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化,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
提高将科学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加强校本研究,促进教师理论素养提高
教师的经验来自于教学实践,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发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产生一些疑惑,这些问题和疑惑是课前没有想到的,课后与其他教师共同交流和探讨,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教师的教学经验就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这种提高是要通过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来完成的,反思是进行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
许多教师对教学反思缺乏理性思考,对发现的问题不能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得过且过,或者对教学中的疑惑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样教师始终不能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实施校本教研,就是要求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是关键性的问题,为什么是关键问题;做到课前想一想,自己的教学设计要体现什么教育理念,使用什么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认真反思一下,自己有什么收获,存在哪些不足,今后怎样改进;等等。
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对教学会有更多的理性认识。
要具有这种反思能力,必须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如教育教学的一般原理、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课程评价的知
识、教材的呈现顺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等知识,这就必然促进教师自觉主动地学习,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扩展理论视野,形成正确的教学态度和坚定的教育信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教师的理论素养得到不断的提升,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二、开发校本课程,促进教师学科知识专业化
校本课程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的价值在于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根据先进的教育理念,针对本校教师的需求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的具体问题,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并在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下编制的体现本校特色的、多样性的、可供教师选择的课程。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必然会促进教师学科知识的专业化发展。
因为,校本课程的内容大多来自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很多知识对教师来说可能也是陌生的,会使教师面临许多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
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在教学思想、教学模式上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注重学生本位,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而且要密切关注本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变化,了解学科课程的发展前景和规划,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之更趋于合理,更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同时,开发校本课程还能增进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在课堂教学中更能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使用学习材料和指导小组
学习,更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可见“课程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变革过程,是教师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再回顾、再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的学科知识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使教师成为课程的主要参与者和主持者,而不再是被动的“消费者”(仅仅是使用教材)。
三、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实践能力专业化
校本教研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形式,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是促进教师实践能力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校本教研把解决实践问题放在第一位,需要教师组成研究共同体,彼此信任,互为伙伴,无拘无束发表意见,把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自由地表达出来;需要教师研究共同体的专业切磋、协商、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只有这样的研究才有可能做得真实、详实、扎实,才能达到共同成长。
一方面,研究共同体拥有整体搭配的行动能力,共同体的智慧高于个人的智慧,当共同体学习的时候,不仅共同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学习方式更快;另一方面,合作互动的共同体通过共同研习、示范教学以及系统的教学练习与回馈等方式,彼此学习和改进教学策略,调动每位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创设多元的、立体的、交叉的教科研氛围,提升教学质量。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我们农村学校和研究意识淡薄、研究能力缺乏的农村教师来说,更应该充分利用同伴互助和同行交流的优势,既注重发挥骨干
教师、学科负责人的作用,又注重老教师与新教师的传、帮、带和精诚合作,促进学校教师的整体发展。
为此,学校应该努力搭建教师信息交流、深度讨论、教学研讨的交流平台,营造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教研气氛,使教师彼此间共享信息、加强沟通。
教师要努力改变专业个人主义的工作方式,走出封闭的教师文化,在互助合作中发挥集体智慧,共谋解决问题的策略,共享教研经验。
四、创立校本机制,促进教师自身的不断完善
激励之所以重要并长期受到学校领导的青睐,这是由它所具有的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这一属性所决定的。
无数的客观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激励应用得当,就能发挥很大的积极效应。
然而,激励又不总是必然地会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应用不当,可能会引发教师心理上的不满和怨恨以及行为上的消极对抗,从而损坏激励功能。
因此,我们在把理论学习、撰写论文、参与校级以上课题研究等要求引入校本教研考核中,在注重运用教师的激励机制,使其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的时候,更要注意激励的时效性,把握奖惩的尺度,处理好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之间的关系。
学校尊重教师自身发展的心理需要,充分利用激励机制,挖掘教师的潜在价值,引发强烈的需求动机,以进一步唤起、激活和弘扬教师对人生境界更高层次的追求,从而促进他们自身的不断完善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总之,在终身学习时代,我们应该切实认识到校本教研对促进教
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应该尊重教师的意愿和感受,关注教师的情绪发展与需要,努力为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提供条件支持。
只有这样,学校的校本教研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基于校本教研的全体教师的素质才能得到提升,专业水准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