

尽管它并未明确提出“阳刚之美”这样的概念,但却对阳刚之美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描绘,并为“阳刚之美”这一概念的提出,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

如《豫》卦中说:“雷出地奋,豫。

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这种“雷出地奋”的乐,即是充满阳刚之美的乐。

又《大壮》卦中说:“大壮,大者壮也。

刚以动,故壮”,并说“雷在天上,大壮。

”也是壮美或阳刚之美。

而“雷在天上”这样的景象,也是颇能给人以壮美或阳刚之美的感受的。

《系辞传下》中把“大壮”同宫室联系起来,并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这里的“大壮”,也是具有壮美的意思,同宫室的高大、雄伟、壮丽相联系。

《周易》对阳刚之美论述最详的表现在对乾卦的解释中。

因为乾代表天,且具有纯阳至刚的特点,因此乾的美,实际是阳刚之美最集中的表现。

“乾:元,亨,利,贞”,《周易》作者通过对大自然的直感的观察,认为“天”体现着元始、亨通、和谐有利、贞正坚固这四种德性;之所以如此,在于“天”的本质元素是沛然刚健的阳气,这种阳气“运行不息,变化无穷”,沿春夏秋冬四季而循环往复,制约主宰着整个大自然。

因此,《周易》赞美“天”实际上就是赞美阳刚之德。

《乾·彖》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乾·文言》又云:“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从这两句来看,阳刚之美乃是一种“大”美和“刚健”之美。

而“大”、“刚健”的意思是指强大有力或天所具有的统帅万物、化育万物、周流不息、无往不复、不可遏止的伟大力量。

同时,《乾·象传》中又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因此,阳刚之美不仅表现在天的伟大力量之中,而且也表现在人的伟大力量——即表现在君子或圣人教化万民、建立功业、“化成天下”的道德人格、精神力量之中。

总之,就自然来说,表现在“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1的生命流行不息、生生不已之中;就人的行为来说,则表现在效法自然的人的“进德修业”、“修辞立诚”、“顺天应人”、“与时偕行”、“化成天下”、坚不可摧、勇猛精进的力量之中。

因此,所谓“阳刚之美”,即是一种运动的美和力量的美,并且具有令人赞叹的伟大。

四、阴柔之美
在《周易》中与“阳刚之美”所并存的还有“阴柔之美”,如“柔以时升,巽而顺”,2“泽上有风”、“鹤鸣在阴”3都能给人阴柔之美的感受。

但对“阴柔之美”论述最祥的是在《坤》卦中,乾为天,坤为地,《乾》德以“统天”为本,《坤》德以“顺成天”为前提,故《乾》刚《坤》柔,坤为地,具有纯阴至柔的特点,《坤》的美,是阴柔之美的集中体现。

《说卦传》谓:“坤地也,故称乎母”,在《周易》的思想中,坤象征地,象征母。

而大地和
1《乾·彖》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第4页
2《升》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第269页
母亲均具有化育、承受、包容的德性,所以坤也有这种品质。

《坤·彖传》中说:“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象传》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所谓“厚德”,类似于儒家所说的“仁爱”,也是一种宽厚、博大的爱。

而最能体现这种爱的,首先是无私地抚育、照顾子女的母亲,以及负载万物使其顺利生长的大地。

因此,在这里,“坤”的“阴柔之美”在一方面也即是宽厚博大的母爱和崇高的道德品格的表现。

《坤·文言》曰:“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

”说明了其不为物先的含蓄之美,以及“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的包容广大和滋润万物之美。

而《坤·文言》中“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这几句更是将含蓄之美表达到极致,这与孔颖达《周易正义》中“地道卑柔,无敢先唱成物;必待阳始先唱,而后代阳有终也。

”是一个意思,不过这里面也并没有贬低“坤”的涵义,仍旧属于美的范畴。

《坤·彖》中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顺”是坤的一个基本特征,“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同时,《坤·文言》中又说坤具有“至静”的特点。

“阴柔之美”或坤之美的表现是平和、柔顺、安稳、平静。

不过,“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显然这种阴柔之美并不是一种软弱无力的东西,也不同于“平淡”、“空灵”等概念,“含章可贞”,其在至柔、至顺、至静中又表现出刚健的力量,这是《周易》所讲的阴柔之美的重要特点。

五、阴阳和谐
《说卦传》曰:“易以道阴阳。

”一部《周易》实质上是向人揭示宇宙阴阳对立统一客观规律的书,阴阳和谐思维是建构《周易》理论体系的灵魂,阴阳之道是其核心,也是其“中和”思想的立足点和载体。

《易经》六十四卦中,除乾、坤两卦之外,其余各卦都是由阴、阳二爻的重叠组合而构成。

阴、阳既是宇宙生命运动中两种基本要素,同时其相互作用又构成宇宙运动的内在动力。

阴、阳不是孤立自存、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这种对立与统一促进了事物的发展与变化,也构成了《易经》的基本精神。

而《易传》所确立的“一阴一阳之谓道”1,更是把阴、阳提升为一对可以解释一切现象的最高哲学范畴,并把阴阳变化规律看作是统率天地万物及社会人生的一个最为普遍的规律,其把天地人统一于“阴阳”、“刚柔”的交感作用,构成天地、男女等阴阳互补、天人合一的美好图景。

在《周易》所言,阴阳的相互作用是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根源;“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刚柔相推而生变化”2,也是化生宇宙万物生命机体的两种根本性力量:“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而在阴与阳的内在关系中,协调、统一与和谐是基础,和谐既是宇宙万物的最佳状态又是其基本状态。

《周易》认为,阴与阳在本质上是相互和谐的:“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保合太和乃利贞。

”3乾为刚,坤为柔,双方互相亲附,就会带来欢乐;双方互相对抗,就会带来忧患:
1《系辞·上》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第381页
2《系辞·下》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第400页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

”1由此看来,要求对立双方的和谐统一是《周易》的基本原则。

清代思想家连斗山在《周易辨画》中指出:“两美相合为嘉”,就是说,阳与阴乃世之两美,有相感相合之德,阳遇阴则通,阴遇阳则明,这才能达到生命世界的亨通与繁茂。

这是《周易》的精髓,也是“中和”美学观在《周易》中最完美的体现。

在《周易》中频繁出现的“雨”意象,便是阴阳相济之果的象征。

“密云不雨”2,乃是阴盛阳衰失去均衡的缘故;“零雨其濛”,则是阴阳交合的美善之象。

《鼎》卦九三爻辞“方雨亏悔,终吉”,《睽》卦上六爻辞“往遇雨则吉”,意谓只要出现阴阳和合的美好甘雨,就能获得吉祥。

钱大昕云:“尝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曰中而已矣。

”3钱氏这里虽有夸大之嫌,但《周易》具有鲜明的尚中观念却是勿容置疑的。

“中”在《周易》中出现一百二十六次,《经部》有十三次,有五处把“中行”作为名词,具有行中道之意。

有两处用作判词,如“中吉”,处中则吉,明显地表明了尚中思想。

《易传》“中”凡一百一十三处,其中“中正”、“正中”、“中直”二十三处,“刚中”十三处;其在卦爻辞的判断上,亦多因处中位、行中道与否而判断吉凶悔吝,这同样鲜明地反映了尚中的思想倾向。

“和”同样是《周易》的重要概念。

《易经》虽然不见“和”这一范畴,但关于“和”的思想却是依稀可见。

如《同人》、《中孚》、《咸》等卦,都蕴含有“和”的思想倾向。

其实,“中”之本义,亦具有“和”的内涵,如《说文》:“中,和也。

”《易传》中“和”字凡十一处,同样表现了崇尚中和的思想。

如《系辞下传》:“履,和而至……履以和行。

”《说卦传》:“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

”《乾·文言》:“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

”由此看来,“和”在《周易》体系中是生命的最佳状态和最高品格,体现出宇宙的中和之美。

《周易》确立的阴阳和谐思维对中国美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其和谐均衡理论,既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伦理的总纲,也是古代艺术理论和创作所遵循的总则。

八音克谐之于音乐、温柔敦厚之于诗歌、结构匀称之于建筑、布局均衡之于绘画和书法,无不体现出和谐均衡的美学追求,而崇高、狞厉、怪奇等风格,总是受到主流艺术的排斥。

1《杂卦传》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第455页
2《小畜》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第62页
参考文献
[1]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2]朱熹.周易本义[M].中华书局. 2009年11月
[3]孔颖达.周易正义[M].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9
[4]李鼎祚.周易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1989年[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6]王世德. 《周易》给美学的启发[J].文史杂志.2007年第2期
[7]张贝. 《周易》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J]. 孝感学院学报.2009年10月[8]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
[9]郑玄注.周易乾凿度[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10]魏伯阳.周易参同契[M].汉魏丛书本
[11]毛奇龄.仲氏易[M].皇清经解卷九十
[12]钱大昕.潜研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