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甚而头目眩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
主呼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提出眩晕的病因病机应从“火”立论【2j。
另外,瘀血内阻也可致高血压。跌扑坠损,头脑外伤,瘀血停留,阻滞经脉,则气血不
能荣于头目;或瘀停胸中,迷闭心窍,心神飘摇不定;或妇人产时感寒,恶露不下,血瘀气 逆并行与上,迫乱心神,干扰清空,皆可发为眩晕。如虞抟在《医宗金鉴》亦日.‘‘瘀血停滞…… 神迷眩远”足见在眩晕的发病中,瘀血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高血压病有起病缓慢、病程 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叶天士认为.‘‘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
高血压发病与情绪、生活失调有密切关系,因此预防高血压也应该紧紧地抓住这几个环 节。首先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开朗乐观,避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使情志舒畅,肝气 条达。调节情志首先要消除过分的奢望,恬淡虚无,遇事谦让,悲怒不生,自然精神愉快。 要减少思虑,松驰紧张的情绪,消除噪音的干扰,保持精神舒畅。人逢喜事精神爽,喜悦能 使人心旷神怡,消除精神疲劳,调节脏腑功能,从而减慢心率,降低血压。高血压发病与生 活失调关系密切,生活中我们应清淡饮食,忌辛辣食物,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血压发病 亦与人的体质因素有关,肥胖者预防高血压,应适当减肥,合理减少摄入饮食量,适当增加 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以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病的机会。中年以后更要保证睡眠,尽量
其进行防治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血压病;病因病机;辨证治疗。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 慢性血管疾病。临床上以头晕头痛、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血压升高等为基本特征。中医理 论认为高血压病属“眩晕”、“头痛”等范畴。眩晕始载于《内经》,《内经》云:“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痰眩冒”【11。近代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针 对“脑充血门”,创建镇肝熄风汤,成为现代治疗高血压的主要代表方。
高血压发病的情志因素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我们要保持心情愉悦,正如《内经》所云: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Il】。
1.2生活失调
生活规律的改变或失于调理,同样可以引起内在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也会导致发生高
血压病。过度劳作损伤人体正气,尤其是脾肝肾之气血阴阳失调,容易出现脾虚生痰湿,风
病名相互结合的分型方式。结合本病临床表现为肝肾阴虚、痰湿瘀血滞留的病理特点,一般
属中医“眩晕”、“头痛”病范畴。近年来国内大量应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实践证明中药
并不直接产生降压作用,但却具有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阻止病情发展的作用。结合临床实 践及历代医家的认识,《中医内科学》将眩晕证型【3】归纳如下: 2.1肝阳上亢型
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于、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牛膝等。若兼内风者,可加潜降
熄风药,如菊花、钩藤、龙骨、牡蛎、珍珠母等;兼血瘀者,可加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之品, 如丹参、川I芎、当归、桃仁、红花、地龙等:若兼痰阻者,可加豁痰利气之属,如胆南星、 半夏、陈皮、远志、天竺黄、川贝等。 2.5风痰上扰证 症见眩晕体倦、头重昏蒙、胸脘痞闷、形体肥胖、气短嗜卧、呕恶纳呆,舌苔白腻、脉 濡滑。可以选用半夏自术天麻汤。 3.辅助疗法 治疗疾病时不可掏于1法…方,高血压病也不例外,应随证变通,尽可能同施于多种治 法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主要的辅助治疗有以下: 3.1针灸治疗 辩证为实证者,应平肝化痰,定眩。主穴位为:风池、百会、内关、太冲。肝阳上亢者,
临床表现:头痛头涨,眩晕耳鸣,面红赤,口苦心烦,目痛耳鸣,头重脚轻,烦躁易怒, 胸胁胀痛,失眠多梦,舌质红,脉弦。
治法及方药:以平肝潜阳,清火熄风为治法,方剂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
生决明、山栀、黄芩、Jii牛膝、杜仲、夜交藤、桑寄生、茯神等。若偏于风盛者,四肢麻木,
手足震颤,筋惕肉目肉,宜加龙骨、牡蛎、珍珠母以镇肝熄风;若偏于火盛者,兼目赤、苔 黄,可加龙胆草、丹皮以清肝泄热,便秘者可加用当归龙荟丸泻肝通腑。
痰上扰,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引发高血压病。脑为髓之海,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
故髓海的有余与否,取决于。||孚精的充足与否。年老肾精亏虚或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耗伤肾精
等,均可使肾精不足失于濡养而致眩晕。 饮食失节在高血压发病诸因素中占有重要位置。过食肥甘厚味,伤脾碍胃,生湿酿痰, 痰湿阻滞,风痰上扰,会发生高血压。正如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眩》提出“无痰不作眩”。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忧思劳倦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
2.2阴虚阳亢型
临床表现:头痛头涨,眩晕耳鸣,面红赤,口苦心烦,目痛耳鸣,头重脚轻,烦躁易怒, 失眠多梦,心跳,怔忡,失眠,健忘,脉弦细而数,舌苔黄,舌质绛红。 治法及方药:以滋肾养肝为主要治法,方剂选用知柏地黄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
丹皮、泽泻、茯苓、知母、黄柏、生龙牡、龟板等。若偏于心阴虚者,可加酸枣仁、桂圆肉、
少熬夜,并适度节制房事,减少过度损耗肾精,保持精气充沛、身体健康。 5.结语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诸多,但最重要的是根据具体病情“辨证论治”,脱离了辨证论 治谈中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同时我们也不能被西医思想所干扰,偶尔可以借鉴。高血压病
的治疗也不能拘于常法,不然中医想到高血压动辄镇肝熄风汤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没有进行
.29.
中医荮陵性病防控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学术交流会
用‘51。练功的过程中全身放松,心情怡静,排除杂念,消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姿势松缓,
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松,使血压下降。气功对大脑皮层机能活动,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可 以缓解外界劣性刺激引起的异常升高血压反应。同时,还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调整植 物神经功能,并有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的作用,使心脏排血量增加,功能增强。实践证 明,气功运动有疏通气血,平肝潜降、宁心安神、降低血压,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 方法,亦可作为重症高血压的辅助治疗。 4.预防
久病必瘀闭”,正是所谓“久病入络”、“久病入血”。
总之高血压发病与情绪及生活失调有关。高血压病之本为阴阳失调,病之标为内生之风 痰瘀血。高血压主要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所先天禀赋不足致,发病内脏主要为肝肾,病及
心脾,还可产生肝风、淤血、痰浊。 2.辨证治疗 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分型有多种方式,最常用的是以脏腑、八纲、病因、病机、
加行间、侠溪、太溪;痰湿中阻者加头维、丰隆、中脘、阴陵泉。虚证者应益气养血,定眩。
主穴位有: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气血两虚者,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
虚者加太溪,悬钟、三阴交f410
3.2保健治疗 患了高血压的病人,除了进行药物治疗以外,还应该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治。自我保健可
以安排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宁心怡神,消除紧张因素,保持血压稳定的活动。 辅助保健按摩,以清利头目,平肝阳为治法行头部按摩,按摩头部可使头脑清新,胀痛眩晕 消减,头部轻松舒适,血压随之下降。此外可行擦腰背,擦腰背具有补肾强腰,舒通经脉的
.27.
中医药慢性病防控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学术交流会
谷,或久病不愈,耗伤气血等,均可致气血亏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肝失濡养,虚风
内动皆可致眩晕。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眩运》载:“无虚不能作眩”,“眩运一证,虚者居其
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因虚致眩。过食辛辣等物,伤阴化火,阴精 损伤,火热上冲,从而引发高血压。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载:“所谓风气
1Fra Baidu bibliotek病因病机
高血压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尤以情志因素及生活失调关系最为密切。 1.1情志因素 中医历来重视情志和发病的关系,人的情志变化过于激烈,机体阴阳气血失调,超过人 体脏腑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发病。如人在盛怒之下,大怒伤肝,因肝体阴而用阳,其性主生主
动,素体阳盛或忧郁、恼怒太过,肝失条达,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则发生眩晕头痛。因此
任何的辨证。并非所有的高血压都可以用镇肝熄风汤及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治疗时还要重 视辩证知机。高血压病的临床证型远远不止以上所涉及的,治法也是千姿百态的,故临床上 应以辨证施治,随证加减为原则,不能生搬硬套。临证中往往是数型合并出现,故辨证用药 要灵活多变,随证设法选方。
参考文献 [1】王庆其等.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111:184:59:110:66.
中医药慢性病防控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学术交流会
浅谈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赵剑华杨鹏玲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Z,l,11
73002 O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高血压病的预防及治疗也势在必行。 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防治方面应用广泛,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因此笔者从中医方面对高血 压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治疗进行阐述,以期对中医临床更好的认识高血压病、应用中药对
.30一
作用,可以降低血压。血压点在第六颈椎两侧5厘米处,点穴按压可以通经活络,降低血压 [4]o各项保健治疗均应坚持长期进行,才:≥有明显效果,尤其对治疗后巩固疗效,功不可没。 3.3气功调理 气功是行为疗法的一种。近30年来,全国各地在广泛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同
时,发现气功可降低血压,有疗效稳定,减少用药,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作
远志、女贞子等以养心安神。
.28.
中医药慢性病防控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学术交流会
2.3肝肾阴虚型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腰酸腿软,五心烦热,失眠,耳鸣,舌质干红少苔或无苔,脉弦
细。
治法及方药:以滋肾养肝为主要治法,可选用大补元煎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枸 杞子、人参、当归、何首乌、杜仲等。 2.4阴阳两虚型 临床主要表现:四肢不温伴乏力,腰酸,头痛,耳鸣,心悸,舌淡苔自,脉弦细。 治法及方药:育阴助阳为主。若偏于阳虚者,则选用右归丸加减:熟地、山药、枸杞子、 札伸、山茱萸、肉桂、附子、菟丝子、当归、鹿角胶等;若偏阴虚者,则选用左归丸加减:
[2]t琛,王亚红,罗斯琼等.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
(12):2589.
[3]周仲瑛等.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288.297. [4】梁建军,王新宇,于效良,等.周波穴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明.经验交流,
2006(5):302—303. [5】徐风芹.高血压中西医治疗[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218~219.
主呼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提出眩晕的病因病机应从“火”立论【2j。
另外,瘀血内阻也可致高血压。跌扑坠损,头脑外伤,瘀血停留,阻滞经脉,则气血不
能荣于头目;或瘀停胸中,迷闭心窍,心神飘摇不定;或妇人产时感寒,恶露不下,血瘀气 逆并行与上,迫乱心神,干扰清空,皆可发为眩晕。如虞抟在《医宗金鉴》亦日.‘‘瘀血停滞…… 神迷眩远”足见在眩晕的发病中,瘀血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高血压病有起病缓慢、病程 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叶天士认为.‘‘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
高血压发病与情绪、生活失调有密切关系,因此预防高血压也应该紧紧地抓住这几个环 节。首先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开朗乐观,避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使情志舒畅,肝气 条达。调节情志首先要消除过分的奢望,恬淡虚无,遇事谦让,悲怒不生,自然精神愉快。 要减少思虑,松驰紧张的情绪,消除噪音的干扰,保持精神舒畅。人逢喜事精神爽,喜悦能 使人心旷神怡,消除精神疲劳,调节脏腑功能,从而减慢心率,降低血压。高血压发病与生 活失调关系密切,生活中我们应清淡饮食,忌辛辣食物,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血压发病 亦与人的体质因素有关,肥胖者预防高血压,应适当减肥,合理减少摄入饮食量,适当增加 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以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病的机会。中年以后更要保证睡眠,尽量
其进行防治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血压病;病因病机;辨证治疗。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 慢性血管疾病。临床上以头晕头痛、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血压升高等为基本特征。中医理 论认为高血压病属“眩晕”、“头痛”等范畴。眩晕始载于《内经》,《内经》云:“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痰眩冒”【11。近代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针 对“脑充血门”,创建镇肝熄风汤,成为现代治疗高血压的主要代表方。
高血压发病的情志因素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我们要保持心情愉悦,正如《内经》所云: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Il】。
1.2生活失调
生活规律的改变或失于调理,同样可以引起内在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也会导致发生高
血压病。过度劳作损伤人体正气,尤其是脾肝肾之气血阴阳失调,容易出现脾虚生痰湿,风
病名相互结合的分型方式。结合本病临床表现为肝肾阴虚、痰湿瘀血滞留的病理特点,一般
属中医“眩晕”、“头痛”病范畴。近年来国内大量应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实践证明中药
并不直接产生降压作用,但却具有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阻止病情发展的作用。结合临床实 践及历代医家的认识,《中医内科学》将眩晕证型【3】归纳如下: 2.1肝阳上亢型
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于、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牛膝等。若兼内风者,可加潜降
熄风药,如菊花、钩藤、龙骨、牡蛎、珍珠母等;兼血瘀者,可加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之品, 如丹参、川I芎、当归、桃仁、红花、地龙等:若兼痰阻者,可加豁痰利气之属,如胆南星、 半夏、陈皮、远志、天竺黄、川贝等。 2.5风痰上扰证 症见眩晕体倦、头重昏蒙、胸脘痞闷、形体肥胖、气短嗜卧、呕恶纳呆,舌苔白腻、脉 濡滑。可以选用半夏自术天麻汤。 3.辅助疗法 治疗疾病时不可掏于1法…方,高血压病也不例外,应随证变通,尽可能同施于多种治 法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主要的辅助治疗有以下: 3.1针灸治疗 辩证为实证者,应平肝化痰,定眩。主穴位为:风池、百会、内关、太冲。肝阳上亢者,
临床表现:头痛头涨,眩晕耳鸣,面红赤,口苦心烦,目痛耳鸣,头重脚轻,烦躁易怒, 胸胁胀痛,失眠多梦,舌质红,脉弦。
治法及方药:以平肝潜阳,清火熄风为治法,方剂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
生决明、山栀、黄芩、Jii牛膝、杜仲、夜交藤、桑寄生、茯神等。若偏于风盛者,四肢麻木,
手足震颤,筋惕肉目肉,宜加龙骨、牡蛎、珍珠母以镇肝熄风;若偏于火盛者,兼目赤、苔 黄,可加龙胆草、丹皮以清肝泄热,便秘者可加用当归龙荟丸泻肝通腑。
痰上扰,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引发高血压病。脑为髓之海,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
故髓海的有余与否,取决于。||孚精的充足与否。年老肾精亏虚或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耗伤肾精
等,均可使肾精不足失于濡养而致眩晕。 饮食失节在高血压发病诸因素中占有重要位置。过食肥甘厚味,伤脾碍胃,生湿酿痰, 痰湿阻滞,风痰上扰,会发生高血压。正如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眩》提出“无痰不作眩”。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忧思劳倦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
2.2阴虚阳亢型
临床表现:头痛头涨,眩晕耳鸣,面红赤,口苦心烦,目痛耳鸣,头重脚轻,烦躁易怒, 失眠多梦,心跳,怔忡,失眠,健忘,脉弦细而数,舌苔黄,舌质绛红。 治法及方药:以滋肾养肝为主要治法,方剂选用知柏地黄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
丹皮、泽泻、茯苓、知母、黄柏、生龙牡、龟板等。若偏于心阴虚者,可加酸枣仁、桂圆肉、
少熬夜,并适度节制房事,减少过度损耗肾精,保持精气充沛、身体健康。 5.结语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诸多,但最重要的是根据具体病情“辨证论治”,脱离了辨证论 治谈中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同时我们也不能被西医思想所干扰,偶尔可以借鉴。高血压病
的治疗也不能拘于常法,不然中医想到高血压动辄镇肝熄风汤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没有进行
.29.
中医荮陵性病防控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学术交流会
用‘51。练功的过程中全身放松,心情怡静,排除杂念,消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姿势松缓,
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松,使血压下降。气功对大脑皮层机能活动,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可 以缓解外界劣性刺激引起的异常升高血压反应。同时,还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调整植 物神经功能,并有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的作用,使心脏排血量增加,功能增强。实践证 明,气功运动有疏通气血,平肝潜降、宁心安神、降低血压,是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 方法,亦可作为重症高血压的辅助治疗。 4.预防
久病必瘀闭”,正是所谓“久病入络”、“久病入血”。
总之高血压发病与情绪及生活失调有关。高血压病之本为阴阳失调,病之标为内生之风 痰瘀血。高血压主要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所先天禀赋不足致,发病内脏主要为肝肾,病及
心脾,还可产生肝风、淤血、痰浊。 2.辨证治疗 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分型有多种方式,最常用的是以脏腑、八纲、病因、病机、
加行间、侠溪、太溪;痰湿中阻者加头维、丰隆、中脘、阴陵泉。虚证者应益气养血,定眩。
主穴位有: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气血两虚者,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
虚者加太溪,悬钟、三阴交f410
3.2保健治疗 患了高血压的病人,除了进行药物治疗以外,还应该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治。自我保健可
以安排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宁心怡神,消除紧张因素,保持血压稳定的活动。 辅助保健按摩,以清利头目,平肝阳为治法行头部按摩,按摩头部可使头脑清新,胀痛眩晕 消减,头部轻松舒适,血压随之下降。此外可行擦腰背,擦腰背具有补肾强腰,舒通经脉的
.27.
中医药慢性病防控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学术交流会
谷,或久病不愈,耗伤气血等,均可致气血亏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肝失濡养,虚风
内动皆可致眩晕。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眩运》载:“无虚不能作眩”,“眩运一证,虚者居其
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因虚致眩。过食辛辣等物,伤阴化火,阴精 损伤,火热上冲,从而引发高血压。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载:“所谓风气
1Fra Baidu bibliotek病因病机
高血压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尤以情志因素及生活失调关系最为密切。 1.1情志因素 中医历来重视情志和发病的关系,人的情志变化过于激烈,机体阴阳气血失调,超过人 体脏腑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发病。如人在盛怒之下,大怒伤肝,因肝体阴而用阳,其性主生主
动,素体阳盛或忧郁、恼怒太过,肝失条达,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则发生眩晕头痛。因此
任何的辨证。并非所有的高血压都可以用镇肝熄风汤及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治疗时还要重 视辩证知机。高血压病的临床证型远远不止以上所涉及的,治法也是千姿百态的,故临床上 应以辨证施治,随证加减为原则,不能生搬硬套。临证中往往是数型合并出现,故辨证用药 要灵活多变,随证设法选方。
参考文献 [1】王庆其等.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111:184:59:110:66.
中医药慢性病防控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学术交流会
浅谈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赵剑华杨鹏玲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Z,l,11
73002 O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高血压病的预防及治疗也势在必行。 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防治方面应用广泛,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因此笔者从中医方面对高血 压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治疗进行阐述,以期对中医临床更好的认识高血压病、应用中药对
.30一
作用,可以降低血压。血压点在第六颈椎两侧5厘米处,点穴按压可以通经活络,降低血压 [4]o各项保健治疗均应坚持长期进行,才:≥有明显效果,尤其对治疗后巩固疗效,功不可没。 3.3气功调理 气功是行为疗法的一种。近30年来,全国各地在广泛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同
时,发现气功可降低血压,有疗效稳定,减少用药,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作
远志、女贞子等以养心安神。
.28.
中医药慢性病防控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学术交流会
2.3肝肾阴虚型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腰酸腿软,五心烦热,失眠,耳鸣,舌质干红少苔或无苔,脉弦
细。
治法及方药:以滋肾养肝为主要治法,可选用大补元煎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枸 杞子、人参、当归、何首乌、杜仲等。 2.4阴阳两虚型 临床主要表现:四肢不温伴乏力,腰酸,头痛,耳鸣,心悸,舌淡苔自,脉弦细。 治法及方药:育阴助阳为主。若偏于阳虚者,则选用右归丸加减:熟地、山药、枸杞子、 札伸、山茱萸、肉桂、附子、菟丝子、当归、鹿角胶等;若偏阴虚者,则选用左归丸加减:
[2]t琛,王亚红,罗斯琼等.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
(12):2589.
[3]周仲瑛等.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288.297. [4】梁建军,王新宇,于效良,等.周波穴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明.经验交流,
2006(5):302—303. [5】徐风芹.高血压中西医治疗[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218~219.