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感悟1500字作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感悟1500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49d03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c.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感悟1500字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感悟1500字作文篇1中国的近现代史,真是令人无比动容啊!我仔细学习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有感触。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开始了对中国的入侵和掠夺。
我们伟大祖国就这样遭受了近百年的苦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
想想那些年,国家四分五裂,人民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真是太可怜了!不过,正所谓"精神家园,永不陷落"。
尽管物质层面受尽屈辱,但我们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反抗意识从未消减。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甲午战争后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辛亥革命,一次次砥砺前行,昭示着中华儿女奋起反抗的决心。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开始了对中国新一轮的瓜分。
日本占领了台湾,俄国趁火打劫,租借了旅顺口;德国霸占了山东胶州湾,英法意等国也分一杯羹。
眼看着祖国就要被瓜分殆尽,全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如火如荼地展开。
爱国志士陆续发动了各种保家卫国的运动,譬如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革命党人手持冰冷的枪杆,用鲜血和生命为新中国开辟出一条前行之路。
辛亥革命的成功,彻底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体。
从此,我们国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征程。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统治,但并未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内忧外患的危机依旧存在。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爱国学生发起了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掀起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高潮,五四运动批判了旧思想、旧文化,唤起了全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斗争精神,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在这个动荡时期,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921年7月,一艘名为"阿密特"号的巡洋舰抛锚于上海外滩,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从此,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浴血奋战、开天辟地的伟大实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ead395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4.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收获与体会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我有了一些收获和体会。
首先,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我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这门课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国从晚清时期到建国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转折点,包括癸未、辛
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等。
这些事件不仅对中国历史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事件,我对
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让我对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
的变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程中,我学到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转变的过程,了解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背景和历程。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我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制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可以更好地分析中国目
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最后,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让我对历史研究方法和思维能力有了提升。
在这门
课程中,我学到了如何阅读历史文献,如何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如何进行历
史分析和综合比较等等。
这些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不仅在历史学科中有用,也对其他学
科的学习和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总的来说,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仅让我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更全面,也提升了
我的历史研究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我对中国的发展和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
好地理解了历史对当下和未来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e6ae98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7.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对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从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历史是了解我们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基础。
近现代史纲要通过详细介绍了近代以来中国民族独立、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战争、革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通过学习近现代史纲要,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其次,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思和警示今天的社会现象。
近现代史纲要中的许多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都是源于国家的软弱和社会的不公。
这些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不能重蹈覆辙,更不能让国家和社会再次陷入混乱和动荡之中。
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明白民族的独立和社会的进步是需要付出艰辛和牺牲的,只有坚持奋斗和不断改革创新,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再次,历史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动力。
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和伟大事迹,如洪秀全、孙中山、毛泽东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代表,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感到自豪和自信。
同时,历史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历史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近现代史纲要中提到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和发展,都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的真实写照。
这些变革和发展,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了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体会与建议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体会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6730637763231126edb11f9.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体会与建议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作为一名理科生我其实对历史不怎么感冒。
原本天真的以为历史不就是知道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某某人做了什么吗,其他的并不需要研究太多。
然而在老师的教导下,我知道历史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历史留给后人的东西太多了。
比如从中国近代史中我们就能学到好多: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我了解到:1840 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入入近代史。
中国的近代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前夜的风云变幻的八十年——这是一段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第二个阶段是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翻天覆地的三十年——这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入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我愈加明确了学习它的目的和我们需要做到的一些要求。
我们要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颠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入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入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收获和感想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收获和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7b1e91fdb8f67c1cfbd6b80e.png)
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惨痛、耻辱的历史,是一部悲壮的历史,更是一部彻底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历史。
学习中国近代史,作为中华民族的任何子孙都是义不容辞的,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越是生活在和平稳定、物资充足、无忧无虑的环境下越要了解一百多年前那改变我中国的历史。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毛泽东也讲过:历史是值得注意的。
只有认真学习近代史、了解中国的荣辱史,我们才能做到以古为镜、知古监今,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色会。
而作为理工科我,本身人文知识比较薄弱,于此我有什么理由不去认真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呢?西方列强犹如才狼虎豹一般入侵我中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首的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强迫清朝政府签下了中国近代史的首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味赔款求和,西方大大小小的国家争先入侵中国,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清政府被迫签下了大批的不平等条约。
其中,1894年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标志着中国正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反外侵斗争的几十年里,中国政权和经济都遭到严重冲击,中国人民在深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同时,经济负担更加重、政治压迫更加深。
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鸦片战争和西方列强侵略,其也有相当的积极影响。
从政治上看,中国的社会矛盾由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转向封建社会跟中国人民间的矛盾。
由此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受到严重的冲击,鸦片战争让国人看出时势格局,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
从经济上看,中国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为中国资本主义的残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资本主义在萌芽中凋零。
从外交上看,自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认识了科学知识强大、西方工业发达带来的好处,统治者不再固步自封,开始学习西方知识,“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耻辱的历史、也是悲壮的抗争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0dfbe0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e.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历史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收获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让我认识到历史的连贯性和复杂性。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过去的历史相连续的。
通过了解清朝末年国内外的各种因素,我明白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并不是突然的,而是历史的延续。
其次,我也看到了近现代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再到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近代史上的种种事件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动荡与痛苦。
同时,我也了解到那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问题,如封建主义、不平等条约、经济落后等。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危机和处境。
但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也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无论是在义和团运动中抵抗外敌,还是在北洋政府时期的改革和革命中,中国人民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求知欲。
他们不断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的权利,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民族精神。
此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也让我认识到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从列强侵华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近现代史中充满了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与争夺。
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了在近代中国,国际力量对于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西方列强以及日本等国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史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只有深入了解世界历史,并坚定自己的立场,中国才有可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到了历史的连贯性和复杂性,看到了中国近代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也认识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以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互动。
这些心得体会让我对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对于今后的学习与思考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876a69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3.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体会首先,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近现代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艰辛。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和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自那时起,中国人民开始进行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进行了长期的奋斗。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当国家坚定的走上独立和自力更生的道路时,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
其次,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也让我认识到国家的命运是由国家的人民来决定的。
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有着无数的英雄人物和英勇斗争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从压迫和侵略中解放出来,取得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从中可以看到,只有当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才能够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同时,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底气和力量。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艰苦的建设时期到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的崛起不仅给自己带来了繁荣和力量,也为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个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够真正实现富裕和强大。
最后,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还让我对中国的未来有了更加明确的追求和期许。
中国近代史中的种种教训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才能够真正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同时,也需要坚持创新和,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综上所述,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对近现代史的学习,我对中国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中国的近现代史产生了一些感悟和思考。
希望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为中国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0507f4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3.png)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感动,对于历史轨迹、历史进程、历史成就和历史失误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我认识到这段历史是一个波澜壮阔的过程,隐藏着太多的真相和道理,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中心思想可以说是非常明确而深刻的:中国历史的命运与中国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
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是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过程中,历经无数的曲折和挫折。
这一曲折的历程,是一个中国的民族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故事。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归纳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最突出的重点就是我们应该看待历史的本质和认识历史的方法。
我们需要看到历史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是有其独特性和特殊性的长河,也是有其普遍性和共性的。
同时我们应注意本质和表象的关系,关注历史的变与不变,正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和互动等重点问题,不断推进思维的深化和认识的升华。
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谨慎思辨,深入思考。
历史是一个相对主观的领域,不同的思想体系对于历史解读有着不同的观点,我们应该更客观和全面的认识历史,不走偏或盲从。
我们需要克服传统思维的惯性思维,以新思维、新观点为指导,积极利用历史经验,促进现代文明进程。
语言表达方面,我们也要求准确简练,符合语文规范,文辞清新,表达真实感人。
因为情感和诚实的语言,才能够唤起人们的共鸣,并且体现出正确思考和思考深度。
我们也应该注意结构的严谨和条理性的清晰,并且注意词句的典雅,语言的通俗,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思考和认识。
综上所述,我认为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个重要的认识历史和认识国家文化的过程。
它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家的发展进程,也有利于我们结合现实思考和探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我们希望把这份真实、感人的历史融入到我们的人生旅程中,让它成为我们人生的里程碑。
大学生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政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
![大学生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政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7137726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0.png)
大学生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政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近代史纲要作为大学生思政课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提升历史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刻认识到近代史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思考和体会。
首先,在学习近代史纲要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性。
近代史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我们的历史根基和血脉。
通过学习近代史,我了解到了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腐败和闭塞,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屈辱。
这些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热爱国家、为民族复兴而努力的信念。
其次,在学习近代史纲要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近代史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各种社会制度的优缺点,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是如何生活、如何奋斗的。
通过学习近代史,我既学到了近代中国的兴衰史,也学到了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这些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历史告诉我,只有通过对过去的深入了解,我们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明确和坚实。
第三,学习近代史纲要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思政课的独特魅力。
思政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学习近代史纲要,我们既了解到历史的真相,也学习到了如何运用历史的智慧指导现实。
近代史不仅仅是一堆历史事件的堆砌,更是一部关于人民生活、民族抗争和国家发展的真实写照。
通过分析近代史的背后逻辑和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实践。
思政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道德的教化和精神的引领。
最后,在学习近代史纲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历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近代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我们既要了解到近代史中的重大事件和伟大人物,也要深入了解到其中的细节和背后的历史脉络。
这种知识的博大精深给了我无穷的学习欲望,也让我深信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才能更好地对待当今社会的问题和挑战。
2023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集合3篇
![2023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集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07172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6.png)
2023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集合3篇第一篇: 2023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转眼间,一学期的近现代史的学习已经进入尾声了。
它作为中国历史中最跌宕起伏的一段,是决定中国发展的我们必须知晓,甚至必须深刻领会的一段历史。
知古鉴今、以史为镜 ,从这段贯穿着屈辱和艰难成长的历史中,我们有了更加清醒头脑,更加深邃的目光。
我们在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从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古代的文明,展示了我们民族的经济文化.无论从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我们的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因为我们中国的封建统治闭关锁国,让中国走向了落后的道路.因为中国的腐败,落后,西方资本主义己经产生的情况下,它们的发展使我们古老的中国遇到了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整个中国的生存的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让中国最后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中国的社会阶级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旧阶级的变化,新阶级的产生也由此而产生.因此中国的矛盾就产生了,主要是由帝国主义的中华民族的矛盾受到了外来帝国主义残暴的压迫,我们面临着亡国的阴影,.为了让中国\站起来,无数的爱国志士,为此不屈不挠,英勇顽强与侵略着斗争,争取了我们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人民富裕了,从面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
这是无数爱国志士的革命先驱们献身在理想,才真正的成为了今天的现实. 人少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如是要自己都不不好又怎么能为了别人而做好,又怎么能为整个社会做贡献,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一个多么平凡的人活着都有一个属于他的国家。
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也讲到了很多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中国的发展也作了比较,也例举了很多例子,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法律与社会经济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是古代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差距,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就应该不断的学习与创新.资本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于是中国是从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现在我们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我们也有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继续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面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担负着建设审计署的历史重任,有了大家才会有小家,通过对近现代史的学习,牢记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经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今天做了什么,明天要做什么,将来要做什么,只要知道,我们昨天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今天,而今天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明天。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511e43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6.png)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让我对中国近代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书通过梳理
历史脉络,详细介绍了近现代中国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使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发
展过程和影响因素有了更系统的把握。
首先,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近代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曲折
演进的过程。
书中介绍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历
史事件,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事件,我不仅了
解了事件的经过,还能够看到其中蕴含的历史规律和社会变革的动力。
其次,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让我对历史人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书中不仅介绍
了中国的一些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涵盖了社会改革者、思想家、文化名人等各个
领域的人物。
通过学习这些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贡献和作用,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一些宝贵的思想和智慧。
最后,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于我个人的历史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培养也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
通过学习近代中国的历史,我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在近代史上经
历了很多磨难和困境,但也在不断奋斗和进步。
这让我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更加自豪,也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和信心。
总之,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让我在知识层面上得到了拓展和加深,也让我更加
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国家和历史。
通过学习历史,我认识到历史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
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启示作用,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决心。
2020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五篇
![2020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126289c850ad02df804173.png)
2020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五篇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国存亡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1虽然我是一个文科生,但是高考之后历史知识就忘的差不多了。
大学后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开始以为会跟高中历史一样枯燥无味,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时间、事件。
但是后来发现,大学课堂展示方式多了,其中穿插着历史故事和视频,其实中国近现代史这门课挺有趣的。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学习历史不仅可以知前事,也可以鉴今,所以说,学习历史是很重要的。
通过大一上学期的学习,我不仅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中国近现代的兴衰、中国被压迫被奴隶的时代一些事,还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国人民在外敌面前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被他们的爱国情怀感染,也学到了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政策要符合这个国家的国情等,还更加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其实是来之不易的。
总之,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不管是知识上还是精神上都有很大的收获,当然,仅仅上学期的学习,我还不能很好的深入了解历史,我会更加努力的学好今后的课的。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2我们学习历史,不只只在于了解历史知识,更重要的,在对历史知识的总结之后,得出对现在有用的东西,在未来的生活中,使其发挥重要的作用。
历史不只是过去,更是未来,甚至,未来比过去更是他的内涵。
学习历史,知道发生的事,总结发生的事,分析发生的事,从而预测未发生的事。
这不是一个人的经验,是无数人的智慧结晶。
说了这么多,不过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历史的熏陶。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3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近现代史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关键并非只掌握知识而在于隐藏在历史知识背后的思想。
这种思想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培养人们判断是非、分辨善恶的能力。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体会与建议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体会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69b4bc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3.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体会与建议近代史作为一门人文社科学科,对于我们了解和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民族意识和国家命运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程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近代史对于我们的启迪和思考。
本文将分享我在学习中的体会,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便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中国近代史。
首先,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近代史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性。
近代史是中国现代化的缩影,反映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和道路选择。
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我对中国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从中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在近代史的洗礼中形成的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对于我们当代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次,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让我认识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近代史是一个充满纷争与变革的时代,国家的兴衰、社会的变迁、个人的命运都牵扯其中。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历史的复杂性,不同的历史事件背后往往有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这也使我更加谦虚地对待历史,不以自己的眼光评判过去,而是用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视角去理解历史。
此外,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也让我认识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现实社会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学习近代史,我看到了中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看到了我们需要继续前行的方向和前景。
近代史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应该以建设一个繁荣稳定、富强和谐的社会为己任,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中国近代史纲要》,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建议多使用多种学习资源。
近代史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
我们可以阅读相关的历史著作、参观历史遗址和博物馆、观看历史纪录片等多种形式来丰富学习经验。
其次,建议注重细节和深入研究。
近代史是一个细节丰富的时代,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往往由一些微小的原因或者个人选择所引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5deab3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2.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我作为历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化了对中国现代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近现代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学科,包含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近代史和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的中国现代史。
这段历史时间跨度长,事件繁多,涉及的人物、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大量而且深奥。
因此,学习近现代史纲要需要我们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研究来获得全面的知识。
其次,学习近现代史纲要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结果,更重要的是明白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近现代史纲要涵盖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我们需要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理解这些事件,分析其背后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以及思想观念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同时,我们还要结合实践,通过参观实地、阅读文献、听取讲座等方式去感知和体验历史的真实面貌,理解历史事件给人们的启示和教训。
再次,学习近现代史纲要需要批判性思维。
历史不是单纯的记忆和堆砌事实,而是需要我们思考和分析的。
学习历史要善于提出问题,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评判和分析,挖掘出其中的矛盾和规律。
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不仅要了解历史背景,还要了解不同的历史观点和学术争议,思考问题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理解历史事件的多重解读和评价。
最后,学习近现代史纲要需要综合能力的培养。
近现代史的学习离不开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典籍,需要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各种工具和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
此外,学习近现代史纲要还需要培养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要善于利用图书馆、网络和其他媒体资源,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保持对历史学科的热情和兴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c98494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a.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让我对中国近代历史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1. 历史背景的重要性:学习近现代史纲要时,我发现了解历史背景对于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决策非常重要。
只有了解当时的国内外环境、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会发生某些重要事件,以及受到这些事件的影响。
2. 启发思考:学习近现代史纲要让我不仅了解了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还启发了我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思考。
我开始认识到历史往往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而不仅仅是几个人或一个事件的结果。
这种思考能力在分析现实问题时也非常有帮助。
3. 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自豪和认同: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艰辛和伟大之处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中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时期,但他们始终坚持奋斗,为国家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让我更加自豪地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4. 反思历史经验的重要性:学习近现代史纲要还让我认识到历史经验对于指导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对近代历史中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分析,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优劣和前进方向,从而为今后的决策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总之,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次非常有收获的经历。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学习,我不仅丰富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对国家的认同感。
我相信这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ff8a94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8.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引言中国近现代史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部分,通过学习近现代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本文将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教学中的体会和认识上进行探讨和总结。
历史观的转变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历史观的转变对于人们的认识和思考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传统观念中,历史被视为既定不变的,考古学的发展和文献的发现有助于我们对古代历史的了解,但对于近现代史的认识却相对较少。
然而,通过学习近现代史,我意识到历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与社会、经济、政治以及人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历史,理解历史的长河中的各种冲突和变革。
政治与社会的互动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政治与社会的互动。
在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发生了许多政治运动和政治变革,这对于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领悟到政治和社会的互动不仅仅限于政府领导层的决策和行动,更多时候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驱动。
政治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双向的,政府需要重视民众的需求和诉求,政治改革和发展也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反馈。
只有在政治与社会互动的基础上,中国才能够实现真正的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反复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制度不仅仅是一个机制或者规则的简单堆砌,它是对社会运行和各项政策的有效管理和执行。
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我深刻认识到制度建设对于国家长期稳定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一个良好的制度可以帮助国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发展规划,同时也能够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社会的公正。
历史中的一些制度的成功或失败,对于我们今天在制度建设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行改进和完善非常有价值。
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还涉及到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在科技和经济领域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中国,这也成为中国长期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
然而,通过学习近现代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6篇】
![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76aed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4e.png)
【导语】“⼼得体会”是⼀种⽇常应⽤⽂体,属于议论⽂的范畴。
⼀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较简单。
下⾯是由©⽆忧考⽹为⼤家整理的“近代史纲要⼼得体会【6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篇⼀】近代史纲要⼼得体会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近现代史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
古⼈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关键并⾮只掌握知识⽽在于隐藏在历史知识背后的思想。
这种思想可以改变⼈们的观念,培养⼈们判断是⾮、分辨善恶的能⼒。
⽽当⼈们的观念和思维⽅式发⽣改变时,他的⾏为⽅式必然随之发⽣变化,这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
【篇⼆】近代史纲要⼼得体会 通过本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我了解到了不同于⾼中时代历史的学习,不是为了死记硬背的去考试,更多的是让我们以史为鉴,铭记使命,学习经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责⽆旁贷的要学习历先进中国⼈的勇⽓,信念,敢为⼈先,不畏权势的品质,是他们的汗⽔和鲜⾎造就了这个美好和平的时代,才有了这个繁荣昌盛,愈加富强的中国。
学习伟⼈,为祖国贡献⾃⼰的⼀份⼒量,应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篇三】近代史纲要⼼得体会 我们学习历史,不只只在于了解历史知识,更重要的,在对历史知识的总结之后,得出对现在有⽤的东西,在未来的⽣活中,使其发挥重要的作⽤。
历史不只是过去,更是未来,甚⾄,未来⽐过去更是他的内涵。
学习历史,知道发⽣的事,总结发⽣的事,分析发⽣的事,从⽽预测未发⽣的事。
这不是⼀个⼈的经验,是⽆数⼈的智慧结晶。
说了这么多,不过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获得⼀种精神的升华,历史的熏陶。
【篇四】近代史纲要⼼得体会 ⼤⼀的时候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
虽然我在上中学的时候也学过历史知识,但是可能是因为我们在那个时候还⼩的原因,我只是死记硬背。
上⼤学以后因为我们已经进⼊了真正的社会,觉得学这些历史知识真的很重要,这个社会,政治的问题真是太复杂了。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深感到我国近代史是太苦难了,深深感到我们现在的⽣活是真的来之不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本学期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一课程,说句实话,我也不愿走入那段痛苦的记忆当中,看着就让人心酸。
但是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们,必须要加强政治修养,了解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情况。
使我们能够以史为鉴,珍视当今,团结进步。
因此,我个人认为学习这门课程,还是绝对必要的。
通过本学期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我自学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
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从1949年中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史。
短短几个月的自我学习与积累,我收获颇多,也深有感触。
收获的是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近现代的这段历史,感触的是知道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使我倍感珍惜。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而言,是中国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斗争、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古人有言: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唐太宗也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中国近现代史连接过去和现在,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其下一站就是社会,要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
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这样我们才能以清醒的态度、严谨的唯物史观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国民,“落后就要挨打”,敬告青年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一部人民坚决的抗争史。
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更是一部艰辛勇敢的探索史。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在中国不断获得割地,赔款,通商,传教,建厂,投资等特权,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遭受破坏,国家主权丧失殆尽;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中国的各个社会阶层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封建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开展了洋务运动,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使其只能在甲午战争中走向失败;农民阶级先后举行了反帝反封建的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但由于阶级局限性也先后归于失败。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由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也走向失败;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立宪愿望也随着清廷“皇族内阁”的出台而破产;资产阶级革命派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加之内部的不不牢固性,最重要的是不敢发动群众进行革命,导致其一系列革命的失败;无产阶级由于是先进的阶级成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百年反帝反封建斗争最终胜利;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和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到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
自一八四二年八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以来,中国这个有着大片国土、物产丰富的古老国家成为了西方列强仸意分割的“美味蛋糕”。
从而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直至新中国成立。
《南京条约》是由于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处于战败国而被迫签订的。
《南京条约》中有一条是割香港岛给英国,尽管条件很苛刻,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将香港岛拱手交给英国。
另外香港岛周围地区大都成了英租地。
其租期为九十九年,对于这九十九年,是何等的漫长啊!就这样,香港岛在英国人的统治下走过了漫长的一百年,尽管英国将香港岛变得更加富有,却无法让香港岛有一个真正的主权,一个中国领土的主权。
尽管孙中山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清朝灭亡,但那些不平等条约却仍然保留,致使香港岛走过了近百年受殖民者统治的道路。
终于,在一九九七年的七月一日,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香港的失而复得不得不让每一个中国人沉思,为什么一个土地辽阔的中国,会被西方列强轻易割分呢?这不仅仅因为清政府的迂腐,还因为中国人民自身(18、19世纪)没有文化,不能用科学来捍卫自己的祖国,致使中国“病入膏肓”。
1937年12月13日,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惨痛的日子。
在这一天,日本侵略者对南京人民进行了长达6个多星期的血腥大屠杀,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12月13日上午,惨无人道的日军杀进南京,12月15日,日军将2000多名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押至汉中门外,把他们捆绑后用机枪射杀,再用木柴、汽油焚烧。
当晚,又将1300 人按每100人为一组射杀,并且在鱼雷营屠杀9000余人,后又在下关宝塔桥一带屠杀了3 万多人。
12月16日,日军在中山码头前屠杀了5000余人,然后将尸体推入长江中。
12月17日,日军又将3000余人押至煤炭港下游江边集体射杀,在放生寺、慈幼庵将避难的400多人集体枪杀。
12月18日,日军在下关草鞋峡集体屠杀57400人;在下关南通路北边的麦地里枪杀300余人;在大方巷难民区枪杀4000余人,单是投入江中的尸体就有3万5千多具。
12月20日,日军在燕子矶江边,集体屠杀5万余人,在鱼雷营屠杀3万余人,在凤台乡、花神庙屠杀7000余人……这一连串血淋淋的数字是多么的触目惊心!屠杀、劫掠、纵火……甚至以杀人竞赛的方式对南京城进行血洗,他们是一架正在开动的兽性机器。
据战后国际法庭认定,日军侵入南京后,一个半月内,被集体屠杀的中国人达19万以上,被零散屠杀的中国人超过15万,总计30万人以上。
焚毁全城三分之一的街道和建筑物,制造了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世纪大惨案!历史不能忘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我们绝不能患历史健忘症。
一个人,一个民族,是需要有点精神支柱的。
如果自己不争气的话,怨天尤人有何用!落后就要挨打。
这历史的教训太沉痛,也太深刻。
痛定思痛,反省自己,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一个巍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民族,只有我们强大了,我们才能站得直,立的稳。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推翻了三千年来的封建势力,一百多年来的帝国主义势力,二十多年来的官僚资本主义势力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同时这个胜利,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旧中国110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结束了,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人的发展与经济文化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就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目标。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
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的就是要使人民群众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仸何时候都必须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着眼点,始终围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搞建设、谋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这是我们党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的结果。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就会更加积极地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人民对改善生活的期望很强烈。
要使12亿多人都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仸务十分艰巨。
我们必须心里装着人民群众,时刻关心人民群众,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创造幸福生活。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在知识上我有不少新的收获,在思想上也有很多新的认识。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得到一些在现在社会学中学习、工作、生活、为人处世的道理。
作为一个民族,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必要知道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义务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我们的责任就是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为将来建设富强的祖国做好准备。
在我们这一代,我们绝不允许历史重演,我们绝不能再受欺负,为了我们的国家,青年强择国强,青年弱择国弱。
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