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的国际传播特性解析 高红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论坛 South China Forum / 2012 NO.03
033
《舌尖上的中国》的国际传播特性解析
文 / 高红波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成为2012年度最令人瞩目的电视节目之一。在网络新媒体咄咄逼人的媒介生态环境中,《舌尖》不仅在央视一套非黄金时段收视表现不俗,而且受到国内多家主要视频网站的首页推荐,在新浪微博上好评如潮,博文转发量令人咋舌。同时,背靠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受到平实表达、人本传播理念影响,《舌尖》在法国戛纳电视节上引发国外媒体关注,仅播映权就卖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反响热烈。
带有乡土中国视角的《舌尖》,为何能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该片对中国电视的国际传播能够带来哪些启示?笔者试从传播学角度解读这部引发全球热潮的电视纪录片,重点分析和探讨它所具备的国际传播特性。
西方语境中的中国饮食文化
纪录片《舌尖》策划的原始版本是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结构进行分集,其最终的改变是因为受到意大利美食专栏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卡罗·佩特里尼《慢食运动》一书的直接影响。据了解,卡罗在这本书中对美食做了12个层面的定义,认为美食不仅和生态、物种、自然因素相关,同时和人、
人的手的温度相关,更是和深山里采蘑菇的小姑娘、西班牙爷爷的情怀乃至感情相关,并且最终和人的健康相关。受此书的观念影响,《舌尖》脱离了美食文化传播的传统套路,转而表达与食物相关的普通人的情感、命运和“他们朴素的人生观”,结构变成了《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力量》《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味》《我们的田野》等七集。《舌尖》的编导在回顾这段心路历程时表示:“看完这本书,我就想,食物既然和物种生态气候湿度相关,那么可以有《自然的馈赠》,就是讲原生态、野生,那些人类无法掌控的馈赠,只能够通过猎杀不绝来观照;如果和化学变化有关系,那我可以有一集叫《转化的力量》,讲中国人对食物的加工;如果有物理变化,那就是腌渍,用盐的大分子置换食物的水分子,风味就变化了,就是《时间的味道》;食物的根本是吃饱,尤其是对中国人,那必须有一集《主食的故事》;食材备好了就进厨房了,从香格里拉尼西土陶到村宴流水席再到高端厨房,都是厨房,这是《厨房的秘密》;接下来就是食物的最高阶段,那就是《五味的调和》,这才是《舌尖》中唯一一集讲美食的;第七集则重新回到大地,回到田野,回到人类依靠劳动耕种改变的地貌
和收获的粮食,就是《我们的田野》。”⑴这一破题,让人豁然开朗。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长,烹饪理论可远溯至战国时代《吕氏春秋》的第14卷《本味篇》,其中“伊尹说汤”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更是系统地论述了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被后世厨人奉为秘宝。饮食文化的传播,既可以川、粤、鲁、苏、浙、闽、徽、湘等“八大菜系”为纲,以各大菜系中的代表性菜品为目,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表现中国饮食文化的繁盛;也可以讲述金牌厨师的故事,以人物为载体,以饮食文化为主线,记录饮食文化的传承;还可以遍访民间高手,学做私房菜,传播民间饮食的智慧;甚至可以寻访如电影《食神》般传奇的与美食相关的极致故事,在跌宕起伏的叙事中完成饮食文化的演绎。凡此种种,路径众多,皆有可以取舍和拓展的空间。但是,《舌尖》摒弃了美食故事和厨艺比拼的常规套路,借鉴了《慢食运动》中西方人对食物的理解,选择表达普通人与食物的情感和故事,这种对饮食文化传播的角度选择,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认可和欢迎。其实,除结构设置外,该片在拍摄技巧、制作理念等方面也在向英国BBC、美国国家地理等世界顶尖级纪录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