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外交的重大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改革开放与中国外交的重大变化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缔造者和总设计师邓小平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了时代的主题和中国发展的道路和目标,创造性的实施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对内改革使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焕然一新,国家的综合国力日渐强大;对外开放则开启了中国外交的新思维,进一步拓宽了中国外交的纵深,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从外交作为内政的延伸,并为内政服务这个的角度上看,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求突变、谋发展、不断崛起的三十多年,亦是是中国外交更新思维、广交朋友、求真务实、服务国内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变化的三十多年。
第一节外交战略调整的背景和动因
所谓外交战略,是指主权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了国家权益,从国际的全局出发,结合自己国家的综合国力而制定的总体的规划和指导。它包括对一定时期国际社会的总体格局和基本矛盾的认识、对本国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地位的分析和判断、对国家利益的把握,以及对国家的国际活动原则、途径的谋划。作为带有全局性、决定性和长期性的外交战略,在全部外交活动中始终处于最高的核心地位。因此,一国的外交战略正确与否,全方位地影响着该国的外交走向、发展态势及其成败。
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一直积极参与国际政治事
务,依据不同时期的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制定出了不同的外交战略。可以说,新中国的外交战略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依据国家利益,因时而变,突出了“务实”的外交特征。以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可以分为毛泽东时代的外交战略和邓小平时代的外交战略。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是对毛泽东的外交战略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形势下的开拓和创新,至今影响深远。
一、外交战略调整的国际国内环境(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
年代)
(一)外交战略调整的国际环境
1、美苏争霸从互有攻守的僵局逐步转变为缓和的局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同美国的经济差距进一步缩短,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使它的军事力量发展更为迅速。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的战略核力量和常规力量都得到超长发展,苏联相对于美国的军事上的劣势转为优势,并走上了谋求全球霸权的道路。苏联在第三世界国家不断扩张,尤其在1979年直接派兵入侵阿富汗和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是其全球称霸恶性膨胀的必然结果,这一时期双方处于苏攻美守阶段。
80年代初,美国已经从越南战争的后遗症中逐渐恢复,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决心恢复美国在世界上的声望和霸主地位,在科技、经济和军事上多管齐下与苏联竞争,拖垮、压垮对方。苏联本来在综合国力上就落后于美国,而长期的全球扩张战略中,使国内经济发展预算与军事的开支严重失衡,导致经济停滞不前。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进
攻态势,苏联愈发显得力不从心,很快就出现了美攻苏守的态势。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新思维”的外交理念,主张国际关系非意识形态化,倡导在核战争和军备竞赛中保持低水平的战略均势,对外战略从全球扩张转向全面收缩。1988年5月从阿富汗撤出所有苏联军队。同时,积极寻求与美国改善关系,1985年至1991年间,戈尔巴乔夫与布什的首脑会晤多达11次,通过会谈,双方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由此双方的关系逐渐走向缓和。
2、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对抗苏联的全球进攻性战略,处于相对劣势的美国积极寻求与中国关系的改善以此来达到抗衡苏联的战略意图,但是由于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分歧,两国关系的发展一波三折。1979年1月1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但是同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美国将继续向台湾出售所需要的“防御物资”和“防御服务,”;1980年1月美国对台湾出售了价值28亿美元的武器,这些给中美关系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出于美国对华战略指导思想中的美、苏、中三角平衡战略的考虑,美国积极寻求双方关系的改善,1982年中美两国签署了《八·一七公报》,美国宣称“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政策”。
①中美关系的基本框架得以稳定。80年代初,中美双方还在在贸易制裁、限制出口先进技术和设备方面等方面出现诸多分歧和摩擦。这一
①《人民日报》,1982年8月18日。
期间,中美关系虽有曲折,它仍然是向前发展的。
3、中苏关系的逐渐正常化
80年代,中苏关系得到逐步改善。1982年春,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和巴库先后表示,希望通过中苏谈判消除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随后中国政府接待了苏联来访的外交部副部长伊利切夫,开始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副外长级磋商。但是,这时开始苏联领导人的频繁更迭,使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受到不利的影响。80年代中期,随着苏联在全球战略进攻上的的全面收缩,以及影响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问题①的谈判和解,以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为标志,两国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
4、世界初显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第二次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西欧、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积极进行国内改革,致力于本国经济发展,使国家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与此同时,战后独立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期望以经济的独立和发展来进一步巩固国家的政权,谋求国富民强,其中一些地区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区。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逐步崛起严重冲击到苏美两级对峙下的国际格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初显倪端。
(二)外交战略调整的国内环境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决定中国命运和①影响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主要是:苏联在中苏和中蒙边界的大量驻军、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和直
接派兵入侵阿富汗。苏联的以上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形成了“钳形”的军事包围攻势,危及中国的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