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
鄂西南地区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陈晓蕾
Vol.9No.32012年3月第9卷第3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Mar.2012民俗文化是一种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民俗风情可以使游客感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又可以让旅游者体验到各种不同的习俗风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当然,我们在开发民俗旅游的同时,要做好当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民俗文化和旅游开发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一、鄂西南地区的民俗文化鄂西南地区位于祖国腹地,是古代巴文化的发祥之地和土家族文化的诞生地之一,也是中原汉文化的融汇之地,在历史上还受到中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这里的民族文化积存丰富,底蕴深厚,特色鲜明。
在文学艺术方面,丝线锣鼓作为土家族极具特色的民族艺术之一,已有200多年历史,享有“土家族的交响乐”的美誉,是湖北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现已被确定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宗教信仰方面,鄂西南土家族以崇拜祖先、崇拜土王、崇拜鬼神等民间信仰占据主导地位,世代相传。
在婚丧嫁娶方面。
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哭嫁,以其历史悠久,歌词精美,曲调优美,在其他一些民族的哭嫁歌中都是罕见的,形成了婚嫁的喜庆与幽怨并存的色彩。
在服饰习俗方面,土家族女子服饰的特点是色彩丰富,著名的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以精湛的工艺、美丽的造型、亮丽的花色,在时代的潮流中绽放异彩,显示了其独特的魅力。
在饮食文化方面,土家族生态的风味菜肴(“油馅儿”、腊肉、扣肉、洋芋粑粑),土家族的油茶汤(三天不喝油茶汤,头昏眼花心发慌),土家族的酒文化(包谷酒、咂酒、糯米酒)等,都彰显了鄂西南地区特色的美食文化。
在传统节日方面,土家族很注重节日活动,如“过赶年”、“六月六”、“牛王节”从不同侧面展示着土家族的曲折历史,“女儿会”成为土家族地区男女婚姻自由的一个历史缩影和现实向往。
浅谈在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进程中炎帝神农文化的开发利用
当前,为激活鄂西地区生态、文化、民俗等资源优势,推进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适时提出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大战略构想,为深度挖掘炎帝神农文化资源提供了千载难逢的现实机遇。如何进一步深度挖掘、延伸炎帝神农文化内涵,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有机结合,进而促进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旅游资本,提升随州乃至整个鄂西圈域旅游核心竞争力,增添经济发展张力,是一个值得研究思考的课题。
二是具有内涵上的先导性。炎帝神农是中华人文始祖之一,它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不仅仅在湖北,也不仅仅在祖国大陆,它面向的是海内外所有的华人,所以他的导向性是其它的文化品牌不具备的。这种品牌和导向性所带来的是一种价值的认同、一种民族精神的凝聚。
三是具有地域上的联动性。随州作为炎帝神农故里,这个品牌在联动性上是非常典型的,它至少可以联系省内的三个地方:襄樊的谷城(神农尝五谷的地方)、神农架(神农搭脚手架采药的地方),巴东的神农溪(起源于神农架),加上随州,可以四位一体作文章,这个品牌可以联动起整个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此外,随州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如随岳高速建成后,就可以加强与湖南炎陵的交流。有了炎帝神农这个景点,随着交通条件的发展,人们会把随州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地。
鄂西自治州土家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革成果显著 , 运输装备数量 的运载量持续增长 , 交通运 输 的
作 用得到充分体现 , 种运输方 式营运 里程增 长迅 速。然 各 而, 面对鄂西交通发展仍面临的突出问题 , 我们应该继 续增 强基 础设施 总量 , 加大运 输能力 , 高公路 等级 , 提 加强对 旅 游公路的进人性和通达性 , 完善交通管理和运行机制。 2 完善旅游 市场规范 管理 。面对旅游市场缺 乏规 范管 .
大 , 具有特色 , 最 旅游 开发价值也最大 的民族 。多姿 多彩 的 土家族风情 , 郁深厚 的土家族 文化 吸引 了大量 的 国内外 浓 游客 。具体来说 , 西 自治州土 家族 的 民俗 旅游 资源 主要 鄂
包括 : 1 民居。民居 是最 能体现 地域 特色 的文化 景观 , . 土家
2 服饰 。不 同的 服饰 是 区分 不 同 民族 的一 个 重要 标 .
志 。土家族女装为短衣 大袖 , 左袄 开襟 。男装 为对襟短 衫。 若有重要节 日是 , 土家族 男子 穿琵 琶襟上 衣 , 缠青丝 头 帕 ,
4 习俗。土家族的习俗主要 包括节 日、 . 歌舞 、 丧嫁娶 婚 等, 土家族 的这 些生 活习俗及 其生 活背景 都是 本 民族 风俗
妇 女着左 襟大褂 , 两三道 花边 , 滚 衣袖较 宽大 , 着镶边 简 下 裤 或八 幅罗裙 , 并且 喜欢佩 戴各 种金银玉 质饰 物。土家 织 锦 和西 兰卡普是土家族的传统 服饰工艺 , 中“ 其 西兰 卡普 ” 是 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 用通经 断纬 、 面挑纹 的方法 织成 , 反 是机械难 以完成 的 。独具特 色的土家族 服饰 , 深受 国内
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 鄂西土家族地区盛产茶叶 , 而且加 工制
、鄂西 Βιβλιοθήκη 治州 土家 族的民俗旅游资源 鄂西地 区 自 然景 色优美 , 物资源丰富 , 特色浓 动植 民族 郁, 故其 民俗旅游资源 丰 富 , 型 多样 , 类 地域 特色 明显 。其 中居住着土 家 、 、 等 2 苗 侗 0多个 少 数 民族 , 土家 族 是最 而
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环境的文化特征
鄂西南土家族传统村落环境的文化特征作者:康霁宇来源:《艺术评论》 2018年第9期鄂西南地区是指湖北宜昌市除了当阳和枝江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渝、湘两地接壤。
世居的土家族顺应山地环境依山而居聚集成村,其村落环境经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形成了具有土家族韵味的文化特征。
一、民居景观的地域性特征鄂西南的土家族联结成片,聚居于巫山余脉和武陵山脉之间的高山溪峒地带,主要集中在宜昌的五峰、长阳两县和恩施州地区。
鄂西南地区土家族传统民居具有山地型村落的典型地域性特征,即干栏式民居景观特征。
吊脚楼作为居住建筑主要是木质结构,除固定结构所用少许铁钉外,大部分为卯榫构筑。
吊脚楼的一部分顺应地形而变化,或紧靠山石,或坐落于地。
下层的悬空部分,除防潮和避蛇虫的功能,还兼用饲养牲畜和家禽、堆放柴禾与农具。
以几个代表性土家族传统村落为例:来凤县舍米湖村农耕和畜牧用地集中在村南开阔地,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依赖蓄水池内山泉水,山间和田地中散布着传统吊脚楼民居,具有干栏建筑的显著特征。
屋顶黑色瓦片,外墙、阶梯为木构并露出本色肌理,是保存较完好的土家族传统民居群。
舍米湖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名意为“阳光照耀小山坡”,远观时吊脚楼的飞檐翘角掩映在山间树木中,充满了原生态的自然景观韵味。
鹤峰县中营镇的大路坪村坐落山谷中,雨水丰富。
大路坪村河流水源充足,种植用地以片状集中在河谷、山坡地带。
近几年修建蓄水池和滚水坝,大量种植茶叶、油茶、枇杷、核桃、红豆杉等经济作物。
村内民居以新旧皆有,呈带状分布在略高于田地地势的山腰之间,保留着许多大木构架的吊脚楼传统民居。
其样式为屋面铺板瓦,屋角上翘,挑檐梁、清水脊,具有典型的土家族村寨民居景观风格。
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砌体结构砖瓦小楼正涌现出来。
宣恩县两河口村彭家寨位于武陵山山谷地带,距离乡镇较远而受外界影响较小,使传统吊脚楼民居保存情况较好,如今彭家寨已被列为民族文化保护村。
彭家寨的吊脚楼被视为湖北吊脚楼民居建筑的代表。
土家族特色文化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
土家族特色文化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作者:杨竹西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年第06期摘要:土家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极具特色的土家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湘西芙蓉镇作为一座土家族人聚居的古镇,具有深厚的土家族文化底蕴。
对芙蓉镇旅游开发过程中土家族特色文化的发展与推广进行研究,以现代化的眼光分析当前芙蓉镇土家族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促进湘西的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以及土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土家族文化;旅游开发;芙蓉镇一、土家族文化背景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长久以来,土家族世世代代在武陵山区繁衍生息,却被人们当成苗族的一支。
1957年,土家族被确认为一个单一少数民族,但由于湘西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环境造成交通闭塞,信息交流不方便,使土家族一直不被人们所了解。
直至新时代,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高铁、飞机的开通,让人们更容易来到湘西这片土地,土家族特色文化便也逐渐被大家了解。
其中,湘西芙蓉镇的土家族特色文化旅游,更是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
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很多传统古镇初期只注重了商业建设,忽略了与传统文化的统一发展,直接导致了古镇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缺乏核心竞争力,也缺少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芙蓉镇作为一座土家族传统古镇,拥有文化内涵丰富、文化艺术价值高、保存较为完整、历史考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高等优势。
但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芙蓉镇的传统土家文化也难以避免现代文化的冲击,在文化宣传、文化旅游开发、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足。
因此,芙蓉镇旅游开发需要在保护和传承传统土家特色民族文化中进行现代化发展,土家族特色文化旅游的开发才能走向新的成功。
二、土家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劣势(一)旅游宣传缺少文化吸引力芙蓉镇在过去的旅游开发过程中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有学者指出,芙蓉镇“没有提炼出体现当地旅游产品特色的宣传口号”是重要原因之一。
土家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研究
土家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研究作者:陈小娥闵前军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年第12期摘要: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依赖相关的旅游景点、旅游产品、旅游设施以及旅游服务等,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
土家个性旅游产品开发是基于土家民族文化将非遗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转化到具体的旅游产品之中或以民族文化带动个性旅游行业发展,从而达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与旅游经济双赢态势。
文章旨在旅游学、艺术学、经济学等的角度对土家民族文化在个性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作出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开发民族文化与产品创新、服务、旅游体验的新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土家;个性旅游;产品开发;对策一、土家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现状分析土家民族文化旅游起步均相对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主要分布在武陵山区一带。
如恩施有土司城、唐崖土司江山黄金洞、武陵绝响、女儿城等,他们的模式是以文化来带动产品的消费。
通过土家特有的一些风土人情编排成节目表演的形式来吸引旅客的观赏及消费。
湘西有凤凰古城、猛洞河漂流景区、乾州古城等,其旅游内容主要包括漂流、参观民俗表演、探访千年古镇、土家文化考古,旅客体验较为丰富。
重庆有龚滩古镇、松溉古镇、酉阳桃花源、中山古镇等,重庆在民族文化旅游这块较为注重的是吊脚楼的保护及浓厚的乡土风情,没有太多的华丽修饰。
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有鲤鱼池、淇滩古镇、洪渡古镇等。
相比之下贵州沿河在土家民族文化旅游这块做得相对较少,许多吊脚楼被残忍摧毁,土家吊脚楼失去了原有的姿态且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殆尽,实在令人惋惜,但其民风民俗保存得较为完善,风土人情十分浓厚。
这些旅游区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与本土的民族文化及自然景观紧密融合为一体,具有自然、古朴、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旅游开发已有一定的规模。
二、土家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的问题与不足土家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促进了武陵山区一带旅游业产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取得喜人的成绩时,仍有一些不容小觑的问题存在。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内容及其开发利用-民族学论文-历史论文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内容及其开发利用-民族学论文-历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体现,借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机遇,既是其对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保护其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保持其文化的个性特色和价值体系,维护中华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途径之一。
一、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人类共同价值观鄂西地区指一州两县,即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长阳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鄂西地区生活着28 个少数民族,以土家族为主。
鄂西地区位于中国腹地,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尤以土家族文化为主。
文化资源是身份的基础,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真正推动力。
文化走出去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各国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形态; 其二是指国际贸易中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
文化走出去实际上是建立在人类共同价值基础上的文化共鸣。
文化的输出本质上是价值观的输出。
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是人性的真、善、美等价值,只有引起不同国别、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的共鸣,才能赢得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成功。
价值观只有走进心灵、走进大众,才能有广泛的亲和力、感召力。
基于此,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对该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具有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文化资源。
由于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以土家族文化为主,故本文中的鄂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指土家族文化。
( 一) 重生乐死的人生观鄂西地区土家族具有豁达乐观、重生乐死的人生态度。
他们把高寿称为白喜,为亡者守灵时,通宵达旦唱跳一种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丧歌舞撒叶儿荷,这种且歌且舞的形式,把充满恐惧的丧葬活动演变成具有浓厚的浪漫豪放色彩的喜庆仪典,通过庆丧贺亡的仪式来表达对生存的关注。
土家族在丧歌中以情歌来冲淡的悲伤,激发人们生的热情。
浅析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及聚落特征
144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11/ 2009 第27卷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100871leimalei@ 2009 06 11作 者邮 编电子信箱收稿日期Ma Lei马 磊浅析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及聚落特征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Dwelling and Settlement of Tujia Nationality in Western Hubei Province中图分类号 TU-092.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3-739X(2009)11-0144-03摘 要 该文通过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多处土家族传统聚落的实地考察,最终选取了咸丰县大水坪村、咸丰县刘家大院、来凤县黄柏村、来凤县舍米湖村、以及宣恩县彭家寨等五个典型聚落作为文章的研究实例。
以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聚落研究工作室的一手测绘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这五个聚落的空间布局特征以及聚落中典型建筑的建造特征,试图从保存尚好的土家族聚落中探求出中国民族聚落及其传统建筑文化的本源及发展规律。
关键词土家族 民居 聚落 空间布局 建造特征Abstract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and study of several settlements in Enshi Autonomous Prefecture for Tujia and Miao Nationalities, and based on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data of the Settlement Research Studio in Graduate Center of Architecture, Peking University,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typical settleme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ypical buildings in these settlements. This paper tried to seek the principle an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settlement through these well- preserved settlements of Tujia Nationality.Keywords Tujia Nationality,Folk dwelling, Settlement,Spatial distribution,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1 历史文化背景在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聚居的土家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作为远古巴人的后裔,在1956年才被确定为一个单一的民族①。
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研究
生活于湖 北省 西南部 山区的土 家族 , 在 数千年 的历 史演进 中, 他们 用 自己的劳动 与智 慧创造 了十分 灿烂 的土 家文化 , 其 中最 为突 出的是 风格 独具 的民居建筑 艺术 , 被誉为 巴楚文化 的“ 活 化石 ” 。
1 . 土家 传统 民居 的造 型特征
鄂 西土家 族传 统 民居 是 典型 的木 结 构 吊脚 楼,一般依 山傍崖 、 靠
岩 临水而建 。土家 吊脚楼 的构 建方式 为干 栏式 与半 干栏式 , 其 中以半 干栏 式为其主 要 的特 征 。建筑 的两厢 和前 半部用 立 柱架起悬 空 , 后半
部 建造在 实地 上,前面 部 分在 与后 部地 面相 等 的高度 上 搭置 横 向木 块, 上 面铺木板 , 形成 基层, 四面立木 板, 板 上开启 门窗, 盖 以屋顶, 该结构 是最 基础 的吊脚楼形 式 。吊脚楼 的 内部 空间一般 分三 层, 下 层为牲 畜 杂物 , 中层供人 居住 , 上层用于 储存 功能, 各 层之 间以木梯 。 吊脚楼 的整 个构 架均 以榫 链接 为主, 结 构严密 、 耐用 。 外 部形态 和室 内结构都呈 现 出融 洽的 比例 , 楼基 、 房顶 、 房身等 各个部分 设计严 谨 , 结构 完美 。 吊脚 楼在 长期建造 过程 中, 为 了适应 多种半 山地形 , 形 成 了多种结构 形态与 造型 式样 。 但 是, 从平 面布局 来看, 土家 吊脚 楼主 要有 四种 形态, 其 他各 种形 态都是从 这 四种 形态 发散演变 而来 。基本 形态 : 单 吊式 。这种居 住 形式是 吊脚楼 的最 基本 形态, 其室 内空 间 , 按 一字 形横 向排 列, 通 常 有 3到 7间, 造 型朴素 , 简洁实 用 。 二 是钥匙 头 。 此 类住宅 以单 吊式正屋 为 主体 , 在一 头尽 端 , 向前 加 1 . 2问厢 房, 也叫龛 子, 其平 面造 型状 如钥 匙, 故称钥匙 头 。 三 是双 吊式 、 又称“ 撮箕 口” 、 “ 三 合 院’ , 或“ 三合水 ” 。 这 种形 式的 吊脚 楼是在 基本 形式 的正屋 的左右两 端建 一对称 的厢 房, 形 成“ 三 面 闭合 , 一面看 天 ” 的撮箕形 状 。 四是四合 院和“ 四合 水 ” 。 有 长方 形与 正方形之 分, 此 型建筑 受北方 四合 院的影 响, 围绕天 井布置 成为一 个 四面封 闭的宅 院, 两边厢 房楼下 为宅 院入 口。
文旅融合背景下鄂西南民族地区“非遗+旅游”实践策略研究
文旅融合背景下鄂西南民族地区“非遗+旅游”实践策略研究作者:邓小艳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23年第10期摘要:文旅融合为“非遗+旅游”提供了强大的战略支撑和广阔的实践空间。
鄂西南民族地区作为武陵山(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板块,为文旅融合发展积淀了丰厚的非遗资源。
为更好地促进非遗创新式保护与传承,这一地区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探索出了在地化和跨地化“非遗+旅游”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文旅融合;“非遗+旅游”;实践策略鄂西南民族地区地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长阳县”)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五峰县”),积淀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2014年9月被批准设立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武陵山(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一种将非遗保护在孕育和发展的原生环境中,使当地民众、保护对象和原生环境和谐融合在一起的整体保护模式。
为践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中“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必须提高非遗的可见度和影响力,成为人们喜闻乐道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享受,才能彰显非遗的时代魅力。
实践证明,非遗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旅游是实现非遗活态传承以及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方式,文旅融合为“非遗+旅游”提供了强大的战略支撑和广阔的实践空间。
如何推动新时代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真正融入当代生活,融入国家战略之中,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非遗研究的重要课题[1]。
一、文献回顾:非遗与旅游融合的相关研究非遗作为文化领域中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50年代日本对“无形文化财”的界定。
学术界对非遗概念的确定,伴随官方文件中的变化而经历了从“无形文化遗产”“民间创作”“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化,直到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诞生,这一概念才最终确立。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互动研究-以鄂西土家族为例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互动研究以鄂西土家族为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既是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历史和文化的沉淀,也是独特的文化资源。
作为民族历史的活化石,它承载了民族的记忆,对研究少数民族的历史变迁以及强化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
作为文化资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等特点,对其进行开发,将文化资源有效地转化成文化资本,既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满足当前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一直以来,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和开发的关系研究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有学者认为少数民族非遗应当被充分地保护起来,一系列的开发工作将会导致少数民族非遗原生态性的消失;也有学者提出对少数民族非遗的开发即是保护,只有通过有序开发,才能实现传承发展。
本文以鄂西土家族非遗为例,通过对鄂西土家族非遗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现状进行分析,为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和开发的互动发展模式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目前,学界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主流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非遗保护与开发可能相违背,侧重对非遗开发的反思。
少数民族非遗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原生态性,它是国家的文化宝库,是丰富的文化资源。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少数民族非遗的开发商业化、低俗化甚至庸俗化现象较为严重。
冯骥才认为地方政府往往将非遗资源看作矿产资源,肆意开发利用乃至造成非遗一定程度破坏。
他建议文化遗产不能模仿矿产开发模式。
[1]王巨山提出非正常的过度旅游开发,破坏了非遗项目的原真性和整体性。
[2]另一种观点认为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和开发是相互联系的,并通过有规律的运动机理相互作用。
彭延炼对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机理进行分析,强调了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3]。
余丹等人认为旅游开发能使保护主体向多元化方向转变、由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转变、将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结合,从而使保护与开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鄂西土家族吊脚楼传统建筑元素的创新设计研究》
《鄂西土家族吊脚楼传统建筑元素的创新设计研究》一、引言鄂西地区,以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域特色而闻名。
其中,土家族的吊脚楼作为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建筑之一,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智慧。
本文旨在研究鄂西土家族吊脚楼的传统建筑元素,并探讨其创新设计的应用,以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新的灵感和思路。
二、鄂西土家族吊脚楼传统建筑元素1. 结构特点土家族吊脚楼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采用梁柱式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其独特之处在于楼体半悬空,下方架空,形成独特的“吊脚”结构。
这种结构不仅有利于通风防潮,还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2. 装饰艺术吊脚楼的装饰艺术丰富多样,包括雕刻、绘画、刺绣等。
其中,木雕艺术尤为突出,常用于门窗、梁柱等部位,图案精美,寓意吉祥。
此外,色彩运用也是吊脚楼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红、黄、蓝等鲜艳色彩为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三、创新设计研究1. 结合现代科技在保留传统建筑元素的基础上,将现代科技与吊脚楼设计相结合,例如利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提高建筑的稳固性和耐久性。
同时,引入智能家居系统,提高居住的舒适性和便捷性。
2. 融入绿色理念将绿色理念融入吊脚楼设计,如采用环保材料、节能设计等,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可结合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设计出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建筑外观和空间布局。
3. 创新空间布局在传统吊脚楼的基础上,创新空间布局,以满足现代居住需求。
例如,可设计开放式厨房、多功能客厅、家庭娱乐区等现代生活空间,使吊脚楼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
四、实例分析以某地土家族吊脚楼的创新设计为例,该设计在保留传统建筑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和绿色理念进行创新。
具体包括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提高建筑的稳固性和耐久性;引入智能家居系统,提高居住的舒适性和便捷性;同时融入绿色理念,如采用环保材料、节能设计等。
在空间布局上,设计开放式厨房、多功能客厅、家庭娱乐区等现代生活空间,使吊脚楼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
鄂西南地区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陈晓蕾
Vol.9No.32012年3月第9卷第3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Mar.2012民俗文化是一种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民俗风情可以使游客感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又可以让旅游者体验到各种不同的习俗风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当然,我们在开发民俗旅游的同时,要做好当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民俗文化和旅游开发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一、鄂西南地区的民俗文化鄂西南地区位于祖国腹地,是古代巴文化的发祥之地和土家族文化的诞生地之一,也是中原汉文化的融汇之地,在历史上还受到中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这里的民族文化积存丰富,底蕴深厚,特色鲜明。
在文学艺术方面,丝线锣鼓作为土家族极具特色的民族艺术之一,已有200多年历史,享有“土家族的交响乐”的美誉,是湖北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现已被确定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宗教信仰方面,鄂西南土家族以崇拜祖先、崇拜土王、崇拜鬼神等民间信仰占据主导地位,世代相传。
在婚丧嫁娶方面。
土家族独具特色的哭嫁,以其历史悠久,歌词精美,曲调优美,在其他一些民族的哭嫁歌中都是罕见的,形成了婚嫁的喜庆与幽怨并存的色彩。
在服饰习俗方面,土家族女子服饰的特点是色彩丰富,著名的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以精湛的工艺、美丽的造型、亮丽的花色,在时代的潮流中绽放异彩,显示了其独特的魅力。
在饮食文化方面,土家族生态的风味菜肴(“油馅儿”、腊肉、扣肉、洋芋粑粑),土家族的油茶汤(三天不喝油茶汤,头昏眼花心发慌),土家族的酒文化(包谷酒、咂酒、糯米酒)等,都彰显了鄂西南地区特色的美食文化。
在传统节日方面,土家族很注重节日活动,如“过赶年”、“六月六”、“牛王节”从不同侧面展示着土家族的曲折历史,“女儿会”成为土家族地区男女婚姻自由的一个历史缩影和现实向往。
关于开发鄂西自治州民传体育旅游产业_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思考
旅游经济摘要:鄂西自治州是湖北省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在这里兴起并正式纳入湖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有11项之多。
本文将在分析恩施体育旅游市场的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本地自身的特点,优势等方面,对恩施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进行研究,旨在发展恩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培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打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品牌。
关键词:鄂西自治州;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开发Abstract: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Hubei Province in western Hubei main settlements of ethnic minorities,where the rise and formal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traditional sport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Hubei Province are as many as11.This article in Enshi in the analysis of sports tourism market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light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advantages,etc.,on the traditional sport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Enshi Prefecture tourism market research,aimed at developing traditional sport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Enshi resources,foster ethnic minorities traditional sports tourism market,to cre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s brands.Keywords: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western Hubei;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tourism;resources; Industrial Development1“民族的东西是独特的,文化的东西是永恒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的开发,人们旅游的动机也发生了变化:单纯的旅游日趋萎缩,更具有丰富形式和文化内涵的民族旅游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民族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形式。
鄂西修学旅游开发探讨
河岩水 电站等为主 要内容设计 “ 水 利枢 纽工程 修学 游” 旅游产 品; 十是 以宜 昌市境 内的 5 座长江大桥和宜 万铁 路宜 昌路段 为 主要内容设计 “ 道桥建设工程修学游 ” 旅 游产 品。
三、 结 语
置, 确保游学 中“ 学” 的功效 。同时 加强区域 合作 , 共同打造鄂西
作为 当今 最具文化 内涵和魅力 、 最具深 刻和持 久体验 ( 感 受) 性、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文化旅游产品 , 修学旅游代表着旅游
业 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 是旅游业特别 是文化旅游发展的新增长 极。 2 0 0 8年 , 我国开始推行 “ 国民休闲旅游计划 ” , 把修学旅 游纳
战略 的背景下 , 汉语修 学旅 游在一定程度上带 动了入境修学旅 游市 场 ,位于宜 昌的三峡 大学就有 7 7 4 名外 国留学生在 此学 习。国内修学旅游市场也潜力巨大 , 有专家估算 , 我国学生人数 达到 2 . 1 6 亿人 , 学生平均出游天数为 5 . 5 天, 出游人均每天花费
丰富鄂西的现代文化 , 传承、 传播、 交流本土文化 , 促进各地各 州古城开发设计 “ 楚文化体验游” 修学 游产品 ; 七是荆州 、 当阳 、
鄂西发 展修 学旅游 , 可 以走政府 、 企业 、 教育联合 发展的路
子, 政府完善政策和管理 , 做好宣传和营 销 ; 企业负责开发 设计 旅 游产品 , 做好 产品推介 工作 ; 学校教 育部门 负责做 好课程 设
为主要基 地的 “ 道教修学 游 ” 宗教修学 游产品 ; 五是 在长 阳 、 恩
施等地开发设计“ 土家民俗风情体验游” 修学游产品 ; 六是在荆
宜 昌、 宜都合 作开发设计 “ 三国文化体验 游 ” 修学游 产品 ; 八 是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初探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初探作者:张红云何莲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第11期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圈”)拥有丰富的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因而,湖北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底提出要将鄂西圈整体打造成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
鄂西圈由襄阳、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以及神农架8个市(州、林区)组成。
鄂西圈内的民俗旅游资源类型较丰富且种类多样,所覆盖的范围也比较广,但分布不集中。
这对于鄂西圈内的民俗旅游资源整合或整体开发是不利的。
因而,自2008年鄂西圈形成至今,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并未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深入的开发,也未有新的突破,依然是各自为政。
本研究重点选择目前区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典型代表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可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模式。
此外,还针对资源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进行整合开发。
将点连成线,线连成片,以期实现鄂西圈内的民俗旅游共同发展。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进行检索得知,目前关于鄂西圈民俗旅游资源的相关文献极少。
而有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文献却有300多篇。
由此可知,鄂西圈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但也由于其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限制了其民俗旅游资源的整体发展。
因而,本研究试图在对鄂西圈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找到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为鄂西圈的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一、鄂西圈民俗旅游资源概述(一)鄂西圈民俗旅游资源总体概况前期的研究中已经对鄂西圈的民俗旅游资源赋存状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统计和分析。
由于研究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在旅游官方网站以及相关旅游信息网上搜集资料的方式来获取鄂西圈民俗旅游资源的相关信息。
经过统计得知,鄂西圈拥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62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8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11处,中国传统村落47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
鄂西土家族饮食文化调研报告
中南民族大学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项目报告书团队名称:鄂西土家族文化调研团队项目名称:恩施自治州土家族饮食文化与旅游发展项目类别:学术类项目负责人:张静指导教师:王朝元目录1.调研背景 (3)1.1恩施州百福司镇的现状 (3)1.2百福司镇的地理位置及资源 (3)2.调研方案 (3)2.1调研目的及意义 (3)2.2调研对象与内容 (3)2.3调研具体过程 (4)3调研结果 (4)3.1调研概况............................................................................................................ . (4)3.2百福司镇的饮食特色 (5)3.2.1特色小吃 (5)3.2.2具有土家风味的菜肴佳品 (5)3.2.3主食类 (6)3.3恩施百福司土家族饮食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6)3.3.1仙佛寺 (6)3.3.2卯洞风景区 (6)3.3.3土家族舍米湖民俗文化村 (7)4.调查结果分析 (7)4.1恩施百福司土家族饮食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7)4.1.1土家族饮食文化可以从多方面吸引游客 (7)4.1.2恩施百福司土家族的饮食文化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7)4.1.3恩施百福司土家族饮食文化,有利于促进恩施的经济效益 (8)5.对策与建议 (8)5.1开展生态果园或果树采摘基地 (8)5.2开发富硒食品的种植产业及副产业链 (8)5.3开辟新型活水养鱼技术 (9)附件一:来凤县饮食文化调查报告 (10)1.调研背景1.1恩施州百福司镇的现状恩施州地处武陵山区,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南部,辖两个县级市(恩施、利川)和六个县(巴东、建始、鹤峰、来凤、咸丰、宣恩)。
面积2. 4万平方千米,人口394万,其中土家族约占46%,汉族约占45 %,苗族约占6.5 %。
鄂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
团馓 、 合渣 、 炒米 、 苞谷 糖等。
2 2 土 家 族 服 饰 文 化 .
土 家族 服 饰 虽 经历 了一 系 列 变革 , 仍 保 留本 但 民族 的特 色 。土家 族人 始终 着 以琵 琶襟 为特 征 的满 襟 衣 , 肩 矮 领 大袖 口, 花 边 。男 捆 腰 带 , 套绣 托 滚 女 花 围裙 。头上 均包 青 布 帕 或 丝 帕 , 帕 左 方 垂一 节 男
族 的民俗文 化开 发 还 有很 多 的不 足 , 存 在 开 发 不 如 够 或者 重复 开发 ; 形 成 独 有 的 民族 特 色 和 地 方 特 未 色; 宣传 力度 不够 , 知名 度 不 高 ; 乏 联 动 开 发 和 地 缺 区竞 争力 等 问题 。本 文拟在 众 多学者 调查 研究 的基 础上 对土 家族 民俗 旅 游 资 源 进 行 综 述 和评 价 , 提 并
出一 些开 发 的初步 看法 。
吊脚 楼 是土 家族 最具 民族 特 色 的建 筑 代表 。 吊 脚楼 通 常建 造 在 斜 坡 上 , 两 层 或 三 层 , 上 层 很 分 最 矮, 用来 堆 放 粮 食 , 中间 一层 通 风 、 燥 、 干 防潮 , 为 作
居 室 , 层 是 猪 牛 栏 圈 或 用 来 堆 放 杂 物 。一 般 以竹 编 下
过 耳 , 女 全 包 头 。 未 婚 闺女 留 长 发 扎 辫 , 红 头 绳 妇 用
州 , 昌的五峰 土家族 自治县 和长 阳土 家族 自治 县 。 宜
随着旅 游业 的发 展 , 家 族地 区与 外界 交往 的增 多 , 土
经济 活动不 断增 多 , 国际文化 节 和博览 会 为纽 带 , 以
2 土 家族 民风 民俗 文化
2 1 饮 食 文 化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