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之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之行
敦煌,这个熟悉而著名的名字,之前只是在书本上和电视上看到。不过这个暑假在学院老师的精心安排和带领之下,我们教育两个班级有幸参观了敦煌及其周围的四个旅游文化景点,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妙造天成的神奇之美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此次敦煌之行,我们参观了敦煌玉门关遗址、雅丹地质公园、莫高窟和嘉峪关。一路上在老师的精心照料和导游的耐心讲解下,我们克服了旅途中的疲惫,完成了为期四天的文化之旅,收获颇丰。
首先就四个旅游文化景点做简单介绍和总结。雅丹地质公园此次旅游是唯一一处自然景观,雅丹,专指干燥地区古河湖像土状堆积物被风吹蚀、形态多姿、大小不一的土丘。这种自然景观特别适合远观,并且需要发挥游客的想象力,像狮身人面像、蘑菇状云朵以及海上舰队等等,各种千奇百怪的雅丹地貌,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充分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四年前高中地理课上关于雅丹地貌知识理解的困惑到这时也得以圆满解决。
玉门关,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是汉武帝元鼎、元封年间(公元前116一前105年)北击匈奴后,在河西始设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时所建的连贯东西丝绸交通要道和军事关隘。由于历代疆域和关口的变迁,汉代玉门关的具体位置尚不能确定,姑且将保存完好的小方盘城遗址暂定为汉代玉门关,但是作为大汉王朝连接东西丝路交通要道的小方盘城只有600余平方米实在是太小了,这也为学术界留下了不小的争议,为探讨和寻找汉玉门关遗址留下了更多迷人的因素。这也是小方盘城不树立古玉门关遗址而是以小方盘城遗址,充分说明了我国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严谨的学术思想。站在小方盘城遗址内,看到历经两千多年的土城依然如此的坚固,真是由衷的佩服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智慧。俯视墙角黄土,突然发现一条小蛇逶迤,如此干旱条件,却也阻止不了生命的延续。真为两千年前那些穿越漫漫黄沙古道的商队使者的勇敢而惊叹不已。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350年—394年),历经十六国、北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等历代的兴建,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也是我国现存四大名窟之一。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清光绪26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在16窟北壁发现砌封于隐室中满贮从三国魏晋到北宋时期的经卷、文书,织绣和画像等约5万余件。
文书写本有汉文,栗特文、佉卢文、回鹘文、吐蕃文、梵文、藏文、和阗文、龟兹文、希伯来文等各民族珍贵文本占六分之一。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的发现。敦煌千古事,苦乐谁心知?王圆箓,一位普普通通的道士,不知是他的行为是感动了佛祖,还是造化弄人,佛窟里的秘密却是由他发现的,让太上老君的弟子为释迦牟尼效犬马之劳,奇人遇奇事,出现了悲剧性的结果。于是斯坦因来了,伯希和来了,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来了,奥尔登堡来了,华尔纳来了,他们不远万里,空手而来却是满载而归。于是藏经洞空了,莫高窟在伤口在流血,敦煌学从此以后远隔重洋。其实,敦煌文物的流失不应该把责任归因于任何个人,那是历史对整个中国的嘲讽。十九世纪的中国政府内外交困,风雨飘摇,无力承担莫高窟的保护责任,王道士已近不惑之年,看到神圣宝窟无人管护,一片残破,受到严重的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使他自觉自愿担当起了“守护神”的重任。他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集攒钱财,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积沙,仅第16窟淤沙的清理就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我们不能以一个完人的标准去审视王圆箓,他在那个时代其实真的很平凡。或许只有把他放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理解,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说,无论什么人发现藏经洞都是一种贡献,都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发现。因为藏经洞的发现就预示着“敦煌学”的产生。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同样有功,而不能视为过错。至于有人说应该在某个时代发现合适,那纯粹是一种主观主义的一厢情愿。试想,假若在“十年浩劫”中发现世藏经洞,其后果又怎样呢?省份卑微的王道士毁誉参半,而著名画家张大千又做了些什么呢?1940年至1943年著名画家张大千对洞窟进行了断代、编号和壁画描摹。张见部分壁画有内外两层,便揭去外层以观赏内层,特别是在第130窟,他首先剥去第一层的西夏壁画,然后又剥去第二层的晚唐壁画,如今人们只能看到最下面的盛唐壁画,而盛唐壁画因前人覆盖时为了增加泥土粘合力,已被划得面目全非。据统计张剥损的壁画总共约有30余处。加之之前帝国主义分子所掠夺走的壁画和雕塑,莫高窟所有唐宋时期的壁画均已不在敦煌。站在洞窟内,漫天飞舞的反弹琵琶飞天仙女的形象和惟妙惟肖佛陀弟子以及栩栩如生的供养人画像,无一不反映了我国古代工匠巧夺天工高超艺术。据记载,第130窟历时29年才筑成,平均一年掘进一米,这样慢的开凿速度也充分体现了工匠们对佛教的虔诚程度,我脑海中仿佛又出现了古代工匠们数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冯胜将军西征北元胜利班师凯旋途中选取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先后经过168年时间,历时168年,于1540年建成完工。嘉峪关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长城上的最大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但嘉峪关的建关却并不是件什么值得荣耀的事。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后设立了河西走廊四郡,把中原政权的西北前线推至
敦煌以西的玉门关、阳关一带。这个局面大体维持到唐代,故唐人有“春风不渡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咏叹。但是到了明代,由于中国封建王朝的没落,明政府已无力西顾。嘉峪关的建立,表示边防前线往东收缩,放弃了关城以西包括敦煌在内的大片土地。以此为标记,名贯东西的“丝绸之路”就此衰落、荒废。至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明政府干脆关闭了嘉峪关,断绝与西域的往来。所以说,嘉峪关是明王朝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见证。与汉唐雄风的玉门关、阳关相比,嘉峪关这个耗资巨万的军事工程,只有长伴雪山戈壁,昔日丝绸之路上的繁荣景象捉奸走向衰落。站在嘉峪关脚下,仿佛聆听到汉唐玉门关、阳关丝路阵阵驼铃之声,又好像能听到明代戍边将士“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金戈铁马之声。
从银川—嘉峪关—瓜州—玉门关—敦煌,敦煌导游给我们介绍了甘肃各方面的地域文化知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自然、佛教等等,让我们对甘肃特别是敦煌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导游为提高我们的注意和兴趣,设置了很多小游戏,这不仅避免了我们旅途中的疲倦,还增加了旅途中的快乐。但是在为期三天的导游讲解口中,笔者发现导游有四处讲点值得商榷:第一,玄奘俗名。造成玄奘俗名说法不一的原因,主要是当时官方的史书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旧唐书》记载:“僧玄奘,姓陈氏” ,有姓无名;新唐书再没有提及。有人说名“祎(yī),有人说名“袆(huī)”,在古代,“祎”和“袆”两字,由于偏旁相近,常常混用,目前没有定论。钱文忠教授的《玄奘西游记》正文里都用“陈袆”,但在旁边加个括号,里面注明“也作祎”。这是教授们学术研究应取的严谨态度。由于“祎”和“袆”两字极像,笔者平时没太注意,认为玄奘俗名无异议,一直读“祎(yī)”,结果歪打正着,又加深了笔者的认识,这也是提高学术交流的一种途径;第二:导游说薛平贵在瓜州击败葛尔丹部,康熙皇帝取“安定西域”之意,随命“安西”。笔者查阅资料,康熙皇帝亲征葛尔丹部并大败之于瓜州布隆吉,况且薛平贵初唐人,前后相差一千余年,和“安西”之名薛平贵无任何关系;第三:导游说瓜州人口9万,笔者觉得相差太大,后来查阅《中国统计年鉴》,“9万”的是2004年的统计数字,九年多的时间应该也不少于14万了。所以说导游的讲解信息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否则便会给游客错误的信息;第四,导游的抢答问题:瓜州最著名的农作物是什么?后其答案说是棉花。笔者不敢苟同,维基百科定义:经济作物指高经济价值的农作物,主要种植目的为赚取高额报酬,而不以提供粮食为其目标。高中地理学中明确指出棉花属亚热带经济作物。因此,导游问题答案最终没人回答正确,原因是棉花不属于农作物。导游的讲解词虽然不是什么明显的错误,但还是要注意其中有些常识性表达方式的。
为期四天的敦煌文化之旅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火车和汽车上度过的。虽然老师和大家坐车都很累,但是每到一处旅游景点,都能看出大家那种期待已久的心情,满身的疲惫随着文化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