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料甘蔗技术规范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宾市国家糖料甘蔗标准化示范区
糖料甘蔗
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来宾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编印
来宾市蔗糖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
前言
种植甘蔗用于制糖(用于制糖的甘蔗简称糖料甘蔗或糖料蔗),在来宾有悠久的历史。

改革开放后,糖料甘蔗种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种植面积由原来的十几万亩发展到了180多万亩,蔗糖生产已成为来宾的三大经济之一,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来宾市地处广西中部,是新兴的工业化城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全市土地辽阔,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为325天,平均气温20℃,属亚热季风气候,特别适宜甘蔗。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糖料甘蔗种植面积得到了大发展,但由于蔗农的种植水平高低不一,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导致质量、亩产相差较大,一部分蔗农种植糖料甘蔗经济效益不理想,种植糖料甘蔗积极性不高。

为此,广大蔗农迫切希望有一本技术含量高,可操作性强、通俗易懂的糖料甘蔗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书籍指导生产。

鉴于这一要求,来宾市人民政府向国家申报了糖料甘蔗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并抽调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市糖蔗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兴宾区蔗糖生产管理局、兴宾区甘蔗技术推广站和部分制糖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综合技术标准编写组,搜集区内外糖料甘蔗生产先进经验、科研成果,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来宾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情况,编写了《糖料甘蔗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一书供广大蔗农使用。

我们衷心地希望该书能给广大农民朋友带来致富福音,为来宾市的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书面向农村,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共包括来宾市糖料甘蔗
生产4项推荐性农业地方标准。

该系列标准对糖料甘蔗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作了规范,2005年10月通过自治区专家组的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系列标准适合来宾生产,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是指导糖料甘蔗生产的标准文本。

全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数据准确,实用性强,是广大蔗农必备的生产指南。

这将对推动来宾市糖料甘蔗标准化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该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关心和支持,多次深入我市糖料甘蔗标准化示范区指导工作。

罗松、曾云清、陈祚儒、张大刊、曹小琼、覃庆荣等同志参与了标准的评审并提出了宝贵意见;何天春、韦光旺、卓英育、李开虎、莫继生、黄学恩、韦树武、张秀等同志负责标准的编写和校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我们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5年11月于来宾
目录
第一节:糖料甘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3 第二节:糖料甘蔗收购质量14
第三节:糖料甘蔗收购扣杂16
第四节:糖料甘蔗有害生物防治规程20
第一节:糖料甘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
(DB451300/T 1-2005)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糖料甘蔗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环境要求、主要栽培措施和糖料甘蔗的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来宾市糖料甘蔗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451300/T 2-2005 糖料甘蔗收购质量
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1 指标
0.0667 hm2(亩)产糖料甘蔗6.0t以上,全收获期平均蔗糖分14%以上。

3.2产量结构
3.2.1每0.0667 hm2(亩)有效茎:大茎品种4500条~5000条,中茎品种5000条~6000条。

3.2.2平均单茎质量:中大茎品种1.2kg~1.4kg,中茎品种l.0kg~l.3kg。

3.2.3甘蔗蔗糖分:收获期平均糖分1
4.0%以上。

4环境要求
4.1 土壤条件
土体厚度50cm以上,耕作层厚度在20cm以上,质地沙壤土至轻粘土,pH值5.5~7.0,有机质l.5~3%,速效磷含量大于l0mg/kg,速效钾含量大于80mg/kg的蔗区使用。

4.2气候条件
要求全年大于10℃的活动积温6000℃以上,年日照时数1400 h 以上,年降雨量l000mm以上,海拔1000m以下。

5主要栽培措施
5.1 新植蔗(包括秋植、冬植和春植蔗)
5.1.1深耕整地
采用机械深耕深松、精细整地,做到耕深30cm以上,按行距l00cm~120cm开植蔗沟,沟底宽20cm~25cm,沟底平整,土壤细碎疏松。

5.1.2选择良种
良种应具有高产高糖和抗逆性、宿根性强等特性,并适应于当地环境条件栽培和满足制糖工艺要求。

因地制宜推广高产高糖中、大茎优良品种。

目前来宾市推广的主要优良品种有:新台糖16号、22号和台优、桂糖94/119等。

这些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参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5.1.3播种
5.1.3.1冬植蔗宜于11月上旬至次年2月上旬(立春前)种植,春植
蔗于2月中旬至3月中旬(春分前)种植,秋植蔗于8月中旬至9月中旬(秋分前)种植。

5.1.3.2秋植蔗可采用全茎作种,冬、春植蔗应选用蔗株梢部或半茎作种。

种茎要求健壮新鲜,蔗芽饱满健壮、无病虫害。

5.1.3.3下种前种茎要剥去叶梢,用利刀斩成双芽段,蔗种要进行消毒,防止烂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稀释800倍~1000倍,浸种消毒15min~20min。

5.1.3.4合理密植,要求每0.0667 hm2(亩)基本苗数为5000苗~6000苗,每0.0667 hm2(亩)下种量:春植蔗4000段~4500段双芽种茎;秋植蔗3500段~4000段双芽种茎;冬植蔗4500段~5000段双芽种茎。

每米植蔗沟12个~16个芽(依行距宽窄而定),种茎以品字型或铁轨式双行窄幅排放,两行种茎之间距离l0cm左右,与土壤贴紧,芽向两侧。

5.1.4甘蔗施肥
5.1.4.1 全生育期施肥量
依据蔗区土壤、生态条件和甘蔗营养特性来决定施肥量。

常规大田高产栽培要求全生育期基本施肥量为每0.0667 hm2(亩)施农家肥或土杂肥l000kg~2000kg或桐麸150kg~200kg;化肥用量为尿素50kg~60kg,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75kg~l00kg,氯化钾35kg~50kg。

5.1.4.2施足基肥
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甘蔗高产栽培全生育期氮、磷、钾配比为1:0.6:0.9。

一般磷肥100%、钾肥50%、氮肥30%作基肥施用。

要求基肥每0.0667hm2(亩)施农家肥或土杂肥l000kg或桐麸150kg 以上,尿素15kg,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75kg~l00kg,氯化钾l5kg~25kg,有机肥与磷肥混合堆沤后施用,并根据来宾市土壤养分状况配合施用硼、锌、硫、镁等中、微量元素肥料。

5.1.4.3基肥施用方法
先将基肥均匀撒施于种植沟内,然后将肥料与土壤拌匀,再下种(下种时土壤~定要湿润),下种后,每0.0667 hm2(亩)撒施适量防地下害虫农药(使用允许在甘蔗上使用的安全低毒高效的农药),然后盖土3cm~5cm。

在甘蔗种植后7d~l0d(最好是雨后土湿,甘蔗出苗前),每0.0667 hm2(亩)用莠去津水悬浮剂200mL~250mL 加乙草胺l00ml兑水50kg~60kg喷施封闭除草。

5.1.4.4追肥
田间追肥以氮肥为主,结合施用钾肥(在苗蘖期施用),根据甘蔗生育期和苗情决定施肥量和施肥次数。

5.1.5地膜覆盖栽培
冬植蔗和早春植蔗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以保证全苗壮苗。

选用无色透明、厚度为0.005mm~0.010㎜,宽度为40cm~50cm的地膜,下种盖土呈龟背形,喷施除草剂后用地膜覆盖植蔗沟,边缘用细土压紧,地膜露出透光部分不少于20cm,在大部分甘蔗苗已经穿出膜外,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揭膜,并进行中耕除草护理,将废膜回收,移离田间。

5.1.6田间管理
5.1.
6.1 前期(甘蔗下种后至分蘖末期),查苗补缺,采用移密补缺或播种时预植部分种苗作补苗用(择雨日或雨后土湿进行移苗补苗),并淋定根水。

春旱时,有条件的要适时灌溉,春涝要排除积水;视苗情长势,每0.0667 hm2(亩)施尿素
7.5kg~l0kg作为攻苗肥,若蔗苗长势旺盛可以不施苗肥。

5.1.
6.2中期(从分蘖末期至伸长末期),中耕除草,重施肥、大培土,要求在4月上旬至6月下旬以前完成。

每0.0667 hm2(亩)施尿素30kg~40kg,氯化钾l5kg~ 20kg(基肥已施足钾肥的不再施,末施足的宜早施),提倡施用等氮量之甘蔗专用复合肥,如有间种作物,要及时收获或压青,然后进行大培土,培土高度20cm为好,最好能采用机械培土。

注意防治病虫害,4月防螟虫,5月~6月注意防治蔗蓟马、螟虫、粘虫及梢腐病,5月~7月注意防治绵蚜虫,田间检查发现局部受害即要全面防治,一般采取喷药进行防治(要求用对口农药及时防治)。

中期还要注意田间防旱保水、储水防旱,有条件的蔗区可采用喷灌、淋灌、沟灌措施,没有条件灌溉的蔗区可采用封畦贮水和用枯蔗叶、稻草等覆盖蔗畦的方法防旱保水。

5.1.
6.3后期(甘蔗伸长末期至收获前),注意剥除枯叶,防鼠害和防火灾。

在甘蔗生长后期要进行1次~2次田间灭鼠,应在其他作物收获后适时防治,使用国家规定允许的灭鼠农药,用于配制谷物毒饵投毒灭鼠,甘蔗生长后期要严防火灾。

5.2宿根蔗
5.2.1选留宿根蔗地,合理安排砍收。

选择上季甘蔗每0.0667 hm2(亩)有效茎4500株~ 5000株以上,分布均匀,断垄少,无严重病、虫、鼠害的蔗地留宿根蔗,留宿根的蔗地宜在“立春”后砍收。

砍收后及时清园和破垄松蔸。

开垄松蔸后注意检查发株情况,发现断垄50cm 以上的应及时补苗,保证苗基本苗数。

5.2.2蔗叶还田,隔行覆盖增加地温、消除秋冬笋、及时破垄松蔸,促进发株。

5.2.3早查苗补苗,保证全苗壮苗,早施肥、早管理。

破垄松蔸后宜在l0d内回土,回土时,每0.0667hm2(亩)施农家肥l000kg,尿素20kg,钙镁磷肥50kg~75kg,钾肥20kg。

此后田间管理参照新植蔗,田间管理时间应比新植蔗提早20d~30d。

5.2.4冬季或早春砍收需留宿根的蔗地,应进行地膜履盖,预留宿根蔗的蔗田,收获应贴近土面把蔗头锄平,以防履盖地膜时剌破地膜。

收获后及时清理蔗地,破垄松蔸施肥,覆土、喷施除草剂、土壤湿润时盖膜。

盖膜时采用50cm~55cm宽,0.005mm~0.010mm厚的地膜,将蔗茎全部覆盖,膜两边离蔗头基部10cm左右,膜边缘用细土压紧密封,注意不让蔗头碰破地膜,一般掌握外界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揭膜,并及时回收残废地膜,同时施肥埋垄,提早进行管理。

6糖料甘蔗收获
6.1 收获期
收获期30d前停止灌水,遇连续干旱除外,蔗茎田间锤度在20%,蔗糖分13%以上。

6.2收获顺次
一、按品种的熟性: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二、按植期:秋植蔗→宿根蔗→冬植蔗→春植蔗。

但要留宿根的蔗地最好在立春以后收获。

6.3原料蔗砍收规格
原料蔗砍收规格应符合DB451300/T 2-2005的要求。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来宾市甘蔗主要栽培良种
A.1 选用良种原则
选用良种是甘蔗生产成本低,收益大,见效快的重要措施。

甘蔗良种具有高产、高糖、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宿根性好等优良的农艺性状和工艺性状。

但良种也有地区性和时间性,随着生产的发展和耕作制度的变化,应因地制宜推广应用不同的良种,以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良特性,获得高产、稳产、高糖、高效。

以下分别介绍主要甘蔗品种的生产性能和栽培要点。

A.2新台糖系列品种
A.2.1 新台糖1 6号(由台湾糖业科学研究所育成)
A.2.1.1特征特性
中茎,偶有细茎出现,植株直立。

节间圆筒形。

蔗茎剥叶前呈黄绿色,露光后呈浅紫色,露光之后变淡绿色,蜡质带厚,无生长裂缝,亦无木栓斑块,生长带略显凸起,根点3排~4排,不规则排列,有浅芽沟,芽基陷入叶痕,芽尖平生长带,芽巽窄,芽孔近芽顶,有2号、4号、10号、16号及26号毛群。

叶片呈绿色,向上束生,叶顶部弯垂,内叶耳呈被针形,外叶耳为平过渡形至三角形,有57号毛群。

A.2.1.2生产性能
该品种早熟、高糖、丰产。

初期生长旺盛,中后期生长亦粗壮,
有效茎多且长,无蒲心,容易脱叶,不易倒伏,不易抽穗,成熟后期糖分不降低,宿根性较好,抗黑穗病,但高温多雨时易发生梢腐病。

耐旱性较差。

一般亩产5.5t~7.5t,高产可超过9t以上,蔗糖分平均为l5.6%,是来宾市目前甘蔗主要栽培品种之一。

A.2.1.3栽培要点
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的平地或排水良好的水田种植,根据该品种萌芽快、整齐、前中期生长快的特点,要施足基肥,提早追肥,干旱时,有条件的要及时灌溉。

A.2.2新台糖22号(由台湾糖业科学研究所育成)
A.2.2.1特征特性
中大茎,植株直立,原料茎长,节间圆筒形。

蔗茎有生长裂缝,芽沟甚为明显,自蔗芽顶端直达叶痕。

根点3排~4排,呈不规则排列。

芽体中等,一般呈卵圆形。

叶身狭窄。

易脱叶,57号毛群发达。

A.2.2.2生产性能
该品种中熟、高糖、丰产,萌芽良好,分蘖力强,初期生长稍慢,中、后期生长快。

易脱叶,不倒伏、不易抽穗,但芽易萌动,高温多湿易发生梢腐病。

耐寒性差,耐旱力强。

一般亩产7t~8t,高产可超过l0t以上,蔗糖分在l5%以上。

A.2.2.3栽培要点
该品种宜在中等肥力以上各类耕地种植;因耐寒性差,冬、春植要求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宜提早进行施肥,培土。

因耐旱力强在坡地也可种植,梢部较小,易脱叶、易采收,深受蔗农欢迎。

是来宾市目
前甘蔗主要栽培品种之一。

A.2.3 台优(从台湾引进)
A.2.3.1特征特性
茎基部、茎径及梢头部大小中等,节间圆筒形。

蔗茎叶梢脱落后经阳光照射渐呈浅黄色,暴晒久后呈浅紫色,茎表面被白色腊粉,根带在未脱叶前呈浅黄色,脱叶后经暴晒变成黄色。

根点4排~5排,呈不规则排列,芽体中等,具有7号、8号、10号、16号等毛群,叶片深绿色,叶宽度中等,叶片斜举挺立,老叶尖端弯垂,容易脱叶,时鞘青绿色。

A.2.3.2生产性能
该品种萌芽整齐,分蘖力旺盛,易封行,可抑制杂划生长,宿根力强,早熟、高糖,在来宾市种植11月蔗糖分达14%以上,12月至次年2月蔗糖分达15.5%以上,其丰产性明显优于新台糖16号,耐寒性强,但耐旱性梢差,抗黑穗病,高温多雨易发生梢腐病。

一般每0.0667hm2(亩)产6t~8t,高产可达l0t以上,综合性状优良,是来宾市目前甘蔗主要栽培品种之一。

A.2.3.3栽培要点
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缓坡旱地或能排水的水田种植,行距l00cm~l20cm为宜,要施足基肥,及时追足攻茎肥和壮尾肥,干旱时,有条件的要灌溉抗旱,无灌溉条件的要封堵沟贮水抗旱,剥枯叶顺覆盖蔗畦。

A.3桂糖系列品种(品系)
A.3.1 桂糖94/119(品种来源于广西甘蔗研究所)
A.3.1.1 特征特性
原料茎长,中至中大茎,节间圆筒形。

叶梢脱落前蔗茎浅黄色,经阳光暴晒后呈深紫色,茎表面白色腊粉较厚。

蔗茎无生长裂缝,无芽沟,蔗茎小空心。

根点3排~4排,排列不规则。

芽体中等,叶色青绿色,宽度中等,叶片厚硬短。

较易脱叶,无57号毛群。

A.3.1.2生产性能
出苗整齐,幼苗粗壮,分蘖力中等,前期生长快。

全期生长势优良,中大茎有效茎多,整齐度较好,该品种早熟高糖,新植11月份蔗糖分13.6%,宿根14.13%,11月~次年2月平均蔗糖分15.36%,中、后期退糖不明显,宿根性强,宿根发株较多,生长健壮、封行早。

一般每0.0667hm2(亩)产6t~7t,高产可超过9t。

A.3.1.3栽培要点
该品种萌芽率高,亩下种量3500段双芽茎左右为宜。

前期生长快,因此,在下足基肥的前提下,播种出苗后应早施肥,早攻苗,植株高大、原料茎长、蔗地宜深耕深松。

注意及时大培土并高培土,以免大风引起倒伏。

因叶片浓绿,要注意防治绵蚜虫等为害。

第二节:糖料甘蔗收购质量
(DB451300/T 2-2005)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糖料甘蔗收购的术语和定义、收购质量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来宾市各制糖企业对糖料甘蔗的收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499-1989糖料甘蔗试验方法
DB451300/T 3-2005糖料甘蔗收购扣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新鲜甘蔗
砍下不超过48h,生长正常,又未受微生物感染,未变质的甘蔗。

3.2甘蔗夹杂物
附着和混杂于甘蔗茎的固体物质。

如:蔗叶、蔗梢、叶鞘、根须、泥沙、干枯茎、腐败茎、蔗茎地下部节密集部位(俗称“烟斗头”)、严重病虫害茎及其他非蔗物。

4收购质量要求
4.1 蔗糖分
用于制糖原料的甘蔗最低蔗糖分不小于l2%。

4.2外观
4.2.1蔗茎不带泥沙、无根须和叶鞘,蔗梢应削至生长点(俗称:鸡蛋黄)下10厘米,蔗头不带“烟斗头”。

4.2.2蔗捆中不夹带干枯茎、腐败茎、蔗笋、严重病虫害茎和其他非蔗物。

蔗捆应使用竹篾、麻类作捆蔗料。

5砍运要求
5.1进厂原料甘蔗必须具备有完备的砍运手续,按计划砍运,按规定时间进厂。

5.2为防止蔗糖分转化,确保新鲜甘蔗入厂入榨,甘蔗应在砍下48h 内进厂入榨。

5.3糖料甘蔗的捆绑应使用竹篾、麻绳类的捆蔗料。

不得使用蔗叶、茅草及塑料尼龙绳类等捆绑物。

5.4蔗捆不夹带“包心”。

按糖料甘蔗的品种来捆绑,不得混捆、混装。

(因特殊原因,需将不同品种料蔗混装于一车的,应分层次装车,量少的品种装入车卡的上部,量多品种装入车卡的下部)。

5.5 “火烧蔗”进厂应具有特殊的砍运手续,相关票证应注明受火烧灾害的时间。

5.6糖料甘蔗的收购应填制“料蔗质量验收单”,各项目应填写清晰完整,验收单应保存完好。

5.7甘蔗夹杂物不得超过0.8%,超过部分从总蔗量中扣除。

甘蔗扣杂按DB451300/T 3-2005要求进行。

5.8严禁夹带危险物品如金属、石块等。

6试验方法
6.1 甘蔗蔗糖分
按GB 10499-1989进行检验。

6.2甘蔗外观质量
以测量及目测进行检验。

7检验规则
7.1甘蔗按车(卡)验收。

采取小样本随机抽样,逐车(卡)抽样检验。

7.2抽样
按GB/T 10499-1989中3.2的规定抽样。

第三节:糖料甘蔗收购扣杂
(DB451300/T 3-2005)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糖料甘蔗收购的术语和定义、扣杂原则、争议解决办法及扣杂比例。

本标准适用于来宾市制糖企业的糖料甘蔗收购扣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451300/T 2-2005 糖料甘蔗收购质量
3术语和定义
DB451300/T 2-200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变质甘蔗
遭受病虫害、微生物侵害或存放时间过长及冻坏等而变质的甘蔗。

3.2蔗梢长度
收获的原料蔗从生长点(俗称鸡蛋黄)以下10厘米算起至甘蔗尾部切口的蔗梢的长度。

3.3扣杂
糖料甘蔗夹杂物超标、甘蔗变质、捆绑物或装运不符合要求时,应从总蔗量中扣减相应的蔗重。

3.4火烧蔗
在甘蔗成熟期内,遭受火灾灾害影响而转化变质的甘蔗。

3.5霜(雪)冻蔗
遭受霜(雪)冻害影响而变质的甘蔗。

4扣杂原则
4.1 糖料甘蔗外观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以重量百分数按比例扣减
糖料甘蔗中的夹杂物重量。

4.2糖料甘蔗的扣杂比例应视料蔗蔗茎的长度而定,蔗茎长的,扣杂比例偏小,蔗茎短的,扣杂比例偏大。

4.3仍有加工使用价值的变质甘蔗,根据变质程度和含蔗糖分的比例决定扣杂比例。

变质越严重、含糖量越小的,扣杂比例越大。

4.4对同一车次的所有扣杂项目累计扣杂比例在0.8%以下,不作扣杂处置。

5争议解决办法
5.1 对扣杂比例及扣杂有争议的,由制糖企业和蔗农双方派代表组成抽样小组,现场随机抽样,抽取蔗茎20条~30条,按规定修成标准料蔗后,测量实际夹杂物比例,并按实测所得比例扣减当车卡糖料甘蔗的夹杂物量。

5.2凡扣杂比例达2%(含2%)以上的,必须填制“扣杂处置单”,注明扣杂项目、原因、处置意见、蔗农认可签字等手续。

处置单应统一保存留档备案。

6扣杂比例
6.1 蔗茎根须修整不干净、根须夹带泥沙的,扣杂比例为0.2%~l.5%。

6.2蔗茎附带蔗叶、叶鞘的,扣杂比例为0.2%~l%。

6.3蔗茎附带蔗梢的,可根据蔗梢的长度,按表1
规定比例进行扣杂:
表1
6.4因砍运不当造成料蔗变质的,按以下比例扣杂:
a)料蔗刀口变红,扣减蔗重l%;
b)料蔗刀口发霉变黑,扣减蔗重2%;
c)糖蔗刀口变黑并向内延伸达3厘米以上的,扣减蔗重4%;
d)料蔗严重变质,并散发有酸酒气味的,扣减蔗重比例为8%~30%。

6.5料蔗蔗捆中“包心”夹带干枯茎、腐败茎、蔗笋、严重病虫害茎和其他非蔗物的,扣杂比例为4%~6%。

“包心”夹带蔗梢的,可视蔗梢量的多少,是否附带蔗叶等情况,酌情确定其扣杂比例,其扣杂比例为5%~l0%。

料蔗蔗捆属高、低价位品种混绑、混装的,以低价位品种进行“包心”、埋底的,按低价位品种进行处置,并按正常情况进行扣杂处置。

6.6火烧蔗
在料蔗遭受火灾后,经有关人员鉴定,在7d内能及时安排砍运
进厂的可根据料蔗受火灾影响的程度,确定其扣杂比例,其扣杂比例为2%~5%。

超过7d或料蔗已造成火灾灾害变质感染,料蔗皮下已开始变红的,其扣杂比例为6%~l4%。

料蔗严重变质,并伴有酸酒气味的,其扣杂比例为l5%~30%。

6.7霜(雪)冻蔗
因遭受霜(雪)冻害影响而变质的糖料甘蔗,应视其所受冻害影响的变质程度,确定其扣杂比例:
a)受害较轻的,生长点虽死,但蔗茎未呈煮熟状,根群仍有生活力的其扣减蔗重比例为3%~5%。

b)受害严重的,生长点变黄、变黑、心叶全死、蔗茎呈煮熟状、并伴有发酵酒味,外皮呈黯黑色,其扣减蔗重比例为l5%~30%;6.8对同一车砍的糖料甘蔗的所有扣杂项目的扣杂比例可累计进行扣杂处置。

第四节:糖料甘蔗有害生物防治规程
(DB451300/T 4-2005)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糖料甘蔗有害生物(病、虫、草、鼠)的种类、为害特征及防治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来宾市糖料甘蔗有害生物的防治。

2甘蔗病害
2.1 甘蔗病害种类
主要有凤梨病、黑穗病、梢腐病。

2.2甘蔗病害的特征
2.2.1 甘蔗凤犁病的特征
主要为害蔗种。

蔗种染病后,切口两端开始变成红色,散发出凤梨般的香味。

变红的切口不久逐渐变黑,并产生许多黑色的煤状物,使已下种的种茎不能发芽,贮藏的蔗种受害引起腐烂。

土壤长期的低温或高温,土壤干旱、板结,容易发生凤梨病。

2.2.2甘蔗黑穗病的特征
俗称黑粉病。

甘蔗染病后,在甘蔗植株梢头长出一条黑色鞭状物,称为黑穗,长达数厘米至几十厘米,长的向下弯打卷圈。

土壤干旱利于黑穗病的发生,夏秋高温多雨易造成该病暴发流行,土壤瘦瘠、干旱、管理差,甘蔗生长不良,黑穗病则多发生。

2.2.3甘蔗梢腐病的特征
主要为害甘蔗的梢部。

发病严重时,导致甘蔗心叶和梢部坏死,没有心叶长出,形成“死尾蔗”,或致使甘蔗节间弯曲,长出侧芽,形成“扫帚蔗”。

高温高湿天气,种植过密,过量施用氮肥,生长过旺,组织柔嫩,有利于梢腐病的流行发生。

2.3甘蔗病害的防治方法
2.3.1 甘蔗风梨病的防治方法
2.3.1.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和萌芽力强的品种;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提高播种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