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附图)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附图)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附图)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 P1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总结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总结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1.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

2.识别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具。

观察器具:显微镜、放大镜通用器具:滴管、滴瓶、载玻片、盖玻片、烧杯、培养皿解剖器具:解剖针、镊子、刀片加热器具: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试管夹3.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4.显微镜视野中的像是倒像。

(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如“b—q”5.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越小),物像放大倍数越大(越小),细胞体积越大(越小),细胞数目越少(越多),视野范围越小(越大),视野越暗(越亮)。

6.实验室中用的是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一般在40-1500倍之间。

7.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3页)①目镜和物镜:放大物像;②反光镜和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③粗、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升降;④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⑤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⑥转换器:更换物镜。

第二节学会观察1.观察方式: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

观察顺序: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从外向内,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显微镜正确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放在距桌边10厘米处。

(2)对光(目镜、镜筒、物镜、标本在一线)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简缓缓上升至适宜高度。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扎。

③转动遮光器,使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使视野白亮。

(3)安放装片: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好对准通光孔中心。

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简下降至物镜接近装片为止(4)调焦(先下后上,下看物镜,上看目镜)①眼睛从一侧注视物镜,双手向外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使物镜接近玻片标本;②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二单元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1.体内没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的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体内具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的动物称为脊椎动物。

2.无脊椎动物的类群主要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3.淡水腔肠动物:桃花水母、水螅;海水腔肠动物:海蜇、海葵、珊瑚虫(注意珊瑚虫是生物,珊瑚、珊瑚礁是非生物)4.水螅的结构示意图P735.常见的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常见的线形动物:人蛔虫、秀丽隐杆线虫。

6.注意:从线形动物开始有口有肛门。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残渣在由口排出。

7.寄生的概念: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

被寄生的生物叫做宿主。

8.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意义: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

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雨后蚯蚓大都会到地面上来,是因为雨后土壤中缺氧,蚯蚓到地面上来进行呼吸。

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回到土壤也会死亡,因为蚯蚓必须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土壤能使它们的体壁保持湿润,如果长时间暴露在土壤外,它们体壁干燥无法呼吸。

(★蚯蚓的环带靠近前端,环带与生殖有关。

)蠕虫动物特征:身体细长、两侧对称、无附肢、能够蠕动。

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9.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

贝壳能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呈现出年轮般的花纹。

常见的软体动物:蜗牛(运动器官为腹足)、河蚌(运动器官为斧足)、乌贼、宝贝。

10.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动物。

蝗虫就是典型的节肢动物。

气管是蝗虫呼吸的器官,而气门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气门分布在胸腹部。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蝗虫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胸部、腹部。

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知识点总结-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七上P2—P8)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各种仪器或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CO2、水、无机盐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和植物不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

例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也能排出废物,如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七上P9—P1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调查。

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森林资源的调查是调查中的抽样调查。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七上P12—P18)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类:可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六个过程。

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都是十分重要的。

实验方案设计一般有对照组和实验组。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学问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疏生命第 1 章生命的世界§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一、生物的多样性1.物种多样性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2.遗传多样性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一样。

如菊花有 2 万至 2.5 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肯定自然区域内全部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肯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陈代谢是生物最根本的特征,在此根底上生物才有生长、生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响,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

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3)生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生殖。

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陈代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由于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根本特征。

§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环境。

生物既适应环境,也影响和转变环境。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1章生命的世界1、生物家族包括原生生物、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个“薄层”里,这个“薄层”叫做生物圈。

它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向下11千米。

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

3、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也叫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

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常见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条河、一个校园、一座城市等。

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4、生物的特征应激性:如朵朵葵花向太阳、一滴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孔雀开屏、植物开花结果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如:植物光合作用、落叶、运动后出汗、呼吸、排尿等。

还有遗传和变异、适应性等。

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2)生物因素: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助(如“企鹅喂食、蚂蚁共同搬运食物、鳄鱼与牙签鸟)斗争(如梅花鹿求偶争斗)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惠互利(如:海葵和蟹、白蚁和鞭毛虫、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捕食(如:兔子吃草、狮子捕食斑马)、寄生(如:蛔虫和人)、竞争(如: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草履虫的竞争)6、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拟态(如:竹节虫、枯叶蝶)、保护色(如:蜥蜴和北极熊的体色)、警戒色(如:毒箭蛙、胡蜂、夹竹桃)7、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仙人掌的叶子特化成刺。

适应有相对性,如动物的保护色。

8、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1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学时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调查常用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

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标、音像资料。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5、生物都生存在生物圈中。

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约20千米左右的圈层。

水圈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6、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7、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必需携带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有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8、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鱼离不开水)。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9、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10、对照试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知识点总结-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知识点总结-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记忆口诀:一需四能一具有,病毒)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注意:植物也需要吸收氧气)(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例如:排汗、排尿、呼出气体、植物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含羞草、向日葵向阳生长、飞蛾扑火)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调查(1)要求:调查要仔细认真,如实记录,不可凭借个人喜好做记录。

(2)分类:全面调查(普查),抽样调查(抽查)3、生物归类方法(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生物;(2)生物适应环境;(3)生物影响环境2、生态因素(1)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2)组成:(3)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种内(同种生物内部):合作,斗争 种间(不同生物之间):捕食(最常见),竞争,寄生,互利共生3、探究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一定要用疑问句】(2)作出假设;【用陈述句】(3)制订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等 生物因素4、对照实验(除变量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1)实验出现多个变量不科学,因为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2)实验对象要用多个(十个或以上),为了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性。

(3)多次重复试验或最终求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

(4)学会判断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就是实验组)5、生态系统(1)概念: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6、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不同生物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初中生物知识点(附图片)七年级上册全套知识点

初中生物知识点(附图片)七年级上册全套知识点

初中生物知识点(附图片)七年级上册全套知识点各题型要求1.填空:划线部分是重点2.连线:顺序打乱也要准确连上3.表格:表格内的所有内容都要会背填4.识图:横线所指的会背填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1.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

2.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

3.微生物分类:真菌、细菌、病毒。

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六个生命现象(生物的六大特征)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构成)②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长大)③生物体生长的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新陈代谢)④生物体通过产生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并把他们的特征遗传给后代。

(繁殖)⑤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

(应激性)⑥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适应性)第二节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

2.生态身分分为:生物身分、非生物身分。

3.非生物身分包括:光、水、空气、土壤、温度。

第三节1.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生物学。

2.XXX培养出来的杂交水稻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二章第一节1.显微镜使用的步骤:选择目镜、选择物镜、对光放置标本、调节粗准焦螺旋、调节细准焦螺旋。

2.物像放大倍数即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高倍镜的镜片厚,通过的光少,所以视野较暗,物像不清晰。

虽然放大的倍数大,但是视野较较大,不容易找到标本。

(先用低倍镜观察标本)4.调节粗准焦螺旋眼睛要观察物镜下降到载玻片附近,防止砸坏玻片标本。

5.应该用左眼观察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是和移动方向完全相反的,比如显微镜下观察p变成d。

(题纸旋转180°)6.姑且玻片标本的制作步调:擦滴取展盖染。

7.标本要薄,否则光无法透过标本,显微镜视野会变黑。

8.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悄悄盖在生物材料上。

这是为了不产生气泡。

第二节1.科学探究的步调:提出题目、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28张)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28张)PPT课件
(人体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 (5)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物质是能量和信息的载体)
染色体
DNA
基因
.
9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体的长大包括: 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 细胞分裂 ——细胞数目增倍 (2)细胞分裂 概念: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意义:细胞分裂过程中,其中的遗传物质(染色体)
(有“绿色水库”之称,乔木、攀爬类动物居多)
草原生态系统
(干旱,草本植物、挖洞和快速奔跑类动物多,畜牧业发达)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河流、湖泊、池塘等,芦苇、水藻、水草、睡莲等,青鱼、草 鱼、 鲢鱼、鳙鱼“四大家鱼”等)
湿地生态系统
(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石圈的表面。(水生生物绝大部分集中在向下150米
内)
.
2
2、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基本条件:营养物质、 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 空间。
3、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植物可以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 ★探究实验采用对照实验,要求各个因素只有 一个不同(变量),其它因素相同。
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过程: 细胞核先一分为二,细胞质分为两份,在原细胞的
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植物细胞)于是一 个细胞分为两个细胞。
.
10
三、细胞通过生长、分裂、分化形成生物体 1、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2、组织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 3、不同的组织(两种以上)按一定次序构成,

2024版七年级上册人教生物知识点梳理(1)

2024版七年级上册人教生物知识点梳理(1)

2024版七年级上册人教生物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知识点一:观察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新教材新增】1.确定观察目的(1)观察某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2)观察某种生物的生活环境;(3)观察某种生物的生活习性;(4)观察并比较不同生物,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等等。

2.明确观察对象(1)观察植物时,注意植株的高度、形态、生长环境等。

注意不要破坏植物。

(2)观察动物时,注意它们的形态特点、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等。

3.做好观察记录:要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并从观察的结果中找寻规律。

4.交流观察结果:将观察的结果在班内进行交流知识点二:科学方法——观察【特别提醒】野外观察一定要注意安全,听从老师的安排。

1.观察的方法(1)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

(2)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观察。

(3)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观察。

(4)有时还需要测量。

2.观察的基本要求3.我们所观察的生物大多是植物和动物。

除这两类生物外,还有真菌、细菌、病毒等生物(这些生物大部分个体比较微小,结构比较简单)。

第二节生物的特征目的一定的顺序计划:知识点一: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特别提醒】不是所有能生长和运动的物体都属于生物。

钟乳石能生长,机器人能运动,但二者均不属于生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生物还是非生物的依据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我是分类小能手】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以下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并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小鸟②生石花③机器人④木马病毒⑤流感病毒⑥凤凰木⑦河水⑧蘑菇⑨汽车⑩大肠杆菌属于生物的是:①②⑤⑥⑧⑩。

属于非生物的是:③④⑦⑨。

知识点二: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共同特征(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如洋葱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如鸬鹚捕鱼。

(3)生物能进行呼吸。

如鲸浮出水面换气。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如含羞草受到碰触后合拢叶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P1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显微镜的使用P37-38 的图要掌握•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3-44,注意事项以及各步骤的作用•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细胞核:贮存遗传信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细胞液•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注意事项以及各步骤的作用•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盐、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多莉羊的例子p55,•57页1题,课本57页最后一段•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生物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分裂•1、染色体进行复制•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3、细胞质分成两份•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各组织的功能•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65题3•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根的结构•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草履虫见课本70页图,71页2题•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

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本84页表和85页图,课本88页2题•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植株的生长•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幼根的生长•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花由花芽发育而来•花的结构(课本102)•传粉和受精(课本103-10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受精卵——胚•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课本105页1题•人工受粉•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水影响植物的分布•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P109•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根的结构•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运输途径•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叶片的结构•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气孔•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天竺葵的实验•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